2012年高三生物 二轮专题练习15 新课标.doc

上传人:bao****ty 文档编号:136920538 上传时间:2020-07-03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4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2年高三生物 二轮专题练习15 新课标.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2012年高三生物 二轮专题练习15 新课标.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2012年高三生物 二轮专题练习15 新课标.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2012年高三生物 二轮专题练习15 新课标.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2012年高三生物 二轮专题练习15 新课标.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2年高三生物 二轮专题练习15 新课标.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2年高三生物 二轮专题练习15 新课标.doc(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2年新课标高三生物二轮专题练习15一 、选择题取两种不同的海绵,使其细胞分散成单个,再将它们掺在一起培养,发现只有同种的细胞才能结合。那么,与此现象有关的结构是 ( ) A.细胞核 B.细胞膜上的磷脂双分子层 C.细胞膜 D.细胞膜上的糖蛋白从内地到西藏旅游,到达西藏后很多人会出现乏力现象,原因是在缺氧的环境下细胞呼吸作用的方式发生了改变,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A无氧呼吸增强,导致内环境乳酸增多、pH略有下降B无氧呼吸增强,导致细胞释放的能量减少C细胞质基质产生的能量增强,线粒体产生的能量减少D由于氧气缺乏,导致第一阶段产生的丙酮酸减少,影响了第二、三阶段的进行分裂期细胞的细胞质中含

2、有一种促进染色质凝集为染色体的物质。将某种动物的分裂期细胞与G1期(DNA散乱分布于纺锤体中央前期)细胞融合后,可能出现的情况是()A来自G1期细胞的染色质开始散乱分布于纺锤体中央B融合细胞DNA含量是G1期细胞的2倍C来自G1期细胞的染色质开始凝集D融合后两细胞仍按各自的细胞周期运转把用15N标记的某精原细胞培养在14N的特殊培养液中,在四分体时期每条染色体的状况是()A两条染色单体均不含14NB两条染色单体均含15NC两条染色单体均不含15ND一条染色单体只含15N,另一条染色单体只含14N科学家在细胞中发现了一种新的线粒体因子MTERF3,这一因子主要抑制线粒体DNA的表达,从而减少细胞

3、能量的产生,此项成果将可能有助于糖尿病、心脏病和帕金森氏症等多种疾病的治疗。根据相关知识和以上资料,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 A.线粒体DNA也含有可以转录、翻译的功能基因 B.线粒体基因控制性状的遗传不遵循孟德尔遗传定律 C.线粒体因子MTERF3直接抑制细胞呼吸中酶的活性 D.糖尿病、心脏病和帕金森氏症等疾病可能与线粒体功能受损相关端粒是位于染色体两端的特殊DNA序列,随细胞分裂次数的增加而变短;癌细胞中因存在延长染色体端粒的端粒酶而可以无限增殖。据此推断()A正常细胞不含有端粒B正常细胞缺少组成端粒的原料C端粒与细胞分裂次数有关D含有端粒酶是细胞癌变的根本原因如图是某种物质通过细胞膜的示

4、意图,从图中能得出( ) A图中S代表载体,C代表离子 B膜外一定是高浓度,膜内一定是低浓度 C这种物质的跨膜方式一定是主动运输,因为有C和能量参与 D图中C这种移动方式是错误的,它应是固定不变的要是细胞膜仅具有自由扩散的运输方式,则处理该细胞的物质最有可能是()A淀粉酶B蛋白酶C脂肪酶 D麦芽糖酶2007年11月下旬,美国和日本的两个研究小组几乎同时宣布成功将人体皮肤细胞改造成了几乎可以和胚胎干细胞相媲美的多功能干细胞“iPS细胞”,人类iPS细胞可以形成神经元等人体多种组织细胞。以下有关“iPS细胞”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iPS细胞”分化为人体多种组织细胞的过程表现了细胞的全能

5、性 B.“iPS细胞”有细胞周期,它分化形成的神经细胞没有细胞周期C.“iPS细胞”既可分化形成神经元,也可用于制造心肌细胞,说明“iPS细胞”在分裂时很容易发生突变D.“iPS细胞”只能分化成人体多种组织细胞是因为它不具有人体的完整基因组验证酶的高效性实验成功的关键是( )。 A. 试管是否干净 B. 肺脏是否新鲜 C. 卫生香(或火柴梗)是否点燃 D. 所用肝脏研磨液的多少 二 、填空题科学家在研究DNA分子复制方式时,进行了如下的实验研究(已知培养用的细菌大约每20 min分裂一次,实验结果见相关图示): (1)复制过程除需要模板DNA、脱氧核苷酸外,还需要 等(至少答两点)。(2)为了

6、证明DNA复制的特点为半保留复制,请设计实验三(用图示和有关文字补充在图中),并画出结果C。(3)该过程中,实验一、实验二起 作用。若用15N标记的DNA作为模板,用含有14N标记的培养基培养,在下面坐标图中画出连续培养细菌60 min过程中,15N标记DNA分子含量变化的曲线图。 由于基因突变,导致蛋白质中的一个赖氨酸发生了改变。根据以下图、 表回答问题:第一个字母第二个字母第三个字母UCAGA异亮氨酸异亮氨酸异亮氨酸甲硫氨酸苏氨酸苏氨酸苏氨酸苏氨酸天冬酰胺天冬酰胺赖氨酸赖氨酸丝氨酸丝氨酸精氨酸精氨酸UCAG(1)图中过程发生的场所是 ,过程叫 。(2)除赖氨酸以外,图解中X是密码子表中哪一

7、种氨基酸的可能性最小原因是 。(3)若图中X是甲硫氨酸,且链与链只有一个碱基不同,那么链不同于链上的那个碱基是 。(4)从表中可看出密码子具有 的特点,它对生物体生存和发展的意义是 。答案解析一 、选择题D解析 不同海绵细胞之间结合首先要进行细胞识别,与细胞识别相关的结构是糖蛋白。解析:无氧呼吸是在细胞质基质内进行的,缺氧时无氧呼吸增强,细胞质基质产生的能量增多;有氧呼吸第一阶段产生丙酮酸的多少与氧气无关,影响第三阶段进行的因素是氧气含量。答案:DC解析:分裂期细胞的细胞质中含有促进染色质凝集为染色体的物质,当其与G1期细胞融合后,融合细胞的细胞质也就存在着上述物质,G1期细胞的染色质不再散乱

8、分布于纺锤体中央,而表现为开始凝集,所以A错误,C正确;由于分裂期细胞与正常细胞相比DNA加倍,所以融合细胞DNA含量是G1期细胞的3倍,B错误;融合后两细胞已成为一个细胞,不再按各自的细胞周期运转,所以D错误。解析:一条染色单体上含有一条双链的DNA分子,而DNA分子的形成是通过半保留复制形成的,因此两条染色单体都含有15N、14N。答案:BC解析 线粒体是一种半自主细胞器,含有DNA,能够完成转录、翻译等过程;进行减数分裂时,线粒体基因是随机分配的,不遵循孟德尔遗传定律;线粒体因子MTERF3主要抑制线粒体DNA的表达,不能合成与细胞呼吸有关的酶,从而减少细胞能量的产生,而不是直接抑制呼吸

9、酶的活性;线粒体因子MTERF3可能有助于糖尿病、心脏病和帕金森氏症等多种疾病的治疗,说明这些疾病与线粒体的功能有关。解析:端粒是位于染色体两端的特殊DNA序列,有染色体的细胞就有端粒,正常细胞不缺少组成端粒的原料;细胞癌变的根本原因是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的突变,含有端粒酶是细胞癌变的直接原因。答案:CCBB解析 “iPS细胞”分化为多种组织细胞,没有发育成完整个体,因此未表现出细胞的全能性;“iPS细胞”分化成不同的细胞是基因选择性表达的结果,不能说明在分裂时容易发生突变;“iPS细胞”是多功能干细胞,含有人体生长发育的完整基因组。B二 、填空题答案 (1)能量、酶、适宜的温度和pH(2)如图(其中1种即可) (3)对照 如下图 答案 (1)核糖体 转录(2)丝氨酸 要同时突变两个碱基(3)A或T(4)简并性 增强了密码容错性;保证了翻译的速度(从增强密码容错性的角度来解释,当密码子中有一个碱基改变时,由于密码的简并性,可能并不会改变其对应的氨基酸;从密码子使用频率来考虑,当某种氨基酸使用频率高时,几种不同的密码子都编码一种氨基酸可以保证翻译的速度。)6用心 爱心 专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