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历史期末模拟试题(二)人教实验版.doc

上传人:bao****ty 文档编号:136919105 上传时间:2020-07-03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7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一历史期末模拟试题(二)人教实验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高一历史期末模拟试题(二)人教实验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高一历史期末模拟试题(二)人教实验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高一历史期末模拟试题(二)人教实验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高一历史期末模拟试题(二)人教实验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一历史期末模拟试题(二)人教实验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一历史期末模拟试题(二)人教实验版.doc(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高一历史期末模拟试题(二)人教实验版【本讲教育信息】一. 教学内容:期末模拟试题(二)【模拟试题】(答题时间:90分钟)一. 选择题(40个小题,每题1.5分,共60分)1. 秦王嬴政用皇帝作称号,汉朝时继承和发展了皇帝制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秦朝开创皇帝制度,只有皇帝一人才能称“朕” 秦朝时皇帝总揽全国的政治、经济、军事大权 汉朝时皇帝通过谕、旨、诏等下达命令,交付中央和地方执行 汉朝继承和发展了皇帝制度A. B. C. D. 2. 下列关于北宋时期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政治发展趋势是( ) 皇权加强,相权削弱 中央权力加强,地方权力削弱 文官权力逐渐加强,武官权力逐渐减弱A. B. C

2、. D. 3.(2001,上海)五代以来君主七朝八姓,赵匡胤“黄袍加身”建立北宋后的百余年,未发生类似的现象,一般认为,北宋统治体制的变革是重要原因。下列各项中能全面反映其体制变革的一项是( )A. 采用文官取代武将担任地方长官 B. 从中央到地方实行财政军分权C. 降低将帅之地位书院将兵关系 D. 削弱相权另设枢密院管理军事4. 导致明朝内阁制和近代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内阁制产生重大区别的根本原因是( )A. 两者所处的时间不同 B. 两者所处的方位不同C. 两者所在国家的生产力水平不同 D. 两者所处的时代背景不同5. 下列官职中有监察职能的是( ) 御史大夫 刺史 按察司 布政司 A. B.

3、 C. D. 6. 明朝时君主专制空前强化反映的本质问题是( )A. 封建政治制度进一步完善 B. 封建制度走向衰落C. 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相适应 D. 阶级矛盾日益尖锐7.(2002,上海)明太祖废丞相、撤行中书省的目的是( )A. 健全地方职能 B. 厉行思想控制 C. 监视官吏百姓 D. 强化君主专制8. 据史料记载:明太祖朱元璋有一天问大臣们:“天下谁最快活?”有的人说:“金榜题名”;有的人说:“功成名就者快活”;有的人说:“富甲天下者快活。”朱元璋听了都不以为然。当听到一位叫万钢的大臣回答说:“畏法度者快活”时,却极为赞赏地点了点头,随后并委以重任。据此回答下面两题。(1)朱元璋赞赏

4、并重用万钢的原因是( )A. 其他大臣的回答互相矛盾 B. 万钢的回答强调了法制建设C. 万钢的回答揭示了快活的源泉 D. 其他大臣的回答背离了主题(2)我们今天仍需要“畏法度”,因为( ) 宪法和法律是人民意志的集中体现 法律是公民日常行为和工作的行为准则“畏法度”可以杜绝各种违法犯罪 “畏法度”有利于建立法律的权威A. B. C. D. 9.(2004,全国卷二)汉武帝为加强对地方官僚的监察、控制而采取的措施是( )A. 实行察举制 B. 设置刺史 C. 取消封国 D. 创设御史大夫10. 大革命时期的革命统一战线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共同点是( )A. 都有共同的政治纲领 B. 国共两党采

5、取党内合作的方式 C. 都具有反帝反封建的性质 D. 都有各阶级各阶层的广泛参加11. 美国总统罗斯福1942年春对儿子说:“假如没有中国,你想一想,有多少师团的日本兵可以调到其他方面来作战?他们可以打下澳洲、印度、俄国等”,罗斯福这段话的依据是( ) 中国军队的抗战配合了美军在太平洋战场的军事活动 中国的抗战牵制了绝大部分日本的兵力 中国的抗战把日本拖入到消耗战中 中国战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A. B. C. D. 12. 近代史上日本两次侵华,美国表现出不同的态度,其变化的决定性因素是( )A. 中国统治者代表的利益 B. 中国的国际地位C. 是否符合美国的在华利益 D. 中美之

6、间关系的亲疏13. 从北伐战争到抗日战争时期,国民政府所在地迁移的顺序是( )A. 广州、武汉、南京、重庆 B. 广州、南京、武汉、重庆C. 广州、武汉、重庆、南京 D. 广州、南京、重庆、南京14. 中国近现代史上共出现过数条土地革命路线,这些路线最根本的内在一致性是( )A. 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 B. 为了实行土地革命 C. 打击地主阶级 D. 实行资产阶级革命15. 从1927年到1930年上半年,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农村革命根据地和红军得到了迅速发展,其根本措施是( )A. 肃清右倾投降主义路线 B. 工农武装割据波浪式推向全国C. 纠正“左”倾军事冒险计划 D. 开展打土豪分田地的土地革

7、命16. 抗日根据地和土地革命时期的革命根据地最根本的不同是由于( )造成的。A. 社会性质不同 B. 针对的革命对象不同C. 面临的历史人物不同 D. 中国社会主要矛盾不同17. 1945年10月双十协定的签订和1946年重庆政治协商会议的召开表明( )A. 共产党揭穿了国民党假和平真内战的阴谋 B. 蒋介石在政治上陷入空前孤立的境地C. 粉碎了国民党发动内战的阴谋D. 民主和平力量的取得限制了内战的政治主动权18.(2005,江苏)大革命虽然失败了,但对其后是中国革命的发展仍具有重要作用,下列表述与此结论不相符的是( )A. 直接推动了革命高潮的到来 B. 宣传了共产党的革命纲领C. 扩大

8、了共产党在群众中的影响 D. 为革命的继续发展提供了借鉴19.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规定“中华民国主权属于国民全体”。其根本意义在于( )A. 人民在政治上翻了身 B. 否定了君主专制 C. 总统由人民选举产生 D. 促进资本主义发展20. 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与1949年共同纲领在内容上的根本不同是( )A. 规定的国家政体不同 B. 只有宪法才规定人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C. 规定的社会形态和体现的原则不同 D. 表现的阶级属性不同21.(2003,新课程文综)20世纪50年代,我国推动国家民主制度建设的主要举措是( )A. 在工矿企业实行民主改革 B. 建立人民代表大会制度C. 发动群众参

9、加共产党的整风运动 D. 成立全国政协22. 出现“文革”中民主法制遭到严重践踏局面的根本原因是( )A. 中国人民的民主意识淡薄 B. 毛泽东等一些中央领导对斗争形势的错误判断C. 中国同时遭到苏联和美国的孤立政策 D. 毛泽东的个人专断23. 下列关于台湾问题的形成与解决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台湾问题是中国内战的遗留问题,完全是中国内政 我国政府最初是为解决台湾问题而提出“一国两制”原则 台湾问题由于涉及到美日等国,实际已成为一个国际问题 目前岛内的势力和外国反华势力是阻碍中国统一的主要障碍A. B. C. D. 24.(2001,全国)按照“一国两制”的方针,台湾作为特别行政区,可以

10、拥有比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更大的自治权,这主要是指( )A. 保留资本主义制度不变 B. 中央政府不干涉台湾地方事务C. 外国资本不动 D. 可以保留自己的军队25. 下列关于“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说法正确的是( ) 20世纪50年代初期,中国政府首先提出 目的是积极发展同邻近国家和新型民族独立国家的友好关系 运用这些原则解决了与苏联建交的问题 周恩来曾把它的内容不断修改、完善 在国际上有深远影响,成为解决国与国之间问题的基本准则A. B. C. D. 26. 弱国无外交,就中国在国际舞台上遭受列强的欺凌。这种局面在新中国诞生后改变,中国作为世界上一个大国的地位越来越受尊重。下列哪两个会议中中

11、国的遭遇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A. 巴黎和会、华盛顿会议 B. 巴黎和会、雅尔塔会议C. 华盛顿会议、雅尔塔会议 D. 巴黎和会、日内瓦会议27. 下列事件的先后顺序是( ) 中美建交 中日建交 中美在上海签订联合公报 中华人民共和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A. B. C. D. 28. 中国和日本都是亚洲有影响的大国,历史上两国关系几经变化,至20世纪70年代两国建交,中日关系实现了正常化。下列说法不符合史实的是( )A. 近代日本发动了两次大规模的侵华战争,给中国人民带来深重灾难B. 日本在二战后追随美国,采取了敌视中国的政策C. 日本首相田中角荣采取了推进中日邦交正常化的方针D.中日和平

12、友好条约标志着中日关系实现了正常化29. 1972年尼克松访问中国并发表联合声明,两国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这说明了( ) 国家利益决定一个国家的外交政策 美国政府认为中美关系改善符合它的战略利益 美国认识到了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 中国也希望与美国改善关系A. B. C. D. 30. 随着世界形势的变化,中国的外交政策有了新的调整,它包括( ) 继续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实行不结盟政策 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 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基础上同所有国家发展友好关系A. B. C. D. 31. 古希腊能创造如此灿烂的文明,原因有( ) 奴隶的劳动 民主政治的实行 思想的解放 优越的地理位置 东方文

13、明的影响A. B. C. D. 32. 下列关于罗马法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 早期罗马国家只有习惯法,没有成文法 B.十二铜表法标志着罗马成文法的诞生C.十二铜表法未给罗马平民带来任何好处D.民法大全标志着罗马法体系的形成33. 关于英国当代政体的说法正确的是( ) 国家元首有代表国家出访、签署法律文件的职权 政府首脑由世袭的君主担任 议会行使最高立法权 内阁由国家元首产生,对国家元首负责A. B. C. D. 34. 下列关于1787美国宪法“分权制衡”原则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 总统任命的官员与外国缔结的条约必须得到参议院批准,才生效B. 在职的美国联邦政府官员不能成为国会议员C. 国会可2/3多数通过被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