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师一号】2012年高考生物 阶段测试(四)种群?群落与生态系统课后活页作业 新人教版.doc

上传人:bao****ty 文档编号:136917760 上传时间:2020-07-03 格式:DOC 页数:21 大小:29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名师一号】2012年高考生物 阶段测试(四)种群?群落与生态系统课后活页作业 新人教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名师一号】2012年高考生物 阶段测试(四)种群?群落与生态系统课后活页作业 新人教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名师一号】2012年高考生物 阶段测试(四)种群?群落与生态系统课后活页作业 新人教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名师一号】2012年高考生物 阶段测试(四)种群?群落与生态系统课后活页作业 新人教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名师一号】2012年高考生物 阶段测试(四)种群?群落与生态系统课后活页作业 新人教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名师一号】2012年高考生物 阶段测试(四)种群?群落与生态系统课后活页作业 新人教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名师一号】2012年高考生物 阶段测试(四)种群?群落与生态系统课后活页作业 新人教版.doc(2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阶段测试(四) 种群群落与生态系统时间:60分钟 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50分)1.(2010西城区测试)下图是某草原生态系统中部分食物网简图,据图判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青蛙和蜘蛛之间既有竞争关系,也有捕食关系B.图中的所有生物构成此生态系统中的生物群落C.图中所示的食物网中共有4条食物链D.蛇在此食物网中处于两个不同营养级解析:根据食物网简图,可计算出该食物网共有4条食物链青蛙和蜘蛛都以蝗虫为食物,所以两者之间有竞争关系,同时青蛙也以蜘蛛为食,所以两者之间又有捕食关系蛇在不同的食物链中所处的营养级不同该生态系统中的生物群落在图示食物网的基础上还应该包括这个环境中的所有其

2、他生物答案:B2.下列有关种群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种群是生物进化和繁殖的基本单位B.种群中的全部个体的基因组成了这个种群的基因库C.种群中各年龄期个体数目比例适中,则该种群的密度在一定时间内会明显变大D.种群中个体的斗争会因出生率大于死亡率而加剧解析:种群中各年龄期个体数目比例适中,则该种群年龄组成属于稳定型,种群密度能长期保持相对稳定,不会有明显变化答案:C3.(2010盐城模拟)下列有关调查动物种群密度方法的叙述,正确的是( )A.草地中跳蝻的种群密度一般不采用样方法进行调查B.对于活动能力强,活动范围大的动物最好采用样方法调查种群密度C.运用标志重捕法调查时,个体被捕捉的概率应相等

3、,而与标记状况年龄和性别无关D.对农作物上的蚜虫,植物叶片上的昆虫卵常采用标志重捕法调查种群密度解析:对于活动能力强,活动范围大的动物,不宜采用样方法调查种群密度,而应采用标志重捕法,而调查某种昆虫卵作物植株上的蚜虫和跳蝻的种群密度时则宜采用样方法答案:C4.如图表示四个地区的人口出生率和死亡率,其中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的地区是( )解析:人口自然增长率是由出生率和死亡率的差值决定的,由图可看出C地区的差值最大,所以增长率最高答案:C5.数学模型是用来描述一个生态系统或它的性质的数学形式,关于种群增长的数学模型有曲线图和数学方程式,下列关于种群“J”型增长的叙述,错误的是( )A.数学方程式模型

4、可表示为:t年后种群数量为Nt=N0t(第二年的数量为第一年的倍)B.条件是食物和空间充裕气候适宜没有敌害等C.出生率远大于死亡率D. K值是固定的解析:“J”型增长曲线是在食物和空间充裕气候适宜没有敌害等条件下出现的,没有K值答案:D6.(2010湖南百校联考)下图表示3个共存物种的资源利用曲线,图a和图b中3个物种的资源利用状况不同,下面是对图a中3个物种与图b中3个物种比较的几种说法,正确的是( )A.图a中3个物种的种内斗争激烈,图b中3个物种的种间竞争激烈B.图a中3个物种的种间竞争激烈,图b中3个物种的种内斗争激烈C.如果资源有限,图a中物种2有被排除的危险,图b中物种3有被排除的

5、危险D.两图中的物种间的种间斗争激烈程度相等解析:据图可知,在图a中物种1自身单独能利用的资源比较多,与物种2共同资源部分比较少;同样物种3自身单独能利用的资源比较大,与物种2共同资源也比较少,因此在图a中种间竞争比较弱,种内斗争较激烈;由于物种2分别与物种1和物种3共用的资源比较多,若资源有限,图a中物种2有被排除的危险对图b分析发现物种123中相互间共同资源比较多,自身单独能利用的资源比较少因此在图b中种间竞争激烈,种内斗争较弱,其中物种2自身单独能利用的资源最少,因此若资源有限,图b中物种2有被排除的危险答案:A7.在控制条件下将生态和生理特性十分相似的两种农作物(甲和乙)混种在一起,对

6、实验数据统计处理后,得到如下图结果预测当播种比例为甲乙=55时,种群竞争能力将表现出的趋势是( )A.甲乙均增B.乙强甲弱C.甲强乙弱 D.甲乙均减弱解析:由图中给出的信息可以看出,随着播种甲种子比例的升高收获的种子量明显升高,当甲的播种量在40%时,收获的种子量就已经超过了乙,说明甲的竞争力高于乙,当甲的播种量在50%时,甲的竞争力更高于乙答案:C8.一个课外兴趣小组在探究限制大草履虫种群K值的因素是生存空间还是食物条件的研究中,学生提出了4种说法,其中不正确的是( )A.在探究限制因素是生存空间的实验中,培养大草履虫的溶液量不同B.实验中应检测大草履虫消耗营养物质的速率C.实验中应保持环境

7、温度氧气浓度大草履虫的起始数量等相同D.在探究限制因素是食物条件的实验中,培养大草履虫的营养液浓度不同解析:注意探究实验的对照原则和单一变量原则本题探究的是限制K值的因素是生存空间还是食物条件,因此其自变量为生存空间或食物条件,而因变量则为草履虫K值的大小答案:B9.下列几组图中,能正确表示生存斗争种间斗争种内斗争和竞争关系的是( )解析:生存斗争是生物为生存而进行的斗争,包括生物对环境变化的斗争和生物之间的生存斗争,而生物之间的生存斗争又包括种内斗争和种间斗争,竞争属于种间斗争的一种答案:D10.(2010天星教育联考)假设某生态系统有四种生物,并构成一条食物链abcd,在某一时间分别测得这

8、四种生物a,b,c,d所含的有机物总量分别为m1,m2,m3和m4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A.四种生物中所含的能量归根到底来自于a通过光合作用固定的太阳能B.在一段时间内,若b种群数量增加,则a种群数量下降,d种群数量增加C.若m15m2,则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就会遭到破坏D.d个体所含的有机物的质量一定比c个体所含的有机物质量小解析:a是生产者,其固定的太阳能就是用于生态系统流动的能量;由于能量流动是逐级递减的,所以m4m3m2m1,当m15m2时,说明能量传递效率高于20%,将影响生物和生态系统的可持续性发展,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就会遭到破坏;若b种群数量增加,将捕食更多的a生物,故a种群数量下

9、降,而c和d得到的物质和能量更多,种群数量增加答案:D11.最近科学家在水深约3200米的太平洋底部的一副鲸的骨架上,发现了两种新型蠕虫这些蠕虫没有消化器官,它们通过附肢里的细菌摄取营养像树根一样的附肢可深入到死鲸的骨髓里“挖掘”营养,其中的细菌就将骨中的脂肪转化为糖供给蠕虫进行生命活动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这些蠕虫与细菌都是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B.蠕虫与细菌的关系在生物学中属于互利共生C.这种细菌在繁殖时不可能发生有丝分裂D.可创造一个富含有机物和O2的人工环境培养这种细菌解析:在水深约3200米的太平洋底部,几乎没有氧气,蠕虫及细菌应属于厌氧型生物,富含O2的人工环境不适合培养这种细

10、菌它们从鲸的骨架上获取食物,在生态系统中属于分解者,细菌生存于蠕虫的附肢中,依靠附肢的活动将细菌带到死鲸的骨髓里,细菌将骨中的脂肪转化为糖供给蠕虫,二者的关系为互利共生;细菌繁殖方式主要是二分裂答案:D12.(2010吉林普通中学期末检测)如图甲为自然生态系统的能量金字塔,图乙为城市生态系统的能量金字塔,以下解释不正确的是( )A.图甲中食肉动物的体积约为食草动物体积的1/101/5B.图乙中,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该生态系统中所有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总量C.甲生态系统受到DDT农药污染,污染物浓度含量最高的是食肉动物D.图乙表示的生态系统一旦人的作用消失,该生态系统会很快退化解析:考查生态系

11、统的能量,城市生态系统是一个高度开放的生态系统,植物固定的太阳能不能满足人类的需求,人类还要从其他生态系统中获得物质和能量,对其他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依赖性答案:B13.如图表示某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成分之间的营养关系在以下叙述中正确的是( )A.在这个生态系统中,共5条具有捕食关系的食物链B.该生态系统的生物群落是由生产者和消费者组成的C.如果丁的种群数量急剧减少,在最初的一段时间内,乙的种群数量也可能减少D.如果该生态系统受到重金属离子的污染,受害最大的将是甲种群解析:由图中可知甲为生产者,乙丙丁戊分别为第一二三四级消费者,腐生菌为分解者,不参与食物链构成答案:C14.下图表示气候变化对甲乙生

12、态系统中种群类型数量的影响据图分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甲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一定较乙生态系统强 甲生态系统中生物群落的营养关系一定较乙复杂 乙生态系统在S点后一定有新的物种产生 乙生态系统在S点后一定经历次生演替过程A. B.C. D.解析:从图中我们可看出甲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一定较乙生态系统强;甲乙两生态系统种群数量与气候变化有关,与群落中营养关系不大;新物种产生需经历漫长的时间;乙生态系统在S点生物群落基本消失,S点以后又出现新的群落,属于次生演替由此可得正确答案为B答案:B15.(2010潍坊模拟)下图是某生态农业示意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用残渣来培育食用菌和蛆蛹,实

13、现了废物的资源化B.该生态农业提高了能量利用率C.用蛆蛹粪便作有机肥还田,运用了物质循环再生原理D.离开人的管理,该生态工程仍可以正常运转解析:该题考查生态农业,属于识记水平生态农业是在人为管理下运转的该生态系统提高了能量流动关系,使能量较多的流向对人有益的方向答案:D16.(2011南京调研)甲乙分别为人体体液中物质交换生态系统碳循环的示意图,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人体过敏反应时,甲图中的A增加导致组织水肿B.乙图中的D是生态系统中的主要成分C.人体O2浓度最高的部位是甲图中的BD.食物链中能量最少的是乙图中的B所处的营养级解析:该题考查生态系统成分间的关系,内环境与细胞内液的关系,属于

14、识记水平甲图A是组织液,C是血浆,B是淋巴,D是细胞内液乙图中D是无机环境,A是生产者,B是分解者,C是消费者人体过敏反应时,甲图中A组织液增多,导致组织水肿乙图中A生产者是生态系统最基本的成分人体氧气浓度最高的部位是C血浆食物链中能量最少的是乙图中C消费者所处的营养级答案:A17.(2011福州质检)下列信息的传递中,与其他3种不属于同一类型的是( )A.小囊虫在发现榆松寄生植物后,会发出聚积信息素,召唤同类来共同取食B.榆树通过分泌一种化学物质,与栎树产生相互拮抗的现象C.雄蚊能根据雌蚊飞行时所发出的低频声波而找到雌蚊D.群居动物通过群体气味与其他群体相区别解析:本题考查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中信息的种类ABD项都为化学信息,而C项是物理信息答案:C18.生态系统结构越复杂,其自我调节能力就越强,原因不包括( )A.处于同一营养级的生物种类多B.能量可通过不同的食物链传递到顶级C.某营养级的部分生物减少或消失,可由该营养级的其他生物代替D.能量流经各营养级时是逐级递减的解析:D叙述的是能量流动的特点,与生态系统的结构无关答案:D19.下列有关反馈调节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负反馈调节在生物群落中普遍存在,但在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之间不存在B.当农田里蚜虫的数量增多时,七星瓢虫的数量也会增多,这样蚜虫种群数量的增长就会受到抑制,这属于生物群落内的负反馈调节C.负反馈调节在生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