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考2014 志鸿优化设计】2013版中考化学总复习 阶段检测二 物质构成的奥秘 自然界的水 化学方程式 新人教版.doc

上传人:bao****ty 文档编号:136917194 上传时间:2020-07-03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5.7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备考2014 志鸿优化设计】2013版中考化学总复习 阶段检测二 物质构成的奥秘 自然界的水 化学方程式 新人教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备考2014 志鸿优化设计】2013版中考化学总复习 阶段检测二 物质构成的奥秘 自然界的水 化学方程式 新人教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备考2014 志鸿优化设计】2013版中考化学总复习 阶段检测二 物质构成的奥秘 自然界的水 化学方程式 新人教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备考2014 志鸿优化设计】2013版中考化学总复习 阶段检测二 物质构成的奥秘 自然界的水 化学方程式 新人教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备考2014 志鸿优化设计】2013版中考化学总复习 阶段检测二 物质构成的奥秘 自然界的水 化学方程式 新人教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备考2014 志鸿优化设计】2013版中考化学总复习 阶段检测二 物质构成的奥秘 自然界的水 化学方程式 新人教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备考2014 志鸿优化设计】2013版中考化学总复习 阶段检测二 物质构成的奥秘 自然界的水 化学方程式 新人教版.doc(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阶段检测二物质构成的奥秘自然界的水化学方程式(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C:12N:14O:16S:32Cl:35.5Na:23K:39Ca:40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3分,共45分)1“高钙奶”中的“钙”是指()。A原子 B元素 C分子 D单质2一壶水烧开后,壶盖被顶开,这是因为()。A水分子运动速度快,撞开壶盖B水分解成氢气和氧气C水由液态变成气态,分子间隔增大,体积膨胀D水分子分成氢原子和氧原子后粒子数目增多3著名化学家徐光宪获得了2008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他的研究成果使稀土元素的分离变得更加简单。稀土元素包括镧(La)与钇

2、(Y)等17种元素,被称作当代的“工业味精”。镧、钇原子的本质区别是()。A电子数不同 B中子数不同C质子数不同 D相对原子质量不同4下表为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AE代表五种不同元素。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原子序数:CB B核内质子数:AECB、C同周期 DA、D同族5我国推广食用合格碘盐,以防治人体因缺碘而导致的疾病,合格碘盐是在食盐中加入碘酸钾(KIO3)。在碘酸钾中碘元素的化合价是()。A2 B3 C4 D56正确使用西瓜膨大剂,有助于促进西瓜的生长。氯吡脲(化学式为C12H10ClN3O)是西瓜膨大剂的主要成分。下列有关氯吡脲的叙述,错误的是()。A含有碳、氢、氧、氯、氮五种元素 B

3、相对分子质量为247.5C属于有机化合物 D每个分子中含有26个原子7物质的化学式和相应的名称均正确的是()。AO3氧气 BMgCl2氯化镁CO4Fe3氧化铁 DFe(OH)2氢氧化铁8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一种小球代表一种元素的原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该反应中共有三种元素 B图中反应物都是化合物C该反应的本质是原子的重新组合 D该反应前后分子的种类发生改变9用下图装置电解水,一段时间后的现象如图所示。对该实验的描述错误的是()。A甲试管中收集到的是一种可燃性气体B该实验能证明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C向水中加入少量硫酸,能增强水的导电性D甲、乙两试管内收集到的气体的质量比约为811

4、0渭河被称为“陕西的母亲河”。长期以来,渭河的污染情况严重,如今政府已投入大量的资金进行综合治理。下列是互联网上网民对污染治理的一些建议,你认为不合理的是()。A坚决杜绝使用农药和化肥B工业废水经过处理,达到标准后再排放C严禁在河边随意堆放生活垃圾D严禁在河两岸新建化工、造纸等重污染工厂11在化学反应前后,物质所含元素化合价发生变化的反应是氧化还原反应,它与化学反应基本类型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示例中错误的是()。A阴影1:CO2CO2B阴影2:2H2O2H2O2C阴影3:Mg(OH)22HCl=MgCl22H2OD阴影4:FeCuSO4=FeSO4Cu12下列化学方程式与事实相符且正确的是()

5、。A治疗胃酸过多:Mg(OH)2H2SO4=MgSO42H2OB用铁和硫酸铜溶液反应制备铜:FeCuSO4=CuFeSO4C用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炼铁:Fe2O3CO2FeCO2D洗去试管壁上附着的铜:CuH2SO4=CuSO4H213燃烧反应是指一种物质快速结合氧气产生一种或多种氧化物的反应。下列关于燃烧反应与四种基本反应类型关系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燃烧反应可能属于化合反应 B有些燃烧反应属于分解反应C有些燃烧反应属于置换反应 D有些燃烧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14某地使用的氮肥是含有杂质的硝酸铵(NH4NO3),含氮元素的质量分数为38%,这种氮肥中可能混有的杂质是()。ANH4HCO3 B

6、NH4Cl CCO(NH2)2 D(NH4)2SO415水电解的过程可用下列图示表示,微粒运动变化的先后顺序是()。A B C D二、填空题(本题包括5个小题,共23分)16(7分)请按要求填空:(1)请写出相应的化学符号或名称:2个硫原子_;2价的镁元素_;2Cl_;H2O2_。(2)请从H、C、O、Na 4种元素中选择恰当的元素,组成符合下列要求的物质,并将其化学式填写在相应的空格上:能燃烧的固态非金属单质是_;一种有毒的气态氧化物,可用于炼铁的是_;三种元素组成的盐,其溶液呈碱性,还可以作洗涤剂的是_;参与植物的光合作用,可以作农作物气体肥料的是_;最简单的有机物,是天然气的主要成分_。

7、17(3分)2011年3月,日本地震引发福岛第一核电站的放射性物质碘131外泄。人体的甲状腺会吸收放射性碘131,并对甲状腺造成损伤。碘片可减少甲状腺对碘131的吸收。请回答下列问题。(1)碘131原子的原子核带53个单位的正电荷,则该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_。(2)我国在一些极少数地区也检测到极少量的碘131,这说明微粒是_。(3)碘片中的“碘”指的是_(选填“分子”“原子”或“元素”),如果人体内缺碘会导致_。(4)福岛第一核电站机组反应堆芯释放出的高温氢气接触外界的氧气发生剧烈反应,导致连续爆炸。氢气爆炸时的化学方程式为_;反应的基本类型为_。18(5分)下表为元素周期表中某一周期元素的原子

8、结构示意图。元素名称钠镁铝硅磷硫氯氩元素符号NaMgAlSiPSClAr原子结构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1)表中磷原子的核电荷数x_。(2)表中具有相对稳定结构的元素是_。(3)在化学反应中,每个铝原子失去_个电子形成铝离子。(4)镁元素与氯元素形成的化合物化学式为_。(5)上述元素在周期表中处于同一周期的原因是_。19(4分)甲醇(CH3OH)有毒,误饮可使眼睛失明,甚至死亡。最新研究证明用氨气(NH3)处理含有甲醇的工业废水,可转变为无毒的物质,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5CH3OH12O2NH33N25CO219H2O(1)甲醇中碳元素、氢元素和氧元素的质量比为_(填最简整数比)。(2)上述化

9、学反应方程式中氨分子前的化学计量数为_。(3)上述化学反应前后分子数目_(填“增加”“不变”或“减少”)。(4)NH3中氮元素的化合价是_。20(4分)元素M是地壳中含量居第二位的金属元素;M单质是世界上年产量最高的金属,也是现实生活中使用最广泛的金属。M单质能在纯氧中燃烧;古代曾用M单质与硫酸铜溶液反应制取铜;生活中可用稀盐酸除去M单质表面因锈蚀而生成的氧化物;M的碳酸盐(MCO3)在高温条件下能分解生成M的低价氧化物和另一种气态氧化物。请分析推断M元素,按下列要求写出上述中涉及的化学方程式:(1)化合反应_;(2)分解反应_;(3)置换反应_;(4)复分解反应_。三、简答题(本题包括2个小

10、题,共10分)21(4分)请用分子、原子、离子、元素的相关知识解释下列问题:(1)化学反应前后物质总质量不变。_。(2)分别加热高锰酸钾、氯酸钾或电解水,都能生成氧气。_。(3)金刚石、石墨都是由碳元素组成的单质,但物理性质有很大的差异。_。(4)钠原子和钠离子属于同种元素。_。22(6分)某研究性学习小组的同学对电解水的实验很感兴趣,很想通过实验验证这一结论。于是在征得老师的同意后进行实验,实验记录如下:请回答:(1)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的理论体积比是_。(2)如果你是这次实验的参与者,请认真分析实验数据,你会发现什么问题?_,试推测产生这一问题的可能原因_。四、实验探究题(本题包括2个小题

11、,共16分)23(6分)小维同学按下图所示的装置,进行如下实验:将浸有酚酞溶液的棉花团绑在树形铁丝上制成“花树”,在玻璃片上放置盛有浓氨水的微型烧杯,罩上大烧杯。(1)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_。(2)从实验现象得到的结论有:_;_。24(10分)如图是某班同学验证质量守恒定律实验的片段。(1)如图甲所示,天平无法调节平衡。要使该天平平衡,应采取的措施是_。(2)小璐用图乙所示装置进行实验。反应前称得左盘内装置及物质总重量为_g,然后注入稀盐酸,充分反应后,能证明质量守恒定律的现象是_;上述实验向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入酚酞的目的是_,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3)小丽向氢氧化钠溶液中注入稀盐酸,发现有气泡产生,其原因是_。五、计算题(6分)25(6分)某校科学兴趣小组为测定某样品中氯化铵的质量分数,将6 g样品溶于18 g水后,再加入7.6 g氢氧化钠浓溶液共热,两者恰好完全反应(样品中的杂质不与氢氧化钠反应,也不溶于水,氯化铵与氢氧化钠的反应方程式为NH4ClNaOHNaClH2ONH3)。把产生的所有NH3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