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兴化一中2013届高一语文 第15周双休练习.doc

上传人:bao****ty 文档编号:136917192 上传时间:2020-07-03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3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苏省兴化一中2013届高一语文 第15周双休练习.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江苏省兴化一中2013届高一语文 第15周双休练习.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江苏省兴化一中2013届高一语文 第15周双休练习.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江苏省兴化一中2013届高一语文 第15周双休练习.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江苏省兴化一中2013届高一语文 第15周双休练习.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苏省兴化一中2013届高一语文 第15周双休练习.doc(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一中第14周双休练习1、下列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体育馆门前的“黄牛”们依然忙活着,但与前几个赛季的东北虎比赛门票的洛阳纸贵相比,如今的“黄牛”和东北虎队一样遭遇了经典大片后天中再现的寒流。B在人民群众的利益受到危害的紧要关头,有极少数干部,或无动于衷,或畏葸不前,其所作所为,与共产党员、人民公仆的身份极不相称。C但崔哲瀚116、118手的不知所云使得常昊再次掌握了局面的主动权,研究室里众高手认为常昊已经看到了胜利的曙光。D我喜欢的一句话:语言如蜻蜓点水,行动才入木三分。2、下列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这篇文章未必有什么值得大家反复推敲的微言大义。B这两段景色描写,前一句

2、壮阔、苍茫,后一句秀丽、凄迷,风格迥异,但都是浓情勃郁好景致。连才华横溢的苏轼,都曾对这些妙曼的句子耿耿于怀。C通过多做题,尤其是要自己先做,此后再与答案对比,以此发现自己答题的缺陷所在。长此以往,现代文阅读能力肯定会有所提高。D市场是瞬息万变的,消费者也是翻云覆雨的,他已经从自身经历中深谙此道,或许要不了多久,这些大吃大喝阿特金斯食品的人就会抛弃他。3、下列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从文山会海中脱身,转入到实实在在的调查研究中去,我觉得是您目前的当务之急。B以往几百万年间所有的巨大火山喷发,比如圣海伦、喀拉喀托、皮纳图博火山与之相比都将相形见绌。C他就静悄悄地看下去,看到把各种责难都

3、驳斥得体无完肤之后,他又低声念起来。D只不过在胡屠户这个胸无城府的浅薄人物身上,丑陋表现得更为浅露直率罢了。4、下列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各种史书、各部影视莫不沿用此说,将珍妃塑造成深明大义星光灿灿的侠烈嫔妃。然而,历史真相却非如此,或曰南辕北辙相去甚远。B人们越来越离不开时间,从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到晨钟暮鼓,从沙漏、日晷到挂钟、手表。C而那些声名不甚彰著的笔名,多属于报坛的过客,兔起鹘落,不惹人注意。D日本首相于4月21日突然参拜了供奉包括二战甲级战犯牌位在内的靖国神社,他这一恣意妄为的举动再次激怒了亚洲的国家和人民。 5、下列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如果人们继续一意孤

4、行和我行我素,依然熟视无睹单一耕作的弊端的话,那么可怕的粮食危机将会给人类带来灭顶之灾。B但历史依然对命途坎坷的人儿不弃不离,似乎乐此不疲这份伤感。C这些肖像体裁丰富,风格各异,色彩斑斓,有的是笔墨浓重的油画,有的是一蹴而就的速写,有的是笔墨线条都清晰可见的素描。D关于金字塔和狮身人面像的种种天真的、想入非非的神话和传说,说明古埃及人有着极为丰富的想像力。 6、下列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但是,内心深处那一丝不绝如缕的功名之念,又使他不断而执著地演绎着离别的故事。B资料卡片杂志刊印了呼之欲出的人造血液这一篇文章。C这种草药能治疗高血压病,对人体又没有任何副作用,我们屡试不爽,你还有什

5、么可怀疑的?D我国乒坛健儿在北京29届奥运会上勇夺冠军,体育馆内振聋发聩的欢呼声淹没了场外的雷声和雨声。7、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一句是()舞蹈艺术家杨丽萍在舞剧云南印象的表演中,用丰富优美的肢体语言表达对生命和自然的感悟,其艺术造诣达到无以复加的境界。感动画家的不是胜利的场景,而是蹉跎岁月里,战士们的乐观精神。不管是谁说的,我们必须查它个山穷水尽才是。两组建筑,铁黑与雪白的对比,壮美与精巧的映衬,异常强烈,游人无不叹为观止。8、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一句是()中国女排在先失两局的情况下,第三局破釜沉舟,调上全部精锐人马,拼力反击,终于反败为胜。浙江出土的青花瓷器,虽然有不少已

6、经破损,但博物馆的工作人员对这些文物却敝帚自珍,用先进工艺加以修复,使它们重现光彩。在公园路幼儿园“六一”晚会上,小朋友们神气活现的表演,使观看的大人们非常高兴。 在有的国家的某些地区,青少年吸毒已蔚然成风,引起了当局的注意。9、下列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某市原副市长许运鸿家教不严,其妻儿收受贿赂80多万元。有人认为,许运鸿虽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但因为他事先不知,所以罪不容诛。B一美国男子在中国多次撒野动粗,近日在公交车上将女司机打得鲜血直流。对这种不可思议的洋流氓,必须依照中国法律严惩不贷。C著名学者吴组缃教授生前说过,红楼梦的思想艺术成就被人们认识到的只是冰山一角,藏在水下的更多

7、。 D十一期间,通往天安门广场人流如潮,接踵而至,形成一道假日旅游的亮丽风景线。答案:1-5 6-9 1.【答案】B【考点】考查成语的正确运用。【解析】“洛阳纸贵”比喻文学作品广为流传,风行一时。“不知所云”指语言紊乱或空洞。 “入木三分”形容书法有力,也用来比喻议论深刻。【思路点拨】这道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有些成语的使用对象有没有准确的把握。2.【答案】A【考点】考查成语的正确运用。【解析】“耿耿于怀”常用于对不愉快的事情不能忘怀。 “长此以往”多指不好的情况而言;“翻云覆雨”比喻反复无常,玩弄手段和权术;它们都是贬义成语。【思路点拨】有些成语带有强烈的感情色彩,或褒或贬或中性。从感情色彩方面设

8、计错误项也是高考命题者常用的“伎俩”之一。3.【答案】C【考点】考查成语的正确运用。【解析】“当务之急”和“目前”重复。“相形见绌”和“与相比”重复。“胸无城府”指为人坦率真诚,是褒义词。在这里属于成语的褒贬使用不当。【思路点拨】重复累赘是指成语的意义和句中某个词的意义重复或部分重复。这题主要考查的是重复累赘。4.【答案】D【考点】考查成语的正确运用。【解析】“南辕北辙”喻行动和目的完全相反。“晨钟暮鼓”比喻可以使人警觉醒悟的话。“兔起鹘落”比喻动作敏捷,也比喻作画、写字、写文章等下笔迅速,没有停顿。【思路点拨】成语是人们在长期习用过程中形成的一种固定结构,对其意义的理解必须从整体上把握,切忌

9、望文生义。5.【答案】D【考点】考查成语的正确运用。【解析】 “熟视无睹”“乐此不疲”一般作谓语、定语,但作谓语时都不能带宾语,应分别改为“依然对单一耕作的弊端熟视无睹的话”“似乎对这份伤感乐此不疲”。“一蹴而就”形容事情极易成功,多用于否定句中,用于难以一做就成功的巨大工程、艰难任务、伟大事业等,句中应用“一挥而就”。“想入非非”是可两用性成语,既可以形容想法大胆离奇,有褒义;又可喻指荒唐离奇、不着边际的胡思乱想,是贬义语。句中用其褒义,正确。【思路点拨】有些成语有其特定的用法,要准确掌握。6.【答案】C【考点】考查成语的正确运用。【解析】“不绝如缕”比喻形势危急,也形容声音尖细微弱。“呼之

10、欲出”只适用于文学、绘画方面。“振聋发聩”比喻用语言文字唤醒糊涂的人。【思路点拨】有些成语有其特定的用法,要准确掌握。不能把使用对象弄错了7.【答案】【考点】重点考查正确使用成语的能力。【解析】“无以复加”不可能再增加。指程度达到了极点。“蹉跎岁月”把时光白白地耽误过去。指虚度光阴,这里应用“艰苦岁月”。“山穷水尽”比喻无路可走陷入绝境,这里应为“水落石出”。“叹为观止”指赞美所见到的事物好到了极点。【思路点拨】注意成语的准确含义和正确使用,适时注意近义成语的区别。8.【答案】【考点】重点考查正确使用成语的能力。【解析】“破釜沉舟”比喻下决心不顾一切地干到底。“敝帚自珍”把自己家里的破扫帚当成

11、宝贝。比喻东西虽然不好,自己却很珍惜。“神气活现”自以为了不起而显示出来的得意和傲慢的样子,贬义。“蔚然成风”指一件事情逐渐发展盛行,形成一种良好风气。而吸毒则是非常不好的风气。【思路点拨】注意成语的准确含义和正确使用,适时注意成语的感情色彩,如“神气活现”。9.【答案】C【考点】考查成语的正确运用。高考资源网【解析】“冰山一角”中“冰山”原比喻不能长久依赖的靠山。现在多用作“事物暴露出来的部分”。“冰山一角”含有所暴露出来的部分只是事物的一小部分的意思。“罪不容诛”罪大恶极,即使死刑也不能抵偿所犯的罪恶。“不可思议”神秘奥妙,不可理解。这里形容“撒野动粗”,有愚昧或态度蛮横之意,应该用“不可理喻”。“接踵而至”指一个接一个地到来,用在这里不合语境。【思路点拨】要准确掌握有些成语有其特定的用法。10.【答案】B【考点】考查成语的正确运用。【解析】“不归之路”来自台湾用语。共有3个意思。生活或工作中永不后悔的抉择。无法后退的选择。走向死亡的道路。此题选项中是用第层意思。“亡羊补牢”指虽然犯错却来得及补救。与后文矛盾。“鱼龙混杂”比喻优劣善恶等各种各样的人混杂在一起。“今非昔比”指今天与过去不能相比。形容变化巨大。而这里应该用“今不如昔”。【思路点拨】要准确掌握有些成语在特定的语境中的用法。- 4 -用心 爱心 专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