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高中历史 4.6 抗日战争教案1 新人教版必修1.doc

上传人:bao****ty 文档编号:136917038 上传时间:2020-07-03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37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2高中历史 4.6 抗日战争教案1 新人教版必修1.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2012高中历史 4.6 抗日战争教案1 新人教版必修1.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2012高中历史 4.6 抗日战争教案1 新人教版必修1.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2012高中历史 4.6 抗日战争教案1 新人教版必修1.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2012高中历史 4.6 抗日战争教案1 新人教版必修1.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2高中历史 4.6 抗日战争教案1 新人教版必修1.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2高中历史 4.6 抗日战争教案1 新人教版必修1.doc(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15课国共的十年对峙 教案(新人教版必修1)一、教学目标 二、教材分析与教学建议 2教材分析与教学建议 重点 南昌起义;红军的长征。 难点 “工农武装割据”思想;遵义会议。 教材内容分析与教学建议 教材主要从三个方面介绍了国共的十年对峙的情况:南昌起义、土地革命和红军的长征。这些内容全方位介绍了工人阶级政党中国共产党在国民革命运动失败后,继续领导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曲折发展历程。建议教师在教学中适当补充有关的文字与影视资料,增加学生对于这一时期重大历史事件的感性了解。 本课引言是简单介绍了国民革命运动失败后中共中央的改组、负责领导南昌起义的中共前敌委员会的组成。建议教师充分利用这些内容,强调

2、以下两点:第一,中国共产党在国民革命运动失败后没有气馁,而是在总结教训的前提下继续领导中国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第二,通过中共中央的改组、负责领导南昌起义的中共前敌委员会的组成的讲授,指出南昌起义在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的作用。 第一目,“南昌起义”。大革命失败以后,国民党反动派对革命人民进行了极端残酷的镇压,为挽救革命和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屠杀,我党发动领导了南昌起义。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武装斗争、创建人民军队和武装夺取政权的开始。 关于南昌起义,教师应带领学生分析以下几个方面:南昌起义的背景、准备、经过和意义。 背景:国民革命失败的教训,中共中央的改组

3、。 准备:负责领导南昌起义的中共前敌委员会的组成,中国共产党掌握的武装力量。 经过:南昌起义,南下受阻,兵分两路。 意义:打响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武装斗争、创建人民军队和武装夺取政权的开始。 第二目,“土地革命”。南昌起义之后,我党召开了八七会议,确立了土地革命的方针,开始领导了为期十年的土地革命。秋收起义后,毛泽东率领军队向敌人统治力量薄弱的山区进军,建立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提出了工农武装割据思想,开创了中国民主革命的新阶段,为中国革命找到了一条正确的道路。 教师应带领学生分析以下几个方面:八七会议、湘赣边秋收起义、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创建和巩固、工农武装割据思想

4、、三次反“围剿”和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成立,还要注意相关知识的内在联系。 八七会议:会议的召开、会议的内容、会议的意义。 秋收起义和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创建:湘赣边秋收起义、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创建。 “工农武装割据”思想:土地革命、根据地的经济建设、“工农武装割据”思想。 三次反“围剿”和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成立:三次反“围剿”的胜利、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的成立。 第三目,“红军的长征”。由于中央领导人的“左”倾错误,中央革命根据地第五次反“围剿”失利,红军被迫进行战略转移(长征)。长征途中召开的遵义会议事实上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成为中国共产党生死攸关

5、的转折点。遵义会议后,毛泽东率领红军突破敌人的围追堵截,胜利到达陕北,三大主力红军胜利会师,长征胜利结束。 关于红军的长征,教师应带领学生分析以下几个方面:长征的背景、长征的开始、遵义会议、长征的胜利。 背景:第五次反“围剿”失利; 开始:1934年10月;长征的初期阶段:损失惨重。 遵义会议:时间:1935年1月;内容:纠正博古等人的“左”倾错误,取消其军事指挥权;肯定毛泽东的正确主张,选举毛泽东为政治局常委。意义:结束了“左”倾错误在中央的统治,事实上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成为中国共产党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胜利:1935年10月中央红军到达陕北吴起镇;1936年10月三大

6、主力红军会师。 三、教学设计与案例 1教学设计 关于本课引言的教学,教师可以采用以下方法导入:基本按照本课引言的写法导入:教师首先从国民革命运动失败的原因引导学生失败的教训,然后介绍中共中央的改组、负责领导南昌起义的中共前敌委员会的组成和历史纵横中提到的中国共产党掌握的武装力量。直接利用现成的历史照片、电影、电视图像资料导入新课。 关于“南昌起义”一目的教学。关于南昌起义,首先需要学生根据前面所学知识判断中国共产党对于大革命失败原因的总结,会得出哪些教训?然后依次简单讲述中共中央的改组、负责领导南昌起义的中共前敌委员会的组成,敌我力量对比、南昌起义的经过(南昌起义、南下受阻、兵分两路)和南昌起

7、义的意义,最后引导学生分析南昌起义部队南下受阻的原因。从而顺利进入下一目“土地革命”的教学。 关于“土地革命”一目的教学。关于土地革命,首先需要引导学生掌握土地革命的概念。然后引导学生分析中国共产党确定土地革命方针的会议八七会议的内容和意义。在分析八七会议意义的时候,要重点分析“指明了前进的方向”中的“方向”到底是什么土地革命。然后简单讲述毛泽东领导的湘赣边秋收起义和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建立的内容。关于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立,1927年10月,毛泽东率领工农革命军到达井冈山地区,建立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在此教师要带领学生利用教材后面的史实(“工农武装割据”思想的史实依据;促成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红军和

8、根据地不断发展壮大)分析毛泽东在井冈山建立革命根据地的意义;同时说明土地革命的意义和毛泽东“工农武装割据”思想的意义。关于红军粉碎国民党反动派三次反革命“围剿”和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成立,教师要突出强调以下问题:第一,“围剿”和反“围剿”战争,是当时中国革命与反革命之间战争的主要形式。第二,毛泽东、朱德领导的三次反“围剿”促成了根据地的巩固和发展,为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的成立奠定了基础。第三,强调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的性质是广大被剥削被压迫的工农群众的民主政权。 关于“红军长征”一目的教学。关于第五次反“围剿”的失利,要分析失利原因是由于博古、李德等人执行“左”倾错误,实行进攻中的冒险主义、防

9、御中的保守主义;影响是使红军被迫实行战略转移长征。关于遵义会议,教师要带领学生分析遵义会议的内容,明确军事上是辨明红军战略战术方面的是非,组织上是改组党中央领导,解决军事最高指挥权的问题。然后提出为什么遵义会议能够肯定毛泽东的正确军事主张、确定毛泽东的领导地位?这个问题可以从工农武装割据理论与实践、反“围剿”、长征初期红军成功与失败的对比分析中得出正确结论。历史意义方面,教师指导学生重点讨论为什么说遵义会议在事实上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为什么说遵义会议是党的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教师可引导学生通过红军长征的胜利结束加深理解。关于长征的胜利的史实,学生简单掌握即可。教师要

10、强调长征精神,以激励学生学习革命先辈的优秀品质,继承革命优良传统,报效祖国。 2教学案例 案例一按照本课引言的写法导入 我们在上节课讲到了国民革命运动的失败,问题在于,轰轰烈烈的国民革命运动为什么会失败了呢? (学生思考后回答)国民革命运动失败的主要原因是国民党右派制造分裂、叛变革命;此外,共产国际领导下的年幼的中国共产党缺乏经验,其领导人陈独秀在革命后期放弃领导权也是具体原因。 现在的问题是,这个时候的中国共产党会从国民革命运动的失败中得到哪些教训呢? (学生思考后回答)这个时候的中国共产党会从国民革命运动的失败中得到的教训主要应该是以下几点: 第一,应该改组中共中央,撤换领导人陈独秀因为他

11、犯了错误,放弃了革命领导权; 第二,应该有自己的武装力量,以革命的武装力量反抗反革命的武装力量; 第三,应该在革命条件较好的地方及时地发动一次振奋人心的起义,以促使革命由低潮转向高潮。 那么,哪个地方的革命条件较好呢?我们来学习南昌起义。 案例二八七会议的背景 大革命失败后,中国共产党从血的教训中彻底认识到掌握武装力量的重要性。从1927年秋收到1928年底,先后发动和领导了一百多次武装起义。其中影响最为重大的是南昌起义。但南昌起义没有达到预期的目的,而是在南下广东途中失败了。南昌起义失利的教训是什么呢? (学生思考后回答)第一,夺取城市和巩固中心城市的革命道路,不符合中国民主革命的实际情况,

12、因而不能成功;第二,革命武装力量没有同中国人数最多受压迫最深的农民、同农民对于土地的需求结合起来。 当然,我们在思考着南昌起义失利的教训这个问题,当时的中共中央也在思考着这个问题。当时的中共中央决定在汉口召开紧急会议这就是我们下面要讲到的八七会议。 案例三“工农武装割据”思想 我们前面给大家讲到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创建。问题在于,毛泽东为什么能够在井冈山成功地创建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呢? (学生思考后回答)教师对学生的回答进行讲评后继续下面的内容: 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创建实践表明,毛泽东创造的革命武装与农民相结合,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的成功经验,代表了大革命失败以后中国革命的正确出路。井冈山革命

13、根据地,是中国共产党建立的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为了使井冈山革命根据地不断巩固和扩大,毛泽东领导井冈山军民,除了开展游击战争之外,还进行了土地革命。 所谓土地革命,就是在革命根据地打土豪、分田地,废除封建剥削和债务。通过土地革命广大贫雇农在政治上翻了身,经济上分到了土地,生活上有了保障,革命积极性极大提高。除此之外,毛泽东还在革命根据地领导军民进行经济建设,发展经济。 为了及时总结井冈山和其他根据地的经验教训,毛泽东提出了“工农武装割据”思想,它是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典范,对指导中国革命的发展具有特别重大的意义。它基本阐明了中国民主革命的正确道路,即建立农村革命根据

14、地,以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城市和全国革命胜利这样一条道路;在这一思想指导下,各革命根据地和红军武装逐步得到发展和壮大。到1930年夏,红军已达10万人,革命根据地形成了遍及十余省的大小十几块革命根据地。全国革命形势,自大革命失败以来,重新走向高涨。 四、问题解答 【学思之窗】 为什么说遵义会议事实上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 解题关键:要在注意“事实上”一词的前提下分析遵义会议前后毛泽东的正确主张和毛泽东本人在中共中央的地位变化。 思路引领:首先分析“事实上”的含义;其次引导学生概括遵义会议之前毛泽东的正确主张遭到抛弃、毛泽东本人被撤消了在红军中的领导地位的内容;再次引导学生分

15、析遵义会议上毛泽东的正确主张和毛泽东本人在中共中央中的地位变化;最后引导学生分析遵义会议之后政治局常委的分工和中央三人军事指挥小组在当时的实际作用。 答案提示:遵义会议之前毛泽东的正确主张遭到抛弃、毛泽东本人被撤消了在红军中的领导地位。遵义会议上,在军事上肯定了毛泽东的正确军事主张,集中全力纠正了博古等人的“左”倾军事路线;在组织上是改组党中央的领导,选举毛泽东为政治局常委,取消博古、李德的军事指挥权,解决了军事最高指挥权的问题。遵义会议之后,政治局常委作了分工,毛泽东协助周恩来指挥军事,随后,由毛泽东、周恩来和王稼祥组成的中央三人军事指挥小组指挥全军,而在当时的情况下,实际上党中央的主要任务就是指挥军队取得长征胜利。因此,我们说遵义会议事实上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 【探究学习总结】 本课测评 谈谈南昌起义的重大意义。 解题关键:要结合南昌起义的背景、特点和南昌起义在党史上来分析。 思路引领:首先引导学生分析南昌起义的背景国民革命运动的失败;其次分析中共中央当时的任务吸取教训、促使革命重新走向高潮;再次分析南昌起义的特点打响第一枪;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