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人教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知识点

上传人:赵**** 文档编号:136916686 上传时间:2020-07-03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26.4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精]人教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知识点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精]人教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知识点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精]人教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知识点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精]人教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知识点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精]人教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知识点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精]人教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知识点》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人教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知识点(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人教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知识点1沁园春雪一、助学资料沁园春雪是无产阶级革命家毛泽东创作的一首词。该词上阕描写北国壮丽的雪景,纵横千万里,展示了大气磅礴、旷达豪迈的意境,抒发了词人对祖国壮丽河山的热爱。下阕议论、抒情,重点评论历史人物,歌颂当代英雄,抒发无产阶级要做世界的真正主人的豪情壮志。全词熔写景、议论和抒情于一炉,意境壮美,气势恢宏,感情奔放,胸襟豪迈,颇能代表毛泽东诗词的豪放风格。二、字词通关1字词注音。沁园春(qn)分外(fn)妖娆(ro)成吉思汗(hn)数风流人物(sh)分【(fn)分析(fn)分外】汗【(hn) 出汗(hn)可汗】数【(sh)数量(sh)数风流人物(shu)数见不

2、鲜】3重点词语解释。(1)惟余莽莽(只) (2)须晴日(等到)(3)略输文采(差、失)(4)俱往矣(都)三、重难点透视1用原文填空。(1)描写北国冰天雪地、无边无垠的壮美风光的句子是: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2)点明这首词中心的句子是: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3)“望”字统领的句子是: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4)全词中起承上启下作用的句子是: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5)采用比喻、对偶、夸张的修辞手法把静物写动的句子是: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2解释下列句子。(1)惟余莽莽:只剩下白茫茫一片。(2)山舞

3、银蛇,原驰蜡象:群山好像(一条条)银蛇在舞动,高原(上的丘陵)好像(许多)白象在奔跑。(3)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都过去了,要说能建功立业的英雄人物,还得看今天。3艺术特点。这首词主要运用了比喻、比拟两种修辞手法,以及转折和对比等表现手法。(1)词的上阕后六句运用了比喻和比拟两种修辞手法。例如:“红装素裹,分外妖娆”是比喻,用妇女的穿着和风采,来比喻红日与白雪交相辉映的壮丽景象,不仅使景物显得色彩动人,而且同时也是对中国革命胜利后的美好景色的暗示。又如:“山舞银蛇,原驰蜡象”一句是比拟,此句以物拟物,将群山起伏拟作银蛇舞动,将高原绵延拟化为白象奔驰,变静态为动态,使景物焕发出勃勃生机,

4、而且也是对中国人民高涨的革命情绪和敢于同强大敌人争高下的英雄气概的暗示。(2)词的上下阕中,都有一个情景的转折和对比。上阕以“须晴日”表示转折,构成晴空烈日和冰天雪地的对比,大好河山显得愈发多彩多姿。下阕以“俱往矣”表示转折,将历史上的风流人物和今朝的英雄人物进行对比,暗示历史和今朝将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时代。这两处转折和对比,既深化了主题思想,又增添了起伏跌宕的气势。2我爱这土地一、助学资料艾青(19101996),原名蒋正涵,号海澄,浙江金华人,现代著名诗人,只因一次在写自己的姓时,刚写出草字头,便想起了蒋介石,顿生厌恶之情,便在底下画了叉号,从此更名为“艾青”,可见其坚定的政治立场。1932

5、年,正在巴黎留学的作者因感民族危机日益严重便急速回国,投入救亡运动中,却因从事革命文艺创作而被国民党逮捕,判刑6年。但他始终没间断创作,在狱中创作了大堰河我的保姆,接着创作了芦笛巴黎,1937年,创作诗歌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1938年初,又创作了北方等诗篇。二、字词通关嘶哑(s y):嗓音沙哑不圆润,甚至发不出声来。汹涌:水势翻腾上涌。悲愤:形容悲痛而又愤怒。黎明:天将明未明的时候,又指光明或胜利。腐烂:指烂掉,有机体由于微生物的滋生而被破坏。深沉:形容程度深。三、重难点透视1写作艺术。这首诗的显著特点是篇幅短小,构思精巧。土地是个博大的意象,诗人选择它作为寄情的对象、倾诉的对象,其境界极其广

6、阔,意象极其丰富,诗人的情思是多角度、多层次的,诗人的想象和诗思的回旋天地也是无限自由、广阔的。但他没有把诗的篇幅拉长,不让诗的情思散漫开去,而只把诗人对土地广阔而深厚的爱浓缩在10行诗中,并且取得了最佳的艺术效果。诗人不是从实处落笔,而是从虚处落笔,通过想象把自己虚拟为“一只鸟”,借鸟儿与土地的关系来展开全诗的艺术境界,使诗的整体构架显得巧妙自然,使人浑然不觉。诗以“假如”开头,显得新奇,富有独创性,便于化人为鸟,把诗境推向虚拟的艺术境界。当然,诗中的“鸟”,仅是泛指,具有象征性,不像古诗词中那些实指(如杜鹃、鹤、鸽等)。“用嘶哑的喉咙歌唱”,是一句引人注目、令人心动、值得品味和沉思的诗句,

7、也是全诗中深化诗人对土地感情的一个奇异的亮点。这是当时悲壮的时代氛围(抗战初期)、诗人特殊的个性与气质(艾青自称是“悲哀的诗人”)以及诗人特殊的表达需要等等,共同作用于鸟儿形象而产生的审美意象。它大大提升和强化了形象的审美表现力从中我们不仅能感到时代的氛围、诗人的个性和气质,更能感到诗人对土地的爱是如此执着、坚贞和顽强。2课文理解。(1)全诗中哪两句直接抒发了诗人对“土地”的热爱之情?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2)“嘶哑”表达了作者什么感情?如果用“嘹亮”好吗?为什么?“嘶哑”表达了作者歌唱不已,真情无限的情怀,哪怕唱至喉咙充血,声音嘶哑,面对困难斗争的悲伤,也不会停息对

8、大地的歌唱。不好。如果用“嘹亮”,虽添了亮色,但少了艰辛,减弱了对大地挚诚感情的表达。因此,用“嘶哑”比用“嘹亮”好。3乡愁一、助学资料余光中的一生是在频繁的奔波和迁徙,多次与亲人的聚散离合中度过的。1972年,20多年没有回过大陆的余光中思乡情切,在台北厦门街的旧居内写下乡愁这首诗。二、重难点透视该诗情深意切,既表达了对祖国统一的渴望,又将乡愁描写得淋漓尽致。正像中国大地上许多江河都是黄河与长江的支流一样,余光中虽然身居海岛,但是,作为一个挚爱祖国及其文化传统的中国诗人,他的乡愁诗从内在感情上继承了我国古典诗歌中的民族感情传统,具有深厚的历史感与民族感。同时,台湾和大陆人为的长期隔绝,漂流到

9、孤岛上去的千千万万人的思乡情怀,客观上具有以往任何时代的乡愁所不可比拟的广阔的内容。余光中作为一个离开大陆三十多年的当代诗人,他的作品也必然会烙上深刻的时代印记。乡愁一诗,侧重写个人在大陆的经历,那年少时的一枚邮票,那青年时的一张船票,甚至那未来的一方坟墓,都寄寓了诗人的也是万千海外游子的绵长乡关之思,而这一切在诗的结尾升华到了一个新的高度:“而现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有如百川奔向东海,有如千峰朝向泰山,诗人个人的悲欢与巨大的祖国之爱、民族之恋交融在一起。而诗人个人经历的倾诉,也因为结尾的感情的燃烧而更为撩人愁思。全诗共四节。一方面,诗人以时间的变化组诗:小时候长大

10、后后来现在,四个人生阶段。另一方面,诗人以空间上的阻隔作为这四个阶段共同的特征:小时候的母子分离长大后的夫妻分离后来的母子死别现在的游子与大陆的分离。诗人为这人生的四个阶段各自找到一个表达乡愁的对应物:小时候的邮票长大后的船票后来的坟墓现在的海峡。由此,看到这首诗以时空的隔离与变化来层层推进诗情的抒发,构思极为巧妙。诗人精练地提取了几个单纯的意象:邮票、船票、坟墓、海峡。这四个意象既是单纯、明朗、集中、强烈的,又是丰富的,即不是堆砌而是含蓄有张力,能引发读者多方面的联想。这四个意象把本是一个非常抽象的“乡愁”物化、具体化,通过“托物寄情”取得了很好的艺术效果。这些意象和“这”“那”这两个简单的

11、指示代词连接在一起,巧妙地将彼此隔离的人、物、时间和空间,将愁绪的两端紧密融合。若有若无的距离和联系,给那些整日在相思、别离、相聚和奔波的人们一种强烈的共鸣,给人们一种难以言表的哀愁和欢欣。诗歌以时间的次序为经,以两地的距离为纬,在平铺直叙中自有一种动人心魄的魅力,引起人们无限的哀愁和无尽的相思。诗歌在艺术上呈现出结构上的整饬美和韵律上的音乐美。在均匀、整齐的句式中追求一种活泼、生机勃勃的表现形式,在恰当的意象组合中完美地运用语词的音韵,使诗歌具有一种音乐般的节奏,回环往复,一唱三叹。诗人用融合了中国传统审美特征的现代诗语,唱出了诗人心中对故乡、对祖国的深深眷恋之情。乡愁有令人瞩目的形式美。一

12、是结构上寓变化于统一,节与节,句与句,均衡对称。但整齐中又有参差,长句与短句相互变化错落,体现了自由诗的特点。二是同一位置上的词的重复和叠词的运用,在音乐上造成一种回环往复,一唱三叹的旋律,给全诗营造了一种低回怅惘的氛围。4你是人间的四月天一句爱的赞颂一、助学资料你是人间的四月天一句爱的赞颂是民国时期建筑学家、文学家林徽因的经典诗作,最初发表于学文一卷一期(1934年4月5日)。作品将内容与形式完美地结合,将中国诗歌传统中的音乐感、绘画感与英国古典商籁体诗歌对韵律的追求完美地结合起来,是一首可以不断吟诵、可以不断生长出新意的天籁之作。二、字词通关1字词注音。娉婷(png)鲜妍(yn)冠冕(gu

13、n min)呢喃(n nn)冠【(gun)衣冠(gun)名冠全球】2重点词语解释。轻灵:指动作轻巧灵活。引申为一种轻松、飘逸的心境。娉婷:形容女子的姿态美。鲜妍:鲜艳美丽。冠冕:古代帝王、官员戴的帽子。呢喃:象声词,形容燕子的叫声。三、重难点透视你是人间的四月天一句爱的赞颂的一至四节句式结构基本相同,形成复沓,构成对称的乐章,将心中的爱以一幅幅四月天丰美的画面作比,节奏明快。排比的句式将画面连接,情感如水面涟漪层层叠叠荡漾起伏,作品不仅美而且易于吟咏,朗朗动人。诗的第五节“你是爱,是暖,/是希望,你是人间的四月天!”是收束的乐章,以抽象的“爱”“暖”“希望”来比喻心中的“你”,极尽盛赞,美不胜

14、收。“你是人间的四月天”与诗的开篇呼应,重复中有变化,诗情回旋而流转,毫无滞涩之感。作为诗歌最为形式化的表达上,此诗的节奏、韵律与语词的选取都处于语词的中性状态,没有大红大紫、纯黑纯白的俗艳与锋利;在声音上,也是温和的、静雅的,甚至走向旖旎和慵懒。十一个“你”字,既突出了主题,又起到了“衬韵”的作用。在诗歌运行的过程中,“你”字的每一次出现,就像乐队演奏中的节点,以“频率”的方式突出了“我”的指向,这是一种形式美感与内容美感的深层次结合,是一种尚未被人们研究和认识的精妙之处。歌颂四月天,其实都是在向“你”倾诉,全诗只有一处破折号,这一处破折号后写着“你是爱,是暖,是希望”,什么样的希望呢?联系

15、林徽因的知识背景,我们会更加明确这首诗艳丽的画面背后,有着理性主义表达的节制和书写的雅致,完全能够体现出古典英国诗歌的高贵气质。你是人间的四月天一句爱的赞颂这首诗的语言,画面感极强。不同于当今一些诗歌注重思想的表达,它还保留着古典诗歌以形象毗连情感的特点。也就是说,在诗歌意象、思想和语言之间,这首诗追求的是一种整一的感觉,不是思想高于画面、意象和声音,而是以诉说为主,阅读者在吟诵的过程中参与创作,共同呈现意蕴的面貌。在这里,没有抽象的思想,只有敞开的画面,以形象的语言等待领悟。作者巧妙地运用了色彩的象征意义,且以温暖的组合展示温馨柔媚的情调。在这首诗中,直接展示色彩的文字有“鲜妍、鹅黄、绿、白”,我们对这些色彩进行光谱分析会发现,它们给人类视觉所造成的印象都是明亮的,都与人的温暖的心理感受相关,带给人们一种稳定的,甚至慵懒的感受,按照心理分析来说,这是一种温润的美感。而且,作者在描写这些美感的时候,又采用了跳动的笔法,也就是说于变化中、动作中展示色彩,这可以从间接展示色彩的文字中看到,这样的文字有“点亮、春的光艳、云烟、黄昏、星子在无意中闪、夜夜的月圆、水光浮动”;在这些词语中,我们仔细体味就会发现,它不是静态的描摹,而是放在动态的、变化的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中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