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高考语文 第一概括文义同步训练 新人教版.doc

上传人:bao****ty 文档编号:136916665 上传时间:2020-07-03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4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3高考语文 第一概括文义同步训练 新人教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2013高考语文 第一概括文义同步训练 新人教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2013高考语文 第一概括文义同步训练 新人教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2013高考语文 第一概括文义同步训练 新人教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2013高考语文 第一概括文义同步训练 新人教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3高考语文 第一概括文义同步训练 新人教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3高考语文 第一概括文义同步训练 新人教版.doc(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一课时 概括文义一、高考试题分析及对策概括文意类试题可以分为三类1、对文章某部分内容的概括。2、对某个事物的原因的探索。3、对文章内容作整体的概括。答题策略:1、要有切层分层意识: 研究段与段之间的结构关系或句与句之间的结构关系。同一关系取其一; 相属关系取其”属”; 相并关系取其”和”; 主次关系(偏正关系)取其”主”。2、要有全文整体意识: 分析归纳时,要从全文出发、整体把握,才能全面准确。3、语言组织方法主要有:(1) 采用摘句法:抓各段的中心句(各段的中心句往往都是要点),进行压缩;(2) 采用合并法: 在各层意思不可缺时,可将各层内容合并起来;(3) 采用提炼法:对于没有中心句的段

2、落,要分析语句间的关系,把握其内容的重点,选择主要内容;分析这些年文学作品阅读概括试题的答案,要么是文章的原句,要么有文章中的重点词语联句组成,因此一定要用文章的词语答题,切莫想当然用自己的语言答题,有时意思对但就是不得分。既然这样首先就要划读文章找到这些关键的词语和句子,词语主要有形容词、修饰语一般概括特点时要用;关联词语,通过关联词语找到文章的重心,转折句、递进句重心在后面,因果句可明确原因结果;句子主要有情感句、意蕴句、接榫句,这些句子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它们往往在表达方式变幻时出现,比如全段以记叙为主突然出现一个抒情或议论的句子这样这个句子可能就是把握文章内容情感的突破口。二、针对练习

3、:(一)阅读文章文章,完成后面题目。阳关古道苍凉美 寅公 一到敦煌,我就想了阳关。阳关在哪里?它还是那么荒凉、那么令人感伤吗?于是,一缕思绪把我带到了古阳关遗址。古阳关位于敦煌西75公里的古董滩上,三面沙丘,沙梁环抱。它与玉门关遥相呼应,像两颗明珠镶嵌在一段汉长城的两端,因在玉门关以南,故名阳关。阳关这样的边塞之地之所以闻名遐迩,并不起始于王维的那首渭城曲,而是因为它自汉魏以来就是通往西域诸国最西边防上的重要关隘,是古丝绸之路南道的必经关口。后来,“阳关道”成为光明大道的代名词。在去阳关古城的路上,只见沿途平沙千里、荒无人烟,戈壁滩与蓝天相互对峙,偶尔有芨芨草、骆驼刺等沙生植物零星地点缀在远处

4、,把广袤的戈壁滩映衬得更为荒凉。车轮飞转,发出沙沙的声响,远方地平线,隐隐约约出现了一线锯齿形的屏障。那屏障原是一条林带。我们的汽车驶进林带,就好像突然闯进了绿色的海洋。这水渠交错、万木争春的景象,仿佛就是可爱的江南水乡。汽车穿过禾田,钻出林带,向荒丘起伏的墩墩山上的一座烽火台驶去。我们登上烽火台,但见南边有一块铁牌,上面写着四个工整的字“阳关古城”。然而,向四面看,却只见红沙渺渺,不见古城的一砖一瓦。阳关古需,以雪山为屏,原也有过美丽的环境,一千多年前,它曾是湖水碧清、林草丰美的地方,只是由于种种天灾人祸,才成了连天的荒漠。如今,古阳关已被结地面。山下南面从东到西自然排列成二十余座大沙梁。沙

5、梁之间,为砾石平地。汉唐陶片,铁砖瓦块,俯拾皆是。如果看到颜色乌黑、质地细腻、坚硬如石的阳关砖,千万莫要小瞧它,昔日有名的“阳尖砚”就是用这种砖磨制的。用阳关砚磨的墨冬不结冰,夏不缩水,用来写毛笔字十分方便。听着旅伴的介绍,我不由感慨起来,好像这凄冷的阳关古城也有几分暖意了。阳关,昔日丝绸之路上的一个关隘,原本不过是一道关,却被赋予了许多哲思和诗情。哲学家站在这儿宣称,即使人生从同一起点出发,也有不同的道路。“你走你的阳关道,我过我的独木桥”,抽象的对立概念如此生动地写在阳关之下。诗人站在这儿,与朋友依依不舍,“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道尽多少离愁别绪和万般无奈。然而,最初在阳关道上

6、留下足印的并不是哲学家与诗人,而是戍守边关的将军和士兵。这阳关古道对他们来说,无异于是一道生死关,归乡的路成了夜晚奢侈的梦,像阳关上的那弯月,清冷而高远。他们在这条原本传播文明的古道,冲冲杀杀于是,这些走过生死之劫的将军和士兵,便成了哲学家与诗人,他们留下的点滴感慨,震撼着无数人的心灵。自古以来,阳关在人们心中,总是烽火连天,黄沙穿甲,满是凄凉悲惋。然而,今天阳关附近,则已出现柳绿花红、林茂粮丰的景象。游人漫步这里,既可凭吊古阳关遗址,还可以远眺绿洲、沙漠、雪峰的自然风光。“何必劝君更尽一杯酒,这样的苦酒何须进,且把它还给古诗人!什么西出阳关无故人?这样的诗句不必吟,且请把它埋进荒沙百尺深!”

7、这是郭小川的诗句吧!1、从第一段看作者过去对阳关的印象是什么样的?2、第二段写了哪些内容?3、阳关为什么闻名遐迩?4、第三段写了哪些内容?5、第四段写了什么内容?6、第五段写了哪些内容?7、阳关被赋予了哪些哲思和诗情? 8、第六段写了什么内容?9、结合文中对阳关古道的描述,谈谈你对“苍凉美”的理解。10、结合全文谈谈作者对阳关过去和现在的印象有什么不同?(二)阅读下面的文章,然后回答后面的问题。敦煌大地苍凉而贫瘠,宕泉河已经干涸,只剩时间和风在河床上流淌。一段最鲜活的历史就住在这贫瘠的表皮下这是历史的另一种写法。 我,越过历史上那些小脚婆姨的时代,越过阉割了的宦官的时代,走进地层,走进敦煌,一

8、下接通我们文明的另一个源流。时光早已远去,那些曾经吹过旷野的风还留在衣带上;描绘的手早已化入尘埃,从他们手底流溢出来的色彩还在;丰美的水草已成荒漠,从那里生长起来的繁荣却留在洞窟里。一场色彩与线条的盛会:灵动的肢体,飘飞的衣带,蘸着宝石的颜色自如地流转。在古中国的历史上,漫漫黄沙下,原来掩藏着这般自由的灵魂,这般高扬飘逸,这般酣畅淋漓,这般辉煌壮丽!当一个美丽的飞天曳着长长的衣带绕楼穿窗而过时,我们的灵魂也跟着飘飘悠悠,仿佛鱼鳝从水中一滑而过,人怎么可以把一根带子舞成这样,像一条河,像一道绵长的波浪线,像沙丘上飞舞的风,一个民族用它的灵魂在这根带子上舞过千年。洞窟外面,风把沙丘牵动过一轮又一轮

9、,一千多年的风一直在上面吹拂,河水跟着它在流淌。桑叶上的阳光在上面闪烁,生命在上面歌唱,从绸带的飘飞里,我听到一股强劲的音乐。那是生命的狂欢。生命在洞壁上奔涌了一千年。一匹迈着舞步的马。绘画人将灵魂里的歌声流泻到马步上-大地就是琴键,马蹄踩踏在音乐上,一股泉流般的乐音从马蹄下升起,把你和马一起浸入其中。一位美丽的女菩萨。一千多年前的泥土,竟然塑造出这般鲜活的肉体,认人油然而生爱心。她就像是邻居家年轻的少妇,脸上洋溢着愉快的光辉,丰腴的手臂叫人想偷偷伸过手去摸上一摸。瞧她那隐然含笑的样子,应该是不会生气了。神和佛在这里传达着人间的欢娱。一幅童子嬉戏图。嬉戏中的儿童,那份童稚天真,那份童趣,或许他

10、们天生地一下就接近了真正的经义?他们都是谁?是些什么样的人,从春到夏从秋到冬把一生的时光都留在洞窟?我惊叹于那些一笔一画抄出来的经书,一个字一个字,一行一行最终排成一张纸,一张纸接一张纸码成垛堆成山,多少生命成年累月就这样抄下来,一生做着同一件事情,生命逝去了,他们的痕迹还在。一个人终其一生,将生命专注在一件事情上,不管那是什么,这本身就是值得尊敬的。当众多的生命为某一件事情聚集到一起,甚至一人接一代人专注于同一件事情时,这便是伟大敦哉煌也!看着那一尊顶天立地山一般高大的佛像。山做成的身躯,自然有着山的气象,山的沉静,山的大度,山的厚重。可是,在它的宏大中却不失细腻:那平静的面容,眉宇间充满会

11、通天地得之于心的灵光,那是从灵魂从生命中流溢出来的光辉;那根修长的手指,当它沿着一定的坡度微微往上一时,你感到那上面倾注了多少灵魂的美丽;还有那手臂的自然垂下,衣身上的皱痕在生的追求拓展到死后,神在众多的生命中坐直了身子,让后来的人惊叹生命的伟大。他们是些关注灵魂的人。穷其一生,只为把灵魂安置在洞窟里。在这一行行规规整整的字迹里,在这大处着笔美轮美奂的神像壁画里,我看到古人专注的眼神,就在这些神像后,面,他们是真正的神,就是他们,让生命在同前的沿壁上飞扬起事,让自己的精神顶天立地地站立在这里,以至多少年以后,一见之下,就把我们这些为外物所因扰所同化的现代人,一下带到云端。敦煌等在它的洞窟里,等

12、待它的颜色再度回到地面,等待它的声音在风中传响,等待它的底气来到我们身上,鸣沙山,沉默千年的沙石,也在朝我的臂腿发出鸣响。11、本文对敦煌的哪些描写再现了“最鲜活的历史”?(4分)12、综观全文,如何理解“这是历史的另一种写法”。(4分)13、赏析本文第五自然段画线的文字。(6分)14、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两项是(4分)A.文章开篇写大地的苍凉贫瘠、宕泉河的干涸,是为了表明敦煌已成历史,曾经有过的文明已消逝。B.文中写到漫漫黄沙下,掩藏着自由的灵魂,高扬飘逸,酣畅淋漓,辉煌壮丽,这是对生命的赞美。C.文中第六自然段“一股泉流般的乐音从马蹄下升起,把你和哪一起浸入其中”采用的是比拟和借

13、代的修辞手法。D.文中对美丽女菩萨生动而细腻的描写,表现了人的思想和情感。E.文中写“沉默千年的沙石”,是用以静写动的手法,更好地体现鸣沙山的鸣响。答案:1、荒凉、令人感伤2、阳关的位置、得名原因以及文明遐迩的原因。3、渭城曲、自汉魏以来就是通往西域的重要关隘、是古丝绸之路南道的必经关口、“阳关道”成为光明大道的代名词4、路上的荒凉以及林带如江南水乡的景象5、写阳关古城过去曾是湖水碧清、林草丰美的地方,现在是凄清的景象。6、阳关,昔日丝绸之路上的一个关隘,原本不过是一道关,却被赋予了许多哲思和诗情。7、抽象的对立概念;离愁别绪和万般无奈;士兵留下的感慨。8、自古以来满是凄凉悲惋然而今天阳关附近

14、,则已出现柳绿花红、林茂粮丰的景象。9、古代的军事重镇和交通要道,如今已是平沙千里,广袤雄浑;昔日“林草丰美”的阳关古城,如今已是红沙渺渺,苍凉悲壮;古人对生死离别的感慨,道尽人间沧桑,凄凉悲惋。10、过去:荒凉、感伤。满是诗人离愁别绪和万般无奈和士兵的凄凉悲惋。现在:平沙千里、如可爱的江南水乡、阳关附近,则已出现柳绿花红、林茂粮丰的景象、游人漫步这里,既可凭吊古阳关遗址11、(4分) 绕楼穿窗而过的飞天 迈着舞步的马 美丽的菩萨 童子媳戏图 一笔一画抄出的经书 顶天立地的佛像12、(4分)用实物来记录历史,再现了千年前人们的生活状态和精神世界。13、(6分)采用比喻排比等手法,将静态画面赋予动态美,表现了对生命的张扬和自由的渴望。14、(4分) B D 6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