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高考语文-实用类文本阅读试题五套

上传人:赵**** 文档编号:136916500 上传时间:2020-07-03 格式:DOCX 页数:23 大小:86.9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1高考语文-实用类文本阅读试题五套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2021高考语文-实用类文本阅读试题五套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2021高考语文-实用类文本阅读试题五套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2021高考语文-实用类文本阅读试题五套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2021高考语文-实用类文本阅读试题五套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1高考语文-实用类文本阅读试题五套》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1高考语文-实用类文本阅读试题五套(2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高考语文-实用类文本阅读试题五套(一)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 分)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4-6题。材料一:疫苗的雏形是“牛痘接种术”。本质上,疫苗是一种改造过的病毒或病毒的某一部分,去掉了病毒的“毒性”,不会伤害人体,但能诱导免疫系统对抗病毒。人体免疫系统具有“记忆力”,接种疫苗后,免疫系统会记住它的特征。当人体再次接触病毒时,“演习”过的免疫系统就能快速识别并消灭病毒。当大部分人对病毒具有免疫力时,就能有效阻断病毒传播,实现真正消灭病毒的目的。对于传染病来讲,疫苗可谓是人类的“终极武器”,但其研发过程一般都很漫长。按照通行惯例,疫苗上市前要通过4个阶段。先是动物实验阶段,通常需要两

2、个重要步骤:在适当的动物模型中检测疫苗是否具有保护作用:在动物身上进行毒性测试。动物实验后就是历时三期的临床试验:一期初步考察安全性,受试者一般为几十至上百例;二期主要进行疫苗的剂量探索研究,初步评价有效性并考察进一步扩大人群后的安全性,受试者一般为几百到上千例;三期则是全面评价疫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受试者一般为几千到几万例。(采编自杨萌全球心急如焚盼疫苗! 专家:8款疫苗正处于研发前列生命时报2020年5月)材料三:4月25日,在第34个全国儿童预防接种日到来之际,“及时接种疫苗,共筑健康屏障”主题活动以网络直播的形式举办。直播中,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工程院院士、军事科学院军事医学研究院生物工

3、程研究所所长陈薇深入浅出地向观众介绍了疫苗对人类战胜传染病、提升人类生存质量方面的巨大作用。对于全民瞩目的新冠疫苗,陈薇介绍了团队目前的研发进展。新冠肺炎防控的科技支撑,疫苗是最有力的式器之一,我们国家第一时间向WHO分享了我国科学家分离的病毒基因序列。到3月16日,第|期临床试验正式获批。“我们在3月16日晚8:18,给第1个志愿者进行了接种。1 期比较顺利,它在7天、14天的安全性都得到了统计学数据。”陈薇说,“在此基础上,我们进入了第11期的研究。目前第期的508位志愿者处于观察期。如果一切顺利,5月份有望揭盲(在盲法试验结束后,需要进行试验组和对照组的安全性疗效比较,揭示受试者具体使用

4、的哪个组别的过程就是揭盲,一般进行2次揭盲)。”疫苗研发有一个相对固定的程序,通常需要相当长的时间。这是因为,疫苗要大规模在健康人群中接种,其安全性、有效性需要经过严格验证。疫苗的研发不能在任何一个环节留下一丝隐患。在新冠疫苗研发方面,陈薇对世界合作寄予厚望。“希望全世界的共同努力,能够让人类尽早迎来新冠疫苗的面世。”(采编自王天暮新冠疫苗研发到哪步了?这位院士委员透露最新进展人民政协网2020年4月 )材料四:据纽约时报4月27日报道,一旦在下个月的临床试验中证明其有效性,牛津大学詹纳研究所(Jenner Institute) 的第一批几百万剂疫苗可在今年9月上市。牛津大学何以在全球研发新冠

5、疫苗的竞赛中领先?那还要从他们的科研团队讲起。该团队此前一直在进行冠状病毒疫苗相关的研究,而之前他们研究的对象,正是同属于冠状病毒引发的中东呼吸综合征(MERS)。此前,他们已经生产出MERS的疫苗,目前正在进行第二阶段的临床试验。而因为MERS和新冠病毒同属冠状病毒,他们直接用生产MERS疫苗的方法,用在新冠病毒上。因此,他们可以用同样的流程,直接试制新冠病毒疫苗。然而,随着疫情防控举措逐渐取得成效,也给疫苗的开发带来了障碍。牛津大学詹纳研究所主任希尔教授指出,根据临床试验的道德规范,禁止让参与试验的人类感染上严重疾病。这意味着唯一能测试疫苗有效性的方式就是在病毒自然传播的地方给人接种。如果

6、疫情防控举措继续减缓病毒在英国的传播,牛津大学疫苗的临床试验可能无法证明其有效性。因为那些接种了疫苗的人可能是因为疫情被控制而没被感染,科学家将不得不换个地方再做试验。“我们将不得不追着流行病跑。”希尔教授称,如果届时英国的感染者太少,他们计划在其他新冠病毒可能还在传播的地区,如非洲或印度进行临床试验。(采编自王雅林林容若验证有效,牛津大学新冠疫苗首批百万剂有望9月上市红星新闻2020年04月)4、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A.对于传染病而言,疫苗可谓是人类的“终极武器”,当大部分人通过接种疫苗对病毒具有免疫力时,就能有效阻断病毒传播,真正消灭病毒。B.从全

7、球疫苗行业市场规模变化趋势及预测图可知,疫苗市场的规模在不断扩大,增速先是起伏较大后逐渐趋于稳定。C.对于全民瞩目的新冠疫苗,陈薇介绍了团队目前的研发进展。她表示,团队研究已经进入到第II期,如果一切顺利,疫苗有望5月份上市。D.临床试验的道德规范,禁止让参与试验的人类感染上严重疾病,因而唯一能测试疫苗有效性的方式就是在病毒自然传播的地方给人接种。5、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3 分)A.按照通行惯例,疫苗上市前要在动物身上进行毒性测试,只要完成这一测试就能进入历时三期的临床试验阶段。B.虽然我国手足口病患病人数八年间都在2000万上下波动,但死亡人数却呈逐年下降的

8、趋势,到2018年最低。C.疫苗是新冠肺炎防控的唯一科技支撑, 我们国家第一时间向 WHO分享了我国科学家分离的病毒基因序列。D.希尔教授称,如果届时英国的感染者太少,他们计划在非洲或印度进行临床试验,因为这些地区新冠病毒可能还在传播。6、请结合以上材料,简要分析新冠疫苗迟迟难以上市的原因。(6分)答案4【答案】C 【解析】材料三“如果一切顺利,5 月份有望揭盲。”5【答案】D 【解析】A 项以偏概全,材料一中“动物实验阶段,通常需要两个重要步骤:在适当的动物模型中检测疫苗是否具有保护作用;在动物身上进行毒性测试。”B 由材料二的图表可知, 死亡人数并未呈“逐年”下降趋势,而是忽高忽低。C 项

9、说法错误。材料三可知“新冠肺炎 防控的科技支撑,疫苗是最有力的武器之一。”6【答案】疫苗的研发过程一般都很漫长,按照通行惯例,疫苗上市前要通过 4 个阶段的 严格测试。疫苗要大规模在健康人群中接种,其安全性、有效性需要经过严格验证。疫苗 的研发不能在任何一个环节留下一丝隐患。疫情防控举措逐渐取得成效,也给疫苗的开发带来了障碍。(每点 2 分,共 6 分)(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中国精准扶贫发展报告(2017)旨在记录全国各族人民贯彻落实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方略、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的伟大历程和光辉成就。其主题为“精准扶贫的顶层设计与具体实践

10、”,聚焦于从政策到实践的转化过程。其研究目标为:阐明精准扶贫顶层设计转化为具体实践的丰富过程,揭示取得的成效、经验,分析存在的矛盾与问题,提出促进精准扶贫实践的对策建议。报告指出,今后要进一步拓展贫困人口就业创业空间,实现贫困人口增收。一方面,要加大就地就近转移就业的力度,通过产业扶贫和就近就业相结合,来拓宽贫困人口灵活就业和增收的途径。西部地区还要做好本行政区域内劳务对接工作,依托当地产业发展,多渠道开发就业岗位,支持贫困人口在省内就地就近就业。另一方面,西部地区贫困省份要强化与东部帮扶省市的劳务对接关系,完善劳务输出精准对接机制,提高劳务输出脱贫的组织化程度。(2017-12-14中国劳动

11、保障报)【材料二】中国创新提出的精准扶贫政策,以每年减贫1300万人以上的成就,书写了人类反贫困斗争史上“最伟大的故事”,赢得了国际社会的高度赞誉。德国时代周报前任总编辑、国际问题专家提奥索默说: “上世纪70年代中国那些极度贫困地区如今都已不复存在。在短短30多年间,中国已转变为一个发展动力十足的国家,这是人类历史上从未有过的先例。”7亿多人脱离贫困,是新中国取得的巨大成就,也是中国对世界作出的巨大贡献。亚洲开发银行主任经济学家万广华对本报记者表示,中国减贫脱贫成就举世瞩目,这在很大程度上归功于各级政府全方位积极参与。脱真贫、真脱贫,这个提法包含两方面涵义:一是彻底摆脱贫困,不会返贫;二是不

12、仅仅指收入上升,而且要保证群众生活质量,包括教育、医疗、环境等方面都得到根本性改善,从而真正过上美好生活。他说:“这一要求是对扶贫理论的创造性发展,对全球减贫、实现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具有重大历史和现实意义。”为解决人类问题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2017-10-23人民日报)【材料三】我国2013年11月提出的精准扶贫,关键词聚焦在“精准”二字。当前如何做到精准,运用好大数据可以提供一些具体的解决方案。合理运用好大数据,能够为精准扶贫带来意想不到的收获。例如,通过科学分析气候和地理数据,我们能精准判断在特定地区、特定地貌、特定环境下的农村适合种植什么作物。采集当地和全国性报章杂

13、志等文本数据和广播电视农技节目的音视频数据,能归纳出近几年公众媒体对于某些经济作物的推广报道偏好,帮助避开种植过度热门的农作物。通过互联网关键词搜索数据进行舆情分析,能精准判断未来市场对于某些农产品的需求走势、市场分布、价格区间、品类标准、包装喜好等市场因素,从而按照市场需求精准生产。将大数据与传统社会经济统计学分析模型相结合,能给农业生产绘出一幅更具慧眼的智能地图,提高精准扶贫的效率和脱贫的质量。(2018-01-03 浙江日报)【材料四】减贫脱贫成效如何,既要用数字说话、善于运用第三方评价,更要看到老百姓的实际脱贫成效。有的评估指标过分依赖数字,反而有失准确性。用好第三方评估这一新生事物,

14、针对实践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完善,应该是下一步工作的重点。在“互联网+”时代,应积极搭建贫困农民办事不出门、卖货在网上的“互联网+脱贫”新模式。贫困地区的政府应注重线上线下相结合,充分利用互联网拓展农产品销路。用扶贫数据平台实现扶贫的精准,让扶贫对象与帮扶部门的信息实现精准到人,让扶贫进入、退出机制和第三方评估实现适时动态监测,支持互联网企业在扶贫领域的投入和参与,鼓励地方政府在“互联网+脱贫”领域的尝试和创新。(2018-01-02人民日报)4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要打赢脱贫攻坚战,实现“脱真贫、真脱贫”,既要搞好精准扶贫脱贫的顶层设计,又要聚焦于从政策到实践的

15、转化过程。B中国精准扶贫在短短30多年间,就使7亿多人脱离贫困,创造了人类反贫困斗争的奇迹,赢得了国际社会的高度赞誉。C合理运用好大数据,能精准判断农村适合种植的作物,帮助避开种植过度热门的作物,精准判断市场需求从而进行精准生产。D在“互联网+”时代,精准扶贫要支持互联网企业在扶贫领域的投入和参与,鼓励地方政府在“互联网+脱贫”领域的尝试和创新。5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5分)A西部地区要加大就地就近转移就业的力度,或提高劳务输出脱贫的组织化程度,进一步拓展贫困人口就业创业空间,实现贫困人口增收。B中国减贫脱贫的速度与贫困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数据和事实,证明了“精准

16、扶贫”的政策和策略为解决人类贫困问题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C精准扶贫的成功实践证明,只要运用了大数据,就能给农业生产绘出一幅更具慧眼的智能地图,提高精准扶贫的效率和脱贫的质量。D运用数据对减贫脱贫进行评估是把双刃剑,我们既要用数字去衡量减贫脱贫的成效,又不能过分依赖数字,否则可能反而会有失准确性。6请结合上述材料,概括说明中国精准扶贫取得成就的原因和今后要强化的措施。(6分)答案:4B 2013年才提出“精准扶贫”。5C “只要就”错误。6. 取得成就的原因:有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方略,并不断完善与创新。各级政府全方位积极参与,各方力量加入,脱真贫、真脱贫。今后要强化的措施:合理运用大数据平台,提供具体的解决方案,提高精准扶贫的效率和脱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