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高三语文综合模拟测试卷

上传人:赵**** 文档编号:136916473 上传时间:2020-07-03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32.2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1高三语文综合模拟测试卷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2021高三语文综合模拟测试卷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2021高三语文综合模拟测试卷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2021高三语文综合模拟测试卷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2021高三语文综合模拟测试卷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1高三语文综合模拟测试卷》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1高三语文综合模拟测试卷(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太原五中高三语文综合模拟测试卷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3题。乡愁是铭记历史的精神蕴藉。中国当代文学以乡土叙事为主导,广泛而深远地表现了20世纪中国乡村社会发展的深刻变动。莫言、贾平凹、陈忠实、张炜、铁凝、王安忆、刘震云、阿来等作家,或者以乡土叙事为主导,或者以不同的方式书写乡村,使20世纪中国社会的深刻变革、进步与转折留下了深挚的历史记忆。就对农业文明进入现代的艰巨进程的描写而言,中国当代文学在世界文学之林独树一帜,可圈可点。对乡村的书写构成了中国当代文学的显著特点,体现了中国当代文学独特的情感深度和美学力量,应该构成文学研究关注的

2、重要主题。怀乡或乡愁是中外文学漫长传统中的重要主题。中国最早的文学作品诗经中就有不少有关乡愁的篇章(如采薇),唐诗宋词中表现乡愁主题的更是不在少数。20世纪中国现代早期的作家,如鲁迅、沈从文、废名、萧红等人,多有书写乡村记忆的作品,那里流宕着他们对乡村陷入现代困境的深切关怀。乡愁当然也是世界文学传统中的主题,荷马史诗奥德赛中写的就是奥德修斯历经千辛万苦,在海上漂泊10年,最终回到故土伊萨卡与家人团聚。德国浪漫主义文学兴起,怀乡是其重要的主题,并且具有了现代意义。现代主义及后现代主义中则把怀乡的情感表达作为对现代性反思的重要主题。怀乡或乡愁是人类最基本、最朴素、最普遍的一种情感。怀乡或者是一种朴

3、素的个人记忆,或者是一种家国情怀;它构成了古往今来文学艺术作品最为重要的主题。也正因为此,文学成为人类精神寄寓和传统承继的基本载体。乡愁也表达了作家诗人对现代社会变迁的独特体验,文学作品在这种表达中显示了情感和思想的深度。20世纪的中国社会历经剧烈的变革,而乡村承受的现代冲击更为激烈。中国作家既要去表现历史进程显现出的希望,又不得不面对历史剧变带来的伤痛。作家、诗人对故土的书写经常怀有他们特有的痛楚和眷恋,或许他们怀有更多的对现代到来的不信任态度。他们对乡村本真生活的流逝有更多的忧虑,也正因为此,他们对乡村的书写带有更多悲观和感伤,批判性的思想占据较大分量。但是我们要看到,贯穿其中的否定性其实

4、是表达了肯定性表达了作家、诗人对土地的深情、对传统家园的守望、对责任的承担。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社会的变革和发展都来得更为激烈,乡村获得了发展的机遇,也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冲击。三农问题一度成为社会矛盾的焦点,作家和诗人也以不同的方式回应时代难题。2005年,贾平凹出版秦腔,表示要用这部作品为他的家乡棣花街做传。在贾平凹的笔下,乡村人去到城镇,土地正在萎缩甚至凋零,清风街的年轻人更时尚却未必更精神,象征着传统文化的秦腔声调越来越悲戚作家对乡村的表现未必全面,也无法断言是否有典型性,但真切地表现了那个时期乡村面临的困局,作家的感情是真挚而忧虑的。这一作品引导人们关切乡村的困难、传统生活的消逝、

5、农村心灵的枯竭,引人思考,激发起人们守护故土家园的责任感。(光明日报2016年7月7日)1.下列表述不符合原文内容的一项是(3分)A乡愁是人类最基本、最朴素、最普遍的一种情感,是铭记历史的精神蕴藉,也是中外文学漫长传统中的重要主题。B以乡土叙事为主导的中国现当代文学,广泛而深远地表现了20世纪中国乡村社会发展的深刻变动,也影响了大批作家。C中国当代文学对乡村的书写体现了中国当代文学独特的情感深度和美学力量,书写乡村应该构成文学研究关注的重要主题。D中国古代的文学有关于乡愁的诗篇,如诗经中的采薇,如唐诗宋词中某些诗篇等。现代的一些作家也有关于乡愁的作品。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6、(3分)A莫言、贾平凹、陈忠实等一大批作家,他们以乡土叙事为主导,以不同的方式书写20世纪中国社会的深刻变革、进步和转折。B在世界文学传统中,乡愁也是不可少的主题,如荷马史诗奥德赛,此外还有德国浪漫主义文学,怀乡也是其重要的主题。C作家诗人对现代社会变迁有着自己独特的体验,他们借乡愁表达出这种体验感受,从而使文学作品显示了情感和思想的深度。D作家、诗人或许对现代到来有不信任,对乡村本真生活的流逝有忧虑,因此他们对乡村的书写时批判性的思想占据较大分量。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作家、诗人在表达对乡村书写时态度是矛盾的,在表达对乡村否定时,也表达了对土地的深情、对传统

7、家园的守望、对责任的承担。B90年代以来乡村遭遇冲击没有离开作家的视线,如三农问题一度成为社会矛盾的焦点,作家和诗人也以不同的方式回应时代难题。C关于乡村的作品会有着思想引领的作用,如贾平凹的秦腔引导人们关心乡村的困难和问题,激发人们守护故土家园的责任感。D因为文学是人类精神寄寓和传统承继的基本载体,所以怀乡或乡愁是一种朴素的个人记忆、家国情怀,也是文学艺术作品最重要的主题。(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材料一:健康的概念在我国已几度更新,今天已不同于昨天。当社会物质生活水平较低时,人们只期望身体能够胜任体力劳动和维持日常生活,健康的概念就是不得病。随

8、着社会的发展,为追求高寿命,人们将健康理解为长寿。其后人们又发现,延长了的生命如果伴随着疾病和伤痛,一样不能幸福地生活。世界卫生组织曾对健康做出过如下定义:健康不仅仅是没有疾病,而且是身体上、心理上和生活上的完好状态,即人的健康包括身体健康、精神健康和社会适应能力等三个方面。同时对健康提出三个新指标:新的概念、新的原则和新的目标。新的概念,即从满足物质需求向满足精神需求方面发展。新的原则,即从经验养生向科学养生发展。新的目标,即从生活质量目标向追求生存质量目标转化。(摘自王秋慧、王枫我国国民健康状况初探,贵州教育学院学报2005.8)材料二:随着居民收入增加、消费结构升级、老龄化及城镇化加速,

9、养老、医疗健康等领域的刚性需求爆发式增长,健康服务产业将进入高速增长阶段。健康医疗大数据作为国家重要的基础性战略资源,有望成为我国拉动内需和重大科技源头创新的新引擎,更有望成为经济发展的新动能。材料三:建设健康中国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必须全面、系统、准确地把握健康中国战略的核心要义和基本思路,统筹解决好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健康问题。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把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一人之健康是立身之本,人民之健康是立国之基。把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就是把健康优先体现在社会生活全过程,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中突出健康目标,公共政策制定实施中向健康倾斜,财

10、政投入上保障健康需求,切实维护人民健康权益。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新时代卫生与健康工作方针。坚持预防为主、中西医并重等实践证明行之有效的指导思想;强调以基层为重点,推动工作重心下移、资源下沉到农村和城市社区,突出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自我革命的精神,用中国办法破解医改世界性难题;特别倡导把健康融入所有政策,人民共建共享,推动政府、全社会、人民群众共同行动,激发积极性和创造力,实现人人参与、人人尽力、人人享有。完善国民健康政策,全方位、全周期维护人民健康。以提高人民健康水平为核心,从健康影响因素的广泛性出发,转变卫生与健康发展方式,加快基本医疗卫生与健康促进法立法进程,把健康融入所有政策,将维护人民

11、健康的范畴从传统的疾病防治拓展到生态环境保护、体育健身、职业安全、意外伤害、食品药品安全等领域,普及健康生活、优化健康服务、完善健康保障、建设健康环境、发展健康产业,实现对生命全程的健康服务和健康保障。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坚持基本医疗卫生事业的公益性。毫不动摇地把公益性写在医疗卫生事业的旗帜上,正确处理政府与市场、基本与非基本的关系,绝不走全盘市场化、商业化的路子。政府承担好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等组织管理职责,切实履行好领导、保障、管理和监督的办医责任,同时注重发挥竞争机制作用。在非基本医疗卫生服务领城,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作用,鼓励社会力量增加服务供给、优化结构。(摘自十九大学习文件实施健康

12、中国战略,人民日报2018.1.12)4.下列不符合新的健康要求的一项是(3分)A.主动与他人交往,没有经常性的压抑感和焦虑感,有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对工作充满热情。B为了预防常规感冒型流感,平日里经常会主动购买服食一些抗生素类或保健品类药物来增强自己的免疫力。C不挑食,不偏食,不暴饮暴食,每日三餐搭配合理,饮食有规律,且顿顿吃得津津有味,享受吃饭的乐趣。D刚刚升到某大学,能主动清理宿舍卫生,并能协调舍友关系,和他们分工合作,完成日常宿舍清洁工作。5.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只要在社会生活中能够树立人民健康优先的理念,那么就会改变中国人的健康面貌,实现健康中

13、国的战略目标。B随着世卫组织健康标准的提高,我国国民健康政策也拓展了范畴,与传统疾病防治相比,更着眼于健康影响因素的广泛性。C根据材料二、材料三的内容和数据可以判断出,2017年医疗与大数据紧密结合、快速发展,与十九大的召开密不可分。D公平正义在基本医疗卫生事业领域体现为社会医疗的公益性,政府要承担好组织管理职责,绝不走全盘市场化、商业化的路子。6.实施健康中国战略,在卫生与健康工作中应坚持怎样的工作方针?请结合材料简要回答。(6分)(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老常的铃声赵华伟老常一定是全校最守时的人,因为他的工作与时间有关。老常生得黑,整张面皮犹如

14、锅烟抹过,凭借与校长的故旧关系,在镇中学谋到了一份打铃的职事。当最早的一道铃声响起时,我们揉着惺忪的睡眼,望着黑乎乎的天空,会将每天的第一句话送给老常:真是个催命不休的黑无常啊!老常并不受我们爱戴,除了其所干的工作总是扰人清梦外,还因为他没老婆。娶不到老婆的男人被称为打寡汉,被视为这个乡村社会的底层。老常并不顾及这些,只将一挂铃铛敲得有声有色。胆大的孩子从值班室门前走过时,会高声问一句:老常,你是不是北京大学打铃系毕业的?老常翻翻眼皮,恶狠狠地回着嘴,脸色也更加阴暗。调皮的孩子还会趁晚自习时将铃绳扯断,或者打成死结系在树干上,为老常制造无穷无尽的麻烦。因此,就算深更半夜,也依然能看到老常抱着树

15、身折腾的情景。老常的饭量很大,一顿能下六个馒头。饭点一到,他先去教师伙,将馒头一拿,打碗稀饭赶紧回屋,随后再奔学生伙,零星饭票出一点,又抱回来一堆馒头。三两天一过,等馒头积攒得差不多,他就悄悄地装进蛇皮袋,送到公路边的饭店里。几名馋嘴的学生在饭店开荤时发现了老常的秘密,老常很爽快,二话没说就帮他们结了狗肉账。然而还是有学生嘴碎,让老师们也知晓了老常的秘密,跑到校长那里去告状,校长把头一晃说:吃不掉的馒头都喂猪了,他讨个巧事也没啥。既然连校长都这么纵容他,别人也就点不起火了。老常从来都不会离开我们,就算看不到他的影子,也能从那富有节奏的铃声中,感知到他的存在。可是有一天,熟悉的铃声突然中断了。老

16、常被派出所抓啦!有人放出了一个惊天动地的消息。传话的人只说了结果,没给出原因,我们议论纷纷,一致归结为男女之事。镇子是个大天地,老常连几个毛头学生的嘴巴都堵不住,更管不住镇上的风言风语。政教处的马主任负责处理老常的事,走得急匆匆宛如火燎一般。当我是个乡下人吗,老子是镇中学的职工,别人存车一毛五,凭啥收我两毛钱?蹲在派出所里的老常,理直气壮地辩解道。就算你是个大人物,也不能当场给人家两拳头吧?打了人就得出点钱,不然难平和!所长摊着巴掌反驳道。老常不认罚,存车员不妥协,双方从下午三点一直僵持到晚上八点,无奈之下,所长只好把电话打到了镇中学。于是,马主任奉命去领人,钱一缴认了罚,连拖带拽地把老常扯了回来。老常心里不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