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昆明东站改编作业分析研究

上传人:王*** 文档编号:136908227 上传时间:2020-07-03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15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影响昆明东站改编作业分析研究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影响昆明东站改编作业分析研究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亲,该文档总共1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影响昆明东站改编作业分析研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影响昆明东站改编作业分析研究(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国人民解放军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经 济 与 行 政 管 理 专 业 毕 业 论 文论文题目:_ 必填 _作者姓名:_ 必填 _ 准考证号: _ 必填 工作单位:_不填_ 职务(称) _不填通信地址:_不填_ 邮 编:_不填_完成时间: _ 2014_ _年_ 3_月_15 _日南京政治学院自学考试办公室制摘 要(居中,三号黑体)论文以对影响昆明东站改编作业效率的因素的分析为切入点,提出了优化运输组织、提高改编作业效率,保障编组站畅通的措施和建议。在研究时,通过深入细致的数据分析和现场调研,结合车站实际,首先对车站改编作业效率的现状进行了分析,通过建立预测模型对车站办理车数进行预测,揭示车站改编能

2、力与运量之间的矛盾,阐述提高改编作业效率的必要性。接着,从车站技术设备的限制和运输组织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中深度挖掘影响改编作业效率的因素,针对存在的问题从如何降低列车到发不均衡、如何提高计划编制质量、如何协调各项作业释放车站改编能力、如何对现有技术设备进行改造四个方面提出了具体的措施和建议。关键词:改编作业效率;运输组织;因素分析;对策研究正文字体用:宋体小四 1.5倍行距,正文数字不得少于6000字关于页码:封面到页码右对齐,用罗马文 I II III 引言开始用数字1 2 3目 录(居中,三号黑体,目录一定要对齐)0 前言11 昆明东站现状11.1昆明东站概况11.2昆明东站改编能力现状分析

3、11.2.1车站改编能力利用率已趋于饱和11.2.2办理车流量持续快速增长22 影响昆明东站改编作业效率的因素分析32.1点线协调能力不足,列车到发不均衡程度加剧32.1.1列车不均衡到发对改编作业的影响32.1.2车流结构不均衡对改编能力的影响42.1.3频繁施工和旅客列车密集到达对车站改编能力的影响42.1.4货物列车不均衡到发对机车交路的影响52.2上行出发场能力紧张,改编系统出口不畅52.2.1上行出发场场股道运用紧张52.2.2交叉干扰严重62.2.3上行场能力紧张对改编系统的影响62.3调车作业计划编制及执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62.3.1计划编制质量上存在的问题62.3.2计划执行过

4、程中存在的问题62.4站区联劳协作还需进一步加强63 提高昆明东站改编作业效率的对策73.1超前预控,降低列车到发不均衡的影响73.1.1加强联系,减少列车密集到达程度73.1.2优化作业组织,压缩繁忙时间带的技术作业时间73.1.3合理调配,充分发挥列检小组能力83.1.4加强车流组织,努力压缩现在车保有量83.2协调作业,释放改编能力83.2.1采取措施,缓解上行场能力紧张局面83.3.2巧安排,灵活运用股道。83.2.3统筹兼顾,施工运输两不误93.3科学规划,提高计划编制质量93.3.1打好“交班基础”,为下班作业创造良好条件93.3.2加强计划的科学性与合理性93.4发挥合署办公优势

5、,加强站区联劳协作93.5多余设备,建议拆除104 结束语10参考文献11III引言(左对齐,三号黑体)当前,路网结构和干线能力正在发生重大变化,作为路网中的重要节点,昆东编组站承担的改编任务逐年加重,车站运营长期处于高负荷运转状态,站场堵塞的情况时有发生。今年下半年,车站三级六场改造即将进入实战阶段。届时,大面积施工将会给运输组织工作造成极大的困难。按现有的技术设备和运输组织模式,必须进一步提高车站的改编作业效率,才能适应新形势下运输工作需要,确保干线安全畅通。因此,有必要深入分析影响车站改编作业效率的环节和因素,探讨提高的对策与措施,全力备战即将到来的三级六场改造。1 昆明东站现状(此为第

6、一标题,统一用数字 1 左对齐,三号黑体,)1.1昆明东站概况(此为第二标题,统一用数字1.1 1.2 1.3 以此类推,左对齐,四号黑体)昆明东站位于云南省昆明市官渡区,沪昆线K2629+987米处。站型为单向混合式三级四场。设自动化驼峰一座,驼峰解体作业采用双推单溜作业方式,调车场尾部有牵出线2条,配备调机6台(驼峰、峰尾、货场各2台)。其技术性质为区域性编组站,业务性质为货运站,查定等级为特等站。是沪昆、成昆、南昆三条干线的交汇点,主要承担沪昆、成昆、南昆三条干线和东王支线到发列车的解编作业。其货场办理整车的到发和各专用线的取送业务,并担负局管内的货车除污、洗刷、消毒及篷布修管业务。1.

7、2昆明东站改编能力现状分析1.2.1车站改编能力利用率已趋于饱和(此为第三标题,统一用数字1.1.1 1.1.2 1.1.3 以此类推,左对齐,小四黑体)根据最新的车站行车工作细则核定的昆明东站的改编能力为6598辆。据此计算的车站改编能力利用率见表1:表1 昆明东站能力利用率情况统计表(单位:辆)年 份办理车数无调出入辆数有调出入辆数改编能力利用率日均环比日均环比日均环比2006年6375-953 -5422 -82.2%2007年71057301240 288 5865 442 88.9%2008年7162571200 -40 5962 97 90.4%2009年73461841296 9

8、6 6050 88 91.7%从表中可以看出:车站改编能力利用率已趋于饱和。1.2.2办理车流量持续快速增长表2为自1996年来昆明东站日均办理车数数据:表2 昆明东站日均办理车数统计表(单位:辆)年 份1996年1997年1998年1999年2000年日均办理车数29803153345537073978环比增加-173302252271年 份2001年2002年2003年2004年2005年日均办理车数42754767527858516372环比增加297492511573521年 份2006年2007年2008年2009年2010年上半年日均办理车数63757105716273467519

9、环比增加373057184173据此计算的办理车流的平均发展速度为106.83,且其趋势基本呈现为一条逐渐上升的直线,因此,可设其拟合直线方程为=a+bt,建立预测模型,有关参数的计算数据见表3:表3 办理车数拟合直线方程计算表年份时序t日均办理车数YtYt21996年-72980-20860491997年-63153-18918361998年-53455-17275251999年-43707-14828162000年-33978-1193492001年-24275-855042002年-14767-476712003年05278002004年15851585112005年2637212744

10、42006年363751912592007年4710528420162008年5716235810252009年6734644076362010年(上半年)775195263349合计079323101527280计算得,b= a=该直线趋势的预测模型为: 5288.2+362.6t根据1996年以来实际办理车数与回归方程绘制的趋势图如图1:图1 办理车流趋势分析图根据回归方程预测:2010年昆明东站的办理车数将达到7826辆,2011年将达到8189辆,2012年将达到8552辆,随着运量的增长,编组站的改编能力与运量之间的矛盾日益加剧,对衔接干线及区域运量的进一步增长将产生较大制约。2 影

11、响昆明东站改编作业效率的因素分析2.1点线协调能力不足,列车到发不均衡程度加剧昆明铁路局是尽头局,日常作业组织受到较多限制,加之受技术设备能力的限制,作业组织中“点”能力不足的矛盾较为突出。自铁路第六次提速调图后,运输密度日益增大,列车运行图的刚性越来越强,对运输秩序的抗干扰能力相应减弱,遇有突发事故将大面积打乱列车正常运行秩序,点线协调能力不足的矛盾较为突出,加上目前铁路客货混线运行的方式、设备检修、施工频繁等原因的影响,列车到发不均衡程度加剧。列车到发不均衡对车站改编能力的影响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2.1.1列车不均衡到发对改编作业的影响其一:货物列车集中到达的影响。根据车站行车工作细则查定

12、的作业时间标准,每解体一列货物列车需占用驼峰14.7分钟,据此计算,驼峰每小时最多解体货物列车4列。而在实际工作中,在高峰时每小时有7列货物列车从到达场接入,驼峰解体能力无法适应。同时,由于列车的集中到达,货检、车号、列检、拉风等作业人员不能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作业,造成列车待解,后续列车因到发线不能及时腾空而接不进来,严重时造成大面积列车等线。昆东调车场共有24股分类线,扣修车占用3股分类线,其余21股道须分解33个组号的车流,编组场分类线不足的矛盾十分突出,在列车密集到达时段,为了不影响接车,避免等线发生,只能混线使用分类线,加大了峰尾区作业的难度,造成驼峰、峰尾调机频繁整场、翻钩,根据统计,

13、2010年上半年,驼峰调机平均每日整场7次,190辆,峰尾调机平均每日整场8次、43辆,对车站作业效率造成了一定的影响。其二:货物列车密集出发的影响。在货物列车密集出发时段,出发作业受列检小组能力、机车供应不足的影响,造成列车待发时间延长,使得出发场线路不能及时腾空,后续列车集结满轴后不能及时送入出发线,长时间占用编组场分类线,影响驼峰解体作业,造成驼峰等股道下车。2.1.2车流结构不均衡对改编能力的影响其一:车流过小的影响。当到达某一方向车流过小,由于这类车流长时间占用调车场分类线集结待发,使得车辆长时间在站滞留,降低了货车使用效率。同时,也易造成等流晚点,或无流放单机的情况,浪费运行线,影

14、响运行秩序。其二:车流集中到达的影响。在某一方向到达车流集中到达时,由于编成车无运行线开行,长时间在站滞留,将造成该方向车流持续增大,严重时形成积压,影响驼峰推峰作业,降低车站的改编作业效率。2.1.3频繁施工和旅客列车密集到发对车站改编能力的影响伴随铁路大范围提速,对线路和设备的要求越来越高,相应的检修、施工也越来越频繁。仅就驼峰而言,例行的检修项目就有每日1个小时停轮修、每月两个小时的大缓检修和自动化较验。而检修、施工作业一般集中在白班进行,对改编能力的影响较大。从旅客列车的到发情况看,旅客列车的到发相对集中在白班。表4为2010年上半年各时间段旅客列车到发情况:表4 2010年上半年旅客列车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教育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