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化学酸碱盐专题复习的一般思路和方法概要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36908081 上传时间:2020-07-03 格式:PPT 页数:38 大小:38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考化学酸碱盐专题复习的一般思路和方法概要_第1页
第1页 / 共38页
中考化学酸碱盐专题复习的一般思路和方法概要_第2页
第2页 / 共38页
中考化学酸碱盐专题复习的一般思路和方法概要_第3页
第3页 / 共38页
中考化学酸碱盐专题复习的一般思路和方法概要_第4页
第4页 / 共38页
中考化学酸碱盐专题复习的一般思路和方法概要_第5页
第5页 / 共3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考化学酸碱盐专题复习的一般思路和方法概要》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考化学酸碱盐专题复习的一般思路和方法概要(3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考化学酸碱盐专题复习的一般思路和方法,考试说明,酸碱盐的化学性质的考察作为每年中考的重中之重。专门针对复习酸碱盐的思路和方法:一、熟练记忆规律是应用的前提二、掌握“规矩”,可成“方圆”三、抓重点题型,学会以点带面四、利用复分解反应发生条件解决中考试题,考试说明,四、利用复分解反应发生条件解决中考试题(一)复分解反应的条件(二)复分解反应的应用应用一:判断物质能否在溶液中共存应用二、除杂应用三、物质间的转变应用四、利用本组物质间的相互反应来鉴别物质应用五、离子共存,复习点拨,一、熟练记忆规律是应用的前提酸碱盐化学性质的熟练记忆:酸的通性有五点、碱和盐的通性各有四点。强化记忆和灵活记忆。,复习点

2、拨,变式练习如:(1)生成盐和水的规律,一定是中和反应吗?(2)“成盐八法”(即能够生成盐的八种方法):,复习点拨,填表:请写出每步转化的化学方程式:,复习点拨,二、掌握“规矩”,可成“方圆”在记住规律的前提下,还要记住规律应用的条件,比如:可根据不同反应类型来灵活记忆有关反应的条件。归纳如下:,复习点拨,例如:写出下列物质中两两之间能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铁、氧化铁、烧碱溶液、稀硫酸、硫酸铜溶液、氯化钡溶液、二氧化碳。,复习点拨,思路点拨:目标:考察酸、碱、盐、氧化物之间反应规律和反应发生条件。解题时,一定要采用以铁为起点逐次向后延伸判断反应是否发生,再以氧化铁为新起点逐次顺推的方法。经判断

3、共发生8个反应。由以上可以看出:在判断的过程中,自然强化了有关反应规律以及反应发生条件的记忆。,复习点拨,三、抓重点题型,学会以点带面酸碱盐部分的题型虽形式多样,但万变不离其宗。最具代表性的是鉴别、除杂、推断这三类题型,它们的正确理解和掌握,对于提高其他相关题型的应变能力,必将起到很好的辐射作用。,复习点拨,例一:分别选用一种试剂鉴别以下各组溶液:ANaOH、NaCl溶液、稀HCl()BNa2CO3、AgNO3溶液、KNO3溶液()CK2CO3、BaCl2溶液、NaCl溶液()DNaOH、Ca(OH)2溶液、稀HCl()ENH4NO3、(NH4)2SO4、Na2CO3、NaCl溶液(),复习点

4、拨,思路点拨:鉴别题的原则是:抓住不同物质的主要特征,用最简单的方法,最少的试剂,以最明显的现象,达到鉴别的目的。所谓最简单的方法是指能用物理方法鉴别的就不要用化学方法鉴别;能一次鉴别的就不用多次鉴别。所谓最少试剂,就是能用一种试剂鉴别开来的就不要用多种试剂。所谓最明显的现象,就是通过实验使各鉴别物质有明显不同的现象。如:产生变色、放出气体、生成沉淀等。,复习点拨,解析:A、通过物质分类,显然依次符合碱性、中性、酸性,当然加石蕊试液鉴别。B、通过观察发现:Na2CO3遇酸(H+)产生气体,而AgNO3遇CL-产生沉淀,而KNO3遇盐酸无现象,故加盐酸来鉴别。C、由上可知:K2CO3遇酸(H+)

5、产生气体,BaCl2溶液遇SO42-有沉淀,而NaCl溶液遇稀硫酸无现象,故加稀硫酸来鉴别。D、Ca(OH)2溶液遇CO32-有沉淀,稀HCl遇CO32-有气体,而NaOH遇CO32-无明显现象,故加Na2CO3或K2CO3鉴别。,复习点拨,E、观察可知:NH4+遇OH-产生氨气,而Ba2+遇CO32-、SO42-均有沉淀产生,取样后分别滴加Ba(OH)2溶液,只有气体产生的是NH4NO3,同时有气体和沉淀产生的是(NH4)2SO4,只有沉淀产生的是Na2CO3,无现象的是NaCl。在实际应用中,同学们还可以将鉴别题按一次性鉴别、多次性鉴别、不加其他试剂鉴别、两两混合鉴别等进行分类,根据各自独

6、有的特点,总结解题技巧,从而达到全面掌握不同鉴别类型的目的。,复习点拨,例二:选用合适的方法除去下列物质中的少量杂质(1)除去生石灰中的碳酸钙(2)除去氯化钾晶体中的碳酸钾(3)除去碳酸钙固体中的碳酸钠(4)除去一氧化碳中的二氧化碳(5)除去氯化钠溶液中的硫酸铜(6)除去Cu粉中的Fe粉,复习点拨,思路点拨:除杂的原则是:不增(不增加新杂质)、不减(不减少原物质的量)、不变(不改变原物质状态)、易分(除杂后易于分离)、先物后化(物理方法优先,其次化学方法)。应用中有转化法、沉淀法、吸收法、过滤法、溶解法等多种除杂方法。解析:(1)通过高温加热或灼烧的方法,既能除去碳酸钙,又能得到更多生石灰。(

7、2)可加入适量稀盐酸充分反应后,再蒸发。(3)可采用先加适量水溶解,再过滤的方法。,复习点拨,(4)可采用通过炽热的碳层或通过烧碱溶液的方法。但显然通过烧碱溶液的方法具有吸收杂质彻底、操作简单快捷等优点。(5)由于含有Cu2+、SO42-两种杂质离子,故可采用同时沉淀法。加入适量氢氧化钡溶液后,过滤即可得氯化钠溶液。(6)由于Fe、Cu分别排在金属活动顺序表中H的前后,所以可采用加入足量稀盐酸或稀硫酸溶解并过滤的方法来实现。也可采用加足量硫酸铜溶液并过滤的方法。,复习点拨,例三、有一固体混合物,可能含有K2CO3、K2SO4、CuSO4、CaCl2、KNO3等物质中的一种或几种,将混合物溶于水

8、,得无色溶液,当滴入硝酸钡溶液时,有白色沉淀产生,再加足量的稀硝酸沉淀部分溶解,则该混合物中一定含有_一定不含有_可能含有_.,复习点拨,思路点拨:推断题所用到的知识储备有如下几点:(1)物质的特殊色态、溶解性(包括物质在水或酸中的溶解性)。如:铜离子溶液为蓝色,铁离子溶液为黄色等,常见白色沉淀有碳酸钙、碳酸钡、碳酸银、氯化银、硫酸钡、氢氧化镁等。蓝色沉淀有氢氧化铜,红褐色沉淀有氢氧化铁。初中不溶于酸的沉淀有氯化银、硫酸钡。,(2)会判断物质之间能否发生反应。(3)三种离子(硫酸根、碳酸根、氯离子)鉴定的正逆推理。(4)对于重点词语的理解能力。如:“全部溶”、“部分溶”、“全不溶”等词的理解。

9、一道好的推断题正是对于以上知识点掌握程度的综合性考察。,复习点拨,解析:推断题的解答依据是物质的特征反应和典型的实验现象。此题由溶于水得到“无色溶液”可知:CuSO4(蓝色溶液)一定不存在;同时K2CO3、CaCl2由于相遇会产生沉淀,所以K2CO3、CaCl2或存其一或均不存在。,由“滴加硝酸钡溶液时,有白色沉淀产生”可知:沉淀有可能来自硝酸钡与K2CO3或K2SO4反应生成的碳酸钡、硫酸钡沉淀中的一者或两者。由“加足量的稀硝酸沉淀部分溶解”可知:碳酸钡、硫酸钡均存在,进而推出K2CO3、K2SO4均存在。因为K2CO3存在,所以CaCl2一定不存在。而KNO3由于存在与否,均不会对以上鉴别

10、推断造成影响,所以KNO3可能存在,也可以说可能不存在。,复习点拨,此题,在练习过程中,完全可以略加改动。如:若“沉淀全部溶解”推断结果怎样?若“沉淀全不溶”推断结果又会怎样?。同学们一旦掌握了这种一题多变、一题多做的学习方法,对于提高复习效果必然可以起到以点带面的辐射作用。,复习点拨,四、利用复分解反应发生条件解决中考试题(一)复分解反应的条件,复习点拨,(二)复分解反应的应用应用一:判断物质能否在溶液中共存物质相互间不反应就能在溶液中大量共存。比如:H+与CO32-、OH-不能共存,OH-与NH4+、H+、Fe3+、Cu2+不能共存,Ag+与Cl-、OH-不能共存,Ba2+与CO32-、S

11、O42-不能共存。(十二对离子一定要理解背诵),复习点拨,例题:下列各组物质在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AFeCl3、Na2SO4、HClBNaOH、NaCl、HNO3CMgSO4、NaNO3、KOHDNa2CO3、KNO3、HCl,复习点拨,【分析】此类题目可用排除法来选择。B组中NaOH和HNO3可以反应,C组中MgSO4和KOH可以反应,D组中Na2CO3和HCl可以反应,故选A。,复习点拨,应用二、除杂除杂质遵循的原则:选用的试剂只和杂质反应,且不带入新杂质。除杂的方法:根据溶解性磁性等物理性质化学试剂法:将杂质变成气体或沉淀例题:选用何种试剂除去NaNO3溶液中混有的少量Ba(NO3)

12、2杂质,复习点拨,【分析】Ba(NO3)2和NaNO3相比较真正的杂质是Ba2+,只需加入一种试剂既能除去Ba2+,又不带入新的杂质,它就是碳酸钠或者硫酸钠。,复习点拨,例题、除去下列物质中所含少量杂质的方法正确的是(),复习点拨,应用三、物质间的转变1、下列物质间的转化只有加入酸才能一步实现的是()A.ZnZnSO4B.CuOCuCl2C.CaCO3CO2D.BaCl2BaSO4,2、下列物质间的转化,不能一步实现的是()AFe(OH)3FeCl3BCO2CaCO3CCuCuCl2DMgCl2KCl,复习点拨,应用四、利用本组物质间的相互反应来鉴别物质不用其它试剂,用最简捷的方法鉴别NaOH

13、MgSO4Ba(NO3)2FeCl3KCl五种溶液,则被鉴别出来的物质的正确顺序是,复习点拨,【分析】此类题目常常有两种解题方法:从有特殊颜色的物质着手打开解题的入手。从和其它物质发生反应的现象最多的物质着手。本题通过观察可选用方法,首先通过颜色鉴别出FeCl3,继而用FeCl3鉴别出NaOH,然后用NaOH鉴别出MgSO4,最后用MgSO4鉴别出Ba(NO3)2。,复习点拨,1、现有四组物质的溶液,仅用酚酞试液及同组物质之间相互反应就能鉴别出来的是()ANaOHBa(OH)2HClBNaOHHClNaClCNaOHHC1HNO3DH2SO4NaClNa2SO4,复习点拨,2、下列各组物质,只

14、需用组内溶液相互混合,就能鉴别出来的是()AK2SO4、BaCl2、NaNO3、NaClBHCl、NaCl、BaCl2、Na2SO4CKOH、Na2SO4、CuSO4、HClDKCl、AgNO3、KNO3、NaCl,复习点拨,应用五、离子共存1下列各组离子在溶液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AH+、C1、OHBH+、SO42、HCO3CBa2+、H+、SO42DCu2+、C1、N032下列物质能共存同一溶液中,且无色透明的是()ANaOH、NaNO3、K2SO4BCuSO4、MgSO4、KClCBa(OH)2、H2SO4、NaClDNaCl、AgNO3、HNO3,复习点拨,3分别将下列各组物质同时加到足量的水中,能得到无色透明溶液的是()ANaNO3Ba(OH)2H2SO4BH2SO4NaNO3Na2SO4CH2SO4NaNO3FeSO4DCaCl2Na2SO4BaCl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PPT素材/模板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