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九年级政治 半期考试 教科版.doc

上传人:bao****ty 文档编号:136908051 上传时间:2020-07-03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13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0年九年级政治 半期考试 教科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2010年九年级政治 半期考试 教科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2010年九年级政治 半期考试 教科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2010年九年级政治 半期考试 教科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2010年九年级政治 半期考试 教科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0年九年级政治 半期考试 教科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0年九年级政治 半期考试 教科版.doc(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班级 学号 姓名 请不要在密封线内答题 2010年秋期半期考试初 三 政 治(考试时间:80分钟 全卷满分80分)题号一二三四总分温馨提示:1、答题前,请将班级、学号、姓名写在密封线内; 2、认真读题,规范答题。一、单项选择(32分)1.使中国一步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不平等条约包括 ( )南京条约天津条约北京条约马关条约辛丑条约尼布楚条约A.B.C.D.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渊源于中华民族五千多年的文明史。我们要发展社会主义文化,特别是要把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作为文化建设的重要任务。中华民族伟大民族精神的核心是 ( )A.自强不息B.勤劳勇敢C.爱国主义D.团结统一3. 我们要居安思

2、危,养成忧患意识,下列选项属于我们的忧患的是( )我国高科技在国际领域仍处于劣势我国经济发展上,区际差异、城乡差异显著未来510年,全国每年新增适龄劳动力人口至少1000万,目前尚有1400万城镇下岗人员和1.5亿农村剩余劳动力我国处于中等发达国家水平我国还有一系列民生问题需要解决 A. B. C. D.4.在当代,“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这句格言被赋予了新的内涵。它要求我们( )A.在国家危难的时候,我们青少年应肩负起救国的责任B.发扬自力更生的创业精神,没有必要与其他国家和民族进行合作C.心中只有国家社会利益,不谋求任何个人利益D.应该胸怀祖国,自觉承担起振兴中华、关爱社会的责任5. 列对税

3、收的认识正确的有( )税收具有无偿性、固定性、自愿性的特征。.税收是国家建设资金的重要来源. 拒不纳税是违法行为,应受道德谴责. 国家通过税收对纳税人的经济活动进行监督.A. B. C. D. 6. 2006年5月26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研究改革收入分配制度和规范收入分配秩序问题。下列对我国的分配制度理解正确的是 ( )我国的分配制度会拉大贫富之间的差距 我国实行这样的分配制度是由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决定的 我国目前的分配制度已与社会的发展不相适应,应从根本上进行改革 我国应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A. B. C. D.7. 以为己任的中国共产党,领导和团结

4、全国各族人民,为推翻三座大山、争取民族独立,进行了艰苦卓绝的奋斗,建立了新中国,为人民当家做主提供了政治保证。( )解放中国人民 实现民族独立 人民平等和幸福 成为发达资本主义国家A. B. C. D.8.近年来世界的手机生产厂家都盯着中国,并不遗余力地宣传,致使年轻人手机的更换速度超过一年一部。这导致了快买快扔的“抛弃型”消费行为,产品的设计使用寿命被人为缩短,浪费增加。上述材料启示我们 ( )倡导节约消费,把钱花在关键的地方 应注重物质消费 应避免盲从,理性消费 不与周围的人进行盲目攀比,不浪费金钱 A. B. C. D.9. 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仍然是我

5、国社会的主要矛盾。下列材料中能直接体现这一矛盾的有( )到2003年底,我国农村仍有近3000万人没有解决温饱本世纪初,我国60岁以上人口已达1.34亿,占我国总人口的10.2%城市和农村教育发展不平衡,造成教育不公平现象2003年9月10日,法律援助条例正式实施A、B、C、D、10. 改革开放以来,越来越多的人依靠党的好政策,辛勤劳动、合法经营,不仅使自己富裕起来,而且还带动乡亲们勤劳致富。为振兴家乡经济,改善人民生活作出了突出贡献。对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完全是党的政策好的结果辛勤劳动,是他们富裕起来的秘诀富裕起来的人帮助乡亲们也富裕起来,这是他们应尽的义务 他们之所以能富裕起来,根

6、本原因是命好11. 关心、帮助弱势群体既是政府的职责,也是全社会的责任。帮助和关爱弱势群体,就应该( )保障他们的基本生活 维护他们的基本权益 尊重他们的人格尊严 承担他们的一切费用A B C D12. 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制度、失业保险制度、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是三道保障线,加上养老保险、医疗保险等制度,构成我国现有条件下的中国特色的社会保障制度。下列对这些制度,认识正确的是( )这些制度的规定体现了正义使处在社会最底层的人也可以得到基本的生存保障使处于社会最不利地位的群体,也能够得到社会的关爱使正义因制度而有保证A. B. C. D.13对于广大中学生来说,我们能够而且应该为弱势群体做

7、的是( )学会尊重 学会关心 学会宽容 学会帮助 学会理解 学会致富A.B. C.D.14时下,网上流行“晒工资”现象,很多网民进竞相把自己的工资条贴在网上进行比较.从网民的帖子中可以看出,人们大多是出于好奇去了解同行或其他行业的工资情况,但从比较中也看出了不同行业、不同区域的收入差距。“晒工资”现象( ) 反映我国确实存在收入差距扩大的现象说明在我国实现共同富裕是不可能的反映了人们要求解决贫富差距扩大问题的呼声说明在我国富裕的程序不同,但富裕的时间相同 A B. C. D.15. 关于科学技术认识正确的是( )科学技术是先进生产力的重要标志 科技进步和创新是发展生产力的决定因素 依靠科技进步

8、促进生产力发展是现代社会创造财富的重要途径 科学技术是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A. B. C. D. 16.俗话说“天上不会掉馅饼”。要获得财富就必须 ( )靠勤奋劳动 有发现财富的慧眼 等待机遇到来 敢于创新和开拓进取A. B. C. D.二、简答题(20分)120世纪70年代末,温州出现个体工商户,他们依靠勤劳致富。80年代,不少人创办了私营企业,这些企业吸收了大量社会劳动力,其产品满足了社会的需要,繁荣了市场。温州经济的迅速发展,备受世人瞩目。近些年,一些私营企业开始与欠发达乡镇帮扶结对,向他们提供资金、技术、设备等,促进了欠发达乡镇的经济发展,提高了农民的收入。(1)由材料可见,20世纪七

9、、八十年代,温州出现了哪些非公有制经济形式? (2分)(2)有人总结温州发展的经验时说:“非公有制经济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你认为这句话对吗?为什么? (3分)(3)运用所学知识,谈谈这些企业帮助欠发达乡镇发展经济有何意义? (3分)2、贫穷不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要促进生产力的解放和发展,这就要促使社会财富的大量增加,让人民尽快地富裕起来。充分调动各种创造财富源泉的作用,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保障。(1)创造财富的源泉有哪些?(2分)(2)怎样让一切创造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4分)3“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榜样示范】(1)

10、中华民族,历来有勤俭节约的优良传统。请简要讲述一个勤俭节约的历史故事,并以此为榜样,引领自己的人生。(2分)【我的座右铭】(2)勤俭节约是古今中外有志之士恪守的美德。请你选取一句反映勤俭节约的名言警句,作为自己的座右铭,以不断激励和鞭策自己。(2分)【学以致用】(3)勤俭节约不能仅仅停留在口头上,而应该落实到实际行动中去。请谈谈你准备如何在实际生活中做到勤俭节约。(2分)三、辨析题(8分)1. 四川农业大学的一位大学生,毕业后没有选择留在大城市,而是到农村“科学养猪”。他靠着独特的“轻松养猪法”,在全国各地建立了多个养猪场,年产生猪万余头,年产值超过千万元。同时还把他的养猪技术毫无保留地传给周

11、边地区的农民及来自四面八方的求学者,带动大家一起富裕。对这位大学生的选择,人们褒贬不一,你是如何看待的?四、分析题(20分)1. 材料一:“一提起零花钱,我心里就隐隐作痛。自己的家庭一直不是很富裕,尽管平时总是教育儿子要节俭,但儿子却总喜欢与同学攀比,更没想到的是,儿子竟然几次偷拿家里的钱。”位母亲的话材料二:某地初中生月平均零花钱(图1) 材料三:一初中生用零花钱“摆阔”请客,一桌竟然花了1200元。(1)请指出材料一中“儿子”的不正确行为。(要求:请写出两种,语句完整,语言规范)(2分)(2)阅读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的知识,从我国现阶段的基本国情和发扬优秀传统美德方面,分析三则材料分别说明了

12、什么问题。(6分)(3)谈谈你对零花钱的认识。(2分)2.阅读下段文字,观察下面照片,结合本单元内容回答。以下提供的这些照片不是社会的主流,不是生活的本质。但照片能够还原生活,看看吧,我们这个时代,还有这样一些地方,还有这样一些人!(1)这些照片说明了什么问题?这些问题主要集中在什么地区? (4分)(2)材料上说这不是主流,那么社会的主流是什么?(2分)(3)这些照片给我们提出了什么要求?这是谁的责任?为什么?(4分)2010年秋期半期考试初三政治答案一、单项选择(32分)1-5. dcBdB 6-10DADBB 11-16.ADDCAD二、简答题(20分)1(1)(2分)个体工商户、私营企业

13、。(2)(3分)对。因为非公有制经济促进经济发展;扩大就业;增加收入;满足社会的需求;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创造性;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3)(3分)有利于实现共同富裕。2、(1)(2分)劳动、科学技术、智慧与开拓精神、资本和管理等。(2)(4分)首先要完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还要建立健全合理的收入分配制度。要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健全劳动、资本、技术、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制度。3(1)(2分)如:季文子出身于三世为相的家庭,是春秋时代鲁国的贵族、著名的外交家,为官30多年。他一生俭朴,以节俭为立身的根本,并且要求家人也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