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新闻评论语言的规范问题

上传人:王*** 文档编号:136903035 上传时间:2020-07-03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30.2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析新闻评论语言的规范问题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浅析新闻评论语言的规范问题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浅析新闻评论语言的规范问题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亲,该文档总共1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浅析新闻评论语言的规范问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析新闻评论语言的规范问题(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目 录摘要5一、关键词5二、新闻评论语言问题的种种表现5(一)用语错误泛滥成灾5(二)标点符号使用不准确5(三)新闻评论语言的暴力现象6(四)新闻评论语言的恶搞现象6三、新闻评论语言问题出现的原因分析6 (一)新闻评论采取匿名的方式6 (二)学历低、素质差为新闻评论的主体人群7 (三)以“语言经济性”和“讽刺性”作为新闻评论语言的主体7 (四)受社会环境影响,导致评论者缺乏公众责任感7四、新闻评论中语言规范的途径7(一)提高新闻从业者的基本素质7(二)提高网民自身素质,培养理性思考方式10(三)加强网络媒体对新闻评论的管理,营造良好网络环境10(四)政府部门适度干预,不断完善有关网络的法律法规

2、11五、结论11浅析新闻评论语言的规范问题摘要:“蚁族闹蜗居,神马驾浮云”,伴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新闻评论如“雨后春笋”般涌现,且已经从网络交流领域走进人们的日常生活,成为生活用语的一部分。作为媒体“灵魂”和“旗帜”的新闻评论,对于网络用语的使用,将改变新闻评论的文风、提高传播效率、简洁地传达作者的态度和立场,且还能够增加新闻评论的幽默效果。但是新闻评论中使用网络用语,同样要注意使用的“度”和“量”,注意遵守语言规范,注意评论的题材和网络用语本身的传播效果。本文试图探究新闻评论中使用网络用语需要注意的问题和语言规范,以更好地促进新闻评论语言的出新。关键词:新闻评论;语言规范;网络用语二、新闻评

3、论语言问题的种种表现 市民在新闻评论时往往以快速传意为首要目标,他们通常为了快速地发表自己的看法而很少注意语言的规范性和准确性,这就导致市民在新闻评论时滥用汉字和标点符号的现象十分严重。1. 用语错误泛滥成灾 新闻评论中评论中的错别字可谓是多如牛毛,随便打开一则新闻,浏览其后的网民评论,都会发现其中出现了或多或少的错别字。这一方面是网民无意而为之,如“话解”(化解)、“两马事”(两码事)、“救死扶霜”(救死扶伤)、“贪官亏吏”(贪官污吏)、“污染幻境”(污染环境)等等;另一方面是网民有意而为之,即故意使用一些同音字来表达感情,如许多网友将称为“胎毒”或者“台毒”, 将“分子”称为“类子”,将专

4、家称为“砖家”或者“钻家”,将白衣天使称为“白衣天屎”,将和谐称为“河蟹”等等,这些同音字的使用非但没给人“别字“的感觉,而且还增添了几分幽默嘲讽之感。2、标点符号使用不准确 标点符号是新闻评论语言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一部分语言中使用多个标点符号能够加强情感,对于这部分标点符号的超常规使用,我们持宽容理解的态度。但是在网民的评论中,还有一部分标点符号的使用完全无章可循,比如,某些评论中部分或者完全省略标点符号,或者句尾该用句号的则用逗号代替等等,对于这种情况,我们应该严厉制止。总之,在新闻评论中,标点符号的省略、错用和滥用等不规范行为时有发生,而规范使用标点符号反倒成为了一种很少见的现象。以

5、腾讯新闻男婴遇车祸送医被要求先挂号未获及时救治死亡的网民评论为例,以下随意挑选了几则网民的评论,“如此草介人命,还有人性吗这医生?天理难容,”、“堕落天使白衣天使好像是护士,医生是什么?白衣天神? 神仙“都不救人了,唉”、“此等丧尽天良之医生定要严惩”在这些帖子中,网民对标点符号的使用完全是随心所欲,毫无章法。3、新闻评论语言的暴力现象 网络语言作为人们在网络上传递信息和交流情感的重要工具,没有特定的标准和规范,随意性很大,因此,网民在评论时可以对其自由随意地使用。网民在评论时往往传达出对社会不公的不满、对弱势群体的同情、对贪污腐败的憎恶等心理,表现在语言上就是在评论中大量使用带有颓废、无聊、

6、污移等话语,再加上网络本身对网民评论的限制较少,这就导致话语暴力充斥着整个网民的评论。以“浙江女教师虐童事件”为例,腾讯网发布的浙江虐童教师被辞退称揪幼童双耳离地为好玩这则新闻中,网友的评论多达条,随意抽取了其中的前条网民评论,带有明显暴力性的话语就高达77条,多是“畜生”、“变态”、没人性,去死吧”、“应该枪鋳,并诛九族”之类的话语,很少有人关注这个事件背后我们应该注意些什么,只有一个网友提出了“光看照片缺乏真实性,希望理性发言。”,但也被淹没在网民的咒骂浪潮中。4、新闻评论语言的恶搞现象新闻评论为网民参与新闻事件讨论提供了一个相对自由开放的平台,这个平台不仅是网民表达自己意见和想法的重要渠

7、道,还是网民展示个性、追求自我的舞台,网民在评论评论时,为了凸显个性,吸引其他网民的注意力,往往竭尽所能地恶搞语言文字。 恶搞指的是对相对严肃的主题加以改变,进而对其重新演绎诊释。在网络上,恶搞的形式有多种多样,有声音、视频和图片恶搞,但在新闻评论中,网民多是用文字来表达意见,因此网民评论中的恶搞多是对语言文字的恶搞,具体来说,就是用一些滑稽、搞笑的语言传达出自己对某人或者某事物的意见和看法,经常表现为对经典的颠覆、对个性的标榜,对社会黑暗的讽刺,具有强烈的娱乐性和草根性。在网友的评论中,不管是经典的词句还是流行的话语都可以成为网友恶搞的对象比如,网络流行语“坑爹”“元芳,你怎么看”“你幸福吗

8、?我姓曾”“恨爹不成刚,恨爸不双江”都是网友恶搞的杰作。我们并不反对网民对语言的恶搞,但是恶搞也要适度,如果在新闻评论中,网民一味地以恶搞语言为宗旨的话,那么网民新闻评论将会失去其意义和价值。 新闻评论中对语言文字的恶搞虽然给网民带来了极大的满足感,也给网站带来了忠实的网络受众和极高的点击率,但是这种现象也存在着负面的影响。在新闻评论中,网民扮演着两种角色,他们既是参与并讨论社会管理的公民,又是新闻评论信息的消费者,这两种身份意味着每个评论的网民既要负责任地评价新闻,又可以享受评论带来的乐趣,是网民义务和权力的碰撞。但是,如果网民在评论中只是一味地恶搞语言文字,忽视理性评价新闻的责任,这就会削

9、弱网络新闻本身的话题性,另外,网民的评论作为网民意见的反馈,是媒体和政府了解民情和舆论的重要依据,如果网民对新闻的评论只是恶搞语言文字,则将会使媒体和政府无法了解到民情民意,进而影响到媒体和政府对舆论的引导。三、分析新闻评论语言问题出现的原因1、新闻评论采取匿名的方式 在新闻评论语言问题出现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评论中大多数是采用匿名的方式来进行评论。在很多评论者中认为匿名后公众无法看见“我是谁?”。所以不加以注重细节,在一些语言上随心所欲,不对的自己的言行负责。都是一些即兴的评论,一般想怎么说就怎么说,对用词是否准确,语句是否通顺,逻辑是否严谨的问题考虑较小。在新闻评论中感性超过理性这就导致了

10、难免说些不符合语言规范的话语。2、学历低、素质差为新闻评论的主体人群 在2014年新浪网微博的官方数据统计中表明,现阶段在网络新闻的评论的使用者大专以下学历占比为45%,大专占比为25%,本科占比为15%,本科以上学历占比为15%。其主要的原因是学历低下的人群大多数是通过上网刷网页来打发时间,必然会对新闻中某些事情发表出自己的不满。这些学历和素质比较低下的群体发表网络评论时的逻辑能力差,语言规范性接触较少,也不去规范自己的新闻评论中语言的问题。必然导致网民在评论时条理比较混乱,层次也不清晰,违背了方式准则。3、以“语言经济性”和“讽刺性”作为新闻评论语言的主体 现阶段的新闻评论的评论者大多数以

11、最少的语言文字的字数来表达自己的意思。能够省略的地方不会多打字,这就造成新闻评论中语言极不规范。而且现在评论中大多数的评论者带有一种讽刺和仇视的态度进行新闻问题的看待,在评论中大多数语言比较粗鲁和低速。这也是现在新闻评论中问题出现的主要原因。4、受社会环境影响,导致评论者缺乏公众责任感 现如今的整个社会环境严重畸形,例如仇富,损人利己、人际关系冷漠等,当在网络上看见新闻时不是以一种同情者的心态看待,这样势必导致在新闻评论中语言的表述出来就缺乏一个公众所应有的责任感,其他公众看见评论后又受其影响,以此恶性循环,无法收拾。四、新闻评论中语言规范的途径新闻评论中存在着各种各样语言使用不规范的现象,从

12、滥用标点符号和汉字,到过度使用充满暴力性的话语、再到恶搞语言文字,语言使用不规范的行为比比皆是。面对这些不规范的语言现象,我们应该积极寻求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争取引导网民评论语言朝着健康有序的方向发展。新闻评论的呈现离不开网民的编辑、网站媒体的把关以及政府的干预,因此,本文将从新闻从业者、网民、媒体网站以及政府四个方面探讨规范网民评论语言的有效措施。1、提高新闻从业者的基本素质 新闻业隶属于社会科学,属于精神和意识形态领域。在现代信息化社会中,人类社会的所有活动已经与新闻业密不可分,而普通大众的工作、生活也已离不开新闻和新闻媒体,并对其产生了很大的依赖性。鉴于新闻业在社会中所扮演角色的重要性,

13、这就对新闻媒体应具备的社会责任和新闻从业者的自身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个合格的新闻从业者应当做到以下几个方面:要有较高的思想政治素质;要有强烈的责任心和崇高的职业道德;要有广泛的知识面和理论水平;热爱新闻报道事业并熟练掌握新闻写作技能;勤奋为业,积极做事。 (1)要有较高的思想政治素质。新闻工作者必须善于了解掌握国际国内政治、经济形势。我们知道,新闻媒体是党的“喉舌”,党在一个时期的路线、方针、政策要通过各种新闻媒体向广大人民群众作宣传、解释,新闻媒体的重要作用也就在于此。媒体正确宣传党的方针政策,通过媒体加强党和群众的联系,这是党的一项重要方针,也是基本原则。作为新闻工作者,绝不能辜负党的

14、重托和期望。 作为新闻媒体的工作人员,就应当遵照中央提出的“政治方向、政治立场、政治观点、政治纪律、政治鉴别力、政治敏锐性”这六个方面提高自身的修养。因此,这就要求大家坚定不移地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方向,坚持科学发展观,始终把握住新闻宣传的正确导向;坚定地站在党性和党的政策的立场上,维护国家利益、维护群众利益,为构建和谐、文明社会建功立业。 (2)要有强烈的责任心和崇高的职业道德。责任心干什么工作都要有,尤其是新闻工作者更需要责任心。崇高的职业道德是新闻工作者的底线,不能逾越。 最能体现新闻工作者责任心的,是在战争中、灾难中和重大变革中。像科索沃战争时央视记者顾玉龙和王晓昆,他们冒着生命危险

15、在战火中、废墟中发回了很多报道;像环球时报记者吕岩松,美国误炸我驻南联盟大使馆后的第一时间,他用手机把消息发回国内;还有像为打击假冒伪劣产品的“卧底”记者,跟随警察抓捕犯罪嫌疑人的记者,为解救童工深入砖瓦窑场的记者,到艾滋病和非典病区采访的记者,到灾区采访抢险的记者等。新闻工作者的这一职业,要求我们具有强烈的责任心,有的新闻工作者为此甚至献出了宝贵的生命。 新闻工作,是社会职业分工中的一种,也是整个社会众多职业中的一种不可缺少的重要职业。新闻职业道德是一般社会道德和阶级道德在新闻工作中用以调节各种人际关系和社会关系的行为规范。新闻职业道德和其他职业道德一样不具有法律那样的强制力,它是靠社会舆论监督和人们内心信念的自律发生作用的。新闻工作者的一言一行都影响着社会舆论,如果不具有高尚的职业道德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就免不了犯错误,在社会上造成极坏的影响,从而损害新闻事业的声誉。 (3)要有广泛的知识面和理论水平。无论做什么事情,只要想做好,就必须知识面宽,有了广博的知识面,做记者是个好记者,做领导是个好领导,当工人也是一个好工人。如果知识面宽,你事业成功的希望就大,你交的朋友也就多。那么如果知识面窄、单一,就难免会出现新闻语言不规范的问题。另外,从某种意义上说,新闻工作者也是教育者,这就有一个先受教育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教育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