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历史课件第18课汇总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36900973 上传时间:2020-07-03 格式:PPT 页数:43 大小:3.0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历史课件第18课汇总_第1页
第1页 / 共43页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历史课件第18课汇总_第2页
第2页 / 共43页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历史课件第18课汇总_第3页
第3页 / 共43页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历史课件第18课汇总_第4页
第4页 / 共43页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历史课件第18课汇总_第5页
第5页 / 共4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历史课件第18课汇总》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历史课件第18课汇总(4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战略大决战,第18课,第五单元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1、全面内战什么时候爆发?,2、人民解放军战略进攻开始于什么事件后?,3、解放战争分为哪几个阶段?,战略防御,战略大决战,1946年6月国民党进攻中原解放区,1947年夏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温故知新,战略决战阶段的三大战役,导学提纲,未雨绸缪-决战背景,一决胜负-三大战役,乘胜追击-渡江战役,整体感知学习要点,未雨绸缪-决战背景,背景,1948年,解放战争进入第三年,战争形势发生了巨大变化。在解放军的大规模进攻面前,国民党军队的五个战略集团分别被牵制在西北、中原、华东、华北、东北五个战场上。8月,国民党决定采取重点防御的战略方针,企图垂死挣扎。

2、毛泽东根据这种形势,根据敌我力量对比变化,认为人民解放军同国民党军进行战略决战的时机已到来。故当机立断,决定对敌发动战略决战。-摘自中国共产党大典P.1269,未雨绸缪,国共力量对比表1948年8月,130万,280万,上,升,430万,365万,士气,后方,低落,巩固,危机四伏,机动兵力,未雨绸缪,战略决战前国民党军五大集团分布图,未雨绸缪,沈阳,北平,徐州,未雨绸缪,一决胜负-三大战役,三大战役示意图(1948年9月1949年1月),关门打狗,中间突破,瓮中捉鳖,辽沈战役,淮海战役,平津战役,一决胜负,材料一:在东北我军有正规军70万人,地方部队30万人,国民党正规军只有48万,加上一些其

3、它部队也只有55万。,材料二:与我军势如破竹的攻势相比,国民党军已经处于龟缩状态下,士气低迷,孤立分散。,材料三:解放军在东北建立了广泛的根据地,人民踊跃参军;东北工业基础雄厚。,材料四:取得东北战场的胜利后,可以挥师入关,有利于华北华东作战。,结合材料说一说战略决战为什么首先在东北打响?,一决胜负,兵力对比:转入反攻后,东北地区的人民解放军兵力超过了国民党,这是当时最新的变化。,敌军态势:国民党军队被孤立分散,活动范围小,补给困难,是战是守举棋不定。,我军态势:解放军根据地广阔,物质力量雄厚、得到人民支持(刚完成土地改革)。,战局延伸:胜利后可以挥师入关,有利于华北、华东的作战;还能以东北的

4、工业支援全局。,锦州是东北敌人通向关内的咽喉,拿下锦州,关门打狗,是胜利的关键。10月14日,攻锦战役全面打响,激战31小时,全歼守敌范汉杰部。,10月19日,长春解放。,直下沈阳,10月28日,全歼廖耀湘兵团。,歼敌47万余人,辽沈战役(1948.9.12-1948.11.2),“关门打狗”的战术,辽沈战役指挥者林彪(中)、罗荣桓(右)等在作战前线,林彪,罗荣桓,一决胜负,300万人,290万人,辽沈战役结束后,辽沈战役后,人民解放军开始在数量上取得优势。,一决胜负,11月22日,黄伯韬被击毙,我全歼黄兵团21个整师。,12月15日,全歼黄维集团12万人马,双堆集之夜,滚雷似的欢呼声此起彼伏

5、。,1949年1月6日,我军对杜部发起猛烈攻击。10日,陈毅、粟裕将军在前线指挥所里以君子之礼接待了被俘的杜聿明。,12月11日,毛泽东电令:对杜聿明余部,围而不打。,11月25日,解放军在双堆集完成了对黄维兵团的合围。,淮海战役(1948.11.7-1949.1.10),淮海战役(1948.11.7-1949.1.10),歼敌55万余人,80万,60万,“中间突破”的战术,粟裕邓小平刘伯承陈毅谭震林,一决胜负,一决胜负,陈毅司令员说:淮海战役的胜利是人民群众用小车推出来的。,解放战争迅速取得胜利,是与人民群众在人力、物力、财力等方面的全力支持分不开的。,张家口,塘沽,新保安,天津,北平,先打

6、两头,分割包围,一决胜负,平津战役(1948.11.29-1949.1.31),张家口,塘沽,新保安,天津,北平,先打两头,分割包围,后取中间,一决胜负,1949年1月,国民党军总司令傅作义部接受改编,北平和平解放。,平津战役(1948.11.29-1949.1.31),“瓮中捉鳖”的战术,人民解放军举行入城仪式,一决胜负,1948年9月11月,1948年11月49年1月,1948年11月49年1月,林彪罗荣桓,林彪、罗荣桓、聂荣臻,东北解放军华北解放军,中原解放军华东解放军,47万,55万,52万,奠定了解放长江以南各省的基础,战略决战阶段三大战役,国民党军队主力基本上被消灭,大大加速了人民

7、解放战争在全国的胜利。,一决胜负,东北人民解放军,刘伯承、邓小平、陈毅、粟裕、谭震林,解放了东北全境,华北全境基本解放,辽沈战役,平津战役,淮海战役,乘胜追击-渡江战役,奋勇前进,坚决、彻底、干净、全部地歼灭中国境内一切敢于抵抗的国民党反动派,解放全国人民,保卫中国领土主权的独立和完整。-毛泽东朱德,乘胜追击,覆灭,台湾,1927年4月-1949年4月,渡江战役示意图,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国民政府总统府,统治中国22年的国民党政权垮台了(19271949),乘胜追击,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

8、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毛泽东,乘胜追击,猜一猜,.“钟山”指的是哪儿?.“百万雄师过大江”是哪次战役?.你怎样理解“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南京,渡江战役,霸王指项羽,项羽在处理和刘邦的关系上犯了沽名钓誉的错误,最终落得自刎乌江的下场。毛主席引用这段历史事实,意在号召中国共产党和全军指战员利用占领南京以后的解放战争节节胜利的有利形势,将革命进行到底,彻底消灭。,乘胜追击,课堂小结,时机条件成熟,三大战役,辽沈战役淮海战役平津战役,渡江战役,新中国成立,1948年9月11月,1948年11月49年1月,1948年11月49年1月,林彪罗荣桓,林彪、罗荣桓、聂荣臻,东北解放军华北解放军

9、,中原解放军华东解放军,47万,55万,52万,奠定了解放长江以南各省的基础,战略决战阶段三大战役,国民党军队主力基本上被消灭,大大加速了人民解放战争在全国的胜利。,东北人民解放军,刘伯承、邓小平、陈毅、粟裕、谭震林,解放了东北全境,华北全境基本解放,辽沈战役,平津战役,淮海战役,课堂小结,让事实说话,解放战争初期,国共力量相差很悬殊为什么共产党能在短短三年内就由弱变强,并最终打败国民党呢?,P.96活动与探究,要点提示,共产党方面:中共的正确领导;共产党得到人民的支持和拥护;解放军英勇善战;国民党方面:蒋介石发动的是反人民的内战不得人心;政治孤立、经济崩溃、军队厌战、贪官横行、统治腐败。,1

10、、国民党军队的主力基本上被消灭是:A、南京解放后B、渡江战役后C、三大战役后D、全国大陆解放后、有人形象地称辽沈战役为“关门打狗。”认为这里的“门”是指:A、辽宁B、沈阳C、长春D、锦州3、奠定了解放长江以南各省基础的战役:A、辽沈战役B、淮海战役C、平津战役D、渡江战役4、毛泽东曾称赞傅作义是“民族的功臣”,上述评价和哪次战役有关:A、辽沈战役B、淮海战役C、平津战役D、渡江战役,学以致用,5、标志统治人民22年之久的国民党政权垮台的事件是:A、三大战役B、渡江战役C、南京解放D、北平和平解放6、参加淮海战役的人民解放军主要是东北解放军华北解放军中原解放军华东解放军:A、B、C、D、7、下列

11、对南京解放的意义的总结,正确的是:A、标志着解放战争已在中国全境内取得了胜利B、标志着国民党政权垮台了C、标志着一个全新的统一的民主政权诞生了D、标志着解放战争双方决战的序幕已经开启了,学以致用,8、陈毅曾说过,淮海战役是人民群众用小车推出来。这句话说明了:A、在战斗中人民解放军动用了许多大型武器,需要大量的运输工具。B、人民群众用小车给人民解放军做掩护,极大地提高了战斗效率。C、人民群众的全力支援是淮海战役取得胜利的决定性因素之一。D、人民解放军创造的“小车”战术在淮海战役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学以致用,9、1949年的美国生活杂志刊登了一幅解放军解放上海后,很多战士睡在马路边上的照片,照片

12、标题为“国民党统治时代结束了!”下面叙述中,对这句话的理解最准确的是A、上海是最后一座解放的城市B、解放军的行动赢得了民心,国民党统治必然被推翻C、上海解放标志着国民党统治被推翻D、上海解放标志着解放战争的胜利,学以致用,10、右图中方框内的A、B、C、D分别指什么战役?,A,B,C,D,辽沈战役,淮海战役,平津战役,渡江战役,学以致用,归纳要点整理笔记,1948年9月11月,1948年11月49年1月,1948年11月49年1月,林彪罗荣桓,林彪、罗荣桓、聂荣臻,东北解放军华北解放军,中原解放军华东解放军,47万,55万,52万,奠定了解放长江以南各省的基础,战略决战阶段三大战役,国民党军队主力基本上被消灭,大大加速了人民解放战争在全国的胜利。,东北人民解放军,刘伯承、邓小平、陈毅、粟裕、谭震林,解放了东北全境,华北全境基本解放,辽沈战役,平津战役,淮海战役,结合导学案预习第19课,人有了知识,就会具备各种分析能力,明辨是非的能力。所以我们要勤恳读书,广泛阅读,古人说“书中自有黄金屋。”通过阅读科技书籍,我们能丰富知识,培养逻辑思维能力;通过阅读文学作品,我们能提高文学鉴赏水平,培养文学情趣;通过阅读报刊,我们能增长见识,扩大自己的知识面。有许多书籍还能培养我们的道德情操,给我们巨大的精神力量,鼓舞我们前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PPT素材/模板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