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诗歌鉴赏之语言鉴赏ppt课件共34页

上传人:哈**** 文档编号:136897658 上传时间:2020-07-03 格式:PPT 页数:34 大小:886.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古代诗歌鉴赏之语言鉴赏ppt课件共34页_第1页
第1页 / 共34页
古代诗歌鉴赏之语言鉴赏ppt课件共34页_第2页
第2页 / 共34页
古代诗歌鉴赏之语言鉴赏ppt课件共34页_第3页
第3页 / 共34页
古代诗歌鉴赏之语言鉴赏ppt课件共34页_第4页
第4页 / 共34页
古代诗歌鉴赏之语言鉴赏ppt课件共34页_第5页
第5页 / 共3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古代诗歌鉴赏之语言鉴赏ppt课件共34页》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古代诗歌鉴赏之语言鉴赏ppt课件共34页(3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古代诗歌鉴赏之,语言鉴赏,考查题型,1、第一种模式:炼字型 2、第二种模式:炼句型 3、第三种模式:分析语言特色,轻风 细柳 淡月 梅花,轻风摇细柳 淡月映梅花,轻风舞细柳 淡月隐梅花,轻风扶细柳 淡月失梅花,俗,非上品,绝,轻 风 扶 细 柳,淡 月 失 梅 花,“轻风”徐来,“细柳”动态不显,怎能配得上这类较露的动词呢?(“摇”、“舞”也不合情理)唯有“扶”字才恰到好处,与“轻”、“细”相宜,显得和谐,并且又把风人格化了,形象地描绘出轻风徐来,柳枝拂然的柔态,给人以一种柔美之感。下句中添“映”、“隐”也欠贴切。试想,恬静的月亮已经辉满大地,梅花自然没有白天那么显眼。在月光照映下,也就黯然失

2、色了。这样,好一个“失”字,就勾画了月色和梅花相互交融的情景,增强了这一首诗的感染力。真是一字生辉。,古代诗歌中的 “炼字”,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贾岛,语不惊人死不休 杜甫,吟安一个字,捻断数茎须 。,卢延让,诗赋以一字见工拙 苏轼,暮 江 吟 白居易 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 这是因为太阳已经接近地平线,几乎是贴着地面照射过来的,用“铺”准确、形象。运用“铺”字,表现了秋天夕阳的柔和与江面的平静,给人以安闲、舒适之感。,第一种模式: 炼字型,(一)炼字题如何设问(命题角度)? 1、诗中的某个词用得好不好?为什么?

3、或某字历来为人称道,你认为它好在哪里? (直接鉴赏关键词) 2、诗中的“诗眼” “关键字”是哪一个?为什么? (找出关键词并鉴赏)(何为诗眼?) 3、这个词与另一个词比较哪个更好?为什么? (比较鉴赏),答题步骤: 解释该字在句中的含义。 展开联想把该字放入原句中描述图景或现象。 (注意看这个字或者词有没有用到什么修辞手法以及其他的表达技巧,如果有,也要写进去) 点出该字烘托了怎样的意境,或是表达了怎样的感情。(作用),王国维中对“红杏枝头春意闹”的“闹”字有这样一个评价,“著一闹字,境界全出”,你认为这个“闹”用得好不好?为什么?,参考答案: “闹”有热闹、喧闹的意思(释字义)。作者用一“闹

4、”字,化静为动(明技巧),不仅使人觉得杏花绽放得热烈,甚至还使人联想到花丛中蜂蝶飞舞,春鸟和鸣 (描景象)。把一派春意盎然、生气蓬勃的景色表现得淋漓尽致(点作用)。,木兰花 宋祁 东城渐觉风光好,縠(h)皱波纹迎客棹。 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例2 阅读下面的诗,完成后面的题目。 南 浦 别 白居易 南浦凄凄别,西风袅袅秋。 一看肠一断,好去莫回头。,前人认为,“看”字看似平常,实际上非常传神,它能真切透露出抒情主人公的形象。你同意这种说法吗?为什么? 请你根据上题中的三步曲,自写答案:,思路分析 第一步解释“看”字在句中的含义。第二步展开联想把该字放入原句中描述景象。第三步点出该字烘

5、托了怎样的意境,或表达了怎样的感情。,参考答案 同意。“看”,在诗中指回望。(步骤一)离人孤独地走了,还频频回望,每一次回望,都令自己肝肠寸断。此字让我们仿佛看到抒情主人公泪眼朦胧,想看又不敢看的形象。(步骤二)只一“看”字,就淋漓尽致地表现了离别的酸楚。(步骤三),诗眼,一是表现为一首诗思想的凝聚点,揭示诗的主旨,这是全诗的诗眼,二是诗中最精练最传神的词语,或增强诗歌的形象性,使诗歌充满情趣,给人以丰富的想像;或使诗意更精确,或使诗句翻出新意。,江西卷,年,三江小渡 杨万里 溪水将桥不复回,小舟犹倚短篙开。 交情得似山溪渡,不管风波去又来。 【注】将:行,流过。,(1)本诗的“诗眼”是什么?

6、,表现为一首诗思想的凝聚点,揭示诗的主旨,这是全诗的诗眼,(二)所炼的词一般有动词、形容词、数词、虚词 (其它如叠词 拟声词表颜色的词),第二种模式:炼句型(一),提问方式: 这一联或这一句最生动传神,为什么? 某句历来为人称道,你认为它好在哪里? 答题要点: 内容:描绘怎样的景象;表达诗人怎样的情感; 蕴涵着一种怎样的理趣。 形式: 运用了怎样的手法; 结构:结构上有何作用,次北固山下 王湾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乡书和处达,归雁洛阳边。,颈联“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被前人评价为“形容景物,妙绝千古”,你认为它“妙”在何处?,“日生残夜”

7、、“春入旧年”,都是表示时序的交替,而且是那样匆匆不可待,这怎么不叫身在“客路”的诗人顿生思乡之情呢?这两句炼字炼句极见功夫。作者把“日”与“春”作为新生的美好事物的象征,并且用“生”字和“入”字使之拟人化,赋予它们以人的意志和情思。作者无意说理,却在描写景物、节令之中,蕴涵着一种自然的理趣;海日生于残夜,将驱尽黑暗;江春在旧年将尽时闯入人间,将赶走严冬。表现出具有普遍意义的生活真理(步骤四)。,第二种模式:炼句(二) 提问方式:有人说某句表达了某某主旨,你同意吗?,江村 (杜甫) 清江一曲抱村流,长夏江村事事幽。 自去自来梁上燕,相亲相近水中鸥。 老妻画纸为棋局,稚子敲针作钓钩。 但有故人供

8、禄米,微躯此外更何求?,有人认为本诗最后一句为欣喜之词,你同意吗?为什么?,答题思路: 1、结合文意,简析句意 2、联系全诗,分析作用、效果(意境、情感) 3、分析表达的主旨、情感,参考答案:不同意最后一句的意思是只是靠着老朋友帮助才能维持生计,对世事也不再有何追求了。本诗前三联描写了初夏时,江流曲折,燕子 、水鸥自由自在,渲染出一派恬静幽雅的田园景象,诗人闲适地享受着妻子儿女的家室之乐。经历长期离乱后,重获家室儿女之乐,诗人怎能不感到欣喜满足。但最后一联表面仍是喜幸之词,实则包藏了多少悲苦与无奈。眼前的闲适生活是建立在“故人供禄米”的基础上的。此刻寄人篱下,艰难辛酸溢于言表。读之不觉万分怅惘

9、。,第三种模式:分析语言特色 提问方式:这首诗在语言上有何特色? 提问变体: 请分析这首诗的语言风格。 谈谈此诗的语言艺术。,解答分析:这种题型不是要求揣摩个别字词运用的巧妙,而是要品味整首诗表现出来的语言风格。,答题步骤 (1) 准确点名语言特色是什么 (2)用诗中有关词句具体分析这种特色在诗中何处体现。 (3) 指出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感情。,春怨 金昌绪 打起黄莺儿,莫教枝上啼。 啼时惊妾梦,不得到辽西。 请分析此诗的语言特色。,答:此诗语言特色是清新、质朴、口语化。(步骤一)“黄莺儿”是口语化,显出女子的纯真娇憨。三、四句用质朴的语言表明了打黄莺是因为它惊扰了自己思念丈夫的美梦。(步骤二)

10、这样非常自然地表现了女子对丈夫的思念之情。(步骤三),寻隐者不遇 贾岛 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 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这首诗的语言有何特点?,本诗语言清新自然、朴实无华(步骤一) 。这首小诗,无华丽的词藻,以平常用语入诗,不着一色,寓问于答,简炼 而自然,寓深沉于平淡之中(步骤二)。全诗景中寓情,表现了诗人对隐者钦慕而不遇的惆怅之情(步骤三)。,能用来答语言风格的词一般有:,1、清新、自然(淡雅) 2、平淡、质朴(朴实无华) 3、华丽、绚烂(辞藻华美) 4、简洁、明快(言简意赅) 5 、委婉、含蓄,补充: 6 、明白晓畅(明快浅显)、 7 、多用口语(明白如话)、直率 8、笔调婉约、 9

11、、简练生动、 10、沉郁顿挫。,(一)清新自然 其特点是用语新颖,不落俗套。,清新自然的诗歌语言风格,一般在诗风比较亮丽,语言比较通俗,比喻新颖独到,包含着作者的喜悦之情的写景诗中体现。如山水田园诗人孟浩然和王维的诗。,绝句 杜甫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二)平淡质朴 其特点是选用恰当的字眼直接陈述,或用白描,不加修饰,显得真切深刻,又平易近人。平淡不等于简陋和寒伧,它是用语上的返璞归真,体现了诗人的真功夫,如陶渊明的诗,李煜的词。,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 陶渊明归园田居

12、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陶渊明归园田居,(三)华丽绚烂 其特点是有富丽的词藻、绚烂的色彩,奇幻的想象,各种修辞。如李商隐的诗。,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 李商隐锦瑟,半壁见海日,空中闻天鸡。千岩万转路不定,迷花倚石忽已暝。熊咆龙吟殷岩泉,栗深林兮惊层巅。云青青兮欲雨,水澹澹兮生烟。列缺霹雳,丘峦崩摧。 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四)简洁明快 其特点是明白通畅, 就是不绕弯子,一语道破,一语中的。明快莫过于白居易了。,梦微之 白居易 晨起临风一惆怅,通川湓水断相闻。 不知忆我因何事,昨夜三更梦见君。 注:元稹,字微之,(五)委婉含蓄 其特点是意在言外,常常不是直接叙述,而是曲曲折折的倾诉,言在此而意在彼,或引而不发,或欲说还休,让读者去体味。李清照后期的词。,如梦令(李清照) 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绿”、“红”分别借代绿叶和红花;“肥”和“瘦”分别形容叶的茂盛和花的凋零。词人惜花,为花悲喜,为花憎风恨雨,实际是含蓄地表达了青春韶光短暂、好花不常的惋惜之情。,六豪迈雄奇 沉郁顿挫,能用来答语言风格的词有:,清新自然、朴实无华 华美绚丽、明白晓畅 多用口语、简练生动 婉约缠绵、委婉含蓄 雄浑豪放、慷慨悲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