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中医学重点知识总结

上传人:l**** 文档编号:136896202 上传时间:2020-07-03 格式:DOC 页数:43 大小:9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临床中医学重点知识总结_第1页
第1页 / 共43页
临床中医学重点知识总结_第2页
第2页 / 共43页
临床中医学重点知识总结_第3页
第3页 / 共43页
临床中医学重点知识总结_第4页
第4页 / 共43页
临床中医学重点知识总结_第5页
第5页 / 共4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临床中医学重点知识总结》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临床中医学重点知识总结(4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中医学基础中医学基础中医学基础中医学基础 第一章第一章第一章第一章 阴阳五行学说阴阳五行学说阴阳五行学说阴阳五行学说阴阳的属性阴阳的属性阴阳的属性阴阳的属性 阳:明亮的、温热的、在上的、活动的、兴奋的、强壮的、外向的、无形的、机能亢进的阴:晦暗的、寒冷的、在下的、静止的、抑制的、虚弱的、向的、有形的、机能衰退的自然界:阳 日天昼火热温夏春干气清阴 月地夜水寒凉冬秋湿味浊人 体:阳 男外表背上气腑实阴 女里腹下血脏虚 阴阳之间的相互关系阴阳之间的相互关系阴阳之间的相互关系阴阳之间的相互关系 相互制约;互根互用;消长平衡;对立转化如:阳盛则热 阴胜盛寒;阳虚则寒 阴虚则热(填空);热者寒之 寒者

2、热之;实则泻之 虚者补之;“重寒则热,重热则寒”“重阴必阳,重阳必阴”“五五五五”,指木、火、土、金、水。“行行行行”,即运动变化。 “五行五行五行五行”,就是木火土金水五种物质的运动变化。五行学说五行学说五行学说五行学说是以五行的特性来推演和归类事物的五行属性的。所以事物的五行属性,并不等同于木、火、土、金、水本身,而是将事物的性质和作用与五行的特性相类比,而得出事物的五行属性。五行系列分类表五行系列分类表五行系列分类表五行系列分类表五行相生的次序五行相生的次序五行相生的次序五行相生的次序: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 五行季节生生生生化化化化过过过过程程程程 方向五气五色五味五

3、脏五官形体木火土金水春夏 长长长长夏夏夏夏 秋冬生长化收藏东南中西北风热湿燥寒青赤黄白黑酸苦甘辛咸肝心脾肺肾目舌口鼻耳筋脉肉 皮皮皮皮毛毛毛毛 骨2五行相克的次序五行相克的次序五行相克的次序五行相克的次序: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 第二章第二章第二章第二章脏象脏象脏象脏象按照脏腑的形态和生理功能特点按照脏腑的形态和生理功能特点按照脏腑的形态和生理功能特点按照脏腑的形态和生理功能特点,将脏腑分为三类将脏腑分为三类将脏腑分为三类将脏腑分为三类:五脏:心、肺、脾、肝、肾六腑:胆、胃、小肠、大肠、膀胱、三焦奇恒之腑:脑、髓、骨、脉、胆、 女子胞 脏腑在中医学里不单纯是一个解剖学单位脏腑

4、在中医学里不单纯是一个解剖学单位脏腑在中医学里不单纯是一个解剖学单位脏腑在中医学里不单纯是一个解剖学单位,更重要的是一个生理更重要的是一个生理更重要的是一个生理更重要的是一个生理或病理学方面的概念或病理学方面的概念或病理学方面的概念或病理学方面的概念。一个中医脏腑的功能一个中医脏腑的功能一个中医脏腑的功能一个中医脏腑的功能,可能包括西医几个脏可能包括西医几个脏可能包括西医几个脏可能包括西医几个脏器的部分功能器的部分功能器的部分功能器的部分功能;西医一个脏器的功能西医一个脏器的功能西医一个脏器的功能西医一个脏器的功能,可能分散在中医几个脏腑的可能分散在中医几个脏腑的可能分散在中医几个脏腑的可能分

5、散在中医几个脏腑的功能之中功能之中功能之中功能之中。脏腑学说脏腑学说脏腑学说脏腑学说,是通过对人体外在的现象观察是通过对人体外在的现象观察是通过对人体外在的现象观察是通过对人体外在的现象观察,研究人体各研究人体各研究人体各研究人体各个脏腑的生理功能个脏腑的生理功能个脏腑的生理功能个脏腑的生理功能、病理变化及其相互关系的学说病理变化及其相互关系的学说病理变化及其相互关系的学说病理变化及其相互关系的学说。此表要背此表要背此表要背此表要背:五脏五脏五脏五脏:主要生理功能 联系心 主血脉,主神智在志为喜 ,在液为汗 ;在体合脉、其华在面在窍为舌 “舌为心之苗”肺主气、司呼吸主宣发和肃降通调水道通在志为

6、忧,在液为涕;在体合皮、其华在毛在窍为鼻脾主运化 主统血(生理特点:主升清喜燥恶湿 )在志为思,在液为涎;在体合肌肉、主四肢在窍为口,其华在唇肝 主疏泄,主藏血在志为怒,在液为泪 ;在体合筋,其华在爪在窍为目肾藏精,主生长、发育与生殖.主水、主纳气在志为恐;在液为唾;在体为骨、主骨生髓其华在发 六腑的共同生理功能是六腑的共同生理功能是六腑的共同生理功能是六腑的共同生理功能是:将饮食腐熟消化,传化糟粕。 三焦三焦三焦三焦:1. 上焦 上焦的部位,为横膈以上的胸部。2.中焦 中焦的部位,是指膈以下,脐以上的上腹部。主要指脾胃的消化转输作用。3.下焦 下焦的部位,将胃以下的部位和脏器,如小肠、大肠、

7、肾和膀胱等,均归于下焦。 第三章第三章第三章第三章气气气气、血血血血、精精精精、津津津津、液液液液3含义含义含义含义:是构成人体的基本物质,它们既是从脏腑的功能活动中产生,又滋养脏腑、经络、组织、器官,保证各个机体的正常生理活动。 气气气气:气的概念:它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精微物质,又是指脏腑组织的生理功能。 气的分类与生成气的分类与生成气的分类与生成气的分类与生成:根据气的分布部位、来源及功能 特点分类1111元元元元气气气气:又称原气、真气、正气:作用:人体生命活动的原动力。(可能这样考:元气的生成?ABC) 2222脏腑之气脏腑之气脏腑之气脏腑之气:心气、肺气、脾气、胃气、肝气

8、、肾气、膀胱之气等。作用:推动各脏腑功能活动(脏腑功能的代名词)。 3333宗气宗气宗气宗气:由呼吸之气加水谷之气而生成。作用:司呼吸、推动心血运行。 中气中气中气中气:即脾胃之气的总称,位于中焦,助运化、输精微及维持脏在腹腔的位置。 营气营气营气营气:指分布于血脉之中的气,助血液运行及营养作用。 卫气卫气卫气卫气:分布于血脉之外的气,至胸腹脏腑,外至皮肤肌肉,具有护卫肌表调节汗孔开合及体温、温煦脏腑、润泽皮毛的作用。 7777经气经气经气经气:运行于经络之中的气,起联络和调节各器官作用。 血血血血:血的生成血的生成血的生成血的生成: 肾精 营气脾 心气水谷精微 心 血 脉管 五脏六腑肺气肝

9、精精精精:分为先天之精和后天之精,藏于肾,故又称肾精,是构成人体和维持生命的基本物质,关系到生长、发育、衰老、死亡。津液津液津液津液:是体各种正常水液的总称。A肾中精气 (先天之精化生) 脏腑脏腑之气经络经络之气B水谷精微之气(脾胃化生) 元气 脉外卫气脉营气C自然界清气(肺吸入)胸中宗气中焦中气 4(一)津液的生成与输布再吸收胃 脾 小肠 分清别浊 大肠粪便胃的游溢 肃降脾、肺、三焦皮毛汗液水谷 肺 下输膀胱 肾气化作用尿液 脾的散精 以三焦为通道 各个脏、器官、组织 津液的生成主要与以下器官有关:脾、胃、肾、膀胱 第四章第四章第四章第四章病因机制病因机制病因机制病因机制病因的含义病因的含义病因的含义病因的含义:凡引起人体发生疾病的原因,即为病因、或称致病因素(又称“邪气”)邪气邪气邪气邪气、正气与发病的关系正气与发病的关系正气与发病的关系正气与发病的关系:正气:疾病发生的因;邪气:疾病发生的条件。邪正斗争,正能胜邪,则不发病;邪胜正衰,发病。发病时,正胜邪退,则病愈;正不胜邪,则恶化。一一一一、六淫六淫六淫六淫六淫的含义六淫的含义六淫的含义六淫的含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范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