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科大19年6月考试《移动通信》期末大作业答案

上传人:you7****5932 文档编号:136890270 上传时间:2020-07-03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13.3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电科大19年6月考试《移动通信》期末大作业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电科大19年6月考试《移动通信》期末大作业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电科大19年6月考试《移动通信》期末大作业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电科大19年6月考试《移动通信》期末大作业答案(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7年12月考试移动通信期末大作业-0001试卷总分:100 得分:0一、 单选题 (共 25 道试题,共 100 分)1.扩频码和扰码分别需具有()A.自相关性、自相关性B.自相关性、正交性C.正交性、正交性D.正交性、自相关性正确答案:D2.我国目前有三大运营商获得了3G牌照,其中,WCDMA是由()在运营。A.中国联通B.中国移动C.中国电信D.中国铁通正确答案:A3.RAKE接收机主要是解决()A.多址干扰B.多径效应C.符号间干扰D.载波间干扰正确答案:B4.WCDMA系统中信号处理的过程是:()A.信道编码、调制、扩频B.调制、信道编码、扩频C.信道编码、扩频、调制D.扩频、信道编

2、码、调整正确答案:C5.IS-95CDMA系统的双模式含义是能以()方式工作A.模拟时分B.模拟频分C.码分扩频D.频分双工正确答案:A6.扩频信号经过解扩后,窄带干扰的频谱被( )。A.变窄B.展宽C.不变D.可能展宽,也可能变窄正确答案:B7.主叫用户呼叫数字公用陆地蜂窝移动通信网中用户所需拨打的号码是()A.移动用户ISDN号码MSISDNB.国际移动用户识别码IMSIC.移动用户漫游号码MSRND.临时移动用户识别码TMSI正确答案:A8.利用一定距离的两幅天线接收同一信号,称为( )。A.频率分集B.空间分集C.时间分集D.角度分集正确答案:B9.码字1101001和0111011的

3、汉明距离等于多少?( )A.2B.3C.4D.5正确答案:B10.无线移动通信系统采用的抗衰落技术中,分集技术包括空间分集、极化分集、角度分集、频率分集和( )分集等。A.距离B.速度C.时间D.空间正确答案:C11.WCDMA系统采用的多址方式为( )。A.FDMAB.CDMAC.TDMAD.FDMA/CDMA正确答案:D12.下列哪项不是GSMK最吸引人的地方?( )A.具有恒包络特性B.功率效率高C.可用非线性功率放大器和非相干检测D.高频率利用率正确答案:D13.( )波产生于粗糙的表面、小物体或其他不规则物体。A.反射B.折射C.绕射D.散射正确答案:D14.由于在电波传播路径上受到

4、建筑物及山丘等的阻挡所产生的阴影效应而产生损耗的是()A.码间干扰B.多址干扰C.慢衰落D.快衰落正确答案:C15.当移动台穿越工作于不同频率的小区时则发生()切换,即移动台先中断与原基站的联系,再与新基站取得联系。A.硬切换B.软切换C.硬软切换D.以上都不是正确答案:A16.CDMA软切换的特性之一是( )。A.先断原来的业务信道,再建立信道业务信道B.在切换区域MS与两个BTS连接C.在两个时隙间进行的D.以上都不是正确答案:D17.美国的IEEE802.11a/g和欧洲ETSI的HiperLAN/2中,均采用了( )技术。A.GMSKB.OFDMC.64QAMD.MIMO正确答案:B1

5、8.小灵通使用的调制信号是( )。A.MASKB.QPSKC./4-QPSKD./2-QPSK正确答案:C19.中国联通CDMA蜂窝系统采用的上行频段是()A.824848MHZB.825835MHZC.869894MHZD.870880MHZ正确答案:B20.p /4DQPSK的最大相位跳变为( )。A.45度B.90度C.135度D.180度正确答案:C21.一个分组码的汉明距离为32时能纠正多少个错误?( )A.13B.14C.15D.16正确答案:C22.用来存储用户密钥,保证系统能可靠识别用户的标志,并能对业务通道进行加密的是()。A.MSCB.OMCC.AUCD.EIR正确答案:C23.RAKE接收属于( )分集。A.时间B.空间C.频率D.角度正确答案:A24.一个用户在忙时一小时内先后进行了1分钟和5分钟的通话,此用户产生的话务量是()A.30毫爱尔兰B.60毫爱尔兰C.100毫爱尔兰D.10毫爱尔兰正确答案:B25.GSM的时隙帧结构有( )个层次。A.2B.3C.4D.5正确答案:B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习题/试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