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企业供应链风险管理.doc

上传人:灯火****19 文档编号:136890246 上传时间:2020-07-03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3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小企业供应链风险管理.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中小企业供应链风险管理.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中小企业供应链风险管理.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中小企业供应链风险管理.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中小企业供应链风险管理.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小企业供应链风险管理.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小企业供应链风险管理.doc(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中小企业的供应链风险管理 谈到供应链风险管理,首先得明确什么是供应链风险。比如,一个供应商毫无征兆(不可能毫无征兆,但隐藏得好,不容易被外界察觉是有可能的)地宣布不合作,或破产倒闭了。这是供应链风险吗?严格意义上,它一定是。但如果这家供应商只是供应贴纸的,可能没有哪个供应链管理者会认为这是风险,把它放在心上,因为打个电话或发布个信息,半个小时内可能就有10家8家同类供应商找上门,这个风险根本不叫个事。所以,供应链风险管理第一步:识别风险。 关于供应链风险的识别,可以有不同的分类方法。对于大公司,甚至上升到全球布局,战略层面。但对于中小企业来说,远没有那么高大上,脚踏实地来说,无外乎5种:“天

2、灾”,“人祸”,成本,品质,交期。下面我们就针对这5种供应链风险来谈谈欣博阅是如何应对的。一 天灾提到天灾对供应链的影响,恐怕2011年3月的日本地震, 10月份的泰国水灾,大家还记忆犹新。在电子制造业,“地球村”的感受可能比别的领域更明显一点:芯片是美国的,电子元件在日本,屏是韩国的,还有一部份物料可能来源于东南亚工厂,组装在中国,销售在欧洲。那么,任何一个环节的风吹草动,都会带来整个供应链的波动。地震,水灾这些自然灾害只是狭义的“天灾”,广义上,汇率波动,贸易摩擦,地缘政治乃至战争,这些都可以归类于“天灾”,属于不可抗力。那这些真的可以管理吗?理论上,答案是肯定的。因为总可以做些事来减小这

3、些风险带来的损失。问题是,付出和收益是否合理。就拿地震来说吧。日本,它代表了制造业的一个时代,甚至至今仍是制造业尖端的代表,它也是全球供应链中重要的一环,太多的日本元件和产品被作为业内第一选择。那我们真的会考虑日本是地震活动频繁的岛国,出于风险管理,而将它排除在合格供应商名录之外吗?相信很多公司都不会。 地震在天灾中算是频繁的了,但它仍是一个小概率事件。有影响不假,但造成供应链致命影响的机率还是少。另一方面,就算想管控此风险,地震监测局都搞不定的事,一个公司的采购部门能做的也有限。与此同时,二八原则无处不在,我们不能因为那20%的异常(事实也没这么高),就放弃那正常的80%。战争或政治也是一样

4、,我们完全没法预测普京哪天突然心情不好,要搞个军事演习解解闷。 结论:关于“天灾”这种不可抗力的供应链风险,欣博阅的对策是基本忽略,因为投入与收益不成比例。只是建立一个应急机制,当有影响的天灾出现时,及时采取合理的应对措施,将损失减小到最少,就算是风险管理成功。二 人祸有个供应商,突然关门跑路了,或接到一个大客户,马上不跟其它小客户玩了;有个客户由于自身销售情况不好,直接取消订单不提货了。我们把这些无关产品本身,无关天灾的风险,叫人祸。它产生的根源在于人,最常见表现为没有诚信,背弃合约。时代呼唤什么,就表示缺少什么。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人”好象被拔到一个最重要的高度。比如说销售:四流销售卖产

5、品,三流销售卖服务,二流销售卖理念,一流销售卖的是自己的人品。再比如天使投资,不看项目看团队,看的也是人。即使一个普通的打工仔,HR也会说:在我们公司,先做人,后做事。也就是,可靠可信赖的“人”,在这个时代是稀少的,难能且贵的。因为,这是一个缺乏诚信的时代。 供应链的第一大风险也是如此。中国“无商不奸”的说法古来以之,而资本主义“有100利润,就会使人不顾一切法律;有300,就会使人不怕犯罪,甚至不怕绞首的危险”(马克思)。所以,供应链一切风险的来源,在于人本身。而风险管理的第一步,也是最重要的一步,供应商的选择。 关于供应商选择的技巧有很多,各种各样各方面的资讯调研,企业背景,员工满意度,经

6、营发展方向,财务状况,行业信誉美誉,人力资源,客户信息,设备规模等等。这里不做供应商评审的专题讨论。只说一点,这些评审也只能看到表象,真正要看的,还是这些表象后面隐藏的人。除了企业的所有者(创始人),还有这个企业的核心团队。 一个企业就象一个人,如果手脚不协调,那不用说,一定是有病嘛,要么手脚残疾,要么大脑有问题(团队精神与执行力)。如果手脚到是很协调,穿着也很光鲜亮丽,但举止轻浮,流里流气,也未见得是可以信托之人(老板意志的外在体现企业文化)。 所以,选择一个供应商,其实就是选择这个供应商的老板和他的团队。首先,老板本人要被认可,其基本人品素质,眼界格局,理想抱负,胸襟气度,思维力与行动力等

7、,是否与公司要求相符,与公司能匹配。其次是他的团队是否认可,是否有能力实现老板的理念。这两点缺一不可。选对了人,其它的什么体系呀,工具呀,方法呀之类,根本不是问题。不会?没有关系,大家一起学习,一起成长就好了。但如果选错了人,其它的再好也无用,因为背弃随时发生。 简单点说,选择一个供应商,就应该是这样,在心里问一句:如果要和这个老板做儿女亲家,我是否愿意?如果答案是肯定的,基本上,突然中止合作的,悄悄关门跑路的,或者开始很好,后面偷工减料越做越差的,这些现象都不会有。为什么?因为这个老板人不错。人不错,事一定不会做得很难看。话说回来,做亲家是双向,一方肯娶,另一方未必肯嫁呢,所以,选择供应商,

8、门当户对很重要。题外话,至于怎么去认识一个人,那每个人都自有心得,各有法门了。喝喝酒可以,打打牌也可以,中国各种“国粹”不一而足,在帮助你怎样认识一个人方面,绝对是有“放大镜”或“照妖镜”的效果。 最关键的第一步做好了,以下的三个问题都不重要,都只是技术性问题,解决起来相当容易。三 成本成本恐怕是供应链风险管理无法避开的一环,控制成本是采购的天职。那么,成本行业最低,是供应链管理的目标,低于平均水平,是最基本要求。等于平均水平那就是一种风险。高于平均水平?那啥也不用说了,因为企业很快就会死掉。关于控制供应链成本,常规来说有5种方法:1. 货比三家这相当于中小企业的“招标”了。利用供应商之间的竞

9、争,避免一些供应商暴利或不合理利润的情况发生。 但这三家的选择,要注意两点,一是要符合上一节说的,关于人的选择,也就是,这三家要在合格供应商名录中。第二是,不要拿一些不在同一档次的,或与公司根本不匹配的供应商来比价,那毫无意义。 2. 成本分析货比三家就OK了吗? 比如三家分别报价10块,9块,8块,那么,选择8块的就算成本控制得很好了吗?不是!也许成本只需要5块,而业内常规毛利率为50%,那么,售价7.5块才合理。10块那个追求了100%的高毛利。我们8块多付出的0.5元,是为我们的外行付的代价,事实是7.5元供应商也可以接受,满意。通常来说,买的没有卖的精,怎么买,都有可能不是最佳选择。怎

10、么办呢?除非我们和卖家一样内行,懂行业专业知识,清楚市场行情,对成本构成了如指掌。那么,这才是一个优秀采购员,才有可能谈得上供应链成本管理。 3. 批量采购批量采购,对于供方来说就是“薄利多销”,很好理解。但对于企业来说,不利于现金流,不利于资金周转,至于有库存积压呆滞的风险。那最常见的方法就是资源整合:以批量采购的成本,去争取更多数量的客户订单,签订合同,获取定金。以客户订单数量,用FORECAST的形式要求供应商备料, 将成本和风险转移到供应商仓库。4. 定期COSTDOWN 很多情况下,采购与某个供应商合作时间长了,磨合顺了,各方面情况都趋于稳定,采购不会想要去换供应商,甚至多了解其它供

11、应渠道。这是人的惰性使然。这会给公司成本带来隐患,因为缺乏竞争,可能随着技术的发展,3年前的价格现在已经偏高了,但供应商肯定不会主动降价的。定期要求COSTDOWN就是避免这种情况发生而采取的一种机制:每半年,所有采购成本必须DOWN 5%. 无理由。更换供应商是种方法,更换设计,材质,工艺也是种方法。总之,降成本的空间也象海绵里的水,挤挤总是有的。5. 最优选择法(折腾法)很多商业中心都宣称“一站式”解决方案,说白点,也是利用人的惰性,增加客户粘度。比如能把所有需要的都采购齐全,而不需要到处跑,到处比,到处费口舌讨价还价。人都是有惰性的,这对于供应链成本管理这块来说是有风险的。说个最简单的,

12、产品外壳,很多公司有这样一种习惯,开模,注塑,表面处理都在一家,他们直接提供成品就好了,自己省心省力(另一个心理是,感觉这样的工厂够规模,工序完整,不容易倒闭,较安全)。事实上,这些所谓工序完整的工厂,仍有很多关键工序外包,比如调漆,配色,电镀,高光等。在制造业,分工是越来越细,越专的工厂成本才会越低。那么,如果开模在一家,注塑在一家,喷涂在一家,这样的成本,一定可以有比打包给一家更好的选择。很多大公司都会采用这样的策略,但中小企业却做不来,一方面是专业人力资源的缺乏,没有足够技术能力去管控这么多环节。另一方面还是惰性,不想为每个环节省个块儿八毛的去费力折腾。 另外,除了成本,最优选择,对品质

13、风险管理也是适用的,毕竟“术业有专攻”,专注于做某一块的,通常是小而精,比做大而全的品质要好。四 品质 关于供应链风险中的品质控制风险,是最能体现本文说的最关键一点,选择的重要性,人的重要性。因为事都要人去做,产品都是人做出来的。 纸面的品质保证体系很容易建立,比如获取一个ISO证书什么的。但证书只是一张纸,是没有实际意义的,把纸上的东西落实,执行还是靠人。无论流程多么严谨,工具多么科学,但使用的人不行,也一样没个好结果。我们见过太多供应商,有ISO质量保证体系,各种各样的文件也一大堆。但就是做过来的大货,与承认的样品完全不同。谁能解释这种神秘又离奇的现象?所以,关于供应链风险管理中的品质风险

14、,又要回到第一步:供应链选择时,这个团队的人,有没有意愿与能力去把事情做好?意愿最重要,能力可以培养,或与客户一起成长。结论:品质问题,其实是供应商团队配合意愿的问题,无关乎能力,或品质体系。所谓供应商评价,考核 ,汰换制度,说白了,也还是第一步,选择错了人的修正。注: 一个企业的品质控制,其实跟一个社会的法制建设是一样的。所谓有法可依,执行必严,违法必究。中国的法制建设的路有多远,中国企业品质控制的路就有多远,因为都是中国人在做,面对的也都是中国人。这当中有些什么问题,现在老外都懂。五 交期 交期应该在供应链风险管理中排最末吧,问题比较简单,阐述从略。1. 在供应商选择之初,产能和订单周期都是够的。2. 本司,或供应商其它客户,都不可以占用超过50%产能,否则存在风险。供应商预留10%机动产能要成为常态,100%持续满负荷运转的工厂,交期风险也较大。3. 国内外假期,行业传统淡旺季,工人求职离职流动规律,这是交期要考虑的重要因素。4. 配合客户订单预测,做长周期风险备料,与客户方签订合同收取定金减小风险的同时,库存风险要转嫁供应商。5. 采购订单中约束交期的条款一定要执行,不能只是形式。不能双方都选择性失明,当它不存在。最后,除了产能,惟一还能影响交期的就是异常。这又回归到上一问题,异常也是团队选择的问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