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信息系统概论期末复习指导(文本)

上传人:创****公 文档编号:136890230 上传时间:2020-07-03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13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管理信息系统概论期末复习指导(文本)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管理信息系统概论期末复习指导(文本)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管理信息系统概论期末复习指导(文本)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管理信息系统概论期末复习指导(文本)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管理信息系统概论期末复习指导(文本)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管理信息系统概论期末复习指导(文本)》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管理信息系统概论期末复习指导(文本)(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7.05.18)管理信息系统概论期末复习指导(文本)王春凤:大家好,欢迎参加今天的教学活动,本次活动的内容是期末复习,梳理课程的复习重点。各章复习重点 第1章 信息时代与信息化 1信息化的意义和内容 2我国信息化发展的基本形势和发展战略 3企业管理信息化的基本需求和措施 第2章 管理信息系统导论 1管理信息系统的定义 人机系统 一体化系统 2管理信息系统的分类 按核心业务活动分类(电子业务、电子政务、电子商务) 按数据处理方式分类(操作型MIS、分析型MIS) 按管理应用层次分类(事务型MIS、管理型MIS、战略型MIS) 按行业和业务职能分类(如电力管理信息系统、销售管理信息系统)

2、3管理信息系统的技术基础 三大核心技术 即:网络技术、数据库技术、开发语言 4管理信息系统的应用 (1)在企业中的应用 物料需求计划MRP 制造资源计划MRP II 企业资源计划ERP 客户关系管理系统CRM 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CIMS (2)在政府部门中的应用 (3)在农业领域中的应用 (4)在应用领域中的应用 (5)在智能交通领域的应用 5管理信息系统的学科基础 即:管理科学、系统科学和计算机科学 管理信息系统与管理科学、系统科学和计算机科学之间的关系。 第3章 管理信息系统的基本知识 1管理的基本知识 企业的含义 管理的概念、管理与信息系统的关系、管理现代化(主要包括管理思想、管理组织、

3、管理方法和管理手段的现代化) 管理的五大职能:计划、组织、指挥、控制和协调 管理的组织结构:直线制结构、职能制结构、矩阵式结构 管理的层次:高层管理、中层管理、基层管理 管理的扁平化 管理层次与决策类型的关系 2信息的基本知识 信息与数据的概念、信息与数据的关系 信息的基本属性:普遍性、事实性、层次性、可压缩性、扩散性、非消耗性、共享性、变换型和可转换性 信息处理的生命周期:可分为需求、收集、传输、处理、存储、维护、使用、退出(图34) 管理信息与决策的关系 3系统的基本知识 系统存在的三个基本条件:要素、结构和功能 系统的属性:整体性、关联性、层次性、统一性 系统的分解:系统分解的目的和原则

4、 第4章 管理信息系统的结构 1概念结构:由信息源、信息处理器、信息用户和信息管理者四大部件组成。图41 2业务功能结构 3管理职能结构 层次结构(纵向) 职能结构(横向) 金字塔结构(综合) 4软硬件结构 5网络计算结构:中央主机集中式分时处理模式、文件服务器模式、 C/S模式、B/S模式 第5章 系统开发方法概述 1软件危机:现象、原因和解决方法 2系统生命周期与主要开发阶段,见图51、52 3结构化方法 结构化分析 结构化设计 结构化开发方法的主要阶段(总体规划、系统分析、系统设计、系统实施、运行维护、系统评价)图53 4原型化方法:分为探索型、实验型、演化型 5面向对象方法:OOA、O

5、OD、00P 6管理信息系统开发的策略:系统开发具备的条件、开发前的准备工作、开发的主要方式 7项目管理的主要内容和组成、文档管理 第6章 需求分析 1需求分析的概念、难点,需求调查单位方法与原则 2有效沟通的原则、需求调查的主要内容 3总体规划的目的 保证信息共享 协调子系统间的工作 使开发工作有序进行 4总体规划的主要步骤 需求初步调查 确定系统目标 初步确定子系统组成与基本功能 拟定系统的实施方案 可行性分析 编制可行性分析报告 5系统分析的任务 详细调查并收集和分析用户需求 确定新系统初步的逻辑模型 编制系统说明书 6系统分析的工作要点 系统分析工作的主要活动:“理解”和“表达” 7系

6、统分析工作的难点:用户与系统开发人员知识结构不同,沟通有难度 8系统分析工作的对策:做好用户和系统分析人员的事前培训;选择正确的开发方法和良好的表达工具 9系统分析的思维逻辑(图63) 10系统分析的主要步骤(图64) 11业务流程的概念和业务流程分析的步骤以及业务流程重组的有关概念 12数据流程分析 数据流分析的概念 数据流的概念 进行数据流程分析的原因 数据流程分析的步骤 数据流图的画法(原则、方法与注意事项) 13数据字典与加工说明 14建立新系统逻辑模型的主要任务 15系统分析报告的作用 第7章 系统设计 1系统设计的任务与原则 2子系统划分的原则和方法 3模块结构设计(模块结构图的组

7、成、质量标准) 4模块结构的质量标准 块内联系和块间联系概念 耦合和内聚的概念 标准:耦合小、内聚大 5模块的耦合方式 数据耦合 控制耦合 非法耦合 6模块的内聚方式 巧合内聚、逻辑内聚、过程内聚、通信内聚、顺序内聚、 功能内聚 7模块结构图与框图、数据流图的区别 8从数据流图得到初始模块结构图的方法 9网络设计的主要步骤(图76) 10系统详细设计 编码设计、输出设计、输入设计、处理过程设计、数据库设计、人机界面设计、安全控制设计 第8章 系统实施 1系统实现的基本过程(图81) 2开发语言的选择 3程序质量的评价 4编程风格 5系统测试的任务 6测试的基本方法 黑盒测试法:穷举测试用例 白

8、盒测试法:穷举路径 7系统测试的步骤 模块测试 子系统测试 系统总体测试 查找错误,而不是证明程序没错 8系统切换前的准备工作 用户培训:事务管理人员、系统操作员、系统管理员 数据和文档准备 9系统切换的方式 直接切换 平行切换 分段切换 第9章 运行维护与系统评价 1系统维护的内容 硬件维护、数据维护、软件维护 2系统维护的分类 改正性维护、适应性维护、完善性维护、预防性维护 3系统可维护性的含义 4系统评价考虑的几个方面 5系统技术评价需要考虑的内容 三、课程考核有关说明 1考核方式及计分方法 本课程考核采用形成性考核与终结性考试相结合的方式。形成性考核占课程综合成绩的50%,终结性考试占

9、课程综合成绩的50%。课程考核成绩统一采用百分制,即形成性考核、终结性考试、课程综合成绩均采用百分制。 课程综合成绩达到60分及以上(及格),可获得本课程相应学分。 2形成性考核 形成性考核成绩包括形成性作业成绩和学习过程表现(或学习行为评价)成绩两部分,形成性作业成绩占课程综合成绩30%,学习过程表现(或学习行为评价)成绩占课程综合成绩20%。学习过程表现(或学习行为评价)成绩评定由分部(省校)负责设计组织。 采用纸质形成性考核册。 形成性考核任务的形式及计分方法 形成性考核任务列表 序次 章节 形式 开始时间 结束时间 权重 1 第1-3章 形成性作业 第3周 第10周末 10% 2 第4

10、-5章 形成性作业 第6周 第12周末 20% 3 第6-7章 形成性作业 第9周 第15周末 20% 4 第8-9章 形成性作业 第12周 第17周末 10% 5 学习过程表现(或学习行为评价)由分部自行设计组织 40% 每次形考任务按照百分制计分,所得分数乘以对应的权重,相加的和为课程的形成性考核成绩。 3终结性考试 考试手段:纸笔考试 考试方式:闭卷 考试时限:60分钟 试题题型包括单项选择题、判断题和应用题。 一套考过的题试卷代号:B 国家开放大学 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 “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 管理信息系统概论试题 2015年秋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3分,20题,共60分)1.一般情

11、况下,可将管理分为三个层次,即高层、中层和基层,其中高层管理属于( )。A战术级管理 B战略级管理 C控制层管理 D作业层管理2.管理是一项有序化的、经常性的过程,其最重要的职能之一就是( )。A信息的收集 B加工 C传输和利用信息 D决策3.系统分解的原则包括( )。A可控性原则、功能聚合性原则B可控性原则、功能聚合性原则、接口标准化原则C可控性原则、接口标准化原则D功能聚合性原则、接口标准化原则4.以下关于管理信息系统特点的说法,错误的是( )。A管理信息系统是一个“人机”合成系统B管理信息系统是一个一体化集成系统C管理信息系统是信息系统的一个子系统D管理信息系统是模型驱动的5. B/S是

12、一种重要的网络计算机模式,其含义是:( )。A客户/服务器模式 B文件/服务器模式 C浏览器/服务器模式 D分时/共享模式6下列对可行性研究报告描述正确的是( )。A可行性研究报告是系统分析阶段的工作总结 B可行性研究报告是系统开发任务是否下达的决策依据C可行性研究报告是系统分析人员和用户交流的主要手段D可行性研究报告是系统设计阶段工作的依据7系统设计工作不包括( )。A代码设计 B程序设计 C输入、输出设计 D数据库设计。8系统分析阶段的目标是完成( )。A程序设计 B物理设计C代码设计 D系统逻辑设计9模块间的调用关系不包括( )。A直接调用 B判断调用 C循环调用 D交换调用10数据字典

13、描述的信息有( )。 A数据流条目 B数据流条目、文件条目C数据流条目、文件条目 、数据项条目 D数据流条目、数据项条目11模块划分的原则是( )。A耦合小,内聚小 B耦合大,内聚小 C耦合小,内聚大 D耦合大,内聚大12对原系统进行分析和抽象,描述新系统逻辑模型的主要工具是( )。A组织结构图 B数据流程图C程序流程图 D业务流程图13系统测试的基本方法有( )。A一般测试法、特别测试法 B黑盒测试法、白盒测试法C单测试法、复杂测试法 D辑测试法、物理测试法14内聚是从功能角度来度量模块内的联系,下列的模块内聚方式中聚合度最高,性能最好的是( )。A顺序内聚 B逻辑内聚 C过程内聚 D功能内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模板/表格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