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IRA《伽玛刀治疗用钴-60γ放射源》

上传人:木92****502 文档编号:136888598 上传时间:2020-07-03 格式:PDF 页数:12 大小:553.4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CIRA《伽玛刀治疗用钴-60γ放射源》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CIRA《伽玛刀治疗用钴-60γ放射源》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CIRA《伽玛刀治疗用钴-60γ放射源》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CIRA《伽玛刀治疗用钴-60γ放射源》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CIRA《伽玛刀治疗用钴-60γ放射源》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CIRA《伽玛刀治疗用钴-60γ放射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CIRA《伽玛刀治疗用钴-60γ放射源》(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ICS 67.020 X04 团体标准 T/CIRA XXXXX2020 伽玛刀治疗用钴-60 放射源 Cobalt-60 Sealed Radioactive Sources for Gamma Knife Radiosurgery 点击此处添加与国际标准一致性程度的标识 (征求意见稿) 2020 年 7 月 2 日 XXXX - XX - XX 发布 XXXX - XX - XX 实施 中国同位素与辐射行业协会 发 布 T/CIRA XXXXX2020 目 次 目次 . I 前言 . II 伽玛刀治疗用钴-60放射源 . 1 1 范围 .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 1 3 术语和定义 .

2、 1 4 伽玛刀源规格及结构 . 2 5 技术要求 . 2 6 检验方法 . 3 7 检验规则 . 4 8 标志、资料、贮存、包装及运输 . 5 附录 A . 6 附录 B . 7 参 考 文 献 . 9 I T/CIRA XXXXX2020 前 言 本标准按照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中国同位素与辐射行业协会提出。 本标准由核工业标准化研究所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XXX、XXX。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XXX、XXX。 II T/CIRA XXXXX2020 伽玛刀治疗用钴-60放射源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伽玛刀治疗用钴-60放射源的规格及结构、技术要求、检验方法、

3、检验规则、标志、 资料、包装及运输等内容。 本标准适用于伽玛刀治疗用钴-60源。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 4075-2009 密封放射源一般要求和分级 GB/T 7465-2015 高活度钴-60密封放射源 GB 11806 放射性物品安全运输规程 GB 15849 密封放射源的泄漏检验方法 GBZ 114 密封放射源及密封放射源容器的放射卫生防护标准 EJ/T 788 高活度放射源等效活度测量方法 WS 582 X、射线立体定

4、向放射治疗系统质量控制检测规范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伽玛刀 gammaknife 含有多枚放射源的射束立体定向放射治疗系统。 3.2 伽玛刀治疗用钴-60放射源 cobalt-60 sealed radioactive sources for Gamma knife radiosurgery 在伽玛刀设备使用的钴-60放射源。 3.3 端面输出量率 radiation output 放射源轴向输出方向,据源端面一米处的辐射输出量率。 3.4 监督源 checkradiationsources 1 T/CIRA XXXXX2020 用来验证检测仪器和测量环境稳定

5、性的放射源。 3.5 输出均匀性 radiation output uniformity 一套伽玛刀治疗用钴-60放射源的端面输出量率的一致性。 4 伽玛刀源规格及结构 4.1 产品规格 按设备结构不同放射源分成多种规格,一些常用的伽玛刀治疗用钴-60放射源规格参见附录A。附 录A以外的规格型号由实际情况确定。 4.2 伽玛刀源结构 伽玛刀所用的钴-60源一般由若干枚单源组合成套, 放射源数量由设备决定。 单枚源由源芯、 垫块(必 要时)、内包壳、外包壳等结构组成,源芯应紧固。源的具体结构参见附录B,附录B以外的结构由实际 情况确定。 5 技术要求 5.1 原料要求 5.1.1 源芯材料 入堆

6、前的钴-59源芯采用金属状的镀镍钴粒、钴片或钴柱,化学纯度不低于99.5%。推荐采用钴柱作 为源芯, 钴柱密度达到 (8.800.05) g/cm3。 钴柱表面镀镍层的镍纯度不低于99.5%, 镍层厚度为540m。 辐照后的钴-60源芯应结构完整,表面光洁,镀镍层无脱落。 5.1.2 包壳材料 放射源的内、外包壳材料应采用022Cr17Ni12Mo2不锈钢,或其耐腐蚀性、可焊接性和机械性能更 优良的材料。 5.2 垫块 垫块的特性应符合GB/T 7465的规定。 5.3 包壳同心度 包壳内径和外径同心度小于0.05mm。 5.4 包壳焊接 包壳应采用熔焊,焊缝应完整、平滑、无明显焊接缺陷,焊缝

7、熔深应大于包壳焊口壁厚。 5.5 外形尺寸偏差 源的外径和长度分别不得超过其名义值0.05mm。 5.6 安全性能等级 2 T/CIRA XXXXX2020 放射源的安全性能等级应不低于GB4075-2009/E63535。 5.7 密封性能 源的密封性能用放射性泄漏量表示,其值应小于185Bq。 5.8 表面污染水平 源的表面放射性污染水平应小于185Bq。 5.9 端面辐射输出量率 单枚放射源的端面输出量率用放射源轴向输出方向上距源端面1m处的空气比释动能率(或照射量 率)表示。端面辐射输出量率的扩展不确定度应不大于5%(k=2)。 5.10 输出均匀性 一套伽玛刀治疗用钴-60放射源的单

8、源辐射输出量率不超过平均值的10% 5.11 装载活度测量要求 源的装载活度测量的总不确定度应不大于10%(k=2)。 5.12 源的使用寿命 5.12.1 放射源在使用期间应满足 WS582 规定的焦点剂量率要求。 5.12.2 在规定的使用环境和条件下,放射源的安全保质期为 15 年。 6 检验方法 6.1 源芯材料检验 入堆前的钴-59源芯材料和镍镀层的化学纯度及成分组成采用化学分析法或光谱分析法检验,也可 采用其他有效方法检验, 镍层厚度检验采用金相法或其他有效方法检验1。 对辐照后的钴-60源芯进行 外观观察或其他有效方法进行检验。 6.2 密度检验 钴-59原材料密度推荐使用液体浸

9、渍(酒精)法或其他有效方法进行检验2。 6.3 包壳材料检验 采用化学分析法或光谱分析法,检验包壳材料的成分组成,也可采用其他有效方法检验。 6.4 包壳同心度检验 采用影像测量仪对包壳的同心度进行检验,也可采用其他有效方法检验。 6.5 包壳焊接检验 在确定的焊接工艺条件下,用不少于3个焊接后的假密封源进行检验。先采用GB15849中的适当方 法进行泄漏测试,然后采用破坏性方法,将焊口纵剖切开,用熔深分析仪测量焊缝的熔深。成品源焊接 后对其焊缝外观进行观察,不再进行熔深检验。 3 T/CIRA XXXXX2020 6.6 外形尺寸检验 用一个内径为放射源要求的最大名义外径, 长度不小于源的外

10、形长度1.21.5倍的专用不锈钢管规检 验源的外径; 用一个长度为放射源要求的最大名义长度的专用不锈钢卡规检验源的高度, 源应能顺利通 过管规和卡规。管规和卡规在使用前后应用精度达到0.001mm的检验设备进行检测,检测结果都应符合 要求。 6.7 安全性能检验 放射源的安全性能等级检验,按 GB4075的规定进行。 6.8 泄漏检验 放射源的泄漏检验采用GB15849规定的浸泡法。也可采用其他适当方法进行检验。 6.9 表面污染检验 放射源的表面污染采用GB15849中的擦拭法。 6.10 端面辐射输出量率检验 用电离室测量源的底端面到电离室中心一定距离处的辐射输出。对所测数据经过必要的修正

11、(包括 仪器的刻度因子、环境散射、空气密度等)之后,给出距放射源底端面1m处的空气比释动能率(或照射量 率)。测量条件参考EJ/T788的规定。 6.11 装载活度检验 采用电离室装置测量放射源某一方向的辐射输出量率,根据实际情况按GB/T7465-2015附录C给出 的方法一或方法二进行计算得出装载活度。 6.12 单源输出均匀性检验 在同一测量环境下对一套伽玛刀放射源的所有单源进行端面辐射输出量率检验, 根据结果进行均匀 性评估。测量环境的一致性用一枚监督源进行验证,检验一套伽玛刀源前后分别测量同一枚监督源,前 后测量值的差异应不超过1%。 7 检验规则 7.1 概述 产品检验分为型式检验

12、和出厂检验. 7.2 型式检验 本标准6.16.10为放射源型式检验项目。按如下规则进行检验: a) 研制新产品或重新恢复生产时; b) 放射源在规格、工艺及材料有重大改变,可能影响产品性能时; c) 出厂检验结果异常,认为有必要时; d) 国家质量监督部门提出型式检验要求时。 7.3 出厂检验 4 T/CIRA XXXXX2020 出厂前应对每个成品源的外观、尺寸、表面污染、放射源泄漏、端面输出量率以及装载活度进行检 验。 7.4 定期检验规则 放射源的定期检验项目为包壳焊接、安全性能等级,周期为每4年一次,但当检验结果不符合技术要 求时应增加检验频次,直至确认检验指标质量稳定。 7.5 检验结果的判定 放射源所有检验结果应符合本标准的技术要求。有一项不合格者,判为该件产品不合格。 8 标志、资料、贮存、包装及运输 8.1 源标志 应在放射源包壳牢固清晰地进行标志,标志应至少能准确反映生产厂家、生产年份、放射性核素、 序列号等信息。放射源的标志应与放射源的编码一一对应,放射源的编码按国家环境保护总局环发 (2004)118号放射源编码规则执行。 8.2 随源资料 放射源生产厂家应为放射源建立和编制如下文件: a)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国内外标准规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