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三三六评价法”谈高校校园旅游资源建设.doc

上传人:灯火****19 文档编号:136887789 上传时间:2020-07-03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36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基于“三三六评价法”谈高校校园旅游资源建设.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基于“三三六评价法”谈高校校园旅游资源建设.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基于“三三六评价法”谈高校校园旅游资源建设.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基于“三三六评价法”谈高校校园旅游资源建设.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基于“三三六评价法”谈高校校园旅游资源建设.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基于“三三六评价法”谈高校校园旅游资源建设.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基于“三三六评价法”谈高校校园旅游资源建设.doc(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基于“三三六评价法”谈高校校园旅游资源建设 以合肥学院为例摘要 :高等院校,历来以其悠久的历史、深厚的文化底蕴、优美的自然环境和人文景观吸引着人们的目光.近几年,高校校园旅游作为一个新兴产业,千呼万唤始出来,且正悄然走向市场,现在在上海、北京等大都市逐渐发展起来。但是像合肥学院这样的新型高校又该怎样面对呢,本文根据“三三六”旅游资源评价法对此进行了探索分析。关键词:旅游资源、合肥学院、三三六评价法1.概述1.1 合肥学院 高校校园旅游又称为“文化游”,是指以高等院校独特的建筑风格,优美秀丽的校园风景,悠久而深厚的文化底蕴以及浓郁的学术氛围为依托,吸引游客前来参观游览,从而带来一定经济效益与社会

2、效益以及的社会活动。1.2 三三六评价法卢云亭是中国现代地理学家、生态旅游学家以及小困农业旅游学家。“三三六”评价法是卢云亭先生提出的旅游资源评价方法,该方法综合考虑了以下一个因素:表.1“三三六”评价法三大价值三大效益六大条件艺术欣赏价值历史文化价值科学考察价值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地理位置及交通市场客源条件投资条件施工条件1.2 合肥学院 合肥学院(Hefei University)直属于合肥市;1980年,由新中国放射化学奠基人杨承宗先生创办(合肥联合大学)并担任首任校长。2002年,合并合肥教育学院、合肥师范学校正式组建合肥学院,是国家首批61所“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和首批52所

3、“服务国家特殊需求人才培养项目”培养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试点工作单位之一,也是一所以工学、经济学、管理学为主,文学、理学、教育学、艺术学协调发展,具有一定办学规模的城市型综合大学。2.三大价值进入21世纪,高校的发展进入一个全新时期,我国高校招生人数不但增加,校园规模不但扩大。一是高校之间合并,校园与校园之间的围墙拆除;二是校园的整体搬迁,重新兴建校园。合并的校园经过整合之后,缺少校园中心区,一些标志性的、具有一定特色风格的科技楼、图书馆、实验楼、学生活动中心、艺术楼等校园主体建筑拔地而起,重新构建了新校园的中心区,并围合成有一定文化内涵和独具特色、引人遐想、发人深思、催人奋进的中心广场。新建高

4、校校园经过精心选址,高标准的规划设计及富有特色的建筑设计、景观环境设计,使校园的建筑与环境景观充分结合,创造出山水大学、园林大学、绿色大学等各具特色的校园风貌,不仅给师生提供了良好的学习生活环境,而且丰富了城市景观,积淀了一定的旅游资源。校园的一些标志性建筑洋溢着人文气息,如武汉大学的图书馆作为武汉大学的象征物,寓意大学是知识的殿堂,时代呼唤人文素质的回归,许多人慕名而来,接受这种文化气息的熏陶,具有比较高的艺术欣赏价值 合肥学院组建于2002年,即使院内以前属于合肥教育学院的建筑历史也不算悠久。所以不像其他老牌名校一样有着或多或少的历史遗迹,但是合肥学院本身发展过程中也有属于自己的遗迹,校园

5、内也存在了不少名人的活动痕迹。比如一期校园里的德国总统等外国友人种植友谊松、图书馆里的杨成宗塑像等等,此外学校也时常有名人访问,这些都有一定的文化价值。大部分院校的校园内本身都是不具备科学考察价值的,但是由于大学本身属于科学技术发展的重要领域,很多人为因素都赋予了其一定的价值。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人为设置,比如合肥学院校园内种植的各种植物;二是可以透过大学科学研究来看到一些科技发展。3.三大效益3.1经济效益 发展校园旅游是高校自筹经费的有效途径之一。高校利用自身的资源优势,发展校园旅游,不仅可以为学校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还可以为其所在地区带来一定的经济效益。旅游的六要素是“食、住、行、游

6、、购、娱”,高校发展校园旅游可以促进各个行业的发展,并有利于相关的基础设施建设。武汉大学已经采取收费的方式,将樱园正式对外开放,樱花盛开季节对每位入园者收取入园费8元,其它时间的入园费为5元3,从中可以估算出该校的旅游经济收益。剑桥大学吸引着无数的游客去“朝拜”, 据统计,1986年将近400万人到剑桥旅游,其中55%是外国人,他们给剑桥市带来1.1亿英镑的旅游收入4。而高校旅游资源的开发也有利于大学与社会的文化交流,尤其是对于旅游相关专业可以更方便直接地接触到课本上学习的知识。3.2文化效益 高校旅游作为文化旅游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强大的市场吸引力和生命力。高校的主体是青年学生,他们充满

7、了朝气和强烈的知识渴求,运动场上矫健的身影、树林里朗朗的书声、图书馆里伏案疾书场景及食堂里的碗筷交响曲构成了校园一道生机勃发的风景线。校外的人总想到校内看一看一代矫子的学习生活方式,走出校门的老校友们经常来校园寻找自己的青春时代。同时,大学校园内还经常举办一些文体活动,如音乐会、文艺演出、体育赛事、庆祝活动等。随着市场经济的推行,大学教育的逐渐开放, 这些活动资源被大学生享用外,还可以与社会共享,转化为旅游资源。 此外,高校中一些经常性的科普展览及学术交流活动,同样可以吸引大量的人来参加,这也在无形之中转化成了旅游资源。3.3环境效益 相对于经济效益和文化效益,环境效益会小一点。但也有浙江大学

8、的例子,浙大新校园对水系的利用,除了再现优美的自然景观外,将江南地域文化与浙大校风文脉相结合,其曲水流觞生态节串起大大小小几十个园林空间,水的浪漫气息自由穿行于校园之间,也反映了浙大海纳百川的气度,整个校园随处有景,人行其中,宛如入画。 4.六大条件4.1 地理位置及交通由于城市的发展,现在很多大学出现了老校区在市中心,而在郊区建设新校区的情况。合肥学院也不例外,合肥学院新校区位于安徽省合肥市经济技术开发区锦绣大道158号,老校区已经停止教学活动了。4.2 景观地域组合 20世纪90年代初期的第二次院校调整,有关高等院校实行“聚合”的结果是独立大学规模的扩大、多校区大学的进一步发展、大学及其校

9、园在空间上的进一步集中以及高等院校的城市化、区域化趋势日益明显等等,很多大学有紧邻着另外的大学。而大学校园作为一个整体,学校内部的地域组合状况也是比较好的,当然对于合肥学院来说一期和二期校园的分离确实是一个严重问题,学校应该在以后的继续发展中克服这样的弊端。4.3 景区游客容量现在国内校园旅游发展较早的高校都出现了游客过多、游客素质不高的问题。所以清华、北大等高校选择按时开放,武汉大学则进行收费,还有一些高校只接受某些特定领域的旅游团体。不过对于合肥学院这样的新兴高校还不会有那么大的压力,现在校园完全可以满足旅游的要求。4.4 市场客源分析4.4.1 观光型旅游。这种旅游主要依托高校校园自然景

10、观资源和人文景观资源。其客源市场主要集中在受过高等教育的或其子女、亲属正在接受高等教育的人群当中,特别是一些百年老校,其客源不仅有大量的国内学者及普通游客,而且有慕名而来旅游观光的国外游客。除此之外,高校校园还利用其特有的动植物景观资源开展旅游文化节等活动吸引游客。如武汉大学的樱花园,每年三月樱花盛开的时节,就吸引了许多游客来校观赏,它不仅是武汉大学的旅游景点,也是武汉市旅游区的一个旅游点。 4.42 修学型旅游。进入二十一世纪,人类社会步入知识经济时代,人们对知识的追求超过历史上任何时期。而具有强大人文资源的高校,是培养人才的摇篮,责无旁贷地承担着这一社会责任。他们开办了各种形式的继续教育,

11、如各种层次的学历进修、专业进修、职业技能培训、岗位就业培训、执业师考前培训、研究生考前培训、英语四、六级考前培训、出国留学人员培训等。大量的社会各阶层、各单位人员为了各自的目的纷纷来到高校,他们既是高校的学员,也是高校旅游资源的消费者,既要交纳一定的学费,又要开展一些其他旅游消费活动,从而促进了校园经济乃至整个城市及地区经济的发展。 4.43 探亲型旅游。随着我国家庭结构的变化,青年学生多为独生子女,是父母双亲的掌上明珠,子女与父母之间的感情依赖性特强,加上校园良好的景观环境,导致很多学生家长经常来到校园探亲度假,由此形成了高校校园旅游的又一客源市场。 4.44 会务型旅游。高校具有较强的学术

12、优势,经常举办各种形式的国际或国内学术交流会、学术研讨会,这些会议吸引着大量的国内外学者前来参加,他们也带来了高校及地方旅游业的兴旺。 4.45 科普教育型旅游。高校具备各种类型的博物馆、展览馆等科普型人文资源,如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的恐龙化石馆等,每年吸引着大量的中小学生及社会其他人士前来参观, 他们不仅是科普教育基地,也是校园的重要旅游资源。 4.46 文体活动型旅游。高校由于具有较高素质的人才、较好的体育设施及良好的空间环境等优势,经常举办一些大型的文体活动,这将吸引大量学生及其他人士来校观光,成为校园的另一种重要旅游活动,如一些高校承办的全国大学生篮球联赛(CUBA)就是其中之一。 4

13、.5 投资条件分析 目前,经费因素制约着很多高校的发展。发展校园旅游可以充分发挥市场的作用,当前高校旅游发展的潜力比较大,一定可以吸引很多社会资源参与进来,而学校也需要做好监管,还是得以校园自身的建设和发展为重。4.6 施工条件分析 现在很多大学都在不断地建设,在建设中必须要考虑到质量、容量以及安全等方面的问题,也要留好发展用地,避免重复建设,校园应该越老越有文化氛围的。5高校校园旅游资源经营模式 高校校园景观是一种特殊的旅游资源,她不同于一般风景旅游区,在经营过程中必须采取合理的经营模式,否则不仅会影响师生的正常学习生活,而且会使校园中的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遭到破坏,得不偿失。笔者建议,高校校

14、园旅游资源应由学校后勤集团统一经营、统一管理,有选择地适度开放,并做到保护培育与开发利用并举,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并重。在不影响学校正常秩序的情况下,也可以适量与校外旅游企业联营,形成旅游区中的一个旅游点,从而推动地方旅游经济的发展。参考文献 1 李岚清.李岚清教育访谈录M.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2 庄逸苏 潘云鹤. 论大学园林 J 建筑学报 2003年6月 3 朱宇恒 王诚等. 浙江大学紫金港校区东区规划概述J 建筑学报 2004年1月 4 吴丹丹 柳肃. 大学校园内历史建筑和地段的保护与更新J 中外建筑 2004年1月 5 沈济黄 陆激. 大学校园的城市设计策略 J 新建筑 2004年2月 6 韩福丽.高校校园旅游资源开发研究A 魅力中国 2011年6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