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馆新建项目可研性研究报告.doc

上传人:灯火****19 文档编号:136886981 上传时间:2020-07-03 格式:DOC 页数:58 大小:71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图书馆新建项目可研性研究报告.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8页
图书馆新建项目可研性研究报告.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8页
图书馆新建项目可研性研究报告.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8页
图书馆新建项目可研性研究报告.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8页
图书馆新建项目可研性研究报告.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图书馆新建项目可研性研究报告.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图书馆新建项目可研性研究报告.doc(5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图书馆新建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班级:2014级工程管理一班学号:20142126088姓名:谢伟目录第一章 总论2第一节 项目背景2一、项目名称2二、项目建设单位2三、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依据2四、项目提出理由3五、可行性研究的范围3六、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原则3七、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要求3第二节 项目概况4一、拟建地点4二、建设内容与建设规模4三、项目建设目标4四、主要建设条件4五、项目投入总资金5六、主要技术经济指标5第三节 问题及建议6第二章 项目的建设背景及必要性7第一节 项目区域建设背景71、政策背景72、区位背景8第二节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81、现有图书馆建筑和设施陈旧,无法满足教学和科研

2、需要82、满足老师和大学生积累知识的需要93、满足大学生主动学习的需要94、大学生教学的需要10第三章 建设条件、技术标准及建设内容11第一节 建设条件11第二节 技术标准11第三节 建设内容11第四章 图书馆现状12第一节 图书馆现况12一、场址现状照片12二、场址周边情况12第二节 场址条件13一、自然及水文条件13二、场地地震效应14三、交通条件14第五章 图书馆新建方案15第一节 设计依据15第二节 规划设计原则16第三节 主要技术标准16第四节 建设方案16一、总体设计16二、总平面布置18三、功能要求18建筑设计要求19四、平面设计19五、立面设计20六、主要建筑用料做法20第六章

3、 节水节能措施22第一节 节水节能的必要性22第二节 节能、节水的原则和要求23一、节能的原则和要求23二、节水的原则和要求23三、节能措施24第三节 节能评价27第七章 环境影响评价28第一节 项目场址环境现状28第二节 环境标准28第三节 项目环境影响分析29一、建设期间对环境的影响29二、建设期间环保措施30三、运营期间环保措施31第四节 环境影响评价结论32第八章 安全、卫生与消防33第一节 安全33第二节 卫生331、加强环卫宣传教育,加强管理332、设置垃圾分类箱343、培养驾驶员爱护环境的意识34第三节 消防34第四节 劳动安全35第九章 项目实施组织管理36第一节 项目招投标3

4、6一、招标依据36第二节 项目管理37一、建设期项目组织机构37二、项目管理措施39第三节 资金管理40第十章 项目实施进度42第一节 项目总工期42第二节 项目实施计划42第三节 项目实施进度图43第十一章 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44第一节 投资估算44一、投资估算依据44二、投资估算编制范围45三、投资估算45第二节 资金筹措46第十二章 社会评价47第一节 项目对社会的影响分析47第二节 项目与所在地互适性分析48第三节 社会风险分析48第四节 社会评价结论49第十三章 研究结论与建议49第一节 研究结论49第二节 建议50第十四章 附页511. 建设投资估算表: (单位:万元)512、项目

5、区位示意图523、改造方案布置图534、比选方案布置图535、可研专家评审意见536、项目批文53第一章 总论第一节 项目背景一、项目名称图书馆新建工程二、项目建设单位云南大学滇池学院三、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依据1、国家发改委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指南 2、国家发改委、建设部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第三版)3、图书馆检测报告4、普通高校图书馆规程 5、国家计委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指南6、现行的法律、法规、设计标准7、项目单位提供的其它基础资料8、图书馆设计建设规范9、委托方提供的有关资料四、项目提出的理由与过程10、国家、地方相关法律法规四、项目提出理由 现有建筑不足以供应使用,需新建后投入使用,

6、满足全校师生热烈期盼的愿望,提升全校师生的知识储备。五、可行性研究的范围 可行性研究工作范围包括:项目建设的背景及必要性、现状及需求分析、建设方案、环境影响分析及评价、节水节能、项目实施组织机构及招投标、项目实施计划、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社会评价等。六、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原则本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以图书馆新建为主线,项目的建设符合国家资源“四节一环”(节约建设土地、节水、节能、节材、环保)要求,结合土地利用情况,本着以人为本、实事求是、因地制宜、可持续发展的原则编制。七、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要求 分析与项目有关的市场、资源、工程技术、经济、社会等各方面问题进行全面的分析、论证和评价,从而判断项目在

7、技术上是否可行,经济上是否合理。第二节 项目概况一、 拟建地点云南大学滇池学院施工场址。二、 建设内容与建设规模拟建图书馆建设项目占地面积20亩,总建筑面积为13500平方米,规划藏书90万册,按照中等城、国家中型图书馆标准建设。三、 项目建设目标建成后的图书馆大楼将成为学校的图书阅览、信息技术处理、学术交流、历史展览、标本展览、档案管理为一体的学校信息、学术交流、校园展示中心。新馆将具有计算机管理、声像处理、缩微、安全保障等配套服务系统,成为具备现代化功能的大型高等学校图书馆。四、 主要建设条件1、项目建设利用学校园内现有原址,无需征地,也没有大量拆迁工作量,项目建设前期工作量小,工程前期投

8、资少。 2、根据当地地下水水质分析资料,认为场内地下水对混凝土无侵蚀作用。建设地点没有不良地质情况。适宜本项目的建设。 3、项目建设地点的地势平坦,土方工作量不大,适宜本项目的建设。五、项目投入总资金项目总投资为3000万元。在总投资中工程费用为2150.8万元,其中建筑工程费1320万元,设备购置及安装工程费360万元;工程建设其它费用625.7万元;预备费223.5万元。本项目资金来源为申请上级专项补助资金800万元,自筹资金2200万元。六、主要技术经济指标序号名称单位经济指标备注1项目建设规模1.1项目占地面积134001.2项目总建筑面积135001.3总建筑物占地面积45001.4

9、绿化面积53602绿化率%403建筑密度%33.54容积率15项目总投资万元3000第三节 问题及建议1、 项目应严格按照图书馆建筑设计规范(JGJ38-99 2012年)进行新建.2、 做好项目周边的建筑物保护工作,施工期间,做防噪音、防灰尘措施。第二章 项目的建设背景及必要性第一节 项目区域建设背景1、政策背景 中共中央总书记在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指出:“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当今时代,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丰富精神文化生活越来越成为我国人民的热切愿望。要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激发全民族文化创造

10、活力,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使人民基本文化权益得到更好保障,使社会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使人民精神风貌更加昂扬向上。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完善扶持公益性文化事业、发展文化产业,坚持把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作为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的主要途径,加大投入力度。”该项目建成后将会推动某某文化事业的大发展,丰富了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同时也填补某某公共文化设施的空白,使新市区的城市品位进一步提升。 国家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三五”规划中明确地将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化事业,不断提高全民族的文化素质纳入了“十三五”计划建设目标,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内容。针对当前我国文化事业的实际情况和科技发展的水平,整合包括

11、图书馆、博物馆、美术馆、艺术院团、研究机构等现有的文化信息资源,形成互联网上中华文化信息资源的整体优势,在全国范围内实施“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该项目实施后,将满足某某各类人员的求知需求,人民的文化权益将得到更大保障。2、区位背景学校附近海埂片区位于昆明市西南部5公里的滇池之滨,属滇池环湖生态旅游圈核心区。该片区已建成逾百个以观光游览、度假休闲、商务会议、健身娱乐为主要内容的项目,包括1个国家4A级景区、1个云南省规格最高和规模最大的会议中心、3座博物馆、2个18洞高尔夫球场、2个专业化体育训练中心、4个四星级酒店、23块足球场、54块网球场、8个游泳馆、4个保龄球馆等,已形成以体验25

12、个少数民族风情和高原体育训练、康体休闲度假为支柱的两大特色品牌,在全国十二个国家级旅游度假区中独树一帜。该片区环境优美、空气清新、交通畅达、适宜人居,成为海内外游客到云南的必达之地和首选之地。除此以外还需增添文化气息。第二节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1、现有图书馆建筑和设施陈旧,无法满足教学和科研需要学院现有全日制在校本科生18000余人,分别来自全国27个省(市、区),是云南省规模最大的独立学院。但现如今图书馆面积严重不足,给教师、学生的学习、科研工作带来诸多不便,已经直接影响了学校的教学、科研工作。老图书馆建筑年代久远,无法满足信息技术对馆舍建筑的要求。因此,加快建设新图书馆工程,使其达到国家规定

13、的有关标准,满足广大师生员工的教学科研和学习任务是学校当前最为迫切的任务。2、满足老师和大学生积累知识的需要 知识的积累是创造力培养的基础。创新是对前人或他人经验成果综合利用的基础上提出新观点、新理论、新方法。产生的新成果。学生知识的主要来源,一靠课堂获得专业知识的教育;二靠图书馆获得广博知识的教育。图书馆是知识的宝库,积淀着厚重丰富的科学文化底蕴和内涵。图书馆的知识除具有丰富性、新颖性的特点外,最重要的一条是汇集了各学科各类的知识,便于学生拓宽专业口径,建立合理的知识结构,掌握多学科的知识,进行综合、渗透、交叉、嫁接,在积累中创新,在应用和创新中获得更多知识的积累。 3、满足大学生主动学习的

14、需要 在进行大学生教育工作时,应提倡在导师指导下,以学生自学为主的学习方式。这种方式使学生从按部就班、循序渐进的被动教育中走出来,投进图书馆的怀抱,依据个人的知识基础、个人兴趣,结合社会对人才的需要,有针对性地选取自己的主攻方向。图书馆以其庞大的知识信息系统、现代化的服务设施、优良舒适的学习环境和氛围,为研究生主动学习提供了最佳场所和理想空间。4、大学生教学的需要 大学生教育更强调思维训练及对获取知识方法的掌握。启发式、讨论式、参与式、提问式、辩论式、组织自学式等教学方法的采用必须建立在充分占有足够的相关资料的基础上,否则很难形成教学互动的良性循环。这就迫使无论是导师还是学生都必须在图书馆里花费相当多的时间查找资料,做好课前准备。图书馆工作不仅仅是知识创新、科学研究的前期劳动,同时还是课堂教学创新必不可少的前期环节。此外,教学课程体系的改革增加了试验、实践、调研。科学研究等环节的比重,而这些环节的成功组织,同样对图书馆有着很强的依赖性,使图书馆的教育职能得到进一步扩充和加强。第三章 建设条件、技术标准及建设内容第一节 建设条件1、项目的建设符合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