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研人才需求引导科学就业

上传人:L** 文档编号:136883891 上传时间:2020-07-03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6.6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调研人才需求引导科学就业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调研人才需求引导科学就业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调研人才需求引导科学就业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调研人才需求引导科学就业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调研人才需求引导科学就业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调研人才需求引导科学就业》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调研人才需求引导科学就业(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调研人才需求 引导科学就业 国际教育学院09年社会实践报告实践活动项目背景:今年是祖国成立的第六十年,在为我国在经济、文化等各方面取得的巨大成就而欣喜的同时,中原工学院国际教育学院也在继续寻求新的提高机会,暑期伊始,国际教育学院以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思想,以促进大学生就业、促进校企合作为主题,以调查纺织行业营销模式及对人才需求为导向,从深入厂区、体验生活、学生角色转变等方面落实大学生三下乡活动。7月10日,由该院团总支、学生工作部共同组建的“中原工学院国际教育学院暑期社会实践团队”在团总支书记车巧凤老师的带领下,深入山东德州华源生态科技有限公司,进行了为期三天的社会实践调研活动。实践活动

2、前期筹备:国际教育学院师生为这次实践活动的顺利、圆满开展进行了精心的策划和准备。该院领导对此次活动高度重视,给予大力支持。出行前,院党总支陈燃副书记多次与对方企业联系沟通实践事宜,为实践团队设计科学的行程路线;到达企业后,陈书记又多次打电话询问实践情况,并对炎热天气下学生的身体适应状态尤为关注,使参加此次活动的师生都颇为感动。此次社会实践虽然时间紧凑,但计划完成的内容十分丰富。实践团根据各个学生的专业分为四个定向小组,分别就热点重点的问题进行深入的研究,张维浩 曲永伟负责“中国纺织行业现状”的探究,宋源、徐晓朦负责“纺织行业的营销现状及困难”的探究,何易衡、田浩进行“校企合作的现状及问题障碍”

3、的问题整理,刘家慈、秦海立负责“企业建立实习基地的现状和问题”的搜集问答等。以这四项主题为重点,成员们在出发前通过各种渠道搜集材料,经过反复的讨论和筛选后,准备了近百个问题,例如:“纺织专业对就业人才的最重要素质的要求是什么?”“如何应对校企合作的供不应求或是供过于求的问题?”“如何建立具有纺织专业特色的营销模式?”等等。另外还就这些问题的可能性回答写了几千字的总结。到达厂家之后,师生们又马不停蹄的继续认真有效地开展包括参观厂区、深入车间、问卷调查、企业座谈等在内的各项活动,小组成员认真细致的做了各项活动的记录,希望能最大量的吸取经验,把这些宝贵的经验带回学校,使纺织专业学生能借此了解专业知识

4、的掌握、实践能力的培养对今后就业的重要性;使会计、营销专业学生能感受到具备丰富的营销管理理论与获取更多实际经验的必要性。实践活动具体内容:在厂领导的带领下,我们参观了公司的厂区,通过参观与厂领导的介绍,我们了解到,德州华源生态科技有限公司坐落在山东德州天衢工业园内,是一家新兴的现代化纺织公司。它地理位置优越,西临104国道,东与京福高速公路相连。 公司投资4.5亿元,注册资金3000万,占地12万平方米。现有环锭纺5万枚。7万锭的项目正在规划当中,公司技术一流,配备国际一流的纺织器材和配件。可生产16S-100S的各种普梳纱和精梳纱。公司成功开发了木代尔,天丝,竹纤维,吸湿排汗,轻量保湿终结,

5、铜铵纤维,发热纤维,尼龙纤维,大豆纤维,羊毛系列,有机棉系列,粘胶系列,木代尔竹节纱系列,产品销往全国各地,并出口到韩国,日本,香港等国家和地区。 同时公司成功申请并注册了“锦密纺”专利技术,与普通环纺相比,成纱强力提高了15%,3MM以上的毛羽降低了30%,具有广阔的市场发展前景。 国际教育学院学生向华源公司车间生产一线负责人请教问题参观学习途中,厂区工作人员告诉我们,纺织业在中国既是传统产业,也是优势产业,为国民经济作出了巨大的贡献。近年来高科技产业的发展和国民经济结构的调整特别是国有企业的改革,使纺织业面临的问题进一步凸现,如企业的重组,劳动生产率的低下,设备的陈旧和技术的落后,等等。然

6、而,纺织工业仍然是一个大产业并在整个经济结构中占据重要的地位。2000年纺织工业出口顺差320亿美元,占全国外贸顺差的70。据2009年数字统计,纺织业产业工人1300万,占全国产业工人13,固定资产占全国的11.4;而江苏省纺织工业出口创汇达 74亿美元,占顺差净值16亿美元的94。全国近13亿人口,其衣用和装饰用纺织品离不开纺织工业。 据测算,中国加入WTO后最大的受益者是纺织行业:7年内纺织行业上岗人数估计增加23;在未来5年里,中国纺织工业总产值将每年以6。5的平均速度增长;到2015年,纺织纤维年加工总量将达到1825万吨,人均年消费量将达到8.8公斤左右;纺织服装年出口创汇将达到6

7、50亿美元;行业科技进步对产值增长的贡献率有望达到60以上。二十一世纪贸易体制的主要变化有:一方面,关税的不断降低,非关税贸易壁垒的不断减少,必然出现西方发达国家以其高新技术产品直接冲击发展中国家;另一方面,发达国家利用技术优势,设置繁多的技术规定和标准,形成各种无形的技术、标准壁垒,限制发展中国家的产品进入他们的市场。所以我国的纺织品避免不了的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在减弱。我国纺织品出口一直是简单的加工和基于中国劳动力的低价格策略,但现在我们已经失去了这种优势。南亚的国家,如印度,泰国,巴基斯坦等比我们更有劳动力优势。所以需要寻找新的模式,来改变现状。否则,在国际分工和产业转移的形势下,我国的纺

8、织品出口肯定是逐渐萎缩,直至在国际分工中退出纺织服装行业,这是经济全球化发展的必然。并且,近年来,在经济危机的大背景下,我国与印度等传统纺织品大国受影响较大,但孟加拉国的纺织品出口却迅速增长。尤其是在08年底和09年,孟加拉纺织品出口增长40%以上。原因很简单,因为他们可以以更低的价格提供产品。经济危机导致发达国家消费者消费能力的下降,在现阶段,他们更愿意购买低价的产品。鉴于此情况,我们站在学生的角度上结合在课本上的知识和实际情况,深思熟虑后认为应该从以下方面解决问题:努力继续保持纺织品在国际市场的竞争优势,必须同时加快结构调整,在研发和品牌建设上下功夫,摆脱低价竞争策略。意大利作为世界第3大

9、纺织品出口国在产业发展策略上的方法值得我们借鉴。意大利在纺织品,服装领域有设计生产、销售、推广等完善的产业链体系,并且有独特的创新能力和对高质量产品,以及品牌建设的不懈追求。这也正是意大利纺织品长盛不衰并且独具魅力的原因,也是我国的纺织品企业需要效仿的发展方式。在随后的两天,同学们被分配到各个车间和部门进行培训与实习,锻炼自己的实际动手能力。实践活动心得体会: 参加这次实践活动的同学通过此次德州之行受益颇丰,虽然我国成就辉煌,建国六十年和改革开放三十年来的巨大飞跃让全国人民感到无比的自豪和骄傲,但我国的科学技术,包括纺织类在内都没有完全达到世界的顶尖地位,而科学技术的研发就需要靠大学输送的人才

10、们来进行研究和推广,这也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创建和谐社会内容中重要的目标。不可否认全球经济危机也给我国带来了一定的挫伤,尤其对于大学生来说,就业似乎愈发的艰难,这次的实践,师生们亲临企业,以学生的身份直接和人才需要方进行交流,对自己的就业方向、工作内容等都有了直接的了解。同时化课本的理论知识为实际操作的过程,很好的完成了知识向技术的转化。实践活动经验总结:这是一次不可多的的实践机会,让我们学生在走出校园之前能有机会先走入企业,这无疑能够给学生们以后的就业指明方向,同时也能清楚如何提高自己,如何深化自己的专业知识,如何提升自身的素质修养等等。实践活动是学生锻炼自己的重要途径,国际教育院将继续努力,争取更多的实践机会,更好的为学生们服务。短暂的时光转瞬即逝,三天的时间已经让师生与员工亲如一家,依依不舍。经过参观与交流,实践队员对企业的运营和管理大开眼界,受益匪浅。学生们纷纷表示,不仅看到了目前中国民营纺织企业的发展状况,更了解到了企业对人才的现实需求,为他们下一步的学习和知识能力储备指明了努力的方向。国际教育学院暑期社会实践团队在结束此次活动行程后,立即赶回学校,召开“实践活动总结交流大会”,参加实践的老师和学生各抒己见,交流心得,为此次暑期实践活动画上了圆满的句号,也为今后活动的开展提供可资借鉴的宝贵意见。 国际教育学院团总支 2009.07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