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医学概论复习.doc

上传人:灯火****19 文档编号:136883701 上传时间:2020-07-03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1.5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基础医学概论复习.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基础医学概论复习.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基础医学概论复习.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基础医学概论复习.doc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基础医学概论复习.doc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基础医学概论复习.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基础医学概论复习.doc(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基础医学概论复习1. 骨的构造骨由骨质、骨膜和骨髓构成。2. 关节的基本结构关节的几本构造包括关节面、关节囊和关节腔三部分3. 躯干骨的组成躯干骨包括椎骨、肋骨和胸骨三部分4. 脑颅诸骨的名称,上、下肢骨组成名称脑颅骨共八块,包括成对的颞骨和顶骨,单块的额骨、筛骨、蝶骨和枕骨。上肢骨分为上肢带骨和自由上肢两部分。上肢带骨包括锁骨和肩胛骨。自由上肢骨包括臂骨(肱骨)、前臂骨(桡骨和尺骨)和手骨(腕骨、掌骨和指骨)等三部分。下肢骨分为下肢带骨和自由下肢骨两部分。下肢带骨即髋骨,由髂骨、坐骨和耻骨组成。自由下肢骨包括大腿骨(股骨和髌骨),小腿骨(胫骨和腓骨)和足骨(跗骨、跖骨和趾骨)三部分。5. 三

2、大关节的组成肩关节、髋关节、颞下颌关节消化系统由消化管和消化腺两大部分组成。消化管包括口腔,咽,食管,胃,小肠(十二指肠、空肠、回场)和大肠(盲肠、阑尾、结肠、直肠、肛管)。消化腺有小消化腺和大消化腺两种。小消化腺散在于消化管各部的管壁内,大消化腺有三对唾液腺(腮腺、下颌下腺、舌下腺),肝和胰。胃的形态,分布,位置 小肠的分布肝的形态和位置胆囊的位置、功能6. 消化系统的组成,消化管的组成,消化腺的组成呼吸系统由呼吸道和肺组成。通常将鼻咽喉称为上呼吸道,气管和各级支气管为下呼吸道。呼吸系统的主要功能是进行气体交换,即吸入氧,排除二氧化碳。喉是呼吸管道,也是发音器官。肺的分叶:左二右三。7. 呼

3、吸系统组成、功能、上下呼吸道的组成,喉的功能,气管的位置,左右支气管形态差别,肺的位置、形态、分叶8. 泌尿系统的组成、功能,肾的位置、形态,膀胱三角,男女性尿道特点泌尿系统由肾、输尿管、膀胱和尿道组成。其主要功能是排除机体新陈代谢中产生的废物和多余的水,保持机体内环境的平衡和稳定。此外,肾还有内分泌功能,能产生促红细胞生成素和对血压有重要影响的肾素等物质。肾是实质性器官,左右各一,形似蚕豆,位于腹后壁。膀胱三角:膀胱底内面,有一个由两侧输尿管口和尿道内口形成的三角区域。男性尿道特点:兼有排尿和排精功能女性尿道特点:短宽而直9. 精子产生的器官,排除途径,卵子的产生器官,受精的部位精子产生的器

4、官:睾丸排除途径:附睾、输精管和射精管卵子产生的器官:卵巢受精的部位:输卵管壶腹10. 心血管系统的组成,体循环和肺循环的概念,心的位置,三尖瓣的位置,心的正常搏点,心的营养血管心血管系统包括心、动脉、毛细血管和静脉。体循环:左心室主动脉及其分支动脉毛细血管上、下腔静脉及其属支右心房 肺循环:右心室肺动脉及其分支肺泡毛细血管肺静脉及其属支左心房三尖瓣:右房室口周缘的纤维环上附有三片呈三角形的瓣膜,称为三尖瓣三尖瓣受血流冲压而关闭右房室口,可防止血流逆流入右心房心的正常起搏点:窦房结心的动脉供应主要来自左、右冠状动脉11. 眼球壁主要结构(三层)研究内容物的组成眼球壁从外到内依次为外模、中膜、内

5、膜三层。眼球内容物包括房水、晶状体和玻璃体。黄斑:在视神经盘的颞侧约3.5毫米处的稍下方,有一黄色的小区称为黄斑,其中杨的凹陷称中央凹,是感光最 敏锐的部位 。12. 神经系区分中枢和周围两系神经元(细胞)的基本结构,常用术语灰质、白质中枢神经系统包括脑和脊髓,分别位于颅腔和椎管内。根据周围神经系统和中枢连接位置的不同,可分为与脑连接的脑神经和与脊髓连接的脊神经。周围神经还可依据其分布对象的不同,分为躯体神经和内脏神经。灰质:神经元胞体及树突集中处色泽灰暗称灰质白质:神经纤维(轴突)集中部位,因髓鞘含有类脂质而色泽亮白称白质13. 脊髓的位置,下端水平脊髓灰质、白质分布的形式、脊髓功能脊髓位于

6、椎管内。脊髓由灰质和白质两部分构成。在脊髓横切面上,可见中央有一细小的中央管,围绕中央管周围是呈“H”形或蝶形的灰质,灰质的外周为白质。脊髓的功能表现在传导和反射两方面。14. 脑的分部,脑干的分部()脑的五个叶,躯体运动中枢和躯体感觉中枢位置脑位于颅腔内,分为端脑,间脑,中脑,脑桥,延髓和小脑6个部分。通常将中脑,脑桥和延髓合称为脑干。五个叶:额叶、顶叶、颞叶、枕叶、岛叶。15. 四大基本组织的名称()上皮组织的分类、结缔组织分类、血液的成分、血细胞的分类四大组织:上皮组织、结缔组织、肌组织和神经组织。大部分上皮组织呈薄膜状覆盖于身体的表面或内衬与体腔及各种有腔器官的腔面,称被覆上皮。部分以

7、分泌功能为主的上皮细胞构成腺上皮。结缔组织分成:固有的结缔组织(疏松结缔组织、致密结缔组织、脂肪组织和网状组织)、液体状态的血液、固体状态的软骨和骨。血液由血浆和血细胞组成。血细胞包括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16. 肌组织的分类,神经组织的组成,神经元的基本结构肌组织分类:骨骼肌,心肌和平滑肌。神经组织组成:神经细胞和神经胶质细胞神经元的基本结构:神经元形态多样,一般由胞体和突起构成,胞体包括: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突起分为:树突、轴突。17. 精子由何种细胞产生?排卵“月经周期”产生精子细胞:生精细胞排卵约在月经周期的第14天。月经周期的长短因人而异,平均28天左右。18. 先天性畸形发生

8、原因,如何预防原因:遗传因素,环境因素和两者的共同作用。遗传因素包括染色体的畸变和基因突变。环境因素统称为致畸因子,包括生物性致畸因子、物理性致畸因子、药物性致畸因子、化学性致畸因子、其他致畸因子。预防措施:孕前、孕后进行遗传咨询。做好孕期保健,预防感染。谨慎用药是孕妇防止药物致畸的主要途径。戒烟、戒酒,被动吸烟并不亚于主动吸烟,应引起重视。减少射线的照射,包括X射线和其他射线。19. 新陈代谢,内环境和稳态,反射与反射弧,兴奋性与兴奋新陈代谢:机体与环境之间进行物质交换和能量转化以实现自我更新的过程,包括合成代谢与分解代谢两个方面。内环境定义:指细胞直接生存的环境即细胞外液内环境稳态的定义:

9、指机体内环境的各种理化性质保持相对稳定的状态反射是指在中枢神经系统的参与下,机体对内外环境刺激产生的规律性应答反应。反射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兴奋:在刺激的作用下,机体或组织细胞所产生的变化称为反应,如果反应由相对静止变为活动状态,或功能活动由弱变强的,称为兴奋。兴奋性:兴奋组织欧细胞接受刺激后产生兴奋的能力,称为兴奋性。20. 生命活动的基本特征生命活动的基本特征:新陈代谢,兴奋性,适应性,生殖21. 生理功能的三个调节机制神经调节,体液调节和自身调节。22. 血液的组成及各成分的功能,ABO血型的类型及各类型的凝集原,凝集素血液由血浆和悬浮于其中

10、的血细胞。血液的基本功能:物质运输;缓冲作用;保持体温稳定;参与止血;防御和保护作用A型:A凝集原,抗B凝集素B型:B凝集原,抗A凝集素AB型:A、B凝集原,无凝集素O型:无凝集原,抗A、B凝集素23. 心肌的四个生理特征,每搏输出量,血压定义,心血管活动调节的中枢心肌的四个心理特征:兴奋性、传导性、收缩性、自律性每搏输出量:每次心搏中由一侧心室射出的血量血压:是血液在血管内流动时,作用于血管壁的压力,是推动血液在血管内流动的动力心血管中枢是指与心血管反射有关的神经元集中的部位。这些神经元广泛地分布在中枢神经自脊髓至大脑皮层各级水平,最基本的心血管中枢位于延髓。24. 呼吸过程的三个环节,潮气

11、量和肺活量定义,呼吸中枢三个环节:外呼吸、气体在血液中的运输、内呼吸潮气量:每次吸入或呼出的气量肺活量:补吸气量、潮气量和补呼气量三者之和称为肺活量呼吸中枢:在中枢神经系统,产生和调节呼吸运动的神经细胞群称为呼吸中枢,它们分布在大脑皮质、间脑、脑桥、延髓、脊髓等部位。延髓是呼吸基本中枢。25. 有效滤过压公式有效滤过压=滤过的动力 - 滤过的阻力=肾小球毛细血管血压 - (血浆胶体渗透压+囊内压)26. 蛋白质的一级结构P164指蛋白质多肽链中氨基酸残基的排列顺序27. 蛋白质中氮的含量P160平均为16%28. 核酸的二级结构P172DNA二级结构:双螺旋结构29. 碱基的配对原则P172两

12、条核苷酸链以碱基之间形成的氢键相连,A只能与T相配对,形成两个氢键;G与C相配对,形成三个氢键30. 核酸的作用P171核酸是生命活动中的生物信息大分子,具有复杂的结构和重要功能。DNA的功能是携带遗传信息;RNA参与遗传信息的复制和表达,某些情况下,RNA也可作为遗传信息的载体。31. DNA和RNA的基本化学组成P172DNA:腺嘌呤、鸟嘌呤、胞嘧啶、胸腺嘧啶、D-2-脱氧核糖、磷酸RNA:腺嘌呤、鸟嘌呤、胞嘧啶、尿嘧啶、D-核糖、磷酸32. 酶P175酶是活细胞产生的一类具有高度催化效率和高度专一性的生物大分子,包括蛋白质和核酸等;是生物催化剂33. 酶促反应的特点P175酶的主要成分是

13、蛋白质;酶具有高度的催化效率;酶具有高度的特异性;酶活性的可调节性34. 维生素B1、B2、PP、C、叶酸、A、D、E缺乏症状P177、178B1:维生素B1缺乏时,体内TPP含量减少,从而使丙酮酸氧化脱羧作用发生障碍,使能量供应不足,影响了心肌、骨骼肌和神经系统的功能,临床表现为脚气病B2:出现舌炎、唇炎、口角炎、眼角膜炎和眼球多呈血管等症状PP:出现癞皮病,临床表现为机体裸露的部位出现对称性皮炎等C:抗坏血酸(坏血病)叶酸:DNA合成受到抑制,骨髓幼红细胞DNA合成减少,细胞分裂速度降低,细胞体积变大,出现巨幼红细胞贫血A:夜盲症,皮炎/眼干,生长障碍D:佝偻病、软骨病E:不育,习惯性流产

14、,肌营养不良,动脉硬化35. 生物氧化的定义P184指物质在生物体内的氧化过程,主要指糖、脂肪、蛋白质在体内分解时逐步释放能量,最终生成二氧化碳和水的过程,生物氧化又称组织呼吸或细胞呼吸36. 糖的无氧氧化和有氧氧化的反应产物P191、193无氧氧化:葡萄糖转变为乳酸有氧氧化:葡萄糖转变为水和二氧化碳37. 糖原合成的器官P197肝,肌肉38. 糖异生的含义P198葡萄糖异生作用由非糖物质转变成葡萄糖或糖原的过程称糖异生39. 血糖的含义P200血糖指血液中的葡萄糖40. 血脂的组成P201主要包括三酰甘油、磷脂、胆固醇及其酯、游离脂酸等41. 尿素合成的场所P211肝脏42. 医学微生物学(

15、重点标志内容)P233微生物:真核细胞型微生物(真菌),原核细胞型微生物(细菌、螺旋体、支原体、立克次体、衣原体和放线菌),非细胞型微生物(病毒)细菌:原核生物界的一种单细胞微生物。基本结构: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和核质;特殊结构:鞭毛、菌毛、荚膜和芽孢。荚膜:成分多为多糖、多肽;作用:抗吞噬作用,黏附作用,抗有害物质的损伤作用。鞭毛:化学成分为蛋白质,是细菌的运动器官。菌毛:化学组成是菌毛蛋白,有黏附作用。芽孢:杀灭芽孢最可靠的方法是高压蒸汽灭菌。当进行消毒灭菌时往往以芽孢是否被杀死作为判断灭菌效果的指标。细菌的毒力:侵袭力,毒素细菌的感染方式和类型:隐性感染,显性感染(急性感染和慢性感染;局部感染和全身感染)葡萄球菌:最常见的化脓性球菌,医院交叉感染的重要致病菌。所致疾病:化脓性炎症、食物中毒、假膜性肠炎、烫伤样皮肤综合征、毒性休克综合征链球菌:革兰阳性球菌。所致疾病:各种化脓性炎症、猩红热、新生儿败血症、细菌性心内膜炎及风湿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