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坑换撑设计.doc

上传人:灯火****19 文档编号:136883384 上传时间:2020-07-03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8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基坑换撑设计.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基坑换撑设计.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基坑换撑设计.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基坑换撑设计.doc(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换撑设计1、内支撑体系的安装与拆除顺序须与设计施工步骤一致,必须严格遵守先换撑后拆的原则。换撑的工序详见施工工序图。2、换撑采用素砼在地下室楼板标高范围回填,且须在拆除支撑前回填完成并达到设计强度后,方可拆除支撑。3、内支撑系统应分区对称拆除,先凿除支撑间的连接节点,在凿撑杆;支撑拆除时应随时观察围护结构的变形及周边道路的沉降、开裂情况。4,拆撑施工工艺及技术要求(1)基础底板砖胎膜砌好后,在基础底板砖胎膜与支护桩之间的空虚浇捣C25砼作为传力带,地下室各层楼板外墙与支护桩之间的空隙充填500mm厚C25砼。(2)回填砼强度达到100%设计强度后,方可拆除支撑。(3)支撑先拆连系梁,后拆主撑梁

2、,最后拆围檩。(4)内力监测:在拆除内支撑结构前以及整个拆除过程中进行内力监测,做到信息化施工。首先是对基坑位移和内支撑梁的内力监测,根据监测结果得出内力分布情况,卸荷时根据内力分布情况做到均匀卸荷,在卸荷过程中监测内力重分布情况,做出正确判断。(5)切割卸荷:根据现场具体情况,用切割机将支撑梁联系梁切割卸荷,严格按照对称、平衡约束控制,两组同时对称作业,保持结构换撑平稳过渡,防止结构本体及支撑立柱变形。(6)静爆拆除工艺:先凿除支撑梁表面的钢筋保护层,气焊烧断支撑梁箍筋。可用风动凿岩机在梁顶面按要求进行打孔(亦可预埋PVC管),孔径32mm,孔距200mm,孔位须避开梁内钢筋,孔深钻至梁底面

3、上150mm即可。大面积静爆前先做试爆,主要测试钻孔孔距、孔深、装孔药量、膨胀剂药效等,取得成熟后调整施工方案;期望形成200200200mm混凝土块段,并粘连在支撑梁的钢筋上。(7)人工用风镐等工具将静爆后的混凝土块从钢筋上剥离,用氧焊将连接钢筋割断,人工将混凝土碎块清运出场。(8)支撑拆除前须编制专项施工方案,专项施工方案需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并符合相关法规、规范的要求。专项施工方案在施工前报送监理、设计、甲方、其它相关单位和主管部门。拆除施工前,需对已完工的建筑采取合理的保护措施,以免砼块体等掉落时损坏已完工的建筑。建议在底板、楼板表面铺设一定厚度的砂层。拆除支撑时,单层一般先拆除连系梁(如果拆除连系梁后,该位置支撑梁单跨超过15m,需先在支撑梁底部进行临时支撑,或调整拆除顺序),然后拆除支撑梁、最后拆除围檩。两层支撑都拆除后,方可拆除立柱。拆除支撑时可先在支撑和围檩接驳点进行,破开混凝土保护层厚断开箍筋及上部、中部主筋,暂时保留底部主筋不断开,然后拆除中间部分,整根梁混凝土全部拆除完毕后,最后才断开梁底部主筋。拆除过程中,部分梁拆除后梁的种种不得对围檩和立柱产生不平衡弯矩(切割拆除时需特别注意立柱两侧部分切除后剩余的梁重量不平衡破坏立柱),特别是拆除下层支撑时严禁损坏立柱。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