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11-12学年高一物理上学期12月月考【会员独享】.doc

上传人:bao****ty 文档编号:136879868 上传时间:2020-07-03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3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辽宁省11-12学年高一物理上学期12月月考【会员独享】.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辽宁省11-12学年高一物理上学期12月月考【会员独享】.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辽宁省11-12学年高一物理上学期12月月考【会员独享】.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辽宁省11-12学年高一物理上学期12月月考【会员独享】.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辽宁省11-12学年高一物理上学期12月月考【会员独享】.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辽宁省11-12学年高一物理上学期12月月考【会员独享】.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辽宁省11-12学年高一物理上学期12月月考【会员独享】.doc(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沈阳二中20112012学年度上学期12月月考高一(14届)物理试题 说明:1.测试时间:90分钟 总分:100分 2.客观题涂在答题纸上,主观题答在答题纸的相应位置上 第卷 (48分)一、选择题(每小题至少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共12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如图所示,甲、乙、丙、丁是以时间t为横轴的图像,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A图甲可能是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时间图像.B图乙可能是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时间图像.C图丙可能是自由落体运动的速度时间图像.D图丁可能是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时间图像.2.竖直放置的两端封闭的玻璃管中注满清水,内有一个红蜡块能在水中以0.1 m/s的速度匀速上浮.现

2、当红蜡块从玻璃管的下端匀速上浮的同时,使玻璃管水平匀速向右运动,测得红蜡块实际运动方向与水平方向成30角,如图所示.若玻璃管的长度为1.0 m,则可知玻璃管水平方向的移动速度和水平运动的距离为 ( )A.0.1 m/s,1.7 m B.0.17 m/s,1.0 mC.0.17 m/s,1.7 m D.0.1 m/s,1.0 m3.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人走路时,只有地对脚的作用力大于脚蹬地的作用力,人才能前进B以卵击石,石头无恙而鸡蛋碎了,是因为鸡蛋对石头的作用力小于石头对鸡蛋的作用力C甲、乙两队拔河,甲队胜,并不能说甲对绳的拉力大于乙对绳的拉力D运动员从地上跳起,是由于地面给运动员的作用

3、力大于运动员给地面的作用力4.物理量或物理量的单位,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在力学范围内,长度、质量、时间为三个基本物理量B.后人为了纪念牛顿,把“牛顿”作为力学中的基本单位C.1N/kg =1m/s2D.“米”、“千克”、“牛顿”都属于国际单位制的单位5.以下关于力和运动的说法正确的是( )A.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 B.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C.物体的速度越大,其惯性就越大 D.作用在物体上的力消失后,物体的速度就消失6蹦极是一种极限体育项目,可以锻炼人的胆量和意志.运动员从高处跳下,弹性绳被拉展前做自由落体运动,弹性绳被拉展后在弹性绳的缓冲作用下,运动员下落一定高度后速度减为零.

4、在这运动员下降的全过程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运动员一直处于失重状态B弹性绳拉展后运动员先处于失重状态,后处于超重状态C弹性绳拉展后运动员先处于超重状态,后处于失重状态D弹性绳拉展前运动员处于失重状态,弹性绳拉展后运动员处于超重状态7于原点O的三力平衡,已知三力均位于xOy平面内,其中一个力的大小为F1,沿y轴负方向;力F2的大小未知,与x轴正方向的夹角为,如图所示.下列关于第三个力F3的判断,正确的是( )A.力F3只能在第二象限B.力F3与F2夹角越小,则F2与F3的合力越小C.力F3的最小值为F1cosD.力F3可能在第三象限的任意区域ab8.所示,a为水平输送带,b为倾斜输送带

5、.当行李箱随输送带一起匀速运动时,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 )Aa、b上的行李箱都受到两个力作用Ba、b上的行李箱都受到三个力作用Ca上的行李箱受到三个力作用, b上的行李箱受到四个力作用Da上的行李箱受到两个力作用, b上的行李箱受到三个力作用9在空气阻力大小恒定的条件下,小球从空中下落,与水平地面相碰后弹到空中某一高度以向下为正方向,其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如图所示,取g=10 m/s2,则以下结论正确的是 ( ) A.小球能弹起的最大高度为1 mB.小球能弹起的最大高度为0.45 mC.小球弹起到最大高度的时刻t2=0.80 sD.空气阻力与重力的比值为1510用力F拉一物体使其以加速度a在水

6、平面上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力F的水平分量为F1,如图所示.若以与F1大小、方向都相同的力F代替力F拉此物体,使物体产生的加速度为a,则( )A.当该水平面光滑时,aaC.当该水平面粗糙时,aa11如图所示,在光滑的水平地面上,质量分别为m1和m2的木块A和B之间用轻弹簧相连,在拉力F作用下,AB共同以加速度a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某时刻突然撤去拉力F,此瞬间A和B的加速度大小为a1和a2,则( )A.a1=a2=0 B.a1=a,a2=0 C., D.,v0甲乙v0丙P12如图所示,甲、乙、丙三小球位于同一竖直面内,甲、乙在同一竖直线上,甲、丙在同一水平线上,水平面上的P点在丙的正下方.某时刻甲、乙

7、、丙同时开始运动:甲以速度v0向右做平抛运动,乙以速度v0沿水平面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丙做自由落体运动,不计空气阻力.则( )A若甲、乙、丙三球同时相遇,一定相遇在P点B若只有甲、丙二球相遇,此时乙球一定在P点C若只有甲、乙二球相遇,此时丙球还未着地D无论初速度v0大小如何,甲、乙、丙三球一定会同时在P点相遇第卷 (52分) 二、实验题(每空2分,共14分)13在“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的实验中,其中的三个实验步骤是:(1)在水平放置的木板上固定一张白纸,把橡皮条的一端固定在木板上,另一端拴两根细线,通过细线同时用两个弹簧秤互成角度地拉橡皮条,使它与细线的结点到达某一位置O点,在白纸上记下O

8、点的位置和两弹簧秤的读数F1、F2和_(2)在纸上根据F1和F2的大小和方向,应用_定则作图求出合力F(3)只用一只弹簧秤通过细绳拉橡皮条,使它的结点到达_,记下此时弹簧秤的读数F 和细绳的方向14如图所示,是某同学在做“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的实验中得到的一条纸带,纸带上标注了几个计数点O、A、B、C、D、E、F,并且相邻两个计数点之间还有4个点没有画出,纸带旁还给出了最小刻度为1mm的刻度尺,已知打点计时器所用交流电频率为50Hz,即打点周期为0.02s(1)请根据图中信息,写出计数点 A对应刻度尺上的读数 _ cm;(2)由纸带可以计算出小车的加速度是 _ m/s2 (结果保留三位

9、有效数字);(3)该同学在研究小车的加速度a和小车质量M的关系时,始终满足Mm(m为砂桶及砂的质量),且所有操作均正确,结果得到的图象应该是下图中的( ) DABC(4)该同学在实验完成后得到了如右图所示的图象,请分析是什么原因: 三、论述题(共计4分)15请论述 “惯性”与“牛顿第一定律”的关系四、计算题(15、16题各10分,17题14分,共计34分)A16(10分)如图所示,轻绳一端系在质量为mA30kg的物体A上,另一端系在一个质量为m2kg套在粗糙竖直杆MN的圆环上。现用水平力F拉住绳子上一点,使物体A从如图所示实线位置缓慢下降到虚线位置,530时,圆环恰好要下滑,求杆与环间动摩擦因

10、数。(sin37=0.6,cos37=0.8)17(10分)如图,在小车内部,轻绳悬挂一质量为1kg的小球,物块放于粗糙斜面上,斜面倾角为30O。轻绳的最大承受力为20N。小车在水平方向上匀变速直线运动,车内的小球和物块均相对小车静止,轻绳恰好没有断开。求:物块与斜面间的摩擦系数至少为多大?(结果保留二位有效数字)(g=10m/s2,=1.7)18(14分)Av0)CB如图,让一小物体(可看作质点)从图示斜面上的A点以v0=4m/s的初速度滑上斜面。物体最高可以上滑至C点。斜面上AB段光滑,BC段粗糙,物体与BC段的摩擦系数=0.5。AB段长度为1m, 斜面倾角为=37。求: (sin37=0

11、.6,cos37=0.8,g=10m/s2)(1)物体第一次滑到B点时的速度(2)BC段的长度(3)物体从A到C过程中经历多长时间(结果保留二位有效数字)(4)物块滑至C位置后,将如何运动沈阳二中20112012学年度上学期12月月考高一(14届)物理试题答案 一、 选择题1.C 2. C 3. C 4. ACD 5. B 6. B 7.C 8. D 9. D 10. C 11. D 12. AB二、 实验题13.(6分)(1) 方向 (2) 平行四边形 (3) O点14(8分)(1)5.80 (2) 2.00 (3)A (4)实验中未平衡摩擦力或未完全平衡摩擦力三、论述题15(4分)略四、计

12、算题16(10分)解:对O/点处的结点进行分析Tsin570=F (2分)Tcos570=mg (2分)由上两式解得:F=4mg/3 (1分) 对系统整体进行分析N=F (2分)N =mg+mAg (2分)由上各式解得:=0.8 (1分) 17(10分)以小球为研究对象 a=gtan60O (2分)a=10m/s2 (2分) 以物块为研究对象 FNcos30O=FNsin30O+mg (2分) FNsin30O+FNcos30O=ma (2分) =0.6 (2分) 18(14分)解:(1)mgsin=ma1 a1=6m/s2 (2分) -2a1x1=VB2-VO2 VB=2m/s (2分) (2) mgsin+mgcos=ma2 a2=10m/s2 (2分)-2a2x2=0-VB2 x2=0.2m (2分)(3) (1分) (1分) (2分) (4)物体将沿斜面滑回A位置 (2分)- 5 -用心 爱心 专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