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教学论文 浅谈中学物理分析能力和综合能力的培养.doc

上传人:bao****ty 文档编号:136878623 上传时间:2020-07-03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2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中物理教学论文 浅谈中学物理分析能力和综合能力的培养.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初中物理教学论文 浅谈中学物理分析能力和综合能力的培养.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初中物理教学论文 浅谈中学物理分析能力和综合能力的培养.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中物理教学论文 浅谈中学物理分析能力和综合能力的培养.doc(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浅谈中学物理分析能力和综合能力的培养九年义务教育物理教学大纲和高考物理考试说明中,都把学生分析、综合能力作为培养考核的主要内容。学生分析、综合能力是思维能力最重要部分,一方面它,与物理概念的形成和物理规律的掌握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另一方面,对是否能运用物理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的应用起到重要的作用。因此,在中学物理教学中,应把培养学生分析、综合能力作为教学要求中的一项重要内容。本文谈谈自己在教学中对学生分析、综合能力培养的一些体会。一、通过分析影响物理问题的各种要素,培养分析能力一种物理问题往往与多种物理因素相关联,要解决这类物理问题,首先要引导学生弄清楚那些物理因素在起作用,那些因素对物理问题不

2、起作用,使学生在众多因素中准确地把有关因素找出来,然后从中再进一步寻找主要因素和次要因素。如在高中“自由落体运动”一节的教学中,教学的一个重点是讨论轻重不同的物体下落快慢问题,分析铁块比羽毛下落得快是由什么因素影响时,学生装会认为主要是由于铁块比羽毛重这个因素决定,即所谓重物一定比轻物下落得快。但经实验和分析发现,造成轻重不同物体下落快慢的因素是空气阻力,而在没有空气阻力的情况下,重力这个因素对物体下落快慢不会产生影响,这样就把有关因素和无关因素区分开来,这种处理问题的方法,是一种最简单的分析能力的培养手段。二、加强对物理问题的物理情景的分析和判断,培养分析能力分析能力的训练,在物理教学中,可

3、以通过解题时对物理情景的分析来得到加强。分析物理情景,首先要搞清研究对象所处的物理状态和涉及的物理过程,从而在头脑中可以形成物理模型,以便于和所学的物理规律建立联系,运用物理知识解决问题。如“带电粒子在磁场中的状态是速度方向与磁场方向垂直,由于带电粒子在磁场中所受洛仑兹力远大于它所受到的重力,所以,在研究粒子运动规律时,可以不考虑重力的影响。而洛仑兹力总是跟粒子运动方向垂直,它只改变速度方向而不改变速度大小,因此,带电粒子做匀速圆周运动。洛仑兹力就是带电粒子在磁场中做匀速圆周运动向心力,利用所学过的向心力公式和洛仑兹力公式,导出带电粒子在磁场中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半径和周期公式。如果在解决物理问题

4、的教学中,坚持这种分析物理情景、物理状态和物理过程的训练,不仅可以规范学生解题的思维程序,保证问题的正确解决,而且有利于培养提高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三、通过寻找物理问题的主要矛盾,培养分析能力应用物理概念和物理规律来解决问题的过程需要分析能力,这时分析能力的重要表现是看能不能找出事物的主要矛盾和有关条件,例如两个完全相同的小球,A放在水平面上,B以细线悬挂,供给两球相同的热量,问两球温度变化是否相同?球吸热后,温度升高,这时它们许多性质,如体积、密度、导电性、硬度等都会发生变化。但什么性质变化反过来影响温度的变化呢?在诸多矛盾中,体积在起作用,当温度升高时球体积膨胀,A球重心升高克服重力做功耗

5、部分热量,因此A球比B球温度变化小,这样通过抓住问题的主要矛盾来培养学生分析能力。四、通过一种物理问题的多种解决方法,培养和提高分析能力在给定物理问题所提供的材料中,从不同角度进行思考,力求从多种可能的解决问题的途径达到同一目标。以培养和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能力,例如,在竖直旋转的U型管中装有水银,管两端都封闭有空气,两水银面的高度差为h,现将U型管浸没于热水中,高度差h将如何变化?这道题解法除了大家比较熟的公式法外,还可以用图像法,微观定性分析法等,如果我们在教学中能够经常性地对学生进行一题多解的方法训练,就能使其思维活动处于积极主动的探索状态,从而实现分析问题的方法从定势到流畅、程序到变通、模

6、式到独特的重大突破,才能为学生在今后去进行重大的创造发明打下基础。五、通过掌握知识的整体结构,培养学生综合能力在进得物理学科的教学过程中,注意让学生掌握学科的框架组成,知识逻辑关系,即不仅要求学生掌握每个概念、定理、定律的意义,还要掌握它们的整体联系及具体联系方式,从而形成知识体系,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每讲完一章、一个单元,都要让学生进行小结,将学过的概念、规律的相互关系找出来,形成知识的整体结构,特别是高三高考复习阶段,如在复习力学知识时,将力学中的静力学、运动学和动力学三大知识块的相互关系,用方框图的形式将其有机地联系起来,形成知识网络体系,使之条理清晰,这样做对培养学生综合

7、能力非常有效。六、重视物理问题的分析、比较、归类,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物理问题的数量众多,形式多样,现象千变万化,情景新颖,因此要重视对物理问题的分析、比较、归类及题后小结。有些学生题目做得很多,但思路却显得很乱,其原因主要缺乏对物理问题的分析、比较、归类,笔者在辅导学生高考复习中,很注意对物理问题的分析、比较、归类教学,如在进波形图象的运用时,将问题分为:1)波开图象直观运用;2)波的传播方向与质点振动方向的关系;3)由振幅求质点位移和路程;4)由两点间的距离求波长;5)由同一列波在两时刻的波形图象求波速等五类问题。要求学生每做一道题都要分析这道题所考查的知识属于哪一类,用了什么样的思路方法,同

8、时还注意将该题和类似题目及相关题目进行对比、分析,指出它们相同点和区分点,并用典型例题讲析给学生做示范,以促进综合能力的形成。七、通过寻找事物的共同特征,培养综合能力综合能力是指把原来问题的各部分整体联系起来,形成知识体系的一种能力。培养综合能力的要点是要找到事物间的连结点通过联结点把各事物联结起来。如动力学的任务是研究运动和力的关系,其实就是静力学知识和运动学知识的综合,牛顿运动定律解答的主要问题可分为两类:一类是已知物体的受力情况求物体的情况,另一类是知道物体的运动情况求物体的受力的情况,加速度是受力情况和运动情况的连结点,就是我们常说加速度起到的桥梁作用。在经常的物理教学中如果有意识注意这一点,那么综合能力的培养就得以落实。在对学生进行能力培养时,还要注意处理知识与能力的关系,知识和能力各属两个不同的范畴,知识具有明显的内容和形式,而能力则不然,它不是以独立的形态而存在于知识之外,而是溶于知识之中,因此,能力只能在知识掌握过程中随着知识的形成进行渗透与训练,逐步使学生达到自悟的程度,知识掌握过程是培养能力的必由之路。 2用心 爱心 专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