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钟祥中学09-10学年高二语文12月月考 人教版【会员独享】.doc

上传人:bao****ty 文档编号:136875222 上传时间:2020-07-03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68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四川省钟祥中学09-10学年高二语文12月月考 人教版【会员独享】.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四川省钟祥中学09-10学年高二语文12月月考 人教版【会员独享】.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四川省钟祥中学09-10学年高二语文12月月考 人教版【会员独享】.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四川省钟祥中学09-10学年高二语文12月月考 人教版【会员独享】.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四川省钟祥中学09-10学年高二语文12月月考 人教版【会员独享】.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四川省钟祥中学09-10学年高二语文12月月考 人教版【会员独享】.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川省钟祥中学09-10学年高二语文12月月考 人教版【会员独享】.doc(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钟祥中学2011级第三学期12月月考语文试卷第卷(选择题 共39分)一、语言文化积累(共27分,每小题3分)1、下列加点的字,读音无错的一项是( )A、干瘪(bi) 峥嵘(rng) 青荇(xng)B、漪沦(q) 罗绮(q) 粗糙(co)C、踟蹰(ch) 疲惫(bi) 暴虐(n)D、否泰(p) 编纂(zhun) 睿智(ru)2、下列词语中书写有错的一项是( )A、降格以求 心悦诚服 名列前茅 小巧别致B、愤世嫉俗 敞开襟怀 肝胆照人 左顾右盼C、潜移墨化 大智若愚 孤苦无依 空中楼阁D、羽化登仙 习以为常 自然而然 赏心悦目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w.w.w.k.s.5*u

2、.c.#omA、十分清新,十分自然,我的小屋玲珑地立于山脊一个柔和的角度上。B、这些深夜还燃着的灯,它们默默地在散布一点点的光和热。C、秋蝉衰弱的蝉声,更是北国的特产;因为北平处处全长着树,屋子又低,所以无论在什么地方,都听得见它们的啼唱。D、论小屋的领空,却是无限的,足以举目千里,足以俯视天地。4、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我的小屋在树与树之间若隐若现,凌空而起,姿态翩然。B、巴尔扎克面带微笑,泰然自若,对现代社会进行了令人生畏的研究。C、由于我只能看一场戏,这将使我处于捉襟见肘的境地,因为我想看的戏实在太多了。D、当我乘车穿过横跨东河的钢带式桥梁时,我又开了眼界,看

3、到了人类的巧夺天工和力大无穷。5、下列句子有语病的一项是( )w.w.w.k.s.5*u.c.#omA、不逢北国之秋,已将近十余年了。B、像花而又不是花的那一种落蕊,早晨起来,会铺得满地。C、我将在森林里作一次长时间的漫步,让自己的眼睛陶醉在自然界的美色里。D、几盏灯甚或一盏灯的微光固然不能照彻黑暗,可是它也会给寒夜里一些不眠的人带来一点勇气,一点温暖。6、下列对文学常识的表述,有错的一项是( )A、郁达夫,浙江富阳人,现代著名小说家、散文家。故都的秋写于解放后的1950年春天,表现的是解放前北京的景致。B、李清照声声慢,开头连用七个叠词,其创意之精巧,在宋一代的词作中实属罕见。C、诗经搜集了

4、公元前11世纪西周初年至公元前6世纪春秋中期约五百年间的诗歌,共305篇,分“风”“雅”“ 颂”三大类。D、苏洵,字明允,北宋眉山(现在四川眉山)人,散文家。他的儿子苏轼、苏辙也以文学著名。后人并称他们为“三苏”。7、下列对归园田居的赏析,有错的一项是( )w.w.w.k.s.5*u.c.#omA、归园田居反映诗人辞官归隐的快乐心情。诗人把官场比喻成“樊笼”,把自己出去做官看成“误落尘网中”,这是诗人对东晋官场腐败的深刻认识的结果。B、“守拙归园田”,是一篇的诗眼。所谓“守拙”,是指保护自己做人的根本,保持人的自然本性,不被世俗打磨得圆滑、成熟。这里的“拙”,有老子所谓的“返朴归真”的意思。C

5、、在对自然景物的描写中,诗人既写了自家的草屋、土地、榆柳、桃李,也写了村墟、人烟、吠犬、鸣鸡,因而诗人归隐的着眼点是自然的乡村,而不是一斗室,过的不是一般的隐士生活,而是回到普通的人民生活之中。D、“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是诗人用类比手法讲道理。“羁”与“池”形象地刻画出鸟鱼二物对旧林、对故渊的欣喜神态,就像诗人“性本爱丘山”一样。二、散文阅读与鉴赏(共18分,每小题3分)。(一)夏三虫夏天近了,将有三虫:蚤、蚊、蝇。w.w.w.k.s.5*u.c.#om假如有谁提出一个问题,问我三者之中,最爱什么,而且非爱一个不可,又不准像“青年必读书”那样的缴白卷的,我便只得回答道:跳蚤。跳蚤的来吮血

6、,虽然可恶,而一声不响地就是一口,何等直截爽快。蚊子便不然了,一针可进皮肤,自然还可以算得有点彻底的,但当未叮之前,要哼哼地发一篇大议论,却使人觉得讨厌。如果所哼的是在说明人血应该给它充饥的理由,那可更讨厌了,幸而我不懂。野雀野鹿,一落在人手中,总时时刻刻想要逃走。其实,在山林间,上有鹰鸇,下有虎狼,何尝比在人手里更安全。为什么当初不逃到人类中来,现在却要逃到鹰鸇虎狼间去?或者,鹰鸇虎狼之于它们,正如跳蚤之于我们罢。肚子饿了,抓着就是一口,决不谈道理,弄玄虚。被吃者也无须在被吃之前,先承认自己之理应被吃,心悦诚服,誓死不二。人类,可也颇擅长于哼哼的了,害中取小,它们的避之惟恐不速,正是绝顶聪明

7、。苍蝇嗡嗡地闹了大半天,停下来也不过舐一点油汗,倘有伤痕或疮疖,自然更占一些便宜;无论什么好的,美的,干净的东西,又总喜欢一律拉上一点蝇矢。但因为只舐一点油汗只添一点腌臜,在麻木的人们还没有切肤之痛,所以也就将它放过了。中国人还不很知道它能够传播病菌,捕蝇运动大概不见得兴盛。它们的命运是长久的;还要更繁殖。但它在好的,美的,干净的东西上拉了蝇矢之后,似乎还不至于欣欣然反过来嘲笑这东西的不洁:总要算还有一点道德的。古今君子,每以禽兽斥人,殊不知便是昆虫,值得师法的地方也多着哪。w.w.w.k.s.5*u.c.#om8、作者在夏三虫中,为什么最爱跳蚤?( )A、因为跳蚤咬人不痒,不响,不脏。 B、

8、因为跳蚤只吮人的血。C、因为跳蚤吮血出自它的本性。 D、因为跳蚤伤人直接爽快。9、文章第四段讲野雀野鹿,目的是说明什么?( )w.w.w.k.s.5*u.c.#omA、说明野雀野鹿当初不逃到人类中来,现在却要逃到鹰鸇虎狼间的原因。B、说明野雀野鹿在人手里没有安全感。C、说明一切被吃的动物愿意被吃得直接爽快。D、说明人类是擅长吃野生动物的高级动物。10、作者在结尾处说,夏三虫值得师法的地方也多着哪,这说的是( )A、要学习跳蚤吃人吃得直接爽快。B、要学习蚊子既要依本性吮人血,还要给被吮血者讲清道理。C、要学习苍蝇讲一点道理,不去嘲笑弱者。D、有时候人类的有些做法和说法,比禽兽还卑鄙。w.w.w.

9、k.s.5*u.c.#om(二)观 潮 周密 浙江之潮,天下之伟观也。自既望以至十八日为最盛。方其远出海门,仅如银线;既而渐近,则玉城雪岭际天而来,大声如雷霆,震撼激射,吞天沃日,势极雄豪。杨诚斋诗云“海涌银为郭,江横玉系腰”者是也。 每岁京尹出浙江亭教阅水军,艨艟数百,分列两岸; 既而尽奔腾分合五阵之势,并有乘骑弄旗标枪舞刀于水面者,如履平地。倏尔黄烟四起,人物略不相睹,水爆轰震,声如崩山。烟消波静,则一舸无迹,仅有“敌船”为火所焚,随波而逝。 吴儿善泅者数百,皆被发文身,手持十幅大彩旗,争先鼓勇,溯迎而上,出没于鲸波万仞中,腾身百变,而旗尾略不沾湿,以此夸能。江干上下十余里间,珠翠罗绮溢目

10、,车马塞途,饮食百物皆倍穹常时,而僦赁看幕,虽席地不容闲也。11、对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说,错误的一项是( )w.w.w.k.s.5*u.c.#omA、“玉城雪岭际天而来”中“际”的意思是“连接”,词性为动词。B、“有乘骑弄旗标枪舞刀于水面者”中“标”的词性是动词,意思是“高举”。C、“水爆轰震,声如崩山”中“水爆”指海潮奔涌,突然爆开。D、“出没于鲸波万仞中”中“鲸波”指巨浪,鲸所到之处,波涛汹涌,所以称巨浪为鲸波。12、下列对文章意思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文章第一段写“天下之伟观”的浙江海潮,第二段写京尹利用海潮训练水军,第三段写吴儿弄潮,第四段才写站在江岸上“观潮”的人,突出一个“多”

11、字。B、京尹训练的水军个个都是游泳的好手,战士们能在水中骑马、摇动旗帜、高举火药枪、挥舞大刀,就像在平地上行走一样。C、从数百人(不定数,这是作者看出大概数目,也许这项活动是有规定的人数参加的)手持十幅大彩旗(定数)可以看出,这项民间活动,同样是有章法有规则的,他们每年都是在水军训练完以后再出来表演。D、江岸上观潮的人沿江站了十多里远,有临时搭就的看台出租给观众,看台一个挨着一个,没有间隙;还有卖饮食杂物等,但价钱比平常高出一倍多。13、下列对文章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w.w.w.k.s.5*u.c.#omA、“玉城雪岭”一是形容潮头之高,如城如岭;二是形容潮水之色,似玉似雪。B、“吞天

12、沃日”意思是似乎要把天吞下,给太阳洗个澡,形容波浪很大。C、“珠翠罗绮”指这里到处都在买卖珠翠首饰,绫罗衣裳,非常繁华。D、这篇文章描绘了四幅图景:雄伟壮阔的潮水汹涌图,紧张激烈的水军演习图,轻松热烈的吴儿善泅图,热闹喧腾的游人观潮图。第卷(共111分)三、古代诗文积累与诗歌鉴赏(31分)14、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和从课文中选出的句子。(12分)(1)“海涌银为郭,江横玉系腰” (2)吴儿善泅者数百,皆被发文身,手持十幅大彩旗,争先鼓勇,溯迎而上。 (3)苟以天下之大,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下矣。 (4)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腻,岂独伶人也哉? 15、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后面的问

13、题。(6分)w.w.w.k.s.5*u.c.#om诗经卫风氓 氓之蚩蚩,抱布贸丝。匪来贸丝,来即我谋。送子涉淇,至于顿丘,匪我愆期,于无良媒。将子无怒,秋以为期。 乘彼土危垣,以望复关,不见复关,泣涕涟涟。既见复关,载笑载言。尔卜尔筮,体无咎言。以尔车来,以我贿迁。 桑之未落,其叶沃若。于嗟鸠兮,无食桑葚!于嗟女兮,无与士耽!士之耽兮,犹可说也。女之耽兮,不可说也! 桑乏落矣,其黄而陨。自我祖尔,三岁食贫。淇水汤汤,渐车帷裳。女也不爽,士贰其行。士也罔极,二三其德。 三岁为妇,靡室劳矣。夙兴夜寐,靡有朝矣。言既遂矣,至于暴矣。兄弟不知,咥其笑矣。静言思之,躬自悼矣。及尔偕老,老使我怨。淇则有岸,隰则有泮。总角之宴,言笑晏晏。信誓旦旦,不思其反。反是不思,亦已焉哉!(1)赏析:诗歌用桑叶作譬,这个比喻用得好不好?为什么?(3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