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高中历史课时练习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人民版选修4.doc

上传人:bao****ty 文档编号:136875166 上传时间:2020-07-03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1.5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2年高中历史课时练习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人民版选修4.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2012年高中历史课时练习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人民版选修4.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2012年高中历史课时练习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人民版选修4.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2012年高中历史课时练习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人民版选修4.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2012年高中历史课时练习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人民版选修4.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2年高中历史课时练习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人民版选修4.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2年高中历史课时练习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人民版选修4.doc(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外历史人物评说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36分)1毛泽东善读史书,对嬴政很是赞赏,他曾说“百代都行秦政制”。对此正确的理解是()A秦使分封制寿终正寝B秦推行郡县制影响重大C皇帝制被后世采用 D三公九卿制得以延续解析:秦朝推行的一系列政治制度中,影响最为深远的是郡县制,其影响一直延续到现在。答案:B2在评论秦朝灭亡时,历史学家张岂之说:“秦始皇忘记了最主要的事:民心和民力。”最能论证此观点的是()A称皇帝,制秦律 B置三公,行郡县C焚书坑儒,筑长城 D统一文字,平南越解析:“焚书坑儒”失去了民心,“筑长城”滥用了民力,这些导致了秦朝的灭亡。答案:C3下面三个皇帝所起的共同的历史作用是()A维护

2、了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B建立和巩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C实行轻徭薄赋、严刑酷法D对内实行开明政策,对外实行开放政策解析:秦始皇、唐太宗、康熙帝都为建立和巩固统一多民族国家作出了突出贡献。答案:B4避讳是中国封建社会特有的现象,其中对当代帝王及本朝历代皇帝之名进行避讳是主要的一类。以下各项中不属于这一现象的是()A康熙帝将北京城“玄武门”更名为“神武门”B唐太宗把“民部”改为“户部”C雍正帝将“军需房”改称“军机处”D秦朝初年改“政月”为“正月”解析:康熙帝名为爱新觉罗玄烨,唐太宗名为李世民,秦始皇名为嬴政。符合题目中“对当代帝王及本朝历代皇帝之名进行避讳”的原则。雍正帝名为爱新觉罗胤禛,其中的变更没

3、有涉及避讳。答案:C51918年,孙中山发表通电指出:“顾吾国之大患莫过于武人之争雄,南北如一丘之貉。”这表明当时孙中山()A正确揭示了近代军阀割据的根源B断然决定同军阀决裂C开始认识到武装斗争的重要性D对南北军阀有了较清醒的认识解析:本题解答时要对材料进行认真分析。在材料中,孙中山仅谈了对南北军阀的认识,没有表明他如何处理与军阀之间的关系,也没有分析军阀割据现象产生的根源。因此,A、B、C三项都是错误的。答案:D6毛泽东指出:“新三民主义是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的三民主义。没有三大政策,或三大政策缺一,在新时期,就都是伪三民主义,或半三民主义。”对此理解最准确的是()A新三民主义就是

4、三大政策B新三民主义就是反帝反封建的纲领C新三民主义的进步性和革命性在于蕴含了三大政策的精神D新三民主义具有阶级和时代的局限性,不可能实现解析:本题中引用的材料主要涉及新三民主义与三大政策的关系问题。根据这一标准,符合题意的只有A、C两项。通过对教材知识的识记,就很容易发现A项是错误的。答案:C7新、旧三民主义的最大区别在于()A是否反对民族压迫B是否反对封建统治C是否反对军阀统治D是否明确反对帝国主义解析:反对民族压迫,反对封建统治是新、旧三民主义都具有的内容。反对军阀统治,也就是反对封建统治。新三民主义比旧三民主义在民族主义方面新增加了明确反对帝国主义的内容,因此,D项是正确答案。答案:D

5、8凯末尔任总统后说过:“为了拯救国家,没有其他的办法,只有摧毁从政府机器到国民精神的一切,并树立新的东西。”下列反映其理论的措施包括()废除土耳其政教合一的政体革新社会生活和风俗习惯效仿西方的法律法规改革文字,用阿拉伯字母拼写土耳其语A BC D解析:材料反映了凯末尔决心向西方学习,把土耳其建成一个现代化国家的思想。凯末尔改革废止阿拉伯字母,改用拉丁字母拼写土耳其语,故错误,可排除。答案:A9马克思在一部著作的序言中指出:“这部著作是我1859年发表的政治经济学批判的续篇。”又说:“我要在本书研究的,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以及和它相适应的生产关系和交换关系。”下列对这一著作的重大价值论述正确的是,

6、它()A发展了黑格尔的辩证法 B阐明了唯物主义史观C揭示出了资本家对工人剥削的秘密D提出了无产阶级专政的思想解析:题目中所说的著作为资本论。资本论以剩余价值为中心贯穿全书。答案:C10下列事件与右图人物无直接联系的是()A领导武装起义并取得了十月革命的胜利B发表四月提纲,提出从资产阶级革命向社会主义革命转变的任务C领导二月革命推翻罗曼诺夫王朝D起草告工人、士兵和农民书解析:右图所示的是列宁。1917年3月15日,罗曼诺夫王朝被推翻,二月革命取得了胜利。但资产阶级窃取了革命的胜利果实,成立了临时政府,形成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C项错误,列宁并没有领导二月革命。答案:C11列宁曾经说过:“现在必须弄

7、清楚一个不容置疑的问题,这就是马克思主义者必须考虑生动的实际生活,必须考虑现实的确切事实,而不应当抱住昨天的理论不放。”下列哪个史实最能体现列宁的观点()A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B指出无产阶级革命可以在帝国主义最薄弱的环节首先取得胜利C实行新经济政策D领导人民战胜协约国集团的进攻解析:列宁的观点是要对马克思主义进行发展,十月革命就是列宁发展马克思主义的实践结果。B项观点符合。答案:B1220世纪20年代开始,列宁在苏维埃俄国提出“新经济政策”,毛泽东在中国提出农民问题,并开创“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城市”的道路,30年代罗斯福在美国实施“新政”,90年代邓小平在中国提出“社会主义也有市场”,

8、倡导中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所有这些反映的本质问题是()A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之间要互相学习借鉴B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制度没有优劣之分C这些历史巨人善于化腐朽为神奇D实事求是这一人类智慧的意义是世界性的解析:从列宁到毛泽东到罗斯福到邓小平,他们对人类作出了重大贡献,其主要原因在于其实事求是和与时俱进的思想作风。答案:D13苏联解体后,俄罗斯不仅有人全盘否定十月革命,否定列宁,还有人主张把列宁墓从红场迁出,甚至四处寻找沙皇的后裔,企图在俄罗斯恢复帝制。但此事最终因没有多少人响应而告吹。列宁墓仍然留在红场,列宁的铜像依然屹立在十月广场。该事件充分说明了()A列宁作为引导苏俄走上社会主义道路的领导人,

9、仍然受到民众的敬仰B否定十月革命的人带有自己的政治目的C俄国民众对苏联解体后的现状不满D苏联解体后俄罗斯政治斗争的复杂性解析:无论政治风云如何变幻,列宁在俄国历史上的作用不能怀疑,因此答案为A。答案:A14在俄国国内战争期间,一个市民拿100卢布到粮站中购买了50千克粮食,以下判断及理由正确的是()A假的。当时形势严峻,物价上涨,粮食不可能那么便宜B假的。“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不允许自由买卖C真的。余粮收集制实行后国家把口粮也收集起来,人们只能去买D真的。苏俄政府修改了原有政策,允许自由买卖解析:所谓国内战争,指的是俄国1917年十月革命到1921年战争胜利这段时间,当时俄国实行“战时共产主义”

10、政策,该政策实行余粮征集制,不允许自由买卖。答案:B15邓小平南方谈话的主要内容不包括()A改革开放胆子要大一些,敢于试验B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C首次提出社会主义建设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D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解析:邓小平早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上就提出社会主义建设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答案:C16李时珍和詹天佑的相似之处不包括()A都为中国的科技事业作出了贡献B都推动了社会的进步C都取得了令世界瞩目的科技成就D都为中国的近代化奠定了基础解析:李时珍的医学成就代表的是中国的传统科技,而詹天佑修建铁路则是促进了中国的近代化进程。答案:D17根据李四光的建

11、议,我国在哪些地区进行了大规模的石油探测()松辽平原华北平原三江平原四川盆地A BC D解析:根据李四光的地质力学理论,我国在松辽平原和华北平原发现了一系列大油田。答案:B18某物理学理论否定了绝对时空观,深刻揭示了时间和空间的本质属性。为纪念其诞生100周年,联合国设立了国际物理年(右图是国际物理年的标识)。这一“物理学理论”是()A量子论 B相对论C经典力学理论 D光电效应理论解析:1905年,爱因斯坦提出了相对论,否定了绝对的时空观,揭示了时间和空间的本质属性。相对论极大地改变了人类对宇宙和自然的“常识性”观念,是现代物理学的一大基本支柱。答案:B二、非选择题(第19题10分,第20题1

12、2分,第21题10分,第22题12分,第23题10分,第24题10分,共64分)19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贞观二年(628年)四月,尚书左丞戴胄上言曰:“今丧乱之后,户口凋残,每岁纳租,未实仓廪。随时出给,才供当年,若有凶灾,将何赈恤自王公以下,爰及众庶,计所垦田稼穑顷亩各纳所在,为立义仓。若年谷不登,百姓饥馑,当所州县,随便取给。”上曰:“利人之事,深是可嘉。宜下所司,议立条制。”摘编自旧唐书材料二“以历年节省之储蓄,为濒岁涣解之恩膏。朕之益蠲(蠲免税赋)屡行,而无国计不足之虑。亦特此经筹之有素也。”清圣祖实录(1)材料一中戴胄建议唐太宗采取什么措施?(2分)其依据是什么?(4分)(

13、2)依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分析康熙帝能做到“无国计不足之虑”的原因。(2分)比较上述材料概括,唐太宗和康熙帝在解决社会问题的指导思想上有何相似之处?(2分)解析:本题考查中国古代帝王解决社会问题的措施。第(1)问“措施”根据材料来概括,“依据”可根据材料中“若年谷不登,百姓饥馑,当所州县,随便取给”来归纳。第(2)问“原因”从材料中“以历年节省之储蓄”的信息归纳,并结合康熙帝时期社会经济发展的状况来归纳总结。“相似之处”联系材料一、二获得认识。答案:(1)措施:由国家设立义仓,囤积粮食,用于赈灾。依据:国家每年所征收粮食只能满足正常年份需要,无法应对荒年。(2)原因:节省财政开支;社会经济发展

14、比较迅速。相似之处:居安思危,防患于未然。20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克伦威尔的国内政策的一切主要原则都包括在他小小的对开本的法令手册中,其中有极少数是关于延长已到期的法案,其他的是根据个人或地方的请求而制定的。但是护国公的国内政策中没有哪一条像修改法律、改良风俗和重建国教这三方面的法令制定得那样清楚明确。英查尔斯弗思克伦威尔传材料二第8条所有法国人都享有民事权利。第537条除法律规定的限制外,私人得自由处分属于其所有的财产。第545条任何人不得被强制出让其所有权;但因公用,且受公正并事前的补偿时,不在此限。第546条物之所有权,不问其为动产或不动产,得扩张至该物由于天然或人工而产生或附加之物。第1101条契约为一种合意,依此合意,一人或数人对于其他一人或数人负担给付、作为或不作为的债务。第1134条依法成立的契约,在缔结契约的当事人间有相当于法律的效力。拿破仑法典请回答:(1)概述材料一中克伦威尔对内政策集中体现在哪些方面。(4分)(2)结合材料二指出,拿破仑法典体现了哪些原则?(4分)(3)比较材料一与材料二指出,克伦威尔与拿破仑采取的举措有何相同之处?(1分)结合所学知识,说说你对此有何认识。(3分)解析:第(1)问从材料中提供的信息“但是护国公的国内政策中没有哪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