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教学论文 历史教学中应注重启发式教学.doc

上传人:bao****ty 文档编号:136875126 上传时间:2020-07-03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2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中数学教学论文 历史教学中应注重启发式教学.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初中数学教学论文 历史教学中应注重启发式教学.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初中数学教学论文 历史教学中应注重启发式教学.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中数学教学论文 历史教学中应注重启发式教学.doc(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历史教学中应注重启发式教学 启发式教学原则是各种教学方法的灵魂,应渗透在教学活动的各个方面,并贯彻教学过程的始终。教师在典型示范与一般要求相结合、讲授与引导相结合、肯定与补充相给合的原则指导下,可采取多种多样的形式进 行启发。下面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就启发式的形式谈点肤浅的认识。 一、反问启发 这是教师从问题相反的角度或其他角度提出问题,激发学生的思维,深化学生对历史知识 本质的认识和培养学生用马克思主义理论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例如,讲英国发动鸦片战争时,教材 上讲:“中国禁烟的消息传来,英国决定发动侵略战争”可反问:如果林则徐不禁烟,英国就不会发动侵略战 争了,这种观点对否?为什么?学生跃

2、跃欲试,有的讲禁烟是借口,没有这个借口就找别的借口,或者直接发 动侵略战争。有的讲是由当时国际、国内情况决定的。教师在肯定学生的答案后,进一步提出:战争发生的必 然性是什么?(是英国要打开中国的大门,变中国为商品市场和原料供给地。)战争爆发的偶然性又是什么? (中国禁烟。)这样使学生从战争爆发的必然性和偶然性的辩证关系来分析问题。 二、推理启发 是依据历史发展中的因果关系和内在联系,启发学生进行逻辑推理,得出正确的结论。例 如,讲稀疏的资本主义萌芽一课时,依据休养生息政策农业手工业发展商品经济活跃资本主义萌芽 的逻辑推理进行启发。可提问:明太祖实行休养生息政策的背景、目的、措施和作用是什么?农

3、业、手工 业发展表现在哪些方面?结果如何?商品经济空前活跃表现在哪些方面?结果如何?资本主义最初萌芽的 时间、地点、标志、特点和局限性是什么?同样,也可以依据的顺序进行逆向推理启发。不管是哪种 推理,都会使学生对明朝经济发展的来笼去脉有个系统、全面的认识,明确为什么到明朝中后期会出现资本主 义萌芽。 三、判断启发 是依据史实,经过点拔,把认识提高到能反映事物发展规律的高度上,来判断历史结论的 是与非。例如,“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的科学论断,就是对民主革命时期各种政治力量进行一一判断总 结出来的。这个问题涉及大量史实,可让学生简要回答下列问题:太平天国运动和义和团运动的性质与失败 原因;洋务

4、运动和戊戌变法的目的与作用;辛亥革命的目的与失败原因;北洋军阀和要把中 国引向何处?中国无产阶级的特点及其政党的诞生,中国共产党是怎样领导中国人民斗争的?以上中国近代 的重大历史事件中的各种政治力量(农民、资产阶级、新老军阀)除中国共产党外,都不能担负起反帝反封建 的重任。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领导中国人民推翻三座大山,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 利。 四、类比启发 是将某些有共同属性的历史知识归类,进行比较,启发学生找出异同,使学生准确地把握 历史知识的真谛。同时,对提高学生鉴别能力也大有益处。例如,讲“第二次鸦片战争”时,与“鸦片战争” 进行类比;引导学生从参战的国家、战争爆

5、发的原因、性质、签订的不平等条约及条约的内容、战争的结果进 行了比较,找出相同之处和第二次鸦片战争比鸦片战争侵略程度加深的内容。从而得出结论:第二次鸦片战争 是鸦片战争的继续,使中国半殖民地程度进一步加深。这样纵向类比可以显示历史发展的轨迹,揭示历史发展 的深度。此外,也可以横向类比启发。例如,将东西方在公元前5世纪的两位有辩证思想的哲学家老子和赫拉克 利特的观点进行比较。横向类比启发可以显示历史发展的相互联系,揭示历史发展的广度。 五、扩散启发 是以某个问题为中心,多角度发问,让学生层层深入思考,重新组合知识,多方掌握知识 ,是一种有多种答案的思维启发形式。它可以培养学生的变通能力,同时也能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精神。 例如,讲明治维新一课时,在学生掌握了明治维新的背景、内容、意义和局限性后,围绕这一问题指出: 如何评价明治维新?日本历史上两次重大改革对日本社会有什么影响?比较明治维新与俄国1861年改革 的异同。为什么明治维新使日本走上了资本主义的道路,而中国的戊戍变法却不能?通过一题多解,引导学 生多方思考问题,使学生牢固地掌握了基础知识,又学会了灵活运用知识,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当然关于启发式的教学还有很多形式,但原则只有一个:就是在发挥教师主导作用的前提下,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 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是以学生掌握知识、培养能力和思想教育为目的的。2用心 爱心 专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