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泰州市2012年5月九年级语文适应性考试试题 苏教版.doc

上传人:bao****ty 文档编号:136873806 上传时间:2020-07-03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16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苏省泰州市2012年5月九年级语文适应性考试试题 苏教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江苏省泰州市2012年5月九年级语文适应性考试试题 苏教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江苏省泰州市2012年5月九年级语文适应性考试试题 苏教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江苏省泰州市2012年5月九年级语文适应性考试试题 苏教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江苏省泰州市2012年5月九年级语文适应性考试试题 苏教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江苏省泰州市2012年5月九年级语文适应性考试试题 苏教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苏省泰州市2012年5月九年级语文适应性考试试题 苏教版.doc(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江苏省泰州市2012年5月适应性考试初三语文试题(考试时间:150 分钟满分:150 分)请注意:所有试题的答案均填写在答题卡上,答案写在试卷上无效。一、积累与运用(共30 分)1根据拼音在田字格内写出相应的汉字。(4 分)春天向我们走来。看,那犹如春姑娘长发飘y的柳条上,生命的活力yn藏在幼芽内,那是一种生命力的bng发,那是一种生命力的无声yn唱。2下列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2 分)A当命运的绳索无情地缚住双臂,刘伟依然固执地为梦想插上翅膀,用双脚在琴键上写下:相信自己。B人生在世,是追求纸醉金迷的物质享受?还是追求宁静淡泊的精神境界?C伴着“歌唱祖国”的优美旋律,孩子们在舞台上

2、翩翩起舞。 D“我本来是没有计划使用林书豪的,但这家伙每天都在努力。”纽约尼克斯主教练说:“是他站出来抓住了机会。”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2 分)A全市各行各业积极响应市委的号召,投入到建设“三个名城”。B通过多种渠道,大力开展法制教育,使青少年知法、懂法、守法。C雷锋那阳光灿烂的笑容和为人民服务的光辉形象又出现在人们面前。D经过三年的努力学习,他对自己能否如愿以偿的考上理想高中充满信心。4根据提示补写名句或填写课文原句。(8 分,一 每题1 分,一 每题2 分) ,鲜克有终。 ,流水前波让后波。不畏浮云遮望眼, 。山河破碎风飘絮, 实现理想的关键在追求,有人去追求,就会有许多志

3、同道合者,正如鲁迅所说,“其实地上本没有路, , 。”“以史为鉴”。古诗中有不少咏史的诗句,请写出两句(连续两句) , 。5名著阅读。(6 分) 是鲁迅先生惟一的一本回忆散文集,共收十篇回忆散文,其中 一篇,既讽刺了庸医,也批评了封建主义的孝道,提出了一种崭新的人道主义态度。(2分)(2)水浒传中有一段文字:鲁提辖假意道:“你这厮诈死,酒家再打!”只见面皮渐渐的变了。鲁达寻思道:“俺只指望痛打这厮一顿,不想三拳真个打死了他。酒家须吃官司,又没人送饭,不如及早撒开。”拔步便走,回头指着郑屠尸道:“你诈死!酒家和你慢慢理会!”一头骂,一头大踏步去了。 这段文字是水浒传“ ”中的一段描述(1分)水浒

4、传中的李逵和鲁智深性格相近,但又有差异,请作简要分析。(3分) 6专题与语文实践活动。(8 分)班级开展“我爱汉字”的主题活动,你一直参与其中:(1)【课内学习】某同学的“趣解”汉字给了大家很多启发,也请你参照示例,从“梦”、“沙”中任选一个汉字“趣解”。(2 分,不要求句式一致)【示例】悟:做事之前先用心思考,“吾”(我)就不会糊涂。 汉字: 趣解: (2)【课外实践】某同学在读报时,发现下面一段话中,在汉字书写和词语使用上各有一处错误:(6分)居里夫人是绝无仅有的两次获得过诺贝尔奖的科学家,另外美国物理学家巴丁、美国化学家鲍林、英国生物化学家桑格也曾经获得过两次诺贝尔奖,她是成功女性的先驱

5、,她的典范激厉了很多人。这位同学读后致信相关报纸,指出错误,并陈述理由,要求更正。这位同学指出的错误是:汉字: 应更正为 ,理由 词语: 应更正为 ,理由 二、阅读理解(共60 分) (一)阅读欧阳修的早春南征寄洛中诸友,完成第7题。(6分)楚色穷千里,行人何苦赊。芳林逢旅雁,候馆噪山鸦。春入河边草,花开水上槎。东风一樽酒,新岁独思家。【注】作者曾在洛阳做过官,在那里结识了一些朋友。早春时候,他正在南方去的路上(南征),写了这首诗。赊,遥远。槎(ch),植物。(1)诗中表现“早”春气息的景物有哪些?(2分) (2)以乐景写哀情,是古诗词中常见的手法,请结合本诗作分析。(2分) (3)这首诗表达

6、了诗人怎样的情感?(2分) (二)阅读齐王筑城一文,完成8 一11题。(14 分)齐王一日临朝,顾谓侍臣日:“吾国介于数强国间,岁苦支备,今欲调丁壮,筑大城,自东海起,连即墨,经大行,接轩辕,下武关,逶迤四千里,与诸国隔绝。使秦不得窥吾西,楚不得窃吾南,韩魏不得持吾之左右,岂不大利耶?今,百姓筑城,虽有少劳,而异日不复有征戍侵虞之患,可以永逸矣。闻吾下令,孰不欣跃而来耶?”艾子对曰:“今旦大雪,臣趋朝,见路侧有民,裸露僵踣,望天而歌。臣怪之,问其故。答日:大雪应候,且喜明年人食贱麦,我即今年冻死矣。正如今日筑城,百姓不知享永逸者当在何人也。(选自苏轼艾子杂说)【注释】支备:调度战备。支,调度、

7、支付。踣(b 搏):跌倒。应侯:顺应时令。8根据要求,完成下列两小题。(6 分)(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4 分)岁苦支备( )而异日不复有征戍侵虞之患( )今旦大雪( )臣怪之( )(2)下列各句与例句中“而”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2 分)例句:望天而歌A中峨冠而多髯者(核舟记) B则弛然而卧(捕蛇者说) C乃记之而去(小石潭记)D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爱莲说)9用“/ ”标出下面句子的两处朗读停顿。(2 分)百 姓 不 知 享 永 逸 者 当 在 何 人 也10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 分)(1)闻吾下令,孰不欣跃而来耶? 译文: (2)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曹刿论

8、战)译文: 11通过艾子的话,作者想要告诉人们一个什么道理?(2 分) (三)阅读弘文的打雷时你敢打手机吗?一文,完成1214 题。(10 分)有多少人打雷时使用手机,被雷电击中?有多少人打雷时没有使用手机,却被雷电击中?有多少人打雷时使用手机,却没有被雷电击中?有多少人打雷时没有使用手机,也没被雷电击中?手机内有各种电子元件,包括可以接受无线电波的天线,它们都是金属导体,雷电叔叔会放过它们吗?我们现在所使用的手机又称无线电话,与雷电一样,都有“电”字,人们不由得担心它们两个会有关联。面对雷公的咆哮,媒体常常会给出雷雨天防范雷电的“指南”“贴士”“备忘”,其中常见的一条就是:下雨打雷的时候一定不要用手机接听电话,最好关闭手机。但手机真的会引来雷电吗?其实,手机里的这些电子元件都非常微小,手机内的电路依靠电池来驱动,接收的是微弱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