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 第一章第三节人类活动与自然灾害导学案 湘教版选修5.doc

上传人:bao****ty 文档编号:136873720 上传时间:2020-07-03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30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地理 第一章第三节人类活动与自然灾害导学案 湘教版选修5.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高中地理 第一章第三节人类活动与自然灾害导学案 湘教版选修5.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高中地理 第一章第三节人类活动与自然灾害导学案 湘教版选修5.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高中地理 第一章第三节人类活动与自然灾害导学案 湘教版选修5.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高中地理 第一章第三节人类活动与自然灾害导学案 湘教版选修5.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地理 第一章第三节人类活动与自然灾害导学案 湘教版选修5.doc(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3人类活动与自然灾害导学案学习目标:1. 人类活动造成的生态破坏所诱发的自然灾害及其危害2. 环境污染诱发的自然灾害及其危害3. 全球气候变暖的原因及其带来的灾难性后果4.人类工程活动诱发的自然灾害及其危害重点:难点自主学习一、生态破坏与自然灾害1.生态破坏(1)原因:人类对自然界实行了 的利用。(2)表现:土壤侵蚀、土地沙化、 、草原退化。(3)影响:加剧了 、风沙、干旱、 、山崩、泥石流等自然灾害发生频度和 。2.土壤侵蚀(1)概念:土壤侵蚀是指土壤在 的基础上,由 的加入而使侵蚀强度骤然增加的侵蚀。(2)举例:我国 的水土流失严重。(成因:人类不断加剧的 活动)(3)后果:侵蚀区:土

2、层变薄, 、蓄水能力降低, 、山洪灾害加剧;沟谷区:诱发 、滑坡和泥石流等地质灾害;远离侵蚀区的下游:增加 灾害的发生频率。3.土地荒漠化(1)原因: 和不适当的 ,是干旱半干旱地区荒漠化的主要原因。(2)危害: 生产力下降和随之而来的 减产,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和一系列社会问题。二、环境污染与自然灾害1.范围:区域性(例如20世纪中期八大公害事件);全球性:表现为气候变化、 、生物多样性减少。2.全球气候变化(1)原因:大量燃烧 等燃料,导致大气中 含量增多,使全球气温上升。(2)影响:一是造成 ;二是加剧洪涝、 和其他气象灾害;三是影响农业和 ;四是影响人类健康。3.臭氧层耗竭(1)臭氧层的

3、作用:吸收太阳辐射中的 。(2)臭氧层破坏的主要原因:人类大量排放 。(3)臭氧层破坏的危害:紫外线照射增强,损坏热的免疫力,使 、白内障患者增多,传染病的发病率会增加。4.生物多样性的减少(1)原因:人类对 的大规模破坏和对 的过度利用。(2)危害:物种的灭绝和遗传多样性的丧失,将逐渐瓦解 的基础。三、工程活动与自然灾害1. 大城市由于 的过量开采和高层建筑物的重力作用导致 、地裂缝等问题。2. 矿区地下形成了大片的 ,致使地表沉降、 和塌陷问题出现。3. 工程建设过程中的 ,容易诱发崩塌、滑坡。4. 修建水库会使库区及其邻近地区的 环境发生改变,诱发 。合作探究:课堂检测1. 下列事件中,

4、属于由于人类不合理的发展活动所引起的自然灾害的是( ) A滥采滥用自然资源、任意排放有害物质 B高速公路、大型水利工程等建设不当C水土流失、荒漠化 D人口过多、工业集中2。下列关于水土流失灾害的直接危害叙述正确的是 ( )A河流含沙量增大,河床变浅,洪涝增加 B山体滑坡渐增C泥石流危害日益严重 D土地肥力下降,人类生存条件恶化2009年7月3日,暴雨侵袭桂林市,由于地下管道宣泄不畅,某些路段积水成灾,给城市交通及公共管理带来了一次“突发性考验”。依据材料回答34题。3这次暴雨给城市带来的损失远比附近郊区大,对城市“突发性考验”,远比郊区严峻,主要原因是:( )A.城市人口比重不断上升B.城市处

5、于城市环流的低压区,降水的强度和频率高于郊区C.城市用地规模不断扩大,城市建筑物多而集中,使暖湿气流长期滞留D.城市交通拥挤4由于暴雨而形成的城市地面径流,汇入河湖,可能引发的人为灾害是A水体富营养化,导致鱼类缺氧而亡 B泥沙淤积,导致河湖面积减小C水质变坏,危及人类健康 D水量剧增,淹没农田,冲毁交通5. 我国内蒙古一些草原地区“风吹草低见牛羊”的昔日风光已经不在,代之而起的却是“老鼠跑过露脊梁”的景象,这一变化深刻地反映了 ( )A.过度放牧,草场退化B.鼠害猖獗C.草场的季节变化D.草场载畜量将可继续增加读我国新疆(土地面积166.48万km2)荒漠化情况统计数据表,回答67题。表一 新

6、疆的荒漠化土地类型(万km2)荒漠化土地总量耕地林地草地未利用土地111.322.354.3150.5454.12表二 新疆荒漠化土地形成因素(万km2)水蚀风蚀冻融盐碱化12.5383.935.249.3986关于新疆土地荒漠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A荒漠化土地面积小于非荒漠化土地面积B荒漠化主要是滥伐林木造成的C保护草地,合理利用草场资源是治理荒漠化的主要任务D荒漠化发生在有人类活动的地区7关于新疆土地荒漠化形成的叙述,正确的是( )A控制人类活动的规模和强度对防止荒漠化效果不明显B荒漠化形成的主要原因是农田灌溉不合理C只要人类改变了粗放经营的活动方式,就不会形成荒漠化D荒漠化形成的主要动

7、力是近地面水平气流读漫画“人类破坏了我的伞”,回答810题。8. 图中的“伞”臭氧层位于地球大气的 层,该层大气温度随高度的增加而 。 ( )A.平流层 递增 B. 对流层 递减 C.高层大气 递减 D. 平流层 递减9.下列关于“伞”的破坏,说法不正确的是( )A.破坏“伞”的主要物质是人类活动大量排放出的氟利昂B.“伞”被破坏后会危及人类健康C. “伞”破坏最严重的地区是北极地区D.图中的“伞”能吸收紫外线10.以上情况告诉我们()A. 经济发展必须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B.经济社会的发展必须以牺牲环境为代价C.全球气温呈上升趋势D.由于人类不合理的活动,暴雨等极端天气频繁太平洋岛国图瓦卢的搬

8、迁、乞力马扎罗山冰雪融化了80%、三十年后欧洲人将可能告别阿尔卑斯山的皑皑白雪所有这些事物的变化正在告诉我们全球气候变暖。据此回答1113题。11.关于气候变暖造成的影响的错误说法是( )A.直接威胁沿海低地国家B.改变世界各地的降水和干湿状况C.高纬度地区将适宜温带作物的生长D.温带地区将适宜热带作物的生长12. 二氧化碳等气体引发“温室效应”导致全球变暖,其主要原因是( )A.二氧化碳强烈吸收太阳紫外线B.二氧化碳强烈吸收地面放出的紫外线C. 二氧化碳吸收地面放出的红外线D. 二氧化碳强烈吸收太阳辐射的红外线13. 下列现象中可能导致人类活动中经济结构变化的是( )A.气象灾害B. 全球变暖C.臭氧空洞D. 酸雨危害14. 下图是修建山区公路前后两幅剖面示间图,该地公路所在位置容易发生的自然灾害可能是( )A.滑坡 B.地震 C.旱涝 D.地裂缝15. 为了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人类应采取的措施有( )A.建设污水处理厂B.建设林业生态工程C.提高清洁能源利用率D.不再发展煤铁复合体型工业自我反思4用心 爱心 专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