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盐城市2012-2013学年高二物理下学期联考模拟考试试题新人教版.doc

上传人:xinsh****encai 文档编号:136873369 上传时间:2020-07-03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1.2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苏省盐城市2012-2013学年高二物理下学期联考模拟考试试题新人教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江苏省盐城市2012-2013学年高二物理下学期联考模拟考试试题新人教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江苏省盐城市2012-2013学年高二物理下学期联考模拟考试试题新人教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江苏省盐城市2012-2013学年高二物理下学期联考模拟考试试题新人教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江苏省盐城市2012-2013学年高二物理下学期联考模拟考试试题新人教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江苏省盐城市2012-2013学年高二物理下学期联考模拟考试试题新人教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苏省盐城市2012-2013学年高二物理下学期联考模拟考试试题新人教版.doc(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2012-2013年第二学期盐城联考模拟考试 3-1磁场 3-2.3-3.3-5 高二物理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15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关于家庭照明电路所用的交流电(220v ,50hz),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电流方向每秒钟改变50次B、电压表达式为u=220sin50t(V)C、额定电压为220V的灯泡可以直接接入使用 D、耐压为220V的电容器可以直接接入使用2、老师做了一个物理小实验让学生观察:一轻质横杆两侧各固定一金属环,横杆可绕中心点自由转动,老师拿一条形磁铁插向其中一个小环,后又取出插向另一个小环,同学们看到的现象是( )A.

2、磁铁插向左环,横杆发生转动B.磁铁插向右环,横杆发生转动C.无论磁铁插向左环还是右环,横杆都不发生转动D. 无论磁铁插向左环还是右环,横杆都发生转动3、如图所示,有一根直导线上通以恒定电流I,方向垂直指向纸内,且和匀强磁场B垂直,则在图中圆周上,磁感应强度数值最大的点是()Aa点 Bb点 Cc点 Dd点4、如图所示,连接平行金属板P1和P2(板面垂直于纸面)的导线的一部分CD和另一连接电池的回路的一部分GH平行,CD和GH均在纸面内,金属板置于磁场中,磁场方向垂直纸面向里当一束等离子体射入两金属板之间时,CD段导线将受到力的作用 ( )A等离子体从右方射入时,CD受力的方向背离GHB等离子体从

3、右方射入时,CD受力的方向指向GHC等离子体从左方射入时,CD受力的方向背离GHD等离子体从左方射入时,CD受力的方向不能确定5、某电源输出的电流中既有交流又有直流成分,如果需要在R上得到直流成分,应在如图所示电路中的A、B两处连接合适的元件。合理的连接方式是( )AB_RAA、B处均接电感BA、B处均接电容CA处接电感,B处接电容DA处接电容,B处接电感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每小题4分,共计16分。每小题有多个选项符合题意,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错选或不答得得0分。6、如图所示, L为自感系数很大的线圈,其自身的电阻忽略不计。A、B是完全相同的两个小灯泡。在t=0时刻闭

4、合开关S,经过一段时间t1断开S。下列表示A、B两灯泡中电流i随时间t变化的图像中,正确的是( )SLBAiBOt1tiAOt1tABCDiBOt1tiAOt1t7、回旋加速器是加速带电粒子的装置,其核心部分是分别与高频交流电极相连接的两个D 形金属盒,两盒间的狭缝中形成的周期性变化的电场,使粒子在通过狭缝时都能得到加速,两D形金属盒处于垂直于盒底的匀强磁场中,如图所示要使带电 粒子射出时的动能增大,则可以( ) A、增大磁场的磁感应强度 B、增大加速电压 C、增大D形金属盒的半径 D、减小狭缝间的距离8、图甲为理想变压器,其原、副线圈的匝数比为4l,电压表和电流表均为理想电表,原线圈接图乙所

5、示的正弦交流电,图中Rt为阻值随温度升高而减小的热敏电阻,R1为定值电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0u/Vt/s0.010.020.03乙甲Rtn1n2R1uAVA图乙中的正弦交流电的频率为50HzB变压器原、副线圈中的电流之比为14C变压器输入、输出功率之比为14DRt处温度升高时,电压表和电流表的示数均变小9、如图所示,两根完全相同的光滑金属导轨POQ固定在水平桌面上,导轨间的夹角为,导轨单位长度的电阻为r导轨所在空间有垂直于桌面向下的匀强磁场t=0时刻将一电阻不计的金属杆MN,在外力作用下以恒定速度v从O点开始向右滑动在滑动过程中保持MN垂直于两导轨间夹角的平分线,且与导轨接触良好,导

6、轨和金属杆足够长下列关于电路中电流大小I、金属杆MN间的电压U、外力F及电功率P与时间t的关系图象中正确的是()3-3部分- 30分10、(7分)某同学在实验室做“用油膜法估测分子直径大小”的实验中,已知油酸酒精溶液的浓度为每104mL溶液中有纯油酸6mL用注射器抽得上述溶液2mL,现缓慢地滴出1mL溶液,共有液滴数为50滴把1滴该溶液滴入盛水的浅盘中,在刻有小正方形坐标的玻璃板上描出油膜的轮廓如图所示,坐标中小正方形方格的边长为20mm试问:这种估测方法是将每个分子视为 模型,让油酸尽可能地在水面上散开,则形成的油膜可视为 油膜,这层油膜的厚度可视为油分子的 图中油酸膜面积是 mm2;每一滴

7、油酸酒精溶液中含有纯油酸体积是 mL;根据上述数据,估测出油酸分子的直径是 m(最后一空保留1位有效数字) (3)某学生在做实验时,计算结果偏大,可能是由于( ) A油酸未完全散开 B油酸溶液浓度低于实际值 C计算油膜面积时,舍去了所有不足一格的方格 D求每滴体积时,1 mL的溶液的滴数多记了10滴 11、(3分)如图所示,在实验室某同学用导热性能良好的气缸和活塞将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密封在气缸内(活塞与气缸之间无摩擦)用滴管将水缓慢滴在活塞上,在此过程中( )A气体对外做功,气体内能减小B外界对气体做功,气体内能增加C外界对气体做功,气体内能不变D气体从外界吸热,气体内能不变12、(3分)下图

8、描绘一定质量的氧气分子分别在0和100两种情况下速率分布情况,符合统计规律的是( )100各速率区间的分子数占总分子数的百分比O分子的速率00各速率区间的分子数占总分子数的百分比O分子的速率100100各速率区间的分子数占总分子数的百分比O分子的速率0ABCD0各速率区间的分子数占总分子数的百分比O分子的速率10013、(3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表面张力使液体表面有收缩到最小的趋势 B液体表面张力的存在,使得表面层分子的分布比内部要密些C水银浸润玻璃,水浸润玻璃D浸润液体在细管中下降,不浸润在细管中上升14、(3分)分子问的相互作用力既有斥力F斥,又有引力F引,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9、) A分子间的距离越小,F引 越小,F斥越大 B分子间的距离越小,F引 越大,F斥越大 C当分子间的距离由r0逐渐增大的过程中,分子力先减小后增大D当分子间的距离由无穷远逐渐减小的过程中,分子力先减小后增大15、(3分)布朗运动是说明分子运动的重要实验事实,布朗运动是指( )A液体分子的运动B悬浮在液体中的固体分子的运动C悬浮在液体中的固体微粒的运动D液体分子与固体分子的共同运动16、(2分)如图所示,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从状态A变化到状态B,再从状态B变化到状态C则从状态A变化到状态B,气体分子的平均动能_(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状态B的温度TB_状态C的温度TC(选填“”、“”或

10、“”)17、(2分)如图所示是岩盐的平面结构,实心点为氯离子,空心点为钠离子,如果将它们用直线连起来,将构成一系列大小相同的正方形。岩盐是(选填“晶体”或“非晶体”)。固体岩盐中氯离子是(选填“运动”或“静止”)的。18、(4分)在如图所示的pV图中,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由状态A经过程变至状态B时,从外界吸收热量420 J,同时膨胀对外做功300 J当气体从状态B经过程回到状态A时,外界压缩气体做功200 J. 请问:在这个过程中,气体是吸收热量还是放出的热量?这个热量变化为多少? 3-5部分- 30分19、(4分)某同学设计了一个用打点计时器探究碰撞过程中不变量的实验:在小车A的前端粘有橡皮泥

11、,推动小车A使之做匀速运动然后与原来静止在前方的小车B相碰并粘合成一体,继续做匀速运动,他设计的具体装置如图所示在小车A后连着纸带,电磁打点计时器电源频率为50Hz,长木板下垫着小木片用以平衡摩擦力 (1 )若已得到打点纸带如图所示,并将测得的各计数点间距离标在图上,A点是运动起始的第一点,则应选 段来计算A的碰前速度,应选 段来计算A和B碰后的共同速度(以上两格填“AB或“BC或“CD或DE”) (2 )已测得小车A的质量m1=040kg,小车B的质量m2=020kg,由以上测量结果可得:碰前mAvA+mBvB= kgms;碰后mAvA,+mBvB,= kgms20、(3分)下列描绘两种温度

12、下黑体辐射强度与波长关系的图中,符合黑体辐射规律的是21、(3分)用一束紫外线照射某金属时不能产生光电效应,可能使该金属产生光电效应的措施是( )A、改用频率更小的紫外线照射 B、改用X射线照射C、改用强度更大的原紫外线照射 D、延长原紫外线的照射时间22、(3分)用极微弱的可见光做双缝干涉实验,随着时间的增加,在屏上先后出现如图(a)、(b)、(c)所示的图像,则不正确的是( )A、图像(a)表明光具有粒子性B、图像(c)表明光具有波动性C、光具有波动性由于光子之间相互作用引起D、实验表明光是一种概率波23、(3分)天然放射性元素放出的三种射线的穿透能力实验结果如图所示,由此可推知( )A、

13、来自于原子核外的电子B、的电离作用最强,是一种电磁波C、的电离作用较强,是一种电磁波D、的电离作用最弱,属于原子核内释放的光子24、(3分)随着现代科学的发展,大量的科学发展促进了人们对原子、原子核的认识,下列有关原子、原子核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卢瑟福粒子散射实验说明原子核内部具有复杂的结构B、 天然放射现象标明原子核内部有电子C 、轻核聚变反应方程有:D 、 氢原子发出的光谱为线状谱4321E/eV-0.85-1.51-3.40-13.6n025、(3分)质子与中子发生核反应,生成氘核,放出的能量为E,则( )A氘核的比结合能是EB氘核的结合能是EC氘核中质子与中子间没有相互作用力D质子与中子的总质量小于氘核的质量26、(3分)已知氢原子基态能量为13.6eV,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 ) A用波长为600nm的光照射时,可使稳定的氢原子电离 B用光子能量为10.2eV的光照射时,可能使处于基态的氢原子电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