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金湖县2012-2013学年高二地理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新人教版.doc

上传人:bao****ty 文档编号:136872873 上传时间:2020-07-03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72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苏省金湖县2012-2013学年高二地理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新人教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江苏省金湖县2012-2013学年高二地理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新人教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江苏省金湖县2012-2013学年高二地理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新人教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江苏省金湖县2012-2013学年高二地理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新人教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江苏省金湖县2012-2013学年高二地理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新人教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江苏省金湖县2012-2013学年高二地理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新人教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苏省金湖县2012-2013学年高二地理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新人教版.doc(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金湖中学2012-201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第I卷(选择题)一、选择题南水北调工程是解决我国北方水资源严重短缺问题的特大型基础设施项目,涉及我国长江流域和黄淮海流域的广大区域。回答问题。 1南水北调改变了我国水资源的( ) A时间分布不均 B东西差异 C空间分布不均 D地下径流 2会对东线优质供水造成负面影响的是( ) A建立污水处理厂 B沿岸地区推广生态农业 C农田大量使用化肥 D加大水质检测力度 3在南水北调工程的实施过程中,必须同时采取的措施是( ) 节约用水 防治水污染 保护生态环境 开发深层地下水 A B C D 读下图,回答问题。4该地区在农业发展过程中所带来的最严重的

2、生态问题是A水土流失 B土地荒漠化 C土壤酸化 D水资源遭受污染5该地区的农业发展方向应是A大力发展瓜果、花卉等创汇农业B加大科技投入,发展优质长绒棉和彩色棉C扩大草原面积,大力发展畜牧业D改良土壤,发展水稻种植业6为充分利用资源优势,该地区应重点发展的产业是A石化工业 B钢铁工业 C制糖工业 D纺织工业下图为我国2005年人口年龄结构和预计2050年的人口年龄结构示意图,读图分析后回答问题。72005-2050年,我国的人口状况将会: ( )A. 青壮年人口比重上升,为劳动密集型工业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B. 少年人口比重增加,我国人口增长速度将有所加快C. 老年人口比重增加,需要加强社会保障事

3、业D. 人口年龄结构的变化,会促进我国城市化水平提高8导致这种人口年龄结构变化的因素是: ( )自然环境 生产力水平 社会观念 宗教信仰 国家政策A. B. C. D. 该图为“甲、乙、丙、丁四地12月某日昼夜分布示意图”,阴影表示黑夜。读后回答问题。10甲、乙、丙、丁四地按纬度从低到高排列正确的是 A.甲、乙、丙、丁 B.乙、丁、丙、甲C.乙、丙、丁、甲 D.甲、丙、丁、乙11当丙地日出时,世界标准时是 A.当日18时 B.次日18时C.昨日18时 D.当日6时读亚洲某内陆国家七月等温线分布图,回答问题13关于该国的表述,正确的是A水汽主要来自北冰洋 B年降水量自南向北递减C该国是世界上最大

4、的内陆国 D气温日较差大,年较差小14如图所示两地7月温差可能为A0 B4 C8 D12读右图,完成问题。15.若此图为海陆间水循环示意图,图中四个箭头分别代表水循环的四个环节,其中表示水汽输送的是A. B C D当整个东半球正好进入夜半球时,某科学考察船上直立的桅杆的影子不见了,据此判断:16科学考察船所在地理位置可能是:A.0,110W B.0,70EC.2326N,20W D. 2326N,160E17此时的日期可能是:A.6月22日左右 B.12月22日左右 C.春分日 D.夏至日18此时以后,有人看到太阳总在南方,自己的影子也总在南方,一直持续近半年,此人的位置在图1一2中的:A.

5、B. C. D.读“寒带不同纬度出现某种地理现象的天数变化图”,回答下列各题。19若为极昼现象,则T地极昼开始的时间大约在A3月21日 B4月22日C5月23日 D6月22日20除极昼现象外,还可以表示哪些现象极夜 正午太阳高度小于00 正午太阳高度大于00 极光A B C D黄土高原是世界上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地区之一,由于流水侵蚀作用,使地表呈现出千沟万壑的地貌特征。黄土塬是一种典型地貌,又称黄土平台,是顶面平坦宽阔、周边为沟谷切割的黄土堆积高地。据此回答问题。21上面地形图中能够反映出黄土塬地貌的是 () A B C D22对黄土塬的治理措施是() A平整土地,增加水流入渗,削减地表径流B缓

6、坡修筑水平梯田,发展林果基地C打坝建库,拦泥蓄水D在支沟分段营造防护林读“某地区城市分布图”、“甲城市地租等值线示意图”(左图)以及“甲城市某区域日均地铁分时段客运量统计图”(右图),回答1820题。23左上图中所示地区()A城市共有三个等级B甲城市服务范围比乙城市大C城市等级越高,数目越多 D乙、丙城市服务功能相同24关于左上图中甲城市地租水平的描述,正确的是()A.ab Bbc Cbd25右上图反映的最有可能是甲城市()A.a以内的区域 Bab间的区域 Cbc间的区域 Dc以外的区域读我国某类自然灾害出现频次图,完成问题。26此图反映的自然灾害是( )A干旱 B台风 C洪涝 D寒潮27对图

7、中甲、乙两区域灾害多发时间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甲7、8月 B甲3、4、5月C乙5、6月 D乙12、1、2月28图中丙区域此类灾害出现频次大于周边地区的最主要原因是( )A降水集中,多暴雨 B地势低平,排水不畅C喀斯特地貌的影响 D气温高,蒸发量大读图,回答问题。29从A到B再到C,方向是 A.先向西南,再向东南 B.先向正南,再向东南C.先向东南,再向西南 D.一直向正南30若D点所处经度为东经116,与东经116经线共同组成经线圈的另一条经线的经度是A东经64 B西经64 C西经116 D西经180第II卷(非选择题)二、判断题31山地地区的交通线路首选铁路。32人们划分区域的目的,主要是

8、为了进一步了解各区域之间的差异,因地地制宜地对区域加以开发利用。33外出旅游时,带上GPS信号接收机,就能随时知道自己所处的经纬度位置、海拔高度。34地理环境的整体性特征启示人类在开发利用自然资源时应多方分析、综合利用。35河谷是典型的河流堆积地貌。36东北地区因降水较少,故只能发展一年一熟的农业37经济可持续发展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条件和核心。38工业集聚都是为了共用基础设施,加强协作与交流。39消费水平越高,环境人口容量越大40古登堡界面以下,纵波和横波速度都明显增加。三、综合题41“丝绸之路”是历史上横贯欧亚大陆的贸易交通线,在历史上促进了欧亚非各国和中国的友好往来。中国是丝绸的故乡,在经

9、由这条路线进行的贸易中,中国输出的商品以丝绸最具代表性。19世纪下半期,德国地理学家李希霍芬(Ferdinand von Richthofen)就将这条陆上交通路线称为“丝绸之路”,此后中外史学家都赞成此说,沿用至今。张骞通西域后,正式开通了这条从中国通往欧、非大陆的陆路通道。A中国古代“丝稠之路”示意图(1)A是 (湖),近年来该地水域面积不断缩小,主要原因有 。(6分)(2)“丝绸之路”国内由长安经土鲁番至疏勒(今疏勒县,位于喀什西北部)一线经过的主要地形区包括 ,古代“丝绸之路”取道于此主要原因是 。(8分)(3)新疆是我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重要区域,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说明未来西部发展的

10、重要方向(6分)42读下面我国甲、乙两个地区图,回答下列问题。 (1)甲为我国地区,其根据生产条件,划分成三大农业生产区域:, , 。(4分) (2)珠江三角洲地区在以上的图。(1分)20世纪80年代,珠三角工业发展的有利条件是(双选) ( )(2分)A当地雄厚的工业基础 B丰富的矿产资源C廉价的劳动力和土地 D外来资金、设备与技术(3)近年来有些专家主张构建的泛珠三角,包括广东、福建、江西、海南、广西、贵州、四川、湖南和云南等9省区以及香港和澳门特别行政区。泛珠三角的构建对珠三角发展的积极意义是_(至少答两点) (3分)43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2分)材料一:地中海及其沿岸地区示意图(

11、图11)材料二:很早以前,希腊人的造船和航海技术就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18世纪初期开始希腊把当时处于奥斯曼帝国统制下的爱琴海,甚至东地中海贸易几乎完全掌握在手中。如今,作为全球第一航运大国,希腊船东掌握着世界上最为庞大的运输船队。 (1)甲、乙、丙三处海域表层海水盐度从高到低排序为 ,简要分析甲、乙、丙三处海域表层海水盐度差异的原因。(4分) (2)20世纪以来,图11中字母所示的A、F、S、T等国农业生产走向专业化,成为花卉、蔬菜、水果等“时鲜业”的大规模生产基地,产品主要面向欧美城市市场。简述这些国家发展“时鲜业”的社会经济条件。(4分) (3)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试从地理角度分析希腊海

12、洋运输业发达的主要区位优势。(4分)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5 CCBBB6-10 DCDCD11-15 CCACC16-20 ACACA 21-25 CACBA26-30 ABCCB二、判断题31错32正确33对34对35错36错误37对38错误39错误40错误三、综合题41(1)咸海(2分), 全球气候变暖,蒸发量增大;湖泊沿岸工农业发展、居民生活大量引用入湖河水 。(4分)(2)黄土高原(渭河平原)、内蒙古高原(河西走廊)、塔里木盆地(4分),地势低平、水源充足、人口相对稠密等 。(4分)(3)加强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加强基础设施和重大工程项目建设;发展有资源优势和特色的产业等。(6分)421.东北耕作农业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