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化学 专题一第5讲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课后作业 新人教版.doc

上传人:bao****ty 文档编号:136872839 上传时间:2020-07-03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23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三化学 专题一第5讲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课后作业 新人教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高三化学 专题一第5讲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课后作业 新人教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高三化学 专题一第5讲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课后作业 新人教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高三化学 专题一第5讲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课后作业 新人教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高三化学 专题一第5讲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课后作业 新人教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三化学 专题一第5讲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课后作业 新人教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三化学 专题一第5讲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课后作业 新人教版.doc(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专题一第5讲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课后作业1(原创题)已知甲、乙、丙、丁代表四种纯净物。甲(g)2乙(g)丙(g)丁(g);Ha kJ/mol(a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的能量一定大于丙的能量B该反应不需要加热C1 mol甲(g)与2 mol乙(g)总能量高于1 mol丙(g)与1 mol丁(g)总能量D该反应表示1 mol甲与2 mol乙在一定条件下反应放出热量为a kJ解析:选C。依题意,该反应正反应是放热反应,它只表示反应物1 mol甲(g)与2 mol乙(g)的总能量高于生成物1 mol丙(g)与1 mol丁(g)的总能量,并不能表示甲的能量一定大于丙的能量,所以A错误,C正确;许

2、多放热反应必须先加热才能进行,本题中不能确定,所以B错误;该反应方程式表示1 mol甲(g)与2 mol乙(g)恰好完全反应生成1 mol丙(g)与1 mol丁(g)时放出的热量为a kJ,由于该反应是可逆反应,只提供1 mol甲(g)与2 mol乙(g)并不能完全反应,放出的热量小于a kJ,D错误。2(2010年北京海淀区期末测试)已知热化学方程式C2H2(g)O2(g)=2CO2(g)H2O(g);H1256 kJ/mol,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乙炔的燃烧热为1256 kJ/molB若转移10 mol电子,则消耗2.5 mol O2C若生成2 mol水,则H2512 kJ/molD若形成

3、4 mol碳氧共用电子对,则放出的热量为2512 kJ解析:选B。燃烧热强调水为液态;在反应中氧由0价降至2价,2.5 mol O2反应转移10 mol e;1 mol O=C=O含4 mol碳氧共用电子对;因为没有确定水的状态,不能判断放出的热量。3(2010年黄石模拟)下列说法或表示方法正确的是()A等质量的硫蒸气和硫磺分别完全燃烧,后者放出的热量多B氢气的燃烧热为285.8 kJ/mol,则氢气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为:2H2(g)O2(g)=2H2O(l);H285.8 kJ/molCBa(OH)28H2O(s)2NH4Cl(s)=BaCl2(s)2NH3(g)10H2O(l);H0;H2

4、SO4的浓溶液与NaOH溶液混合时要放热。4(2010年十堰模拟)一些烷烃的燃烧热(kJ/mol)如下表:化合物燃烧热化合物燃烧热甲烷891.0正丁烷2878.0乙烷1560.8异丁烷2869.6丙烷2221.52甲基丁烷3531.3下列表达正确的是()A热稳定性:正丁烷异丁烷B正戊烷的燃烧热约为3540 kJ/molC乙烷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为:2C2H6(g)7O2(g)=4CO2(g)6H2O(g);H1560.8 kJ/molD相同质量的烷烃,碳的质量分数越大,燃烧放出的热量越多解析:选B。查表可知燃烧热(kJ/mol):正丁烷,2878.0;异丁烷,2869.6,故热稳定性:正丁烷H2

5、;H3H4BH1H2;H3H4CH1H2;H3H4DH1H4解析:选B。由于H2O(g)H2O(l)要放出热量,所以等物质的量的CH4(g)燃烧,生成液态水时放出热量的数值(绝对值)要比生成气态水时放出热量的数值大;等物质的量的NaOH与稀醋酸或浓硫酸恰好反应生成等物质的量的水,若不考虑物质的溶解热和弱电解质电离吸热,应放出相同的热量。但在实际反应中,浓硫酸溶于水时放热,使其放出的热量增多,醋酸是弱酸,CH3COOH分子部分电离要吸热,使其放出的热量减少。放热越多,H的绝对值越大,H的实际值越小。6已知3.6 g的碳在6.4 g的氧气中燃烧,至反应物耗尽,并放出X kJ热量。已知单质碳的燃烧热

6、为Y kJ/mol,则1 mol C与O2反应生成CO的反应热H为()AY kJ/mol B(10XY)kJ/molC(5X0.5Y)kJ/mol D(10XY)kJ/mol解析:选C。由3.6 g C与6.4 g O2完全反应,可知生成CO2与CO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2。设36 g C按此方式反应,则生成1 mol CO2和2 mol CO,C单质燃烧热为Y kJ/mol,1 mol C与O2反应生成CO的反应热为(10XY)kJ/mol,即(5X0.5Y)kJ/mol,C正确。7(2009年高考天津卷)已知:2CO(g)O2(g)=2CO2(g)H566 kJ/molNa2O2(s)CO2(

7、g)=Na2CO3(s)O2(g)H226 kJ/mol根据以上热化学方程式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CO的燃烧热为283 kJB上图可表示由CO生成CO2的反应过程和能量关系C2Na2O2(s)2CO2(s)=2Na2CO3(s)O2(g)H452 kJ/molDCO(g)与Na2O2(s)反应放出509 kJ热量时,电子转移数为6.021023解析:选C。燃烧热的单位应为kJ/mol,A错。图中未标出CO和CO2的物质的量和状态,B错。把2Na2O2(s)2CO2(g)=2Na2CO3(s)O2(g)H452 kJ/mol与2CO(g)O2(g)=2CO2(g)H566 kJ/mol相加

8、得:2CO(g)2Na2O2(s)=2Na2CO3(s)H1018 kJ/mol则CO(g)Na2O2(s)=Na2CO3(s)H509 kJ/mol;转移电子数为26.021023,D错。8(2010年岳阳模拟)已知:2H2(g)O2(g)=2H2O(l);H571.6 kJ/mol,CO(g)O2(g)=CO2(g);H282.8 kJ/mol,现有CO、H2和CO2组成的混合气体112.0 L(标准状况)经完全燃烧后放出的总热量为851.4 kJ,并生成18 g液态水。则燃烧前混合气体中CO的体积分数为()A80% B40%C60% D20%解析:选B。由题意H2(g)H2O(l),知反

9、应前V(H2)22.4 L/mol22.4 L,放出热量Q571.6 kJ285.8 kJ,则V(CO)22.4 L/mol44.8 L,故CO的体积分数100%40%。9(2010年陕西西安十校联考)2008年9月,我国成功地发射了载人航天飞船“神舟七号”,此次发射用肼(N2H4)作为火箭发动机的燃料,NO2为氧化剂,反应生成氮气和水蒸气。已知:N2(g)2O2(g)=2NO2(g);H67.7 kJ/molN2H4(g)O2(g)=N2(g)2H2O(g);H534 kJ/mol下列关于肼和二氧化氮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A2N2H4(g)2NO2(g)=3N2(g)4H2O(l

10、);H1135.7 kJ/molB2N2H4(g)2NO2(g)=3N2(g)4H2O(g);H1135.7 kJ/molCN2H4(g)NO2(g)=N2(g)2H2O(g);H1135.7 kJ/molD2N2H4(g)2NO2(g)=3N2(g)4H2O(g);H1135.7 kJ/mol解析:选D。书写热化学方程式要注意物质的状态,放热或吸热及表示方法,反应热的数值与方程式前的化学计量数(即物质的量)要对应。如果一个反应可以分步进行,则各步反应的反应热之和与该反应一步完成时的反应热相同。因此,可以用第二个反应的反应热的2倍减去第一个反应的反应热,可以得到H1135.7 kJ/mol,根

11、据水的状态为气态,说明D正确。10(2010年湖南长郡中学毕业班第二次质量预测)我国的“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的第一、第二级燃料多数采用偏二甲肼和四氧化二氮作燃料。化学反应热量变化图象如图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在该反应中四氧化二氮作还原剂B偏二甲肼燃烧热为10Q kJ/molC该反应氧化产物与还原产物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2D该反应中1 mol偏二甲肼参与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16 mol解析:选D。在该反应中,N2O4作氧化剂,C2H8N2作还原剂,A错;该反应不是燃烧反应,燃烧热指在101 kPa时,1 mol物质完全燃烧生成稳定的氧化物时所放出的热量,液态是水的稳定状态,B错;该反应中,C2H

12、8N2中碳为1价,氮为3价,若1 mol偏二甲肼完全反应,则生成氧化产物为2 mol CO2和1 mol N2,还原产物为2 mol N2,C错。11化学反应可视为旧键断裂和新键形成的过程。化学键的键能是形成(或拆开)1 mol化学键时释放(或吸收)的能量。已知白磷(P4)和P4O6的分子结构如下图所示;现提供以下化学键的键能:PP 198 kJ/mol、PO 360 kJ/mol、氧气分子内氧原子间的键能为498 kJ/mol,则P43O2=P4O6的反应热H为()A1638 kJ/mol B1638 kJ/molC126 kJ/mol D126 kJ/mol解析:选B。本题考查利用键能进行

13、反应热的计算,以新闻报道为背景,但问题只用已学的知识即可解决。白磷的分子结构大家都熟悉,而且题中已给出。由白磷(P4)分子结构知其中含有6个PP键。而P4O6是大家比较陌生的物质,但是题中也已给出具体分子结构,通过观察知P4O6中含12个PO键,则P43O2=P4O6的反应热HE(反应物)E(生成物)198 kJ/mol6498 kJ/mol3360 kJ/mol121638 kJ/mol,B正确。12在298 K、1.01105 Pa下,将22 g CO2通入750 mL 1 mol/L NaOH溶液中充分反应,测得反应放出x kJ的热量。已知在该条件下,将1 mol CO2通入1 L 2 mol/L NaOH溶液中充分反应放出y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