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政治 第九课第一框《民族精神耀中华》练习题 鲁人版.doc

上传人:bao****ty 文档编号:136872587 上传时间:2020-07-03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九年级政治 第九课第一框《民族精神耀中华》练习题 鲁人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九年级政治 第九课第一框《民族精神耀中华》练习题 鲁人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九年级政治 第九课第一框《民族精神耀中华》练习题 鲁人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九年级政治 第九课第一框《民族精神耀中华》练习题 鲁人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九年级政治 第九课第一框《民族精神耀中华》练习题 鲁人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九年级政治 第九课第一框《民族精神耀中华》练习题 鲁人版.doc(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政治九年级全鲁人版第九课第一框民族精神耀中华练习题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强大精神支柱在春秋战国的百家争鸣中,中国历史上民族精神的价值取向基本形成,在以后的各个历史时期,又经过不断充实、发展和创新,逐渐成为一种激励民族奋发向上的强大力量。从孔子的“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到孟子的“养浩然之气”“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再到荀子的“志意修则骄富贵,道义重则轻王公”;从范仲淹的“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到东林书院的对联“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再到顾炎武的“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都在丰富和发展着民族精神。中华民族

2、在历史的每个发展阶段,都离不开民族精神的激励和引导。民族精神还表现在为国为民辛勤劳作、不辞劳苦、廉洁奉公、洁身自好等方面。从大禹治水的“三过家门而不入”开始,这种精神就成为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动力之一。三国时期的诸葛亮,以身作则,实践了“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誓言。明代的于谦,在任山西、河南等地巡抚时,兴利除害,革除弊政,为官清廉,一尘不染;在蒙古瓦剌入侵、英宗被虏、国家危亡的紧急关头,沉着应变,不计自身利害,拥立代宗,守卫北京,击退了敌人,实现了他“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的志愿。正是这种忧国忧民的精神,铺垫了中华民族生存和发展的道路。民族精神还表现为对事业的执著奋斗、发明创造方面。孔

3、子称自己“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论语述而),从而创立了影响深远的儒学。西汉司马迁忍受宫刑的巨大耻辱,含辛茹苦,奋笔疾书,完成了流传千古的巨著史记。这种创造精神,不仅表现在文学、史学等思想文化方面,而且表现在技术发明、济世救民方面。例如,东汉的张衡,致力于天文学的探索研究,发明地动仪、浑天仪等,在技术创新上作出了划时代的贡献;北魏的贾思勰,精心总结农业生产经验,写出了齐民要术;唐代的孙思邈,以毕生精力研究药理,救死扶伤,丰富了中国医药学的伟大宝库,被民间奉为“药王”;明代的徐霞客,踏遍祖国的山山水水,把自己的一生奉献给地理考察事业。类似的发明创造,在中国历史上犹如满天繁星,数不

4、胜数。这种追求事业成就的精神,使中国的文明得以不断丰富和提高。 分析上面内容,谈谈中华民族精神表现在哪些方面。你认为中华民族精神还表现在哪些方面?一、 单项选择题 1与中华传统美德“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相关的历史人物是()A岳飞 B诸葛亮C文天祥D周瑜2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一个民族要生存和发展,必须要有一种昂扬向上的民族精神B民族精神是战胜一切艰难险阻的重要保证C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是每一个中华儿女的责任D青少年虽然不能成为民族精神的建设者,但是要努力成为民族精神的传播者3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是()A爱国主义B国际主义C集体主义D英雄主义4千百年来,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

5、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中华民族历经沧桑而不衰,巍然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这说明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的集中表现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柱其核心是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是民族文化的全部内容A BCD二、是非判断题1民族精神是推动民族进步的强大精神动力。()2爱好和平是中华民族的力量源泉。()3自强不息是中华民族世世代代,生生不息的力量源泉,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优良品质和精神追求,激励着中华儿女不断奋斗、变革和创新。()三、材料分析题从孟子的“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到夏明翰的“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从“愚公移山”精神到“载人航天精神” “劳模

6、精神”,伟大的民族精神成为中华民族进步的不竭动力。全国人民团结一致,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共同奋斗。(1)列举一位我国古代或近代史上体现伟大民族精神的代表人物和相关史实,谈谈表现出来的民族精神。(2)民族精神的内容很丰富,就你最有感触的一个方面,结合自己的学习生活,说说你该怎么做? (3) 根据所学知识,谈谈你对“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的理解。【中华传统美德扫描】爱国篇1天下兴亡,匹夫有责。麦孟华论中国之存亡决定于今日2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过零丁洋3精忠报国。宋史岳飞列传好学篇1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论语学而2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语为政持节篇1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7、周敦颐爱莲说2名节重泰山,利欲轻鸿毛。于谦无题改过篇1见善则迁(学习),有过则改。周易益象2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旧唐书魏征列传自强篇1百尺竿头,更进一步。朱熹答巩仲至2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 孟子告子下贵和篇1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孟子公孙丑下2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论语学而敦亲篇1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孟郊游子吟2兄弟敦和睦,朋友笃诚信。陈子昂座右铭诚信篇1一诺千金。史记季布栾布列传2言必信,行必果。论语子路3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论语学而4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论语学而5民无信不立。论语颜渊勤俭篇1克勤于邦,克俭于家。尚书大禹谟2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李绅悯农3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李商隐咏史你对以上中华传统美德中的哪个方面认识较为深刻,谈谈你对该方面重要性的认识,并举例说明。答案:一、1B2D3A4A二、12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