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语文下册9-古诗三首

上传人:go****e 文档编号:136869363 上传时间:2020-07-03 格式:PPT 页数:36 大小:7.1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三年级语文下册9-古诗三首_第1页
第1页 / 共36页
三年级语文下册9-古诗三首_第2页
第2页 / 共36页
三年级语文下册9-古诗三首_第3页
第3页 / 共36页
三年级语文下册9-古诗三首_第4页
第4页 / 共36页
三年级语文下册9-古诗三首_第5页
第5页 / 共3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三年级语文下册9-古诗三首》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三年级语文下册9-古诗三首(3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9 古诗三首,元 日 【唐】王安石,王安石(10211086),字介甫,号半山。“唐宋八大家”之一。他一生写了不少深刻反映百姓疾苦和社会问题的作品。,主要作品:泊船瓜洲登飞来峰书湖阴先生壁等。,元日 王安石 爆竹声中一岁除, 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 总把新桃换旧符。,元日 王安石 爆竹声中一岁除, 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 总把新桃换旧符。,t,s,/,/,/,/,/,/,/,/,岁:年 除:去掉,这里指过去,爆竹声中一岁除, 春风送暖入屠苏。,诗意:人们在阵阵爆竹声中送走了旧的一年,感受着温暖的春风,畅饮着屠苏酒。,“新桃换旧符”写出了当时的民间风俗,又寓含除旧迎新的

2、意思。“新桃换旧符”与首句爆竹送旧岁的意思紧密呼应,形象地表现了万象更新的景象。,如何理解“总把新桃换旧符”的含义?,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诗意:初升的太阳照耀着千家万户,家家门上的桃符都换成了新的。,这首诗描写了春节除旧迎新的景象,放鞭炮,喝美酒,换上春联过大年。这是我们中华民族最隆重的传统节日。,清 明 【唐】杜牧,清明节:我国的传统节日之一,也是最重要的祭祀节日之一,是祭祖和扫墓的日子。我国古代在清明节这天除扫墓祭祖外,还有踏青游春、放风筝、蹴鞠等习俗。,杜牧(803852),字牧之,号樊川居士。唐代杰出的诗人、散文家。与李商隐并称“小李杜”。 主要作品:江南春泊秦淮清明山行

3、等。,清 明 清 明 时 节 雨 纷 纷, 路 上 行 人 欲 断 魂。 借 问 酒 家 何 处 有? 牧 童 遥 指 杏 花 村。,hn,ji,m,清 明 清 明 时 节 雨 纷 纷, 路 上 行 人 欲 断 魂。 借 问 酒 家 何 处 有? 牧 童 遥 指 杏 花 村。,/,/,/,/,/,/,/,/,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魂:指情绪、心情。,断魂:指“路上行人”哀伤的心情。,诗意: 清明节这一天,细雨纷纷,路上的行人心情更加愁闷,失魂落魄一样。,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雨纷纷,诗意: 向牧童询问哪里有酒家,牧童指向远处杏花盛开的小村庄。,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

4、花村。,清明,清明雨纷纷,行人欲断魂,触景伤怀,酒家何处有,牧童杏花村,借酒消愁,排解愁闷 振作精神,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唐】王维,农历九月初九重阳节。,是想念的意思。,王维(701?761),字摩诘,因官至尚书右丞,所以人称“王右丞”。盛唐诗坛上极负盛名的诗人,是唐代山水田园诗派的代表人物。,主要作品:鸟鸣涧山居秋暝竹里馆送元二使安西使至塞上等。,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唐】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 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 遍插/茱萸/少一人。 ,重阳节的习俗,重阳节起源玉初汉,这一天,重阳佳节活动极为丰富,有登高、赏菊、喝菊花酒、放风筝、吃重阳糕、插茱萸等等。,独在异

5、乡为异客, 每逢佳节倍思亲。,别的,其他的。,诗意:我独自远离家乡,每到重阳佳节就加倍思念亲人。,单独。,碰见;遇到。,加倍、更加。,独在异乡为异客, 每逢佳节倍思亲。,孤身一人,孤单寂寞,孤独,思念家乡;无法与亲人团聚的孤单、落寞。,浓浓的思乡之情,遥知兄弟登高处, 遍插茱萸少一人。,诗意:我想远方的兄弟们一定登上了高处,(他们)身上都插戴了茱萸,只是少了我一个人。,这两句诗中,诗人想到了什么?从中能体会到了什么?,这两句写诗人想象家乡的兄弟们登高、插茱萸,欢度重阳佳节,却只少了自己。从中可以体会到诗人独自一人在他乡的寂寞和思乡之情。,诗人通过描写自己独在异乡,在重阳佳节想起了远方亲人登高、

6、插茱萸的情景,抒发了深深的思乡情怀。,过故人庄 孟浩然 故人具鸡黍, 邀我至田家。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返回,三、读一读其他描写传统节日的古诗词。,乞巧 唐林杰 七夕今宵看碧霄,牵牛织女渡河桥。 家家乞巧望秋月,穿尽红丝几万条。,朗读指导:这三首古诗都是七言绝句,在朗读时要注意重读和停顿,读出古诗的节奏美、韵律美。读元日时,语气要喜庆轻快,语调高昂向上;读清明时前两句是低沉的,语速缓慢,后两句趋向欢快;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要用深情、低沉的语气来读。,课后习题参考答案,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默写清明。,元日主要描绘了春节人们放爆竹、畅

7、饮屠苏酒、用新桃换旧符等热闹场面。 清明描写了清明节美丽又凄迷的江南春雨图。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描写了重阳节亲人团聚、插茱萸、登高望远的场景。,这三首诗分别写的是哪个传统节日?写出了什么样的节日情景?,我国有很多传统节日,如春节、端午节、中秋节,这些节日有着深厚的文化内涵和独特的习俗。 让我们开展一次综合性学习活动,了解我国的重要传统节日,以及节日的习俗。,自由组成小组,先商量一下,打算了解哪些传统节日,怎么了解,有什么方式记录,然后各自开展活动。,活动指导: 1.自由组成小组,组内讨论决定打算了解的传统节日及了解的方式和记录信息的方式。 2.组员分工合作。小组成员可以通过询问长辈或查阅相关的图文资料、观看相关的视频资料来了解传统节日,再通过卡片、表格等形式来记录了解到的信息。,活动展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其它小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