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法规教育与法律教育的有机融合武汉市新洲电大信息技术学校陶双喜

上传人:精****库 文档编号:136861557 上传时间:2020-07-03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3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法律法规教育与法律教育的有机融合武汉市新洲电大信息技术学校陶双喜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法律法规教育与法律教育的有机融合武汉市新洲电大信息技术学校陶双喜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法律法规教育与法律教育的有机融合武汉市新洲电大信息技术学校陶双喜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法律法规教育与法律教育的有机融合武汉市新洲电大信息技术学校陶双喜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法律法规教育与法律教育的有机融合武汉市新洲电大信息技术学校陶双喜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法律法规教育与法律教育的有机融合武汉市新洲电大信息技术学校陶双喜》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法律法规教育与法律教育的有机融合武汉市新洲电大信息技术学校陶双喜(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浅谈中职生道德教育与法律教育的有机融合武汉市新洲电大信息技术学校陶双喜道德素养的修为与法律意识的建立是相辅相成、共同约束的,中职德育课职业道德与法律是适应新形势发展需求,针对学生就业前的人生观、价值观的培养,以提高学生的思想认识、道德情操、社会行为规范为目的而开设的。它能够帮助学生适应社会发展形势,了解掌握文明礼仪,不断规范职业道德,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极大地增强法制观念,在工作生活中更好地发挥服务社会的作用。因此,两者有机结合才是当今中职学校应遵循的教育理念和方针。中职教育不同意普高教育,教育对象不同,教学目的不同,所以教学手段也要发生改变,要将枯燥的传统式教师灌输说教变为趣味性学生主动接受

2、,中职德育教师就要将道德教育与法律教育有机融合,进一步探索创新教学的方式方法,努力提高教学的实效性。一、因人而异,将道德教育与法律教育有机融合中职生是一个较为特别的群体,要根据中职生自身的基本素质状况,有针对性地确立“立足现状,承认差异“的教育原则。1.中职学校学生道德素质相对偏低。道德素质偏低的首要因素就是中职生生源的参差不齐。与普通高中学生相比较而言,他们学习成绩相对较差,在初中学习的过程中不能养成很好的学习习惯,没有明确的学习目标,缺乏学习的耐心和刻苦钻研的精神是他们普遍的特点。而在他们这个年龄段,由于家庭的庇护,也不了解什么样的道德品质才能适应社会的复杂环境,因此形成了道德素质偏低的现

3、象。缺乏吃苦耐劳的精神,只以自我为中心,更不能不求回报甘于奉献。学习中,部分同学不尊重教师的劳动成果,课上聊天、随意发短信、接听电话、课下不复习、不预习、不按时完成作业等现象层出不穷。生活中不尊重教师、不服从管教、蓄意破坏公共财物、浪费粮食、水电,缺乏节约意识也很常见。校园里,课桌文化、墙壁文化、厕所文化屡见不鲜。学生们缺乏考试诚信,认为不抄白不抄,不抄就吃亏的想法比比皆是。以上的这些列举仅仅是学生缺乏道德意识现象中的冰山一角,如果不加以制止,这种现象会愈演愈烈。2.中职学校学生法律观念、意识比较淡薄。中职生处于身体和心理成长的萌芽期,人生观和世界观尚未全面形成,因此辨别是非的能力较差,法律观

4、念、意识较模糊,更因为没有像普通高校那样的学习气氛及明确的学习目标,容易因来自外界的诱惑和影响而无法掌控和把握自我,从而走上犯罪的道路。因此,在中职生中加强法律知识的普及与培养是十分必要的。然而,我国中职学校对于法律知识的培养却缺乏重视度,教育者们只注重文化课、基础课的教育,却忽视了学生法律观念的培养。知法、懂法才能有效的守法,相反,法律意识淡薄就会造成违法行为的发生。校园暴力事件的升级,盗窃、抢劫案件的发生,黄色网站的泛滥,利用校园网络造谣和恶意中伤甚至是诈骗的违法现象,均是中职生法律意识观念不强造成的。一方面学生不认为这样或那样的做法是犯罪,只是出于一种好奇心或利益的驱使,另一方面,当个人

5、利益受到他人不合理侵犯时,中职生又不能拿出有力的法律武器来保护自己,因此造成了校园犯罪事件的频发。因此,把法律教育贯穿于中职生教育始终显得尤为重要。3.道德教育与法律教育必须有机融合。道德教育与法律教育同属于中职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范畴,是人文修养和道德伦理的具体体现。所谓道德教育是指通过知识的传授从而使人们树立道德意识和道德伦理,升华道德情感、强化法律观念、规范道德行为的活动。而法律教育则通过对法律知识的普及使学生掌握法律技巧在现实生活中的运用,树立敏锐的法律洞察力和法律意识,形成法律精神,养成依法办事、自觉守法的习惯。法律教育其实就是道德教育的一个分支,它寓于道德教育之中与道德教育相互影响,相

6、互依存。法律教育是融入了道德教育的普法教育。同时,道德教育又依赖于法律教育的完善。只有拥有高尚道德情操的人才能更好地树立法律意识观念。道德教育与法律教育的关系是彼此包含,相互贯通的。离开了道德,法律就无从谈起,离开了法律道德也无法约束。因此,两者有机的结合才是当今中职学校应遵循的教育理念和方针。让知法、懂法、爱法、守法成为每位中职学生具备的普遍道德素养和高尚的道德品质;同时,让有修为的道德修养来指导法律的教育,从而形成两个环环相扣的教育双赢局面。二、因生施教,发挥中职生实践锻炼的示导作用中职生的学习目标与普通高中有差异性,普通高中学生面临的是高考,是千军万马过独木桥,因此严谨的教学管理与教学手

7、段有助与学生专心学习,掌握知识。但作为中职生而言,他们面临着就业,他们需要掌握一门熟练的技术,一定的与人交往的本领,所以,教条式的教育方法就不适合中职学生,要因生施教,发挥中职生实践锻炼的示导作用。相对呆板的书本知识,实践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要通过实践锻炼,让中职生从中受到启发教育,得到人生感悟。组织学生参观企业工作流程,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学习目标。将中职职业道德与法律、职业指导课程贯穿于社会生产实践中,根据课程内容的性质、特点,从职业道德和职业指导教育着手,设计社会生产实践教学的目标、内容和方法。1.爱岗敬业教育。生产实践中把职业能力培养与职业道德培养紧密结合起来,注重职业道德教

8、育,开展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办事公道,服务群众,奉献社会的思想教育和职业指导,树立正确的劳动意识、就业观念、增强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的意识和实际工作能力。可定期组织参观企业工作流程,让学生明白生产流程,明确自己的工作兴趣所在,从而制定学习目标,产生学习动力。2.遵纪守法教育。定期邀请法官到企业为学生作法制讲座,并结合组织学生到法院旁听、现场庭审,自己组织“模拟法庭”等多种途径开展法制教育活动。在每天早上的10分钟例会上强调学生必须遵守纪律、遵守行业行规、遵守公共秩序、注重产品质量、注重细节与安全,严格履行自己的职责。通过了解、学习法律知识,拓展道德素质修养渠道,让学生全方位的接受教育和感化。

9、3.勤俭节约、吃苦耐劳教育。中职学生平时缺乏吃苦耐劳精神,有乱花钱的习惯,社会生产实践是培养中职学生勤俭节约,吃苦耐劳,艰苦奋斗最有效的良药之一,在企业工厂的长辈,上养老人、下养小孩,他们勤俭节约的美德是活教材,是学生学习的榜样。4.挫折教育。学生到企业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与挑战,学生没有经历过困苦与磨难,初到企业难免会发生些不愉快的事,经常向班主任、学校投诉,教师及时地对学生进行挫折教育,让学生了解到生活的甜酸苦辣。5.诚信教育。在当今诚信教育缺失的社会,只凭课堂说教显然是不够。学生在企业实践,企业的产品琳琅满目,同学们的手机、生活用品随外可见,很具诱惑力。如何引导学生在现实生活中抵制诱惑、

10、做到慎笃,那么社会生产实践中的诚信教育就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6.感恩教育。现在大多数的学生是独生子女,自小形成了自我的心态,加上感恩教育缺失,许多学生不会体谅父母、不懂关爱他人,没有回报父母、社会的意识。学生通过参加生产劳动,切身体会到劳动的艰辛,体会到父母挣钱的不易,社会实践是培养学生感恩之心与感恩之行的重要途径。三、因势利导,培养社会需要的应用型高素质人才“因势利导”源于史记?孙子吴起列传:“善战者,因其势而利导之”,是讲要顺着事物发展的趋势导向正常的道路。“因势利导”就是要求我们在为学生安排教学计划、内容、进度的过程中,应以就业为导向、面向市场、面向社会、科学谋划,培养出德、智、体、美、

11、劳全面发展,专业理论知识扎实,专业技能过硬,综合素质优良,具有就业竞争力的献身与社会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的应用型高素质人才。而要培养这样的人才必须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1.专业理论课程“精讲实用”,重点培养学生的专业意识和素养。学生专业理论课程的学习主要通过课堂教学来完成,教学形式大多数情况下是以教师讲课为主线;教学内容则是以教师依据教学大纲和教学计划所教的知识为主。我们常提的“精讲够用”也只是站在教育者的角度提出的,而被教育者的态度却被忽视了,而制定大纲和计划的根据是什么?是学生的真实需求吗?是社会对人才知识结构的需要吗?如果根本没有考虑被教育者的利益,则是专业课程的教学目标出了问题。

12、教学应以学生为本,以满足学生的利益需求为主,而学生的需求就是社会、市场对人才的需求。因此,教师在安排讲课内容的时候,应充分考虑到那些知识是在有限的时间内最应传授给学生的最有用的内容。同时教师还应有的放矢地组织学生进行一些专业课程的课外学习和研究,引导形成正确专业学习意识,最终获得一生受益的专业素养。2.实训课程扎实有效,重点强化学生的专业实践体验。中职院校的特点要求专业理论课与实训实践课并重,这就需要我们加强对实训、实践课程的设置,使学生增加接触实践、接触社会的机会,积累专业实践经验,提高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专业知识技能是求职的基础,而工作态度、沟通能力、规划与工作能力这些综合素质则是必不可少

13、的条件。因为用人单位多要求15年的工作经验,包括校内和校外的,这与毕业生急于就业形成一定的冲突。这就要求教师在授课的同时,多组织学生参与实践活动,培养其动手操作能力。现在的用人单位招聘人才也更加理性、实际,大多不重学历重能力,最看中的还是相关岗位工作经验,有的甚至信奉“经验为王”理论将经验作为招聘的前提条件。学生的校内实训便是学生获得工作经历和经验的重要手段,学生通过实训课程的学习、模拟、演练,专业实践技能得到了历练,不仅能使课堂上所学的抽象的课本知识得到了巩固加强,而且发现了学习中的不足。目前许多高职院校尝试采用各种方法实施校内实训,有的业已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如“工学交替”、“产学互动双赢”、

14、“学练交替”等可值得我们学习借鉴。3.就业课程形式多样,重点鼓励学生走向社会、增长社会实践经验。就业竞争力主要由基本素质、关键能力和专业特长三个方面组成。基本素质主要包括:丰富的情感、健康的心理、有广博的科学文化知识,重在掌握做人、做事、做学问的积极的思想观念、心态及行为方式。关键能力则包括:用新技术获取和处理信息的能力、主动探索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与人合作的能力及责任感、终身学习的能力。专业特长是指学生自己所具有的专业特殊能力的集合。可见,竞争力是学生就业、创业成功的法宝。因此,这就要求我们的教师在给学生上就业课的时候应反复强调:要在竞争激烈的人才市场求职成功,基本素质、关键能力和专

15、业特长三方面缺一不可,否则就业过程不可能顺利,即使一时获得了理想的工作恐怕也难以胜任。同时教师也应鼓励学生走出校园、走向社会、了解社会、认识自我,将课本上学到的专业知识学以致用。同时告戒学生要:坚定信念、诚信敬业、踏实勤勉、执著顽强,做事先做人,诚实的人品和快乐的性格也成为招认单位看中的条件。既注重自我价值的实现,又关注生存条件;既重视前途发展,又重视待遇工钱从企业的发展前景,个人的发展机会等多方面理性的选择就业岗位。中职学生德育教育,增强学生的道德和法律素质不是一朝一夕一蹴而就的,这需要长期营造有利于学生健康成长的社会和学校环境,要因人而异、因材施教、因势利导地探寻教学方法,从引导学生学习兴趣着手,逐步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中职生具有特殊性,其教育形式也不能“随大流”,只有把道德教育和法律教育有机融合起来,才能实现学生的知识本领和心理健康的双增长,有效提升中职生的素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企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