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西城区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

上传人:清爽 文档编号:136848219 上传时间:2020-07-02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12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北京市西城区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北京市西城区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北京市西城区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北京市西城区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北京市西城区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北京市西城区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北京市西城区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北京市西城区20192020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高二语文 2020.7本试卷共8页,共150分。考试时长150分钟。考生务必将答案写在答题纸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第 卷一、阅读呐喊自序选段,完成14题。(每题3分,共12分)“然而几个人既然起来,你不能说决没有毁坏这铁屋的希望。”是的,我虽然自有我的确信,然而说到希望,却是不能抹杀的,因为希望是在于将来,决不能以我之必无的证明,来折服了他之所谓可有,于是我终于答应他也做文章了,这便是最初的一篇狂人日记。从此以后,便一发而不可收,每写些小说模样的文章,以敷(yn) 朋友们的嘱托,积久就有了十余篇。在我自己,本以为现在是已经并非一个切迫而不能已

2、于言的人了,但或者也还未能忘怀于当日自己的寂寞的悲哀罢,所以有时候仍 呐喊几声,聊以慰藉那在寂寞里奔驰的猛士,使他 于前驱。至于我的喊声是勇猛或是悲哀,是可憎或是可笑,那倒是无暇顾及的;但既然是呐喊,则当然须听将令的了,所以我往往 用了曲笔,在药的瑜儿的坟上平空添上一个花环,在明天里也不叙单四嫂子竟没有做到看见儿子的梦,因为那时的主将是不主张消极的。至于自己,却也并不愿将自以为苦的寂寞,再来传染给也如我那年青时候似的正做着好梦的青年。1在横线上给加点的字注上拼音,根据括号里的拼音在横线上写出相应的汉字(3分) 模样 敷(yn) 慰藉 2在文中处填入词语,恰当的一项是(3分)A不惮 不恤 不免B

3、不免 不惮 不恤 C不免 不恤 不惮 D不恤 不免 不惮 3下列各句与选文第一段画线句子修辞手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A狮子似的凶心,兔子的怯弱,狐狸的狡猾。(狂人日记)B花白胡子一面说,一面走到康大叔面前。 (药)C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D伸开两个指头按脉,指甲足有四寸多长。 (明天)4“寂寞里奔驰的猛士”刚强勇毅、勇于担当,下列论语中的句子,能体现这些特点的一项是(3分)A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子罕)B智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子罕)C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泰伯)D仁者先难而后获,可谓仁矣。(雍也)二、根据要求整合相关知识,完成58题

4、。(每题3分,共12分)5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韩愈是“古文运动”的倡导者,强调文章的实用功能;其师说针对“师道之不传”的现实,阐释了从师学习之道。B杜牧的阿房宫赋辞藻华丽,反复铺陈,大量使用典故,旨在表达对项羽焚毁阿房宫暴行的批判和对秦王朝灭亡的同情。C堂吉诃德是西班牙作家塞万提斯的代表作,塑造了既滑稽可笑又执着无畏的主人公形象,揭示了理想与现实之间的矛盾。D红岩描写了许云峰、江姐等人在反动派监狱中开展的英勇斗争,展现了共产党人在逆境中敢于斗争、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6对下列句中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茕茕孑立,形影相吊吊:伤感B舸舰弥津,青雀黄龙之舳

5、津:渡口C若据而有之,此帝王之资也 资:凭借D既其出,则或咎其欲出者 咎:责怪7下列句中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A有怠而欲出者 不敢言而敢怒B直栏横槛,多于九土之城郭 请奉命求救于孙将军C摇其本以观其疏密 宜别图之,以济大事D巫医乐师百工之人 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8对下列句中画线部分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向下看万物的繁多B荆州之民附操者,逼兵势耳。被武力逼迫罢了C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却以向老师学习为羞耻D臣生当陨首,死当结草。死了也还要报仇三、(共7分)9在横线处写出作品的原句。母孙二人,更相为命, 。 (陈情表)后人哀之而不鉴之, 。

6、 (阿房宫赋) ,秋水共长天一色 。 (滕王阁序)或因寄所托, 。 (兰亭集序)位卑则足羞, 。 (师说) 同学们即将升入高三,老师鼓励大家说:“无限风光在险峰,这正如王安石在游褒禅山记中所说, , ;因此我们要志存高远。”四、阅读药选段,完成1011题。(共9分)老栓听得儿子不再说话,料他安心睡了;便出了门,走到街上。街上黑沉沉的一无所有,只有一条灰白的路,看得分明。灯光照着他的两脚,一前一后的走。有时也遇到几只狗,可是一只也没有叫。天气比屋子里冷得多了;老栓倒觉爽快,仿佛一旦变了少年,得了神通,有给人生命的本领似的,跨步格外高远。而且路也愈走愈分明,天也愈走愈亮了。老栓也向那边看,却只见一

7、堆人的后背;颈项都伸得很长,仿佛许多鸭,被无形的手捏住了的,向上提着。静了一会,似乎有点声音,便又动摇起来,轰的一声,都向后退;一直散到老栓立着的地方,几乎将他挤倒了。“喂!一手交钱,一手交货!”一个浑身黑色的人,站在老栓面前,眼光正像两把刀,刺得老栓缩小了一半。那人一只大手,向他摊着;一只手却撮着一个鲜红的馒头,那红的还是一点一点的往下滴。老栓慌忙摸出洋钱,抖抖的想交给他,却又不敢去接他的东西。那人便焦急起来,嚷道,“怕什么?怎的不拿!”老栓还踌躇着;黑的人便抢过灯笼,一把扯下纸罩,裹了馒头,塞与老栓;一手抓过洋钱,捏一捏,转身去了。嘴里哼着说,“这老东西。”“这给谁治病的呀?”老栓也似乎听

8、得有人问他,但他并不答应;他的精神,现在只在一个包上,仿佛抱着一个十世单传的婴儿,别的事情,都已置之度外了。他现在要将这包里的新的生命,移植到他家里,收获许多幸福。太阳也出来了;在他面前,显出一条大道,直到他家中,后面也照见丁字街头破匾上“古囗亭口”这四个黯淡的金字。10下列对文章的理解与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A“而且路也愈走愈分明,天也愈走愈亮了。”语意双关,既写出时间的推移,也展现了华老栓的心情。B作者善用比喻突出人物特征。如用鸭子比喻看客,突出他们怕观赏不到杀头而努力伸长脖颈的形象。C华老栓买人血馒头,摸出洋钱后止不住发抖,既是因为舍不得花血汗钱,也因为害怕康大叔的眼神。D“古囗亭

9、口”暗指秋瑾烈士的牺牲地点“古轩亭口”,“黯淡”二字与华老栓的满怀喜悦形成了反差。11鲁迅曾说:“我的取材,多采自病态社会的不幸的人们中。”试结合选文说明当时的社会有哪些病态。(6分)第 卷五、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216题。(共18分)仲由,字子路,卞人也。少孔子九岁。子路性鄙,好勇力,志伉直,冠雄鸡,佩豭豚,陵暴孔子。孔子设礼稍诱子路,子路后儒服委质,因门人请为弟子。子路问:“君子尚勇乎?”孔子曰:“义之为上。君子好勇而无义则乱,小人好勇而无义则盗。”初,卫灵公有宠姬曰南子。灵公太子蒉聩得过南子,惧诛出奔。及灵公卒,而夫人欲立公子郢。郢不肯,曰:“亡人太子之子辄在。”于是卫立辄为君,是为

10、出公。出公立十二年,其父蒉聩居外,不得入。子路为卫大夫孔悝之邑宰。蒉聩乃与孔悝作乱,谋入孔悝家,遂与其徒袭攻出公。出公奔鲁,而蒉聩入立,是为庄公。方孔悝作乱,子路在外,闻之而驰往。遇子羔出卫城门,谓子路曰:“出公去矣,而门已闭,子可还矣,毋空受其祸。”子路曰:“食其食者,不避其难。”子羔卒去。有使者入城,城门开,子路随而入。造蒉聩,蒉聩与孔悝登台。子路曰:“君焉用孔悝?请得而杀之。”蒉聩弗听。于是子路欲燔台,蒉聩惧,乃下石乞、壶黡攻子路,击断子路之缨。子路曰:“君子死而冠不免。”遂结缨而死。孔子闻卫乱,曰:“嗟乎,由死矣!”已而果死。故孔子曰:“自吾得由,恶言不闻于耳。”(取材自史记仲尼弟子列

11、传)【注释】豭(ji)豚:公猪。或谓佩戴着公猪皮装饰的宝剑,表示勇敢。蒉(kui)聩:亦作“蒯聩”,是后文卫出公辄的父亲。据记载,孔悝参与此次作乱是受到蒉聩等人的胁迫,非其本意。 12下列对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子路性鄙 鄙:粗鲁B亡人太子之子辄在 亡:丢失C造蒉聩,蒉聩与孔悝登台 造:前往D于是子路欲燔台 燔:焚烧13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A因门人请为弟子 因舍其名,亦自谓“橐驼”云 B其父蒉聩居外 其可怪也欤C方孔悝作乱 方是时,余之力尚足以入D君焉用孔悝 盘盘焉,囷囷焉14下列对原文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子路年轻时好勇力,曾

12、帮助过孔子,孔子送给他礼物诱导他,子路因此改变本性做了孔子的学生。 B卫灵公的太子蒉聩因得罪南子而出逃;后来回国成功发动了政变,取代其儿子卫出公而成为国君。C蒉聩与孔悝作乱时,子路并不在城内,听闻消息后他立刻往回赶,子羔的劝说也没能阻止他入城。D孔子听闻卫国暴乱,便预感到子路可能遇难,不久果真传来他的死讯,可见孔子对子路了解之深。15结合选文第段的内容,概括说明子路有哪些性格特点。(5分)16结合选文第段的内容以及下列论语中的句子,用自己的话说明孔子对“勇”有怎样的看法。(4分)(1)见义不为,无勇也。(为政)(2)仁者必有勇,勇者不必有仁。(宪问)(3)恭而无礼则劳,慎而无礼则葸,勇而无礼则

13、乱,直而无礼则绞。(泰伯)【注释】葸,x,胆怯;绞,尖刻刺人。六、阅读下面两首词,完成1719题。(共12分)虞美人李煜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浪淘沙令李煜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罗衾不耐五更寒。梦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贪欢。 独自莫凭栏,无限江山,别时容易见时难。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注释】这两首词均作于词人亡国后被囚汴京期间。阑珊:将尽,衰落。17下列对这两首词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往事知多少”一句责问自己做了多少错误的往事,后悔当初未能励精图治。B南唐故宫的“雕栏玉砌”应该依旧,而“朱颜”已改,物是人非,对比强烈。C“一晌贪欢”之“欢”只是梦里的片刻欢愉,有力衬托了梦醒之后的悲情。D曾经的无限江山再难见到,即使凭栏远眺也是徒劳,因此劝自己“莫凭栏”。18两首词的下阕写到了“春水”或“流水”,下列句中的“春水”“流水”与两首词中的这两个意象情感内涵一致的一项是(3分)A一池春水绿如苔,水上新花取次开。(刘无极漾花池)B夜雨连明春水生,娇云浓暖弄阴晴。(苏舜钦初晴游沧浪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