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X年关于农村精准扶贫的调研报告

上传人:tang****xu6 文档编号:136844510 上传时间:2020-07-02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37.3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X年关于农村精准扶贫的调研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202X年关于农村精准扶贫的调研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202X年关于农村精准扶贫的调研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202X年关于农村精准扶贫的调研报告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202X年关于农村精准扶贫的调研报告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X年关于农村精准扶贫的调研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X年关于农村精准扶贫的调研报告(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关于农村精准扶贫的调研报告(一)按照选派办、扶贫办部署,为消除贫困、改善民生,力口快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积极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深入到了 17个生产队,对全村精准帮扶进行了调研,现将 有关情况汇报如下:赵桥村概况赵桥村隶属肥西县丰乐镇,北临合安路,东靠花新路,南接四丰路,西濒赵小河。赵桥村总占地面积约3960亩,有刘大郢等17个生产队,总人口 1682人,总户数408户, 总劳力896人,党员40人(其中外出务工劳力 478人,党员 23人),20XX年人均纯收入 8189元,贫困户 15户44人, 五保13户,低保11户31人。总耕地2615亩,退耕还林 365亩,当家水塘 35 口

2、,占地约800亩,沟渠41条,总长 约12600米。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比较优势当前赵桥村存在的问题:一是农业基础设施薄弱,设施 设备落后,与发展现代农业有很大差距,发展后劲不足。二 是农村基础设施和社会事业发展相对滞后,涉及农村道路、 安全饮水、清洁能源亟待解决,医疗、文化等公共服务水平 尚需提高。三是农民的思想观念不能完全跟上时代发展步 伐,文化程度还有待进一步提高,不适宜的生活方式和风气 习俗仍然存在。四是致富带头人缺失,多数年轻人外出务工, 村中留守的多是老弱病残孕。五是村发展源动力不足,由于 村集体经济积累几乎为零,对村里基础建设的投入能力不 足,党员平均年龄 55岁,无新鲜血液输入

3、。20XX年1-3月,全市共有国内合作实施项 188项,项目 总投资1894亿元,合作方总投资1883亿元;筹建项目21个, 在建项目139个,完成项目27个,签约项目1个;其中工业 项目128个,优势产业127个。我市各工业园区一季度工业 园区累计新签约项目20个,在谈项目40个。当前赵桥村存在优势:一是交通优势显著。往北距离省 际公路10公里不到,紧挨着花岗镇通往新仓的县级公路, 交通便利,区位优势明显。二是村两委班子十分团结。众人 拾柴火焰高,同舟共济开大船。班子团结是干事业的基础、 干成事的前提,只要班子成员心往一处想,就一定能为群众 谋来福祉。对推进精准扶贫的建议发展现代农业,增加农

4、民收入。推进一村一品 建设,积极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在赵大郢、任郢、潘郢、万郢、丰 收、马郢、东西基塘,加强农田基本建设,着力打造优质粮 生产基地,使其成为农产品龙头企业的生产车间和原料基地 在临近花新公路的王岗、杨湾、下湾、王圩、一棵树、吴岗, 突出发展设施农业,着力打造苗木花卉村、棚室蔬菜、现代 养殖专业村,努力使其向肥西三岗花木市场看齐,促其成为 合肥市民的下一个菜篮子;在紧邻花新公路的刘大郢、椿郢, 依靠毗邻的7个当家塘及紧邻公路的优势,积极开发乡村旅 游,发展农家乐旅游产品,着力打造旅游农业专业村,带 动整个赵桥村的经济发展。 同时,注意集约利用和生态保护, 严格执行土地利用规划,实现

5、农业生产的可持续性发展。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综合整治村居环境。加快推进道路、 供排水、新能源等基础设施建设,全面开展以整治脏、乱、差 为主要内容的 三线三边 综合整治工作,促进人畜粪便 的高效利用和生活垃圾、污水的有效整治,推进家居生活清 洁化。坚持发展为了群众,发展依靠群众,发展成果由群众 共享,最大限度地调动广大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加快发展农村社会事业。深入普及农村新型合作医疗, 引入村级卫生所,健全卫生服务体系。联系热心公益的企业 共建,帮扶品学兼优的学子,扶持他们完成学业,减轻农村 家庭负担。加快建立、完善五保和贫困老人的救助机制。提高农民素质,塑造文明新风尚。以培养与新农村建设 相适

6、应的新型农民为目标,以培养种养 能手、经营能人和乡村科技人员为重点,多层面、多渠道培养农村实用技术专 门人才。建立政府帮扶、面向市场、多元办学的培训机制, 以各级职业学校、农业广播电视学校和农技推广机构为依 托,加强对农民的农业技术、职业技能的培训,提高农民科 学种养和转岗转产的能力。深入贯彻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 要,开展政策、法律、科技、文化、卫生进村活动,倡导 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弓I导农民崇尚科学、抵制迷信、移风 易俗、破除陋习、勇创家业。加紧成立合作组织,培养现代新农民。坚持从群众愿望 出发,因地制宜,因人制宜,保持合理的人员结构和知识结 构,成立生产合作组织,实现整村推进。注意研究市场

7、,引 导农民根据市场需求耕种农作物,做到不跟风,防止市场供 大于求,给农民带来损失。推进农村基层组织建设,营造农村平安和谐环境。努力 吸收年富力强、致富能手加入党组织,增强基层党组织的战 斗力,提升基层党组织带领群众致富的造血能力。加强村民 自治组织建设,建立健全村务公开、财务公开机制,认真落 实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的各项制度。 深入开展农村法制宣传教育,引导农民牢固树立法制观念, 增强农民依法维护自身权益的能力和自觉履行义务的责任 感。鼓励、引导和支持发展各种农村新型社会化服务组织, 提高农民自我服务、自我管理、自我发展的能力。推进社会 治安打防控体系建设,建立完善村民规约

8、,广泛开展创建平 安乡村、和谐乡村活动,构建灵活多样的群防群治网络,创 建良好社会治安环境。(二)(一)贫困村集体经济薄弱。从抽样调查的4条贫困村情况来看,村内的土地、山林、水域、滩涂等大都归属于自然 村或农户,村集体可以用来集中发包、出租的资源主要是一 些荒山和荒地,简单的承包经营、租赁经营很难取得明显的 经济效益。如城西街道龙湾村,由于没有资源可供开发利用, 村集体收入几乎为空白,只能依靠上级拨付的办公经费维持 运转;白沙街道华陈村,靠承包鱼塘每年集体收入仅万元;新洲镇乌石村,仅依靠旧圩镇周边一些房屋出租和土地承包租 金,年集体收入约万元;大沟镇庐山村,按照 10元/亩收取 近海养殖场管理

9、费年收入约 2万元,每年仅够开支村内垃圾 处理费。按照中央和省、市关于精准扶贫的有关要求,近期,我 就永昌县焦家庄乡南沿沟村精准扶贫工作进行了集中专题 调研。(六)现有项目实施难度大。随着青壮年劳力大量流入 城市,农村常住人口大都剩下留守妇女、儿童、老人,加之 有的项目需要农民自筹部分资金,在农村实施项目过程中就 出现劳力紧缺和自有资金短缺问题,导致有的项目无法实 施,就算勉强实施,后期项目管护人员和资金不到位,也不 能有效解决农村基础条件。比如,三渡村20户相对集中的农户饮水问题,上级项目资金配套到位,当地群众无法自筹剩余资金,导致有项目也实施不了。基本情况但是南澳经济状况尚处于农村发展阶段

10、,经济投入是义 务教育发展最基本的物质保障,但由于农村经济不发达,无论政府还是家庭对农村教育的投入都是非常有限的。教育 经费短缺一直是困扰农村教育发展的一个根本性问题。在经 济落后地区,教育经费捉襟见肘,只能靠收取学生的学杂费勉强维持, 举步维艰。农村教育投资风险大、 收益小,由 于农村地区教育质量、 学习环境等诸多不利因素的影响,农村孩子经过十多年的苦读, 能如愿以偿地考入大学的凤毛 麟角。高额的教育投资得不到回报。若是家庭收入不好,农 民对教育的投资热情也会减弱, 只想让孩子辍学务农或外 出打工, 以便为家庭增加一部分收入。建设好村文化室。由于多年来村里没有文化设施方面的 投入建设,群众精

11、神文化生活匮乏。现有陕西省“农家书屋” 协会捐赠图书 XX多册,有条件建设村民文化活动室,以提 高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素养。规定每个月1号、10号、20号可以前来借书,对借书群众进行登记。在借书时,多劝导 村民借科普方面的书籍,借此机会进行科普知识的宣讲,让 村民从书中学到致富知识。在学习知识的同时让村民的思想 得到提升,改变以往陈旧的思想,让他们容易接受新事物, 能够积极的执行政府的正确引导。南沿沟村是金昌市列入甘肃省建档立卡的15个重度贫困村之一,20XX年全村贫困面为 14%目前下降到%该村 属祁连山冷凉灌区,耕地面积4726亩,人均耕地约 2亩,有9个村民小组649户2394人,其中60

12、岁以上老年人 304 人,常住人口约占总人口的六分之一左右,基本上为患病人 群和60岁以上的老年人。南沿沟村主导产业为种植、养殖和务工,以务工为主业 的约1000人,占劳动力总数的 90%以上。20XX年贫困人口 收入中种植业收入占 %养殖业收入占 %务工收入占%其 他收入占调研过程(三)因教致贫。家庭中有1-3个孩子上学,学费生活费 压力大,同时受教育布局调整影响,镇内高中学生全部在孝 感市区或市外就读,家长租房陪读现象十分普遍,教育成本 大幅增加。全村共有 8户,占贫困户总数的 这次调研,总体分四个阶段进行, 第一阶段,集中调研。 我先利用三天时间集中调研了南沿沟村精准扶贫工作,先后 走访

13、30多典型贫困户,之后又抽调6人组成工作组,利用7 天时间驻村蹲点进行了专题调研,全面了解南沿沟村及97户贫困户的基本情况、致贫原因等。第二阶段,甄别确认。对照国家关于贫困户的确认标准,对 97户贫困户逐一进行 了甄别确认。最后确定,南沿沟村 20XX年全村建档立卡贫困户97户336人,20XX年脱贫64户221人,现有贫困户 33户124人。第三阶段,制订措施。针对该村确定了八项帮扶 措施,逐项明确了帮扶的主要任务、工作目标、责任单位及 责任领导、配合单位和完成时限;针对贫困户逐一制定了帮扶措施,分别明确了脱贫时限、帮扶责任人。第四阶段,集 中交办。现场召开面对面集中交办会,属于面上的帮扶措

14、施 由政府有关部门认领限期办理,属于贫困户个体的由联户干 部认领限期办理,并张贴上墙,挂图作战。致贫原因分析因病致贫。长期以来,许多村民就近在萤石矿、煤矿务 工,因工作环境、防尘条件比较差,患上了严重的尘肺、矽 肺、内风湿等职业病,致使劳动能力丧失,就医成本上升。 目前,97户贫困户336人中因该类疾病和其他慢性病致贫的 占%因学致贫。受教育布局调整影响,初中和高中学生全部 在县城或金昌市区就读,家长租房陪读现象十分普遍,教育 成本大幅增加。经调查,因供养子女读书而致贫的占贫困户 的%心理上缺少帮助。留守儿童由于亲情的缺陷,与外界不 愿接触或接触太少,大部分表现出内心封闭、情感冷漠、行 为孤僻

15、,缺乏爱心和交流的主动性,对集体漠不关心。大多 数农村留守儿童存在或轻或重的心理障碍,生活、卫生习惯差,自卑感重,自理能力差贫困现状:(20XX年底,全村人均纯收入不足 3826元的 贫困户44户,涉及人口 168人,贫困面居全乡偏中水平。 全村享受低保政策的农户有32户116人,社会保障水平远不能达到群众的期望值。全村现有60岁以上老人68名,全部享受城乡居民养老保险政策,每人每年可领取养老金660元。)我们国家已经落实了九年义务教育阶段免学费的惠民 政策,但实际上,在农村教育学生的财力负担却不降反增, 这主要是由于学费免了,而杂费加了。这主要是因为地方财 政吃紧,教师工资经常无法到位,所以

16、学校选择了通过对学 生加收杂费来调节。据调查,农村学校增收杂费的方式主要 有以下几点:其一,强行要求学生购买了一些“多余”的课 辅资料,以收取出版商提供的回扣,从而增加了学生的财力 负担;其二,摊派,如当地架桥修路或学校教学楼的兴建及 学校其他硬件设施的完善,都会向学生摊派任务,而靠耕种 几亩薄田为生的农民家庭,无疑是比不小的开支,甚至难以 承担而选择让孩子弃学。该校的教育方针,多数实行教师聘任制,分为公办教师 和代课教师,把工作成绩与实际相结合,大大调动了教职工 的工作积极性,从而提高教学质量和办学效益。正因为该校 的教育方针有效地提高了教学质量,该校的毕业生都能以优异的成绩进入初中,为初中的初级教育培养了较高素质的合 格毕业生。要素缺乏致贫。一是南沿沟村水资源短缺, 灌溉条件差, 以大麦和小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