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兴化市板桥高级中学高二语文一课一测10.doc

上传人:bao****ty 文档编号:136842787 上传时间:2020-07-02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0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苏省兴化市板桥高级中学高二语文一课一测10.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江苏省兴化市板桥高级中学高二语文一课一测10.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江苏省兴化市板桥高级中学高二语文一课一测10.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江苏省兴化市板桥高级中学高二语文一课一测10.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江苏省兴化市板桥高级中学高二语文一课一测10.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苏省兴化市板桥高级中学高二语文一课一测10.doc(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江苏省兴化市板桥高级中学高二语文一课一测一、选择题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戊戌(x)沏茶(q) 嗜好(sh)B.搭讪(shn)坤角(kn) 淘汰(ti)C.茶盅(zhng) 造孽(ni) 缧绁(shi)D.咂摸(z) 神龛(kn) 痞子(p)2.下列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割据 掌腰 老气横秋B.抱怨 舒服 硕果仅存C.寒酸 麻烦 兵慌马乱D.津帖 鞠躬 尽善尽美3.对下列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王利发真像个“圣之时者也”。(圣人那个时代的人)B.我卖菜呢!自食其力,不含糊。(千真万确)C.都叫你咂摸透了。(反复研究)D.你的嘴呀比我的还花哨。(能说会道)

2、4.填入下列各句空白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1)鲁侍萍:那是因为周大少爷_,现在也是社会上的好人物。(2)周朴园:你不要以为我的心是死了,你以为一个人做了一件_的事就会忘了么?(3)康顺子:一个男子汉,干什么吃不了饭,偏干_的事。(4)王利发:这个年月还值得感谢!听着有点_。A.称心如意 于心不忍 伤天害理 不顺耳B.一帆风顺 身不由己 于心不忍 不合适C.一帆风顺 于心不忍 伤天害理 不搭调D.青云直上 伤天害理 于心不忍 不搭调5.下列成语运用有误的一项是()A.爱新觉罗、溥仪经过政府和人民的改造,终于由一个皇帝变成了一个自食其力的公民。B.在美国的支持下,台湾一些“分子”又粉墨登场

3、了。C.年轻人要有年轻人的特点,不要老气横秋,意志消沉。D.排了一上午的队,终于买到了硕果仅存的两张票。6.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语句,与上下文语意连贯的一组是()雨声渐渐住了,窗帘后隐隐地透进清光来。推开窗一看,呀!_,真没想到苦雨孤灯之后,会有这么一幅清美的图画。树叶上的残滴闪闪烁烁地动着凉云散了好似萤火虫千点映着月光A. B. C. D.二、填空题7.老舍,原名_,字_,是我国现代杰出的_,他一生写下了_多部剧作。著名的小说有_。1951年获得北京市人民政府授予的“_”的称号。课本节选的_是老舍的戏剧代表作。它是以_为线索,在全局上与历史横断面交织,在每个_中,展示_之间复杂的矛盾冲突。8

4、.在戏剧文学中,戏剧冲突主要具体表现为剧中_的冲突;戏剧冲突是_戏剧运动;戏剧冲突主要表现为一系列的_;戏剧语言则包括_和_。三、阅读题阅读下文,回答后面的问题。前辈作家大都在他们的青年时期,达到了自己的写作高峰。建国以后,前辈作家大都在盛年,都应是写作的丰收时期。他们的创作活动,若从经历的种种政治运动的精神看,可以说是从善如流。不过冷静下来想,觉得他们后期的努力,极少超过前期的成就。老舍先生有个例外的壮举,那是话剧剧本茶馆。茶馆是他个人漫长创作生涯中的高峰,也是五六十年代剧作界的高峰,是前辈作家少见的一期超过前期的高峰,由北京人民艺术剧院诸多艺术家通力合作,导演、表演都上了高峰。这高峰那高峰

5、,成了北京人艺的保留节目,老人艺的风格发挥极致的王牌剧目。因此,茶馆的出现,有好些个叫人思索的方面。比方说,这高峰那高峰的作品,却是全世界只有北京人民艺术剧院独家演出。据说,也有别的剧院剧团想演来着,都没有演成。那么这是“阳春白雪”了?可是北京人艺屡演不衰,不见得曲高和寡。随着“文化大革命”到来,这个戏当然是毒草。为资本家树碑立传也不够了,是为封资修唱挽歌,向新社会反攻倒算。既是挽歌,结尾中撒纸钱又唱又跳的一场,就成了“要害”,蝎子尾巴,黄蜂尾上针。主演王掌柜的于是之心中不安,“交代”问题道:茶馆原来没有这场戏,有回老舍向演员们征求意见,向他提出来结尾秃了点儿,演到这里没事儿不好演了。老舍这才

6、想出了撒纸钱来的,不能全赖在人家身上。不久,老舍走进太平湖水中。传说打捞的人说,在湖底立着。茶馆也没有了“票房价值”,也立在太平湖中了。其实,茶馆第一次上演,正赶上大跃进,报上几乎没有捧场的文章。据说当年,有一天,北京人艺的几位艺术家,在老舍那里看见一个本子。老舍把一些还没有完成的东西与艺术家们商量。记得其中有一场戏极好,希望老舍写成一个剧本。这就是后来茶馆的第一幕。可是当年就传出来一句话,确实有这么一句话,老舍听了意见,说:“那就配合不上了。”五十年代的剧作,老舍在配合,配合婚姻法,配合选举代表,他是要宣传从“莫谈国事”到“参政议政”的。若照艺术家们的说法写下去,配合什么呢?现在看来,他那不

7、少“配合上”的戏,都不能上演了,上演也没有观众了。偏偏这个“配合不上”的,还在舞台上放光彩。“那就配合不上了。”这句话提出的问题,是最有琢磨头的事。(节选自林芹澜茶馆前后)9.“可以说是从善如流”一句要说明的是_10.“蝎子尾巴,黄蜂尾上针”这个比喻要说明的是什么?11.“在湖底立着”和“也立在太平湖中了”这两句表明的含意分别是什么?12.文中说:“茶馆的出现,有好些个叫人思索的方面。”请你就本文内容,写出三个主要方面。13.符合本文写作主要意图的两项是()A.介绍茶馆写作的起因及其演出过程的起伏。B.说明老舍创作茶馆的思想及其与现实的矛盾。C.说明艺术创作有其自身的规律及其反映现实的特点。D.表明配合“具体的、直接的、临时的”政治任务有碍文艺创作。E.阐述优秀剧作正是作家和艺术家共同努力创造的。参考答案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