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下册道德与法制教学计划

上传人:【**** 文档编号:136842503 上传时间:2020-07-02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33.5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一年级下册道德与法制教学计划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一年级下册道德与法制教学计划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一年级下册道德与法制教学计划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一年级下册道德与法制教学计划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一年级下册道德与法制教学计划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年级下册道德与法制教学计划》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年级下册道德与法制教学计划(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一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教学计划一、教材分析道德与法治课程是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以培养品德良好、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为目标的活动性课程。 1生活性 本课程遵循儿童的生活的逻辑。以儿童的现实生活为课程内容的主要源泉,以密切联系儿童的生活的主题活动和游戏为载体,以正确的价值观引导儿童在生活中发展,在发展中生活。 2开放性 本课程面向儿童的整个世界,重视地方、学校、教师与儿童的创造性。课程内容从教科书扩展到所有对儿童有意义、有兴趣的题材;课堂从教室扩展到家庭、社区以及儿童的其他生活空间 ,时间可以在与学校其他活动或学科的配合和连接中单性的延展;评价关注儿童丰富多彩的体验和个性化的创意与表现 。

2、3活动性 本课程的呈现形式主要是儿童直接参与的主题活动 、游戏和其它实践活动。课程目标主要是通过教师指导下的各种教学活动来实现的。活动是教和学的共同的中介。教师的主要作用是指导儿童的活动,而非单纯的只讲教材,儿童更多地通过实际参与活动,动手动脑,而非仅仅依靠听讲来学习 。二、学生基本情况分析一年级的学生,整体看他们活泼好动,大多数尊敬师长,团结同学,对人有礼貌,热爱关心班级集体,学习勤奋。但很多孩子在家里被家人过分溺爱,或多或少地有一些不良习气,部分同学对他人的尊敬,对集体荣誉的珍惜趋于表面化,为了做给别人看而做,行动上缺乏自主性,在处理人际关系中意识狭隘。在新学期中应注意理论联系实际,让学生

3、思想不断提高,自觉行动,形成良好的习惯。 三、整体教学目标情感与态度 爱亲敬长、爱集体、爱家长、爱祖国。珍爱生命、热爱自然、热爱科学。自信、诚实、求上进。 行为与习惯 初步养成良好的生活、劳动习惯。养成基本的文明行为、遵守纪律,乐于参与有意义的活动。 知识与技能 掌握自己的生活需要的基本生活知识和劳动技能。初步了解生活中的自然、社会、常识。了解有关祖国的初步知识。 过程与方法 体验提出问题、探究问题的过程。尝试用不同的方法进行探究。 四、单元教学目标(一)主题单元 春天的歌 1.春天在哪里学习儿歌,认识春天的特征。主动观察大自然中动植物的变化。涂涂画画,读读诗歌,感受春天的美好。2.大家来植树

4、初步了解种植的一般步骤和方法,了解植树种花的一般过程,体验劳动的快乐。能关注身边熟悉的植物,了解植物的一般特征,用自己的方式表达喜爱植物的感情。3.快乐的春游了解春游前要做好相关准备工作,提高自理能力及环保意识。了解清明节及其主要活动,能积极主动地参与春天的有益活动。能积极地表达自己对春天的热爱和赞美之情。(二)主题单元 今天我当家 1.上超市学会在购物前做计划,知道购物要根据需要来进行。知道在超市购物的一般程序和常识,能尝试自主购物。学会文明购物。2.进厨房知道人体必需的六大营养素,初步懂得一日三餐营养搭配均衡才能促进身体健康的道理。养成良好的用餐习惯,文明用餐;知道一些相关的环保知识,并在

5、日常生活中付诸行动。能动手为家人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为家人带来快乐。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3.当好小主人了解电话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知道三个常用紧急求助号码的用途。能友好地接待客人,知道接待客人时应有的礼貌,并在日常生活中加以运用。4.我是贴心好小孩愿意主动观察家人的行为,发现家人的需求。愿意主动关心家人,掌握一些简单的照顾家人的方法。意识到自己是家庭重要成员之一,体会悉心关心家人会让家庭更加和谐温馨。(三)主题单元 我在班级中 1班级生活好习惯了解班级生活中的好习惯,认识班级生活好习惯带来的益处,树立良好班级生活习惯的意识。知道良好的班级生活习惯对塑造个人性格、营造良好班风的重要性,通过“

6、换位思考”等方式提高养成班级生活好习惯的自觉性。共同制订“班级公约”并自觉遵守,能够对班级里妨碍同学、影响班风的不良行为进行劝说和阻止,养成共同遵守班级公约的好习惯。2我们互助,我们分享知道分享能带给别人快乐,愿意和别人分享快乐。认同别人的快乐,学会真心祝贺和悦纳别人的快乐。3班级的事就是大家的事知道做值日时,只有合理分工合作,才能完成得又快又好。学习分工合作的方法,愿意做好值日工作,能养成卫生保洁的习惯。知道班级的事就是每个班级成员的事,能养成班级责任感。4.我们共庆六一节知道六一儿童节是儿童自己的节日,能充分感受国家、社会对儿童的关心。简单了解少先队队史,知道红领巾所代表的含义,为自己是一

7、名光荣的少先队员而感到自豪。学会一些简单的小制作,乐于和同学一起布置教室。能积极参与、推荐一些有趣的游戏,感受到与伙伴共庆节日的快乐。 (四)主题单元 快乐的学习生活 1.处处有学习感受生活中时时处处的学习。发现学习生活中的快乐,激发对学习生活的喜爱与兴趣。初步培养儿童关注学习生活、体验学习生活乐趣的意识与能力。2.我会学习知道倾听、观察、动手尝试、不懂就问等多种学习的方法,并初步尝试在自己的学习中加以运用。了解学习的多种渠道和不同途径,并初步尝试拓展自己的学习。培养按时完成和专心学习的学习习惯。3.兴趣与坚持以持之以恒的态度培养自己的兴趣爱好,初步养成“有耐心、有毅力”的品质。鼓励儿童寻找让

8、自己坚持下去的办法。初步实践“兴趣+坚持”的活动。 4.多彩的课余学习交流喜爱的课余活动、书籍和电视节目等,拓展生活领域,初步建立健康、积极的欣赏品味。制作课余时间表,科学安排课余活动,培养良好的作息习惯。积极主动地安排课余学习生活,尝试和伙伴一起玩。五、提高教学质量的措施小学道德与法治课是一门教育性、情感性很强的课程,“激情、明理、导行”是思想品德课教学的三要素,而激情则是重要因素。因此,道德与法治课更要摒弃空洞说教,注重情感教学,引导学生以积极的情感体验参与教学的各个环节,在愉悦的情绪状态中学习、掌握、深化道德认识,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与行为习惯。 1以趣激情,导入新课。依据教材特点和学生实

9、际,善于发现和利用教材中能激发学生情感的因素,力求把课导得巧妙、新颖、有趣,达到引人入胜的效果,使学生的学习情绪不断高涨。以趣激情的导课方法多种多样、因文而异、因人而异。 2知中生情,学文明理。学文明理是道德与法治课的一个重要教学环节。这个阶段主要通过学习课文,分析归纳,让学生悟出道理,初步形成道德认识,而情感是在认识客观事物中产生的,“知之深,爱之切”,因而教师要善于在学生学文明理过程中,在学生形成道德认知前后,因势利导地激发学生的道德情感。 3.渲染课堂气氛,产生情感共鸣。小学生善于直观体验,侧重形象思维、易受感动。我要力求将课文中的道德知识点与学生情感上的激发点结合起来,利用现代媒体手段

10、,把静态的文字、抽象的术语、干巴的数字变成形象生动的语言或画面。让学生在具体认知中受到感染,产生情感上的共鸣,激起敬慕道德榜样行为的情感。 4.精心设计问题,增强心理体验。要让学生理解课文、明白道理,很关键的一点就是要根据教材的重难点,精心设计一些富于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并借助假设联想、想象对比、角色互换、心理移位等心理体验,把学文与明理,知识上的接受与情感上的认同有机结合起来。 5.情理交融,辨析导行。学生要将学文明理中形成的道德认知化为具体实践中的道德行为,“辨析导行”十分重要。要根据学生认知水平和教材重难点,有的放矢地设计一些富有思考性、启发性、导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辨析正误,从中提高

11、道德判断能力。 6.要注重感情的评价标准。小学生由于受年龄、家庭和周围环境的影响,对道德评价标准难免存在片面性和局限性。因此,导行阶段的教学首先要借助于教材,从理性的角度向学生阐明社会主义的道德观念、道德行为和是非标准,但仅有这些理性的标准是不够的,还必须在学生的情感世界里树立起感情的评价标准。7.要动情用理,辨析导行。教师既要充分考虑学生的认识水平,又要充分调动学生的情感因素,积极鼓励学生暴露思想,大胆发表意见,允许学生有不同见解。教师要根据实际情况实事求是,动情用理导行,让学生心服口服,入耳入脑。良好的思想品德体现于具体的道德实践,道德与法治课还必须安排一定时间供学生实践,在导行训练和实践

12、中,让学生不仅巩固道德认知,培养道德行为和能力,而且萌生崇高的道德情感。我要热情鼓励、积极肯定学生的点滴进步,让学生产生成功的欢乐情感体验,从而顺利地实现课堂教学的目标。 六、教学进度表周次 日期教学内容课时第一周2.132.17春天在哪里2第二周2.202.24大家来植树2第三周2.283.3快乐的春游2第四周3.63.10上超市2第五周3.133.17进厨房2第六周3.203.24当好小主人2第七周3.273.31我是贴心好小孩2第八周4.54.7班级生活好习惯2第九周4.104.14我们互助,我们分享2第十周4.174.21班级的事就是大家的事2第十一周4.244.28我们共庆六一节2第十二周5.25.5处处有学习2第十三周5.85.12我会学习2第十四周5.155.19兴趣与坚持2第十五周5.225.26多彩的课余学习2第十六周5.316.2总复习2第十七周6.56.9总复习2第十八周6.126.16总复习2第十九周6.196.23总复习2第二十周6.26总复习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