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小学道德与法治四年级下册10《我们当地的风俗》第一课时教案

上传人:【**** 文档编号:136842455 上传时间:2020-07-02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75.5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部编版小学道德与法治四年级下册10《我们当地的风俗》第一课时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部编版小学道德与法治四年级下册10《我们当地的风俗》第一课时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部编版小学道德与法治四年级下册10《我们当地的风俗》第一课时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部编版小学道德与法治四年级下册10《我们当地的风俗》第一课时教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部编版小学道德与法治四年级下册10《我们当地的风俗》第一课时教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部编版小学道德与法治四年级下册10《我们当地的风俗》第一课时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部编版小学道德与法治四年级下册10《我们当地的风俗》第一课时教案(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部编版小学道德与法治四年级下册10我们当地的风俗第一课时教案学校班级执教者课题1、风俗就在我身边教时第一课时日期一、教学目标:1.了解中国各地风俗,理解我国风俗的重要意义。2.能自主收集、整理、交流中国的独特风俗伴随我们成长,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3.通过探究风俗寄托长辈的美好祝愿,认识尊老爱幼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很多风俗体现了尊老美德。二、制定依据:1.内容分析 我国的民风民俗文化活动多姿多彩,有滚龙、舞狮、高跷、猜灯谜、剪纸贴花、泥人刺绣等等,精彩纷呈,美不胜收。本单元第一课,由风俗就在我身边作为开篇内容,是将上海市学生民族精神教育指导纲要指出的“民族精神教育”纳入学校教育教学的总体规划的

2、体现。通过发挥道法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作用,在教学中帮助学生挖掘和体验蕴涵着民族精神教育的内容;而中的风俗习惯作为一种显性的民族精神教育的内容,可以通过更为活泼的形式和方法,将民族精神教育有机地渗透到教学的全过程,更有针对性和实效性。以此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过程中的主导作用。 2.学情分析五年级学生通过之前的语文学科、学校四季活动和社会实践对于中国的许多风俗已经有所了解,本课的学习有一定的知识储备。且对于各类风俗,他们充满兴趣,探究积极主动乐于交流。本课的风俗学习,贴近学生生活,着力于身边的风俗理解其深层意义,有利于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对于这句话孩子们可能不

3、太理解,他们只看到风俗的独特和热闹,对于传统文化其背后的保护与利用、传承与变迁,理解还是单一片面的。三、课前准备:教学PPT、收集资料教 学 过 程(第二课时)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一、理解“风俗”,导入课题1.出示PPT:摇花船2.我们学过一篇课文摇花船就是陕北地方闹元宵的风俗。那么,什么是风俗?3.小结:风俗就是长期形成的风尚、礼节、习惯的总称。中国自古就有重视风俗,古代君王不仅要亲自过问风俗民情,委派官员考察并由史官载入史册,为后世治国理政留下治理风俗的经验。4.板书课题:风俗就在我身边看图片,回忆课文内容学生交流联系学生已有语文学科经验,理解风俗的含义。二、了解各地不同的风俗

4、1.小组交流:你还知道我国的哪些风俗。2.出示PPT:猜猜风俗滚龙:长江中下游,起源汉代,春节或喜庆的日子行之。舞狮:南方和广东,狮为神兽能克恶魔代表吉祥,元宵、喜庆或开业行之。赛龙舟:南方,起源为划龙舟救屈原,端午行之。踩高跷:北方,起源尧舜以鹤为图腾,踩跷拟鹤祭祀。春节行之。泼水节:傣族,以水消灾,净化灵魂。3.小结:我们的风俗再现了我们劳动与生活方式,有地域的差别,在不同节庆活动中举行。许多风俗也是不同民族文化的体现。板书:体现民族文化小组交流 学生猜风俗,尽量说出举行的地域和时间理解风俗的地域性、时令性、民族性。三、风俗就在我们身边1.风俗看着很古老,但其实它一直就在我们身边,陪伴我们

5、长大。看书P2,四人小组讨论:为什么说风俗在我身边,伴随我成长的风俗有哪些。2.预设:出生/喜蛋喜饼;满月/剃胎发;百日/百日宴;生日/生日宴;春节/拿红包;十岁生日;成人礼,等3.小结:这些风俗背后都是长辈对我们的美好祝愿。板书:承载美好祝愿4.以“十二生肖”为例,这是我们中国特有的,我们一出生就有了自己的属相。PPT出示:十二生肖学生讲故事:十二生肖的由来5.你对十二生肖有什么收获与疑惑?板书:有代表性的收获或疑惑6.出示PPT:生肖两两结合相互联系,是祖先对我们的为人处世的要求。7.十二生肖作为我们熟悉的风俗之一,它们各自有着不同的象征意义,给我们带来无限乐趣,也教会我们怎样做人做事。板

6、书:表达象征意义四人小组看书交流并记录收获及疑惑记录在P3现五年级学生生肖多为:鼠和牛,结合这两个生肖可以说说自己的理解了解我们一出生就伴随着许多风俗慢慢长大,每个风俗背后都蕴含着家人对我们的殷殷期望。理解十二生肖的象征意义,感受中华民族的智慧和创造。四、尊老敬老是美德1.我们的成长承载着祖辈们的殷殷期望,而尊老爱幼的传统体现了了我们的中华美德。出示PPT2.结合P4交流:尊老敬老的风俗预设:过生日吃寿桃寿面,说祝寿语。敬老节吃重阳糕。过年向老人拜年。3.结合板书总结。交流各地尊老敬老的风俗了解各地敬老风俗,感受尊老爱幼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板书:1.风俗就在我身边体现民族文化承载美好祝愿 表达

7、象征意义10我们当地的风俗教学设计学校班级执教者课题奇妙的节日风俗教时第二课时日期一、教学目标:1.了解相同节日在不同地域的不同庆祝方式,以及不同地域的独特节日风俗,体会中国节日风俗的意义。2.能自主收集、整理、交流中国的节日风俗,感受我国节日风俗的奇和多。3.初步了解中国传统风俗因地域、宗教、生活习惯等因素而各不相同,认识到祖国文化的厚重,增强爱国情感,并愿意为做一名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者而努力。二、制定依据:1.内容分析我国有许多节日风俗,本节课奇妙的节日风俗通过展示因地域因素导致相同的节日产生不同的庆祝方式,以及因宗教信仰、生活习惯等原因而产生许多独特的节日风俗,学生在探究节日风俗中可以感

8、受到它的奇和多,这不仅能够使学生了解不同的风俗体现了不同的文化,寄托着人们美好的祝愿,表达人们多样的情感,而且使学生产生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并为成长为民族文化的传承者贡献力量。2.学情分析本课的内容对于五年级的学生来说还是有一定难度的,虽然节日风俗一直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的生活习惯,一些常见的节日学生们也能够稍作了解,但是对于不同区域所特有的节日风俗的内容与小学生的生活有点远,我班学生大部分来自全国各地,甚至还有来自少数民族地区,每个地区的节日风俗也各不相同。因此,在课前,需要学生针对本课内容进行资料的查找、收集和整理,并且能够感受到祖国节日文化的奇妙和人们寄托的美好情感。在小组合作中,因为平

9、时的教学中常常采用这样的学习方式,因此,能够较有效地组织学生针对某一节日进行小组合作学习。难点在于,如何知道学生将收集到的大量资料进行整理,为我所用,形成初步的学习成果。通过对“奇妙的节日风俗”一课的学习,学生可以了解到因我国地域广袤,自然气候条件各不相同,产生了不同的地域文化,导致节日风俗的多样性和奇特性。学生通过课前探究,从不同的方面对节日风俗有一定的了解,才能让学生在课堂上有更深入的学习,从而感受我国地大物博,文化底蕴深厚,热爱祖国家乡文化的情感。三、课前准备:教学媒体、视频、小队合作收集资料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提出问题,导入课题1.交流我国多样的传统节日2.出示课题:奇妙的

10、节日风俗3.质疑:节日风俗奇妙在哪儿?通过了解中国多样的传统节日,感受传统节日之多;通过对课题的质疑,对节日风俗之奇产生浓厚的兴趣。走进风俗节日,感知奇特小组交流一:端午节的不同庆祝方式1.出示屈原图:了解端午节的起源2.小结:由于宗教信仰与生活习惯的不同,相同的节日会有不同的庆祝方式。小组交流二:不同地域的独特节日风俗1. 播放福建的“孝顺节”,了解独特的节日风俗思考:从“孝顺节”中,你感觉到了什么?2.小结:除了共同的节日,许多地方还有不少当地特有的节日,这些节日也会涉及许多独特的节日风俗。 3. 了解节日的来历和风俗,比较不同节日的奇特之处 4.小结:受到地理环境对节日的影响,不同地区有

11、不同的节日风俗小组交流三:节日风俗的意义1.提出困惑:你们当地的节日风俗寄托了家乡人什么样的愿望和情感呢?2.在组内思考后,写在纸上3.师张贴具有代表性的想法4.小结:不同的风俗体现了不同的文化,都寄托着人们美好的祝愿,表达了人们多样的情感。小组交流,通过图片展示观看视频,思考,指名交流。提出困惑,全班思考,并将想法写下来。了解端午节的起源,明确各地宗教信仰和生活习惯对节日风俗的影响。以福建的“孝顺节”为切口,通过比较各地特有的风俗习惯,感受地理环境对节日风俗的影响。通过同伴之间的质疑和解答,了解节日风俗的意义,更加了解祖国文化的多样性和其特性。回顾风俗,感受奇妙1.回顾节日风俗,总结:中国地

12、域辽阔,历史悠久,沉淀了五千年的文化,如今我们可以看到同样的节日风俗因不同的宗教信仰和生活习惯而有所不同,更因为地理位置的不同,出现了各种各样奇特的民族风俗。在不同的风俗文化中,我们感受到了祖国文化的厚重,作为小学生要做一名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者。 谈感受通过对不同民族风俗奇妙的探索,了解了中国民族风俗之奇和多,感受中华文明的悠久,产生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板书:奇妙的节日风俗奇 多宗教信仰生活习惯地理环境10我们当地的风俗风俗的演变教学设计学校班级执教者课题风俗的演变教时第三课时日期一、教学目标:1.了解随着社会发展,我们 需淘汰的、加以变革的、努力留住的风俗,体会风俗演变的重要意义。2.能自主

13、收集、整理有关各种风俗演变的材料,课堂中能够小组全班交流风俗的演变原因、讨论各自对这些风俗演变看法。3.从风俗的演变中,认识到祖国的文化随着社会的发展不断进步,增强爱国情感,并愿意为做一名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者而努力。二、制定依据:1.内容分析第一课我们当地的风俗让学生了解了我们身边的风俗以及一些奇妙的风俗,第三课时风俗的演变让学生认识到随着社会的发展,有些风俗已经不能满足人们的需要,不再适应社会的发展,这就需要淘汰挥着加以变革。有些风俗不符合时代需要,应该淘汰,还有一些优良的风俗逐渐被人们遗忘,让人心痛,所以我们国家、社会都正在努力留住这些风俗。其中一共有三部分,需淘汰的,需变革的以及需保护的

14、风俗,这三部分层层递进,给学生一个清晰的学习框架。2.学情分析本课的内容对于五年级的学生来说还是有一定难度的,风俗的演变是一个历史性的过程,离小学生的生活有点远,学习了前两课时,学生对身边的风俗与距离较远的奇妙的风俗都有一定的了解和感知,但对风俗的演变缺乏了解,因此,在课前,需要学生针对本课内容进行资料的查找、收集和整理,并且能够初步养成关注关心祖国优良文化的习惯。在小组合作中,因为平时的教学中常常采用这样的学习方式,因此,能够较有效地组织学生针对某一方面的风俗演变进行小组合作学习。难点在于,如何知道学生将收集到的大量资料进行整理,为我所用,形成初步的学习成果。了解祖国优秀的传统文化是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做到的,更应该从小学起。对风俗的演变学生了解得并不多,需要在课前组织学生从不同的方面对风俗的演变有一定的了解,才能让学生在课堂上有更深入的学习,从而感受我国对优良风俗的重视,积极从小我做起。三、课前准备:教学媒体、视频、小队合作课前小调查教 学 过 程(第一课时)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