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X年关于中小企业劳动关系的考察报告(1)

上传人:tang****xu1 文档编号:136840815 上传时间:2020-07-02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30.8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X年关于中小企业劳动关系的考察报告(1)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202X年关于中小企业劳动关系的考察报告(1)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202X年关于中小企业劳动关系的考察报告(1)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202X年关于中小企业劳动关系的考察报告(1)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2X年关于中小企业劳动关系的考察报告(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X年关于中小企业劳动关系的考察报告(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关于中小企业劳动关系的考察报告 (1) 区就中小企业劳动关系问题,今年 5 月。采取发问卷调 查表,召开座谈会,深入企业走访等方式,区内开展了一次 实实在调查研究。此次调查以 100 户中小企业作为问卷调查 对象召开 13 个座谈会,参加座谈会人员有各办事处领导、 社保所负责人、企业负责人、企业劳资人员、工会人员、财 务人员、新老职工、农民工代表等 120 多人。根据调查材料 分析,目前这些中小企业的劳动关系极其复杂,职工维权难 成为影响社会和谐的一大难点,很有必要加强研究,增强应 对的能力。一、调查发现的问题及原因 企业用工稳定性较差。多数是流水式”职工。某民营股 份制船舶运输企业从 199

2、3 年成立以来,现有职工 50 余人, 从开始到现在一直在企业工作的只有 7 人,包括 4 个股东, 4 只船仅船长一年就要换 23 人。某餐馆郭老板说: 原来招聘 服务员要年青的漂亮的有一定文化的实际上这种人留不住, 一旦有更好单位,连招呼都不打一个就走了从 1999 年元旦 开业以来,一直延续下来的老职工只有 4 名,而他现有职工 150 余名。出现这些问题: 一是社会服务业近年来发展较快。出现一定的用人竞争,对于年轻、有一定文化,尤其是有一定专业技能的劳动者, 能够比较顺利地找到或挑选较理想的工作单位和岗位,随时 “跳槽”便成自然 ;二是多数中小企业。成立时间不长,资金积累不多,较 多企

3、业只有微利,职工工资普遍偏低,职工一旦有机会找到 收入更多一些的单位,舍旧求新”便成必然 ;三是出现这种现象的企业。对职工无约束力。 职工劳动合同签订率不高。但据有关负责人介绍,街道 服务类企业、乡镇企业,企业劳动合同签订率不足50%较多中小企业只与少数管理岗位上的职工签订了劳动合同,而与 一线职工,特别是农民工,签订劳动合同的很少。据白涛办 事处社保所调查资料反映,该办事处的城镇中小企业职工未 签订个人劳动合同的有 18%左右,未签订集体合同的企业有 90%以上。有的虽然签有劳动合同,但对企业和职工双方的 约束力并不大,要认真履行更难。少数企业只是为了应对劳 动保障等部门的检查,规避法律而与

4、职工签订形式上的合同 书,实际上并未按合同上的条款履行。出现此问题: 一是劳资双方法律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较差。由于企业 用工来源渠道多。认为不签订劳动合同也不会出现问题,仅 以“感情” 私交”义气”用工。职工也认为与老板 “结交深” 信得过”用不着签合同来约束双方。某运输企业有职工 45 人,其中骨干职工都是企业开办时就与老板一起“摸爬滚打过来的老板的同学或邻友,座谈会上双方都说“不会发生劳 资纠纷,签不签劳动合同都一样”二是企业或职工不愿意签劳动合同。企业认为。一旦写 成书面条文,想变就变不了如果企业想减员减不了不与职工 签合同,随时可以减员或辞退不想再用的职工,工资支付只 要不低于最低工资

5、标准就行。职工不愿签合同主要有两个原 因:一方面部分企业,特别是非公有制企业在拟订合同条文 时没有与职工平等协商,甚至有一些“霸王”条款,职工认 为对自己不利,不愿签订 ; 另一方面部分职工、特别是农民 工认为签订劳动合同后把自己“捆死了套住了想走走不了三是企业和职工对劳动保障法律法规学习理解不深。怕 写具体了难以变更。相关学习培训少。四是有关部门对劳动合同的具体签订 指导工作欠缺。职工工资收入低。克扣,职工迫于“另寻出路”此次调 查的 83 户中小企业职工人月平均工资统计虽达到 1180 元, 但普通生产岗位职工月工资上 1000 元水平的却并不多,多 数生产一线岗位职工、特别是农民工一般只

6、有 600800 元左 右。据某办事处社保所长组织人员对辖区 136 户中小企业走 访,多数私人小企业职工没有休息日和节假日,每天工作在 10 小时以上, 而工资有的还没有达到当地最低工资标准某国 营造船企业的一名技术人员文某,XX年从哈尔滨工学院毕业 进入企业时,企业想与他签订为期 5 年劳动合同,但文某认 为企业付给他工资每月不足 3000 元,比起同学在沿海同类 造船企业每月 80001 万元低得多,就迟迟不在合同上签字。 企业认为像文某这种专业对口人才难得,一方面将文某调到 更重要的科技岗位上工作,同时一次性给文某万的科技补贴, 使文某安下心来,与企业签订了为期 9 年的劳动合同。出现上述问题: 一是多数中小企业抗风险能力弱。 经济效益下滑,甚至处于暂时停产半停产状态,被 迫调低职工工资标准,职工为了维护本人生计和供养家人, 不得不中断原有的劳动关系,寻找新的就业门路 ;二是少数私营企业和中外合资、独资企业。 获取最大利润,或达到软裁员”目的以金融危机影 响,经济效益下滑为借口,有意采取压低职工工资或提高劳 动定额标准等手段,迫使职工主动提出辞职,不需支付经济 补偿。如某中外合资企业,从 XX 年底至今,采取这种“软 裁员”手段就先后辞退了 200 多员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