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X年六知教育心得体会

上传人:tang****xu2 文档编号:136840650 上传时间:2020-07-02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18.6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X年六知教育心得体会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202X年六知教育心得体会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202X年六知教育心得体会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202X年六知教育心得体会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202X年六知教育心得体会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X年六知教育心得体会》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X年六知教育心得体会(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六知教育心得体会第一篇:今年全县进一步深入广泛开展六知教育活动启动以来, 局里迅速召开动员会进行安排部署,通过认真学习、深刻领 会,我进一步增进了对“知足知恩知荣知耻知法知德”内涵 的理解,领会到了“六知”所蕴含的丰富的人生哲理和生存 智慧,教我学会了如何去更好的工作和快乐的生活。知足常乐,也是一句古话。是人们求得心理平衡的道理。 古人说:“知足者常乐,贪婪者常悲。”“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这些至理名言是从多少代人生活的酸甜苦 辣中积累出来的,是先哲纵观人生成败、历史变迁得出的宝 贵经验。我们说的知足,主要是从生活待遇上讲的,而在工 作上、学习上,要永远知不足。雷锋有句名言,工作上要

2、向 积极性最高的同志看齐;生活上要向水平最低的同志看齐。 恰如其分地道出了知足与不知足的辩证法。一个人只有生活 上知足,才能保持健康的心态,工作才能尽职尽责。但现在 确有个别同志老是心理不平衡,职务嫌低、待遇嫌差、荣誉 嫌少。如此不知足,难免欲壑难填,弓I火烧身。那些腐化堕 落的贪官们,东窗事发之前,既不缺钱,也不缺物,但缺少 的就是满足,由于不满足已经得到的一切,结果自掘坟墓, 走上了毁灭的道路。当然,这里所说的知足,是物质生活的 知足,而在事业追求上、在为党和人民的奉献上、在咼尚人 格的追求上,应当永不满足,应当始终保持蓬勃朝气、昂扬 锐气、浩然正气。知恩。就是要搞清楚个人成长进步靠什么,

3、解决好“我 从哪里来”的问题。有道是,知恩图报。“知恩”是“图报”的前提,不“知恩”何谈“图报”?当然,古人的知恩突出 的往往是知个人之恩,并带有一定的封建色彩。历史上留下 过不少佳话,像诸葛亮的“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岳飞的“精忠报国”等。对党的干部来说,知恩除了知父母之恩外, 更重要的是要知党和人民的养育之恩。没有党和人民的哺 育,就没有我们的一切,知党和人民之恩是一种觉悟,报党 和人民之恩是一种义务。对领导干部来说,恩来自于民,权 要为民所用,带着感情做工作,服务群众和社会。纵观一些 先进典型的成长轨迹,可以清楚地看到,他们无不是始终铭 记党和人民的养育之恩,把知恩之情化作报恩之行,在本

4、职 岗位上积极进取,建功立业,并因此赢得了人民的拥戴。恩 从心中来,行为要体现。手中的权利,不能当成特权,要用 权报恩,用事体现报恩的行为,一点一滴报达党对自己的培 养,一点一滴报达各级领导和同事对自己的关心,一点一滴 回报人民群众对我们公平与正义的信任。知荣知耻,是为人之道;知荣知耻,是为师之道;知荣 知耻,是正世风之道。不同的时代,不同的民族,持有不同 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人们,其荣辱观是不同的。在我 们的社会里,是非、善恶、美丑的界限不能混淆。否则,社 会和谐不起来,经济发展不起来,民族精神振作不起来,国 家也强盛不起来。XX同志提出的“ XXXX ”,旗帜鲜明地指出 我们应该坚持什

5、么,反对什么,倡导什么,抵制什么,应当 成为我们每个人应有的价值取向和行为准则。知法,然后才能自觉守法,广泛进行法治教育,普及法 律知识,引导大众行为,是建设社会主义法治社会的重要内 容。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法制体系不断完善,五五普法深入 人心,普法教育成果显著。 我县通过开展“六知”教育活动, 大力宣传、普及与广大干部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法律知 识和法制理念教育,使他们了解和掌握生产生活、学习工作 中应该遵守的法律准则,树立了“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 法必严、违法必究”的理念,引导广大干部群众自觉学法、 守法、用法,依法行使权利,履行应尽义务,合理表达利益 诉求,促进社会矛盾化解,维护公平正

6、义、构建和谐社会。知德教育。大家知道,中国人最讲“德”。儒家思想作 为中国文化的正统,其主要内容无外乎天、地、君、亲、师, 礼义、廉、耻、忠、信、勇,其核心思想就是“仁”字,贯 穿其中的就是一个“德”字。德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中国文化的精华,是人民群众在长期的生产生活过程中创 造的精神文明成果。在“六知”教育活动中,通过大力推进 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教育,引导广大 干群知道道德是什么,什么是知德,为什么要知德,怎样做 一个知德的人,进而不断增强道德意识、道德情感、道德意 志、加强道德修养,养成道德习惯、协调道德关系,提升道 德水平和自律能力,有助于提升工作服务质量。

7、水务局根据县委的相关文件精神,认真开展了“三项建 设”专题教育活动。我局全体干部职工组织学习了党的XX大、XX届三中全会、县委十届六次会议,县级精神及科 学发展观重要论述摘编。此外,我利用课余时间认真学习 了三项建设制度的基本内容,下面就此谈谈自己的学习体 会:一、作风建设思想作风建设,是一个单位、一支队伍、一名共产党员 和一名人民公仆经常加强自身建设的永恒的主题。水务局有 一支好的干部队伍,有好的作风,在社会上有着一定的影响 力,推动水务局各项工作的发展。 但是,也存在着一些不足, 对于这些不足之处必须引起全体干部职工的高度重视,及时 整改,防止和杜绝类似情况的再度发生。今年我县水利建设 有

8、着新的,更高的目标,全体干部职工要继续树立争先创优 的思想,为更好地服务于水利事业发展做出贡献,其次,全 体干部还要高度重视,认真对待,积极参与这次活动,兼顾 工作,边学边改,见诸行动,集中精力,密切配合,达到强 化服务质量、改善服务态度、加强廉洁自律、增强法纪观念、 不断地转变我们的思想作风、学风、工作作风、生活作风, 只有保持良好的作风才能更好地提升业务能力。二、业务建设搞好业务建设必须始终坚持以下六项原则:坚持服从服务于业务工作需要的原则。开展各项业务建设都必须立足于业务工作的实际需要, 服从服务于业务工作发展创新的大局,保证业务建设与其它 业务工作合起来、活起来、走起来、实起来,作到融

9、为一体、 形式多样、不断前进、扎实有效。坚持共性建设与个性建设相结合的原则。在作好业务建设“规定科目”的过程中和前提下,实行 人自为战、科自为战、片自为战,尤其是各科室和战线要将 内部活动开展起来,选准作好“自选科目”。坚持分级负责,努力实现常态化的原则。抓业务建设分为个人、科室、局班子三个层次,局班子从上到下所有人员都要将业务建设作为本职业务工作中的 基础性工作,切实抓在手上,一级抓一级,一级对一级负责, 作到常抓不懈、持久开展。坚持典型示范,骨干带动的原则。注重培育和发现业务建设的各类典型,及时总结他们的经验进行示范推广,充分发挥各级各类业务骨干的带动作 用,实行以点带面、以上带下、以长带

10、员、以老带新,推动 业务建设全面深入开展。坚持以上带下,对口指导的原则。在加强局班子和各股室业务建设的过程中,各业务主管 部门要将各自业务建设取得的成果,结合业务工作及时贯彻 到乡水保站工作中去,对口加强乡水保站业务建设的指导, 努力作到上下联动,实现建设成果的全系统共享。坚持强化督察,严格考核的原则。对每项业务建设任务,都要指定相应的科室负责督办检 查,制定落实明确的考核标准和可操作的检验评价办法,开 展每项活动都要作到事前有方案、事后有总结,排出成绩和 名次,以讲评、通报等方式公之于众并作为年终考核的依据。通过这一阶段的建设,每个人初步练就一技之长,每个 科室至少打造一个工作亮点,每条战线

11、都有经得起检验的业 务“尖子”,我局业务人才队伍明显提质增量,实现业务建 设常态化。三、环境建设作为一名从事水利建设的工作者,就是要象老革命家周 恩来同志说的那样:“活到老学到老”,始终保持不断学习, 勤奋学习,始终保持兢兢业业、脚踏实地的工作,为我局开 展水利工作建言献策,为全面改善我县的的水利投资环境、 学习环境、工作环境、生活环境,促进我县经济社会健康有 序和谐发展而努力,以优良的作风促进业务能力的提高,以 优良的作风树立良好的 干部形象,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四、深刻体会通过认真学习了“三项建设”专题教育活动,使我对开 展作风、业务、环境建设为主的专项教育活动的重要性必要 性及其深远意义

12、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对如科学发展观的科学 内涵,精神实质和根本要求又有了更深刻的领会,为深入实 践科学发展,增强发展意识、开放意识、服务意识,进一步 坚定理想信念,增强责任意识,提高工作能力等方面起到了 较好的促进。第二篇:按照县委、县政府在全县深入开展以“知足知恩、知荣 知耻、知法知德”为主题的六知教育活动的统一部署下,通 过对农业局和站上六知教育动员会精神的领会、学习和思 考,自己对六知教育活动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和体会。一、知足知恩是做人之本。知足常乐、知恩图报,这不 仅是是一句古语,而且也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历史上留 下过不少佳话,像诸葛亮的“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岳飞 的“精忠报国”等

13、。从古代的仁人志士和老一辈无产阶级革 命家身上,我们可以看出,知足知恩,确实是美好的德行, 是一个人确定价值取向和生活道路的道德出发点。作为一名 干部,对照个人的工作生活待遇,更应该知足知恩。从生活 待遇上知足,而在工作上、学习上,要永远不知足。明朝有 一首民谣:“终日奔忙为了饥,才得饱食又思衣。冬穿绫罗 夏穿纱,堂前缺少美貌妻。取下三妻并四妾,又怕无官受人 欺。四品三品嫌官小,又想面南作皇帝。一朝登了金銮殿, 却慕神仙下象棋。洞宾与他把棋下,更问哪有上天梯?若非 此人大限到,上到九天还嫌低!”这样被贪欲迷住心窍,得 寸进尺、得陇望蜀的人,必定活得很累,难有欢乐。“寒不 改绿叶,暖不争花红,富

14、不行无义,贫不起贪心。”古人尚 能如此,作为工作人员更应该懂得“家有万贯,不过日食三 餐;广厦千间,不过夜宿一隅”的道理,在生活上做到知足 常乐。“羊有跪乳之恩,鸦能衔环结草”,人更要知恩感恩, 要时时胸怀知恩感恩的心,要深知感念党的培养之恩、深知 感念父母的养育之恩、深知感念人 1民的哺育之恩、深知感念亲友的帮助之恩、深知感念对 手的激励之恩、深知感念社会和集体的扶助之恩、深知感念 大自然的赐予之恩。所以我觉得,一个人只有生活上知足知恩,才能保持健 康的心态,有了健康的心态,工作上才能出以公心,尽职尽 责,才能正确认识自己的成长进步,才能树立高尚的人生追 求,才能始终保持旺盛的工作干劲。一个

15、人始终一帆风顺是 不可能的,谁都免不了受挫折。问题是自己受到委屈的时候, 也不要忘恩。生活有时是不公平的,自己遇上时,要注意转 移“痛点”,辩证思考,自得其乐。“谁言寸草心,报得三 春晖。常言道:“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由此,我们可 以悟出一个道理:知足知恩是一种朴素而又高尚的情感,是 一种成就事业的内在动力,是一个人做人的根本。二、知荣知耻是立身之基。荣辱观古已有之,荣辱心人 皆有之。不同的时代,不同的民族,持有不同世界观、人生 观、价值观的人们,其荣辱观是不同的。在我们的社会里, 是非、善恶、美丑的界限不能混淆。 否则,社会和谐不起来, 经济发展不起来,民族精神振作不起来,国家也强盛不起

16、来。 胡锦涛同志提出的“八荣八耻”,旗帜鲜明地指出我们应该 坚持什么,反对什么,倡导什么,抵制什么,应当成为我们 每位教师应有的价值取向和行为准则。我们中华民族是一个有着强烈荣辱感的民族。一个时代 有一个时代的精神风尚。“八荣八耻”在全社会蔚然成风, 我们的民族就能够在思想道德建设上,站在时代前列,领引时代 风尚,推动时代进步。从耻食周粟的伯夷叔齐,到无颜面对 江东父老的项羽;从耻为亡国奴的文天祥,到拒绝美国救济 面粉的朱自清?无数铮铮傲骨的人物,在中华历史上演绎了 一个个可歌可泣的故事。新中国成立后,雷锋、焦裕禄、孔 繁森、牛玉儒等一批批优秀共产党人,以自己的生命为我们 讲述着一段段感人至深的故事。他们公而忘私,助人为乐, 敬老尚贤,无私奉献,张扬着道德的大旗,耸立起一座座人 格的丰碑。做为党的干部,我们不仅要将这些感人的故事牢 记在心,而且要通过这些感人的事迹更加深刻地认识自我, 找准我们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