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X年全国食品安全调查报告

上传人:tang****xu4 文档编号:136838473 上传时间:2020-07-02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21.5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X年全国食品安全调查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202X年全国食品安全调查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202X年全国食品安全调查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202X年全国食品安全调查报告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202X年全国食品安全调查报告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X年全国食品安全调查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X年全国食品安全调查报告(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全国食品安全调查报告民以食为天。我们生存离不开它。但是我国接连不断发 生的恶性食品安全事故引发人们对食品安全的高度关注,我 国加大食品安全的监管力度。下面是全国食品安全调查报告, 欢迎参考阅读!一、导言 随着近年来重大食品安全问题不断被曝光,食品安全状 况已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然而从苏丹红到三聚氰胺,从抗 生素滥用到瘦肉精问题,即使政府和企业从未停止过他们在 食品安全上所做的努力,但食品安全问题却似乎从未消失。 现有的政府监督体制暴露出极大弊端的同时也在打击消费 者对市场和政府的信任。食品安全问题关系到人们的身体健 康和生命安全,关系到经济健康发展和社会稳定,每一个参 与者都应该高度重视,主动

2、承担应尽的责任。二、分析讨论1. 对食品安全事件的关注度 此次调查中,对食品安全事件关注度的调查分为两个方 面:日常生活中食品安全的相关常识的解和对重大食品安全 事故的关注。重大食品安全新闻方面,听闻过瘦肉精事件、三鹿奶粉 事件、双汇质量门事件等的人都达到80%或以上,其他重大新闻如河南南阳毒韭菜、毒豆芽等解事件的人也有32%或以 上。这说明重大食品安全事故传播面广、 社会影响大, 在络、 电视、报纸、广播等各种媒体工具盛行的当今时代,生产、 销售假冒伪劣食品的一些不法厂商及其他食品安全事件,大 都能够得到及时的披露,一定程度上保障消费者的消费知情 权,避免安全事故的扩大。相关常识方面, 45

3、%以上的受访者缺乏相关的食品安全 常识,且食品安全意识较为淡薄。为此,我们做进一步的个 案调查解,发现造成接受调查的消费者的食品安全常识意识 淡漠的主要原因是收入水平低下,没有足够的消费能力,往 往只图便宜,对食品安全没有过多的考虑,还有一部分消费 者在购买便宜食品、特价食品、无质量保证食品时,总是抱 着侥幸心理,认为大家都在买,并且别人过去多年吃这些便 宜食品也没有吃出什么问题,现在再吃也不会有什么问题。 消费者的这种心理为问题食品提供销路,其次,很多消费者 缺乏食品安全常识,难以辨别食品的质量是否安全。为使消费者解更多的食品安全常识和健康饮食常识,增 强食品安全意识,提高辨别问题食品的能力

4、,除加大宣传食 品安全方面教育的力度,更加应该加强经济建设,提高人们 的生活水平。2. 对食品法规的解度调查数据表明,对 09 年我国颁布的食品安全法 ,非 常解的仅占 5%,知道的占 20%,知道但不解的占 37%,不知道的达 38%。新法的实施,离不开政府的宣传监管,企业的强化责任,而且贯彻食品安全法,也是全体公民的义务。 调查结果显示,食品的生产者、销售者、消费者的食品 安全法律意识非常薄弱,政府对食品安全科普知识的宣传力 度、深度还应加强。特别是雨城区一些食品生产、经营行业 数量多、规模小,有些设备简陋,有些布局不合理,家庭小 作坊式和流动摊贩占多数,这对食品安全监管造成一定难度。 政

5、府可以通过开展食品安全法宣传月活动、设立宣传点、发 放宣传资料、出动宣传车、通过电视媒体进行系列报道解读 食品安全法等,提高社会公众食品安全自我保护意识和参与 食品安全活动的积极性、自觉性。3. 遇到的食品安全问题及处理方法日常生活中, 受访者从未遇到过食品安全问题的只有3%,偶尔遇到的高达 83%,经常遇到的占 8%,未觉察到是否遇到 过的约有 6%。这些问题中过期食品或包装不合格的食品占 55%,三无产品、注水肉病害肉、 有毒物超标食品分别为 40%、 30%和 %,还有其他食品安全问题 %。为寻找原因,我们调查这些消费者的购买食品的习惯, 喜欢到当地大型的正规超市及商店购买的为35%,到

6、餐厅的18%,流动摊位的为 13%,学校超市和其他地方的占 34%。结 果表明,即便是在大型商场或超市购物,大多数人还是遇到 过各类食品安全事件。在购买食品时,比较注意生产厂家和相关检疫证明的只 有 12%,更多的人比较关心价格和生产日期、保质期和有效 期,分别占 43%和 18%,关注品牌、 色泽、外观的也占有 23%, 其他 4%。从这些习惯中我们可知, 食品安全问题的一部分原 因在于消费者把更多的注意放在价格、外观这些因素上,而 沪市食品的质量、卫生等。另外,那些不合格的食品能在市 面上销售,也与销售者的责任、法律意识,政府的监管力度 有关。想从根本上杜绝食品安全问题的发生,就需要消费者

7、 自觉地坚决抵制假冒伪劣商品,制售者拿出责任心和良心, 政府加大执法力度。在食品安全事故发生后,被调查者中与商家厂商协商要 求退款或赔偿的有 %;向消协或媒体投诉的有 %;通过法律部 门解决的有 %;自认倒霉,认为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占30%;奉劝亲友不再购买产品的占 %。对于发生安全事故的产品,以后认为食品不可靠,坚决 不买的有 %;认为如果提高生产质量,会考虑购买的有 %;认 为目前没有其他商品代替,会照常购买的有10%。所以只有 %的人勇于维护自己作为消费者的正当权益, 敢于通过法律等武器同不法商人厂家做斗争。剩下%的人在买到问题食品时选择沉默或自认倒霉,这无疑从另一个方面 助长不法商贩为

8、谋利益降低成本制造问题食品的气焰,从而 增大我们买到问题食品的可能性,由此陷入一个恶性循环中 去。从这方面可以看出,雨城区的居民对于法律知识的认知 度不够,在调查时他们也表示这些问题太小,不值得强硬的 维护自身权益, 至多不买就行, 也有人想过要维护自身权益, 却不知道通过什么途径什么方法, 最终不得不之。 由此看来, 培养自我保护意识,宣传食品安全的维权问题,还是应该主 要从建立概念做起,步步深入才能得出效果。而政府除要不 遗余力的宣传法律知识,更要做出实事,严格执法,建立群 众对政府的信心。4. 对食品安全形势的看法 该部分内容包括公众对近年来的食品安全环境的评价 及打分、对食品安全现状更

9、相信哪个方面的声音的解说、对 国内与国外食品的信赖度的比较。在要求给当前的食品安全环境打分时, 打 100 分的占 1%, 80 到 90 分的占 %, 60 分以下的有 %,绝大多数人打 60 到 79 分,占总数的 65%。在调查中认为近年来的食品安全环境年年差不多的人为 45%,相信在逐渐好转的有 %,相反,认为逐渐变差的却有 %, 不关心不清楚的也有 %。以上数据表明人们对当前的食品安全环境是信心不足 且比较担忧的。这不仅仅是因为越来越多的安全事故接连不 断发生,也与有关部门在处理这些事故后没做到更加严密的 防范工作有关,比如三鹿事件发生后,还是有不合格奶粉制 成的奶糖等食品流入市场,

10、如不能防患于未然,群众在接触 到这些安全事故信息后,对政府的信心将大大降低,因而也 不敢对现在的食品安全环境抱以信心。另外,相比起我国的食品,人们是否更信赖外国食品, 有 30%的人选择更信赖外国食品, 也有 %人坚定支持国内食品, 另有 %的人觉得国内国外都存在食品问题,无所谓更信赖哪 一方。就某些方面来说,例如,我国的乳制品和其他食品行业 的检测标准,确实存在与国际上发达国家的标准不同、部分 指标低于其他国家的情况,还有我国允许的“农残”量要比 美国和欧盟高出数倍等等。当然,这其中也与国人盲目崇外 有一定的关系,一昧的追求奢侈高消费,认为外国货就是安 全,也更有面子。作为政府,有责任协调好

11、标准与利益之间 的关系,建立起政府监管部门、第三方研究机构和企业之间 的良好联动机制,针对我国食品标准体系存在的种种不足, 进行清理,健全和提高我国的食品标准。而且为保护消费者 的更大利益,制定食品安全标准时应由国家层面组织有公信 力的专家参加,过程要公开透明,不能“内外有别” ,应向 国际标准看齐,在可能的情况下从严,这既是对人民群众的 生命健康负责,也是我国参与世界经济分工的需要。5. 最担心的食品安全问题我们挑选几个热点问题对居民进行调查,如果展开有关食品安全的宣传普及活动,他们最想解有关法律的占%,有关安全知识的占 %,学校的食品安全状况的占 65%,当前我国 的食品安全形势的占 %,

12、其他为 %。以上选项背后透露出:居民的法律意识在逐渐加强,开 始对国家有关食品法律法规热切关注,自我保护意识也在逐 步加强;现今食品安全问题日益严重,导致去到菜市场看到 各类食物也不知哪些是健康安全的而无从下手购买,如果能 通过各种方法渠道给居民灌输相关安全知识,让居民掌握辨 别问题食品的能力,这样不仅能保障消费者的正当权益和生 命健康还能打击不法商贩的嚣张气焰,建立一个秩序良好的 经营市场;就大众人民能解到的当前我国的食品安全形势, 一般是通过各类媒体的报道而掌握的,总体情况不敢说概括 全面,难免会为达到警示作用而突出渲染某一方面,居民接 受到的信息杂乱不统一,就难以正确看清真实全貌,向群众

13、 宣传当前的形势,免去各类猜测,有助稳定社会氛围,安定 民心,不给虚假商贩可乘之机,哄骗不知情的消费者,扰乱 信用市场秩序。当听说出现食品安全问题及相应回应后,人们最相信的 是媒体报道,有 %的人选择相信媒体的声音, 19%的人较相信 相关协会或社会团体的说法, 10%的人谁都不信, 11%的人对 企业自诉的消息比较相信,最后有 %的人投政府公告一票。 值得我们深思的是,政府在哪些方面做的不足,以致引起公 众的信任缺失。之前的几起重大食品安全事故的曝光和处理, 媒体力量功不可没,相比之下,政府在信息公开方面亟待提 高。如果说食品生产者的自律是食品安全的第一道防线,那 么政府对食品生产者的监管则

14、是食品安全的第二道防线,食 品安全事故发生后,人民当然是更倾向于信任政府等公证权 力机构的监管,虽然不是所有人都深刻解法律知识,但是自 古权和法在人民心中的地位是十分高的。目前当地政府在食 品安全信息的发布上存在着发布分散,消费者难以获得全面信息的问题,政府部 门分段监管,部门间信息共享协调机制不完善,降低信息的 统一性,影响信息的科学性、权威性和指导性。另外,发布 的食品安全信息不仅杂乱,且信息量少,质量不高,信息检 索信息服务的功能较弱。6. 对改善食品安全状况提出的建议和措施 此内容调查以下方面:出现食品安全问题的原因、对有 关部门提出建议的主动性、遇到安全事故的处理、就当前形 势提出改

15、进的建议和措施。调查中地居民认为,目前不断出现食品安全问题的主要 原因是政府部门监管不力、与食品相关的法律法规不健全、 某些企业和个人缺少社会道德和职业道德及食品制造商追 求利益的最大化,支持率分别为 %、%、%和 65%;还有认为这 是发展现阶段的必然现象、事情没那么严重,都是媒体炒作 出来的恶性新闻、购买者鉴别假冒伪劣食品能力不高或其他 的人分别有 25%、 %、%和 %。居民把这原因归结与政府,法律和企业三者身上,应该 是对这些年发生的事故的深切体会。居民的食品安全感缺失, 暴露出我国在制定食品安全相关检测标准方面的滞后,但深 层次的原因,还在于我国法律法规体系的不够健全。要破解 食品安

16、全的困境,必须尽快建立健全食品安全体系,这不单 单是政府部门的责任,不能靠监管部门的凭空想象,它需要 借鉴国外的经验和做法,需要全体人民的集体智慧,让行业 协会和相关企业多多参与。食品安全的最终实现,是需要切 实的措施和行动来保障的,只有政府的严厉监管还不够,完 全依赖食品安全的标准化也不行,人们的自我保护意识的素 质也要提高上去,相关企业的自我约束的行业自律更是不可 或缺。然而在向有关部门提建议方面,经常热心的向学校食堂、 超市等部门提出建议的仅为 5%,偶尔提出的为 30%,从来没 有的为 65%,有超过半数的人不愿主动提建议。消费者是食品的最终需求者,所有不安全食品的最终消 费者,消费者在第一时间接触不安全的食品,消费者就是每 一个普通大众,人数极为庞大,所有的大众都成为不安全食 品的监督者的话,那么不安全的食品将无所遁形。要调动消 费者的积极参与性,除多多宣传有关知识,重要的是消费者自身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