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开明中学高三历史周练十五(第一单元)必修2.doc

上传人:bao****ty 文档编号:136837639 上传时间:2020-07-02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4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苏省开明中学高三历史周练十五(第一单元)必修2.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江苏省开明中学高三历史周练十五(第一单元)必修2.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江苏省开明中学高三历史周练十五(第一单元)必修2.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江苏省开明中学高三历史周练十五(第一单元)必修2.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江苏省开明中学高三历史周练十五(第一单元)必修2.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江苏省开明中学高三历史周练十五(第一单元)必修2.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苏省开明中学高三历史周练十五(第一单元)必修2.doc(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开明中学高三历史周练十五(必修二第一单元)1毛泽东曾经指出:“我看中国就是靠精耕细作吃饭。”下列哪些言语反映了中国农业“精耕细作”的优良传统?“湿耕泽锄,不如归去” “六月不干田,无米莫怨天” “肥是农家宝,庄稼不可少” “且溉且粪,长我禾黍”A B C D2唐代诗人王绩在田家一诗中写到:“倚床看妇织,登垅课儿锄。”对诗中反映的生产模式表述错误的是A生产中存在雇佣与被雇佣的关系 B以家庭为生产生活单位 C生产目的是为了生活的需要和交纳赋税 D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 3黄梅戏天仙配中有这样一段唱词:“你耕田来我织布,我挑水来你浇园。寒窑虽破能避风雨,夫妻恩爱苦也甜。”这段唱词反映了我国古代自耕农

2、富裕祥和的生活状况 自耕农以家庭为生产、生活的基本单位 “男耕女织”的经营方式是我国古代农业经济的特点之一 农业与家庭手工业相结合是自耕农的主要经营方式A. B. C. D.4西周时“一人跖(踏)耒而耕,不过十亩”; 战国时“一夫挟五口,治田百亩”。引起这一变化的根本原因是A.公田变为私田 B.铁器牛耕的推广 C.国家走向统一 D.封建制度的确立5汉书上记载,西汉时每年农田亩产约一石半,而昌言上说,东汉时的农田平均亩产约为“亩收三斛”,亩产量有了较大的增长。你认为造成当时粮食产量增长的最主要原因是 A.农民更加勤劳 B.牛耕犁具等劳动工具的进步和推广C.农作物品种的改良 D.更加合理利用了土地

3、资源6.最能反映唐朝农业生产发展水平的是翻车 耧车 二牛抬杠法 曲辕犁7在我国传统的诞生礼仪式中存在着生男仪式繁、生女仪式简的,其根本原因是A. 儒家思想的影响 B. 封建制度的存在C小农经济的制约 D. 佛教文化的浸润8在我国古代,“社稷”是国家的代称。其中,“社”指土地之神,“稷”指主管五谷之神。关于国家的这种理解,反映了我国古代A非常重视祭祀 B以农业为立国之本C农业与土地的关系 D小农经济的突出特点9中国最精美的手工业产品大多来自A家庭手工业 B民营手工业 C私营手工业 D 官营手工业10.下列是古代某收藏家的三幅典型藏品,这位收藏家可能生活的时代最早是在 图一 人面彩陶壶 图二 邢窑

4、白瓷执壶 图三 珐琅彩瓷瓶A唐朝 B元朝 C明朝 D清朝11.明朝后期,太湖地区出现了大量“以机为田,以梭为耒”的家庭,苏州震泽镇及近镇各村居民“尽逐丝绸之利”,松江地区男女几乎均以棉纺织为业,景德镇有制瓷窑1000多座。综合分析这些现象,可以直接说明A地区性社会分工扩大 B资本主义萌芽出现C手工业生产力提高 D商品经济高度发展12在重农抑商政策推行的古代中国,商品经济一直在潜滋暗长,在繁华的城市出现专营货币的存放和借贷机构是商品经济发展的重要标志。这一现象开始于 A战国时期 B南北朝时期 C隋唐时期 D明清时期13刘邦即位之初曾下令:“贾人不得衣丝乘车”,其夫人吕后当政时强调:“市井之子孙不

5、得为官仕吏”。这说明西汉初年实行的是A休养生息政策 B限制商人的政策 C禁止经商的政策 D反腐倡廉的政策14.京杭运河开通后,济宁成为江北著名的水陆码头,商贾云集。“玉堂酱园”的创始人戴玉堂,自姑苏沿运河北上到此后发现:“济宁州、赛银窝,生意兴隆买卖多;南门口枕着运粮河,交通方便行商多”。遂于康熙五十三年 (1714年) 创建 “玉堂酱园”。 玉堂创始人从江南到济宁创业的原因是A.济宁交通便利,商品经济发达 B.济宁是孔孟之乡C.济宁原料丰富 D.当地官府重视商业发展15.宋代出现了富商大贾“榜下捉婿”的风气,反映了A宋代实行农工商皆本的政策 B宋代科举制的发展C宋代士人的政治地位的提高 D宋

6、代商人社会地位的提高16唐代诗人张籍在贾客乐描述了商人“年年逐利西复东,姓名不在县籍中。农夫税多长辛苦,弃业宁为贩宝翁。”其反映的本质问题是 A商人为追逐利润往来奔波 B农民赋税沉重,被迫弃农经商C商人好逸恶劳,弃农经商 D商人赋税沉重,被迫弃商经农17清人黄遵宪在番客篇中写道:“国初海禁严,立意比驱鳄。借端累无辜,此事实大错。”以下对此诗提到的“国初”之政策所作的分析不正确的是A、该政策禁止任何人的海外经商活动 B、是闭关锁国政策的体现C、主观上有维护清朝统治的意图 D、是重农抑商政策在特定时期特定领域的体现18黄遵宪有诗“国初海禁严,立意比驱鳄。借端累无辜,此事实大错。”下列对“大错”的理

7、解最具理性的是A.限制外商来华阻碍中外贸易 B.隔绝大陆与台湾的正常往来C.禁止国人海外经商限制了商品市场 D.自我封闭扼杀了社会进步的可能性19清代陶煦的租核推原记载:“金宝庐舍,转瞬灰烬,惟有田者,岿然而独无恙。故上自绅富,下至委巷工贾胥吏之俦,赢十百金,即莫不志在良田。”以上现象对中国历史发展产生的最大影响是A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 B阻碍了中国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C有利于巩固统治 D有利于农业生产的发展20东汉光武帝刘秀的舅父占有田地面积达300余顷;东晋宰相谢安占有水陆地265顷,含带两山;明皇庄土地面积达37000多顷。这种现象的根源是 A土地兼并 B豪强地主拥有强权 C国家授田 D土

8、地私有21自宋代始,租佃经营已成为仅次于自耕农形式的重要经营方式。造成这种局面的主要原因是 A农民乐于接受这种经营方式 B土地兼并造成大量失去土地的农民C封建人身依附关系的彻底废除 D商品经济的发展22据资料统计:在明后期至清前期200余年间,世界白银产量的一半流入中国,拥有一流城市和最为密集、完善的市场网络的中国,成为当时世界经济和贸易的中心区域。然而当时它却没有形成强大的扫荡旧经济基础的革命性变化。其中内在的和人为的原因在于 A“重农抑商”和“闭关禁海”政策的压制 B大河流域的农耕文明不适于工商业发展C由于鸦片大量流入导致白银的大量外流 D英国工业革命后对中国进行的商品输出23清朝后期“处

9、处皆关,则关关有税”“如有打造五百石以上桅式船只出海者,不论官兵民人,俱发边卫充军”。材料能反映出清朝推行的政策是A禁止走私贩运 B抑商,禁海 C重农抑商 D保护森林、渔业资源24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春耕夏耘,秋获冬藏,伐薪樵,治官府。给徭役。四时之间,亡日休休息,又私自送往迎来,吊死问疾,养孤长幼在其中。勤苦如此,尚复被水旱之灾,急政暴赋,赋敛不时,朝令而暮当具。有者半贾而卖,亡者取倍称之息。于是有卖田宅、鬻子孙以偿债者。摘自(西汉)晁错论贵粟疏材料二 凡荒政十有二:一曰;四曰发赈;五曰;六曰出贷;七曰蠲(juan:免除)赋;八曰缓征;九曰。 擅自大清会典(1)根据材料一,归纳影响中国古代

10、小农经济不稳定的因素。 (2)根据材料二,指出清代救灾、减灾的主要措施(不得摘抄原文)。 (3)综合上述内容,你认为中国古代能否从从根本上解决救灾问题?简要说明理由。 26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永乐二年(1404)正月禁民下海。,时福建濒海居民,私栽海舡(注:舡即船),交通外国,因而为寇。郡县以闻,遂下令禁民间海船,原有海船悉改为平头船,所在有司防其出入。 永乐实录卷二十七 材料二 顺治元年(1644),清政府颁布“迁海令”,将北起山东,南至广东的沿海居民,内迁三四十里,并且将所有沿海船只悉行烧毁,寸板不许下水。凡溪河装栅,货物不许越界。时刻嘹望,违者死无赦。 台湾外记卷十二 材料三 夷货非衣

11、食所急,何谓中国不缺耶。绝之则内外隔而相构之恤无由生矣,夷虽欲窥伺我,何可得哉! 海防纂要卷七 请回答:(1) 根据上述材料,概括明清政府海外贸易政策的相同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明清政府采取这一政策的不同出发点和共同的根本原因。(2) 明清的海外贸易政策反映当时何种显著的社会特征?这种政策的沿用和发展产生了怎么样的影响?周练习十五答案1-5 DABBB 6-10 DCBDD 11-15 ACBAD 16-20 BADBD 21-23 BAB25(1)因素:封建剥削重(赋税沉重);自然灾害;生活负担重;高利贷盘剥。 (2)开仓救济;发放贷款;减免赋税;免征徭役。 (3)表态:不能。(1分)理由;

12、小农经济的落后性、脆弱性;统治阶级剥削本质没有改变;农耕文明下的生产力水平低下。 。)26相同点:都不许民间船只出海;严格限制对外贸易。 出发点:明朝为了防止沿海居民与倭寇勾结,防止倭寇的侵扰;清朝是为了防止沿海居民与郑成功的反清势力相联系。 根本原因:明清时期封建的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 社会特征:反映了明清时期中国封建制度的日趋衰落。 影响:这种政策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抵制了外来侵略,防止东南沿海的反清活动。但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滋长;而且使中国与世隔绝,未能及时学习西方先进的科学知识和生产技术以发展生产力,对中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对中外经济文化交往多产生了极其不利的影响,成为近代中国落后的一个重要原因。 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