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天水一中2012届高三历史百题集试题【会员独享】.doc

上传人:bao****ty 文档编号:136811211 上传时间:2020-07-02 格式:DOC 页数:29 大小:1.3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甘肃省天水一中2012届高三历史百题集试题【会员独享】.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甘肃省天水一中2012届高三历史百题集试题【会员独享】.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甘肃省天水一中2012届高三历史百题集试题【会员独享】.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甘肃省天水一中2012届高三历史百题集试题【会员独享】.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9页
甘肃省天水一中2012届高三历史百题集试题【会员独享】.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甘肃省天水一中2012届高三历史百题集试题【会员独享】.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甘肃省天水一中2012届高三历史百题集试题【会员独享】.doc(2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国古代史部分(张聿军编写)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1小题。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在中国古代“国家一体”的社会中,忠孝观念源远流长,其源头是 ( )A宗法制 B郡县制 C君主专制 D中央集权制2齐国原是姜氏的封国。公元前481年后,齐国的大夫田常及其后人逐渐控制国政,以至于自立为国君,并由周安王册命为齐侯,姜齐遂变为田齐,史称“田氏代齐”。这一现象反映出 ( )A分封制度被废除 B新的社会制度确立C等级制度被破坏 D贵族特权被废除3能够正确反映战国时期封建生产关系形成的历史现象是 ( )A分封制崩溃,出现了郡县制 B出现了初步繁荣的封建城市C逃亡者“耕豪民之田,见税

2、什伍” D铁农具的广泛使用和牛耕的推广 4余秋雨先生写过这样的一段文字:“在秦始皇下令修长城的数十年前,四川平原上已经完成了一个了不起的工程。它的规模从表面上看远不如长城宏大,却注定要稳稳当当造福千年。”请你判断一下,余秋雨笔下的“它”指的是 ( )A郑国渠 B都江堰 C灵渠 D大运河5“仁”的思想在先秦时期的进步意义主要是 ( )A满足新兴地主阶级的政治需要 B抑制统治者的暴政C成为各国变法的理论依据 D奠定“非攻”主张的思想基础6“丝绸之路”被称为流动的“文化运河”。以下不能说明这一结论的是 ( )A中国铜镜、漆器、铁制工具输入朝鲜 B中国的铁器、丝绸等西传C中国的养蚕缫丝技术、造纸术西传

3、 D佛教传人中国7黄仁宇在论及西汉的统治政策时写道:“新朝代遇到的第一个问题是帝国跨地过广,不能全部由中央集体管制,于是采取了一种“斑马式”的省级组织。这里“斑马式的省级组织”是指 ( )A郡县制 B刺史制度 C郡国并行制 D行省制度8两汉与匈奴的战争实质上反映了 ( )A民族之间的冲突 B农牧两种文明的碰撞 C发展生产的需要 D正义与非正义的较量9“嫦娥二号”是中国探月工程的又一步。下文是我国古代一部典籍中记载的一项有关月相的描述:“当日之冲,光常不合者,蔽于地也,是谓暗虚,在星则星微,遇月则食。”这部典籍最早可能出现于 ( )A春秋时期 B战国时期 C西汉时期 D东汉时期10下列关于古代赋

4、税制度演变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征税由以人丁为主逐渐向以田亩资产为主演变B由以征收实物为主逐渐向以征收货币为主演变C徭役和丁税逐渐归并到田赋中使征税简化D手工业税和商业税逐渐成为主要税源11西方学者称科举制是“中国的第五大发明”,是“世界各国中所用以选拔人才之最古最好的制度”。这主要是因为科举制度 ( )A有利于扩大封建统治的社会基础B将读书与做官联系起来,可以提高官员的文化素质C利用考试的办法来选拔各级官吏,有利于选贤任能的公平竞争D营造了尊师重教、勤奋学习的社会氛围12唐太宗说:“中国百姓,天下之根本,四夷之人,犹如枝叶。”当时的“四夷”及其方位正确的图示是 ( )13鉴真东渡与玄奘

5、西游所体现出的唐朝文化的特征是 ( )A影响巨大 B兼容并蓄,对外开放 C高度繁荣 D世界领先14王安石提出“形者,有生之本”,与之相对立的观点是 ( )A“心外无物” B“天地为万物之本”C“夫形于天地之间者,物也” D“舍天地则无以为道”15辽统治者认为“吾修文物,彬彬不异于中华”,反映这一认识的史实是 ( )A制造瓷器、印刷书籍 B和北宋贸易往来频繁C建造了崇圣寺千寻塔D与北宋订立澶渊之盟16读图,南宋时期世界上最大的国际贸易港口是 ( )A B C D17从根本上说元朝能统一中国并维持近百年的原因是 ( )A接受先进的社会经济、意识形态 B推行民族分化政策的结果C蒙古族军事力量强大 D

6、行省制度的巨大作用18明朝中后期,出现了“末富居多,本富居少”、江南农村人口“今去农而改工商者,三倍于前”的社会现象,这反映出 ( )A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 B社会贫富分化加剧C自然经济开始解体 D商品经济进一步发展19 顾炎武说:“易号改姓,谓之亡国。仁义充塞而至于率兽食人,人将相食,谓之亡天下。保国者,其君其臣肉食者谋之。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矣。”这一思想的深远影响在于 ( )A揭露了封建君主专制统治的实质 B指出了传统忠君保国思想的错误C明确与强化了中国人的民族责任感 D为推翻封建统治提供了理论依据20清朝前期我国民族关系的主要特点是 ( )A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与反对外来侵略联

7、系在一起B西方殖民者联合起来挑起民族矛盾支持民族分裂活动C中央开始设立管理少数民族事务的专职机构D通过册封少数民族首领加强对边疆地区管辖21明清时期的山水画和19世纪中期的英国风景画,通常都以自然风景为主要描绘内容。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A中西文化交流使两国的绘画风格相互交融B相似的社会环境使两国绘画主题趋于一致C明清山水画是商品经济发展在艺术上的反映D英国风景画的出现是工业革命影响的结果二、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3小题)22隋唐时期,我国古代社会步入了全面繁荣时期。政治方面、经济方面、民族关系方面、对外交往方面、文化方面都表现出繁荣的局面。隋唐的繁荣引起了很多人的理性思考,以古鉴今,那时的做

8、法可能会为我们现在进一步深化改革提供某些良好的借鉴。(18 分)材料一 贞观二年,太宗谓侍臣曰:“凡事皆须务本,国以人为本,人以衣食为本,凡营衣食,以不失时为本。夫不失时者,在人君简净乃可致耳。若兵戈屡动,土木不息,而欲不夺农时,其可得乎?贞观政要 材料二 尚书省掌典领百官。其属有六部尚书。门下省,掌出纳帝命,相礼仪。中书省,掌佐天子大政,而总判省事,凡王言之制,皆宜署中覆,然后行焉。 进士科,始于隋大业中,盛于贞观。缙绅虽位及人臣,不由进士者,终不为美。初,府兵之置,居无事时耕于野,其番者,宿卫京师而已。若四方有事,则命将以出,事解辄罢,兵散于府,将归于朝。材料三 政治稳定、经济发达、文化繁

9、荣的唐帝国,很快实现了唐太宗提出的“四夷自服”的目标。长安成为世界性的大城市,每天聚集着数以千计的不同肤色和服饰的外国人。唐文化通过各国的使节、商人、僧侣、学者、留学生,被传播到欧亚各地,而影响最深的则是东亚地区,形成了以唐为中心的东亚文化圈。(1)据材料一评价唐太宗的治国理念。(4分)(2)材料二反映了隋唐时期的哪些主要制度?(3分)请分别简述其作用。(3分) (3)隋唐政治制度与近代美国确立的政治模式在形式上有何共同特点?本质上又有何区别?(4分)(4)据材料三概括唐朝文化圈形成的原因。(4分)23土地问题历来是各国政府关注的重点问题之一。中国政府在各个不同的历史期采取了不同的土地政策和措

10、施,深刻地影响着当时的政治、经济和文化。(15分)(1)春秋战国时期,土地方面出现了什么问题?(1分)针对这一问题各诸侯国采取了怎样的政策?(2分)由此导致政治、经济、思想文化方面的哪些重大变化?(3分)材料一 居人之税,夏秋两征之,征夏税无过六月,秋税无过十一月。旧唐书食货志北宋熙宁五年规定,每年九月由县官丈量土地,检验土地肥瘠,分为五等,规定税额。百科知识宋朝总括一州县之赋役,量地计丁,悉并为一条,折办于官。明史食货志赋役(2)由于封建土地所有制的发展,土地兼并成为封建社会严重的社会问题。依据材料一说明唐朝、北宋、明朝各采取什么经济政策来缓解这一问题?(3分)其政策的共同点又是什么?(1分

11、)材料二 材料三(3)依据材料二、三,指出它所反映的社会问题。(2分)为此清朝前期采取了哪些解决措施?(3分)图1图2图3图424读图回答问题:(1)判断图1至图4各是哪个朝代的疆域。其变化趋势如何?(3分)(2)图2与图1相比,我国疆域有什么突出变化?是如何实现的?(3分)(3)图3与图2相比,我国东北疆域发生了怎样的变化?结合史实说明。(2分)(4)图4所反映的时期,我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进一步巩固与发展,辽阔的版图最终奠定。这一时期曾出现哪几个方面威胁这种局面的问题?试举例说明是如何解决的。(4分)中国近现代史部分(杨春娥编写)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2小题。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几乎每一位西方作者写到中国社会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