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作教学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研究方案.doc

上传人:灯火****19 文档编号:136811001 上传时间:2020-07-02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3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习作教学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研究方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习作教学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研究方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习作教学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研究方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习作教学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研究方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习作教学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研究方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习作教学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研究方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习作教学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研究方案.doc(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农村小学习作教学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研究课题研究方案一、课题研究背景 1、建立资源利用意识,适应课程改革的需要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资源包括课堂教学资源和课外学习资源。自然风光、文物古迹、风俗民情,国内外的重要事件,以及日常生活话题等都可以成为语文课程的资源。但是长期以来,语文课程资源结构单一,教材常被视为课程教学的唯一资源,。 尤其是作文教学,目前不少教师只是为完成教材中的几次习作教学任务而教,丰富的自然资源与社会资源往往被教师抛之脑后,把大量的生活资源排除在自己的教学视野之外。总是觉得学生的生活单调,没有内容可写,。因此这样的作文教学内容狭窄,形式单一,严重影响了学生写作兴趣的激发,写作水

2、平的提高。实施新课改后,语文课程标准的颁布,加大了课程内容的综合性,加大了师生创造的空间。特别是为作文教学注入了新的源泉。新课程要求教师要在课程资源上有新的视野,要有强烈的资源意识,要高度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不但重视现有课程资源的利用,而且要重视生成性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 2、改变作文教学现状,培养健全人格的需要。 长期以来,小学生作文内容空洞,言之无物,套话连篇,千人一面。作文没有自己的语言,没有自己的体验,没有自己的思想和灵魂。造成学生文风不正的原因有很多,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孩子们缺乏生活体验,缺少观察生活,捕捉写作素材的能力,无法从似乎每天一样的学习生活中找到可写的东西,只会从

3、充斥市场的一些优秀作文中搬来套去。教师们也不善于开发学生身边有价值的其他作文教学资源,造成小学习作教学资源结构单一。这样的现状,不仅使学生的写作能力得不到提高,而且会对他们心理的健康成长,人格的正常形成产生一定的阻碍作用。为了改变这种局面,“为学生自主写作提供有利条件和广阔空间”,拓宽作文教学的渠道,我们研究组从习作教学资源的开发利用入手,丰富学生的习作素材,促进学生习作能力的提高和健康人格的养成。 3、提高习作教学效率,促进教师成长的需要习作教学是语文教学的半壁江山,也是学生语言文字运用能力训练的重要方式之一。而教师始终没有深入去研究怎样有效利用自然资源、学生的生活资源、以及教材延伸的文本资

4、源来引导学生扩宽视野,学会观察、学会发现、学会思考、学会表达。以此课题带动教师能利用地域的优势,对不同内容的习作指导开展研究,促进课堂效率,同时也提高教师研究的能力,达到综合水平的提高。 二、本课题术语的界定资源是指可资利用的一切人力、物力以及自然资源的总和。习作教学资源是指习作教学过程中可资利用的一切人力、物力以及自然资源的总和。小学习作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就是把传统的习作教学从技巧训练的层面上解脱出来,以学生的发展为核心,以学生习作能力的提高为显性目标,对习作教学过程中潜在的尚未被利用的资源进行挖掘和利用,并使其发挥效能,以促进习作教学效率的有效提高。这时习作教学资源的开发与利用重点是开发学

5、生的活动资源(如游戏活动、运用会、文艺演出等)、生活资源(如参与农村实践活动、做家务、郊游,影视作品等),利用好自然资源和社会资源。三、国内外同类课题研究的现状1、在国内,山东、江苏等地的一些学校开展过此类研究,重点对教材中教学资源和网络资源的进行开发与利用的研究。研究表明,教师在充分利用有效的资源指导习作,学生习作的热情增强,习作的教学效率大大提升。构建了富有创新活力的、课内外结合、校内外沟通、学科间融合的大作文教学体系。开拓了习作教学的途径。2、此前部分地区开展过此类研究给我们一个非常重要的启示:要努力转变学生怕写作文,教师怕教作文的现状,我们首先要解决写什么的问题,即丰富学生的习作内容,

6、解决写什么的问题;学生有了表达的内容,教师指导怎样写才有本可依,才能在内容与表现形式之间为学生搭起桥梁,指导学生学会习作。预计有以下突破:1、构建习作教学层级目标训练体系,并配置相应的教学资源,建立习作教学资源库。2、结合学生特点和地域的独特性,开发适宜的习作教学资源,形成丰富的习作素材,指导学生写出童真、童趣,抒真情,培养学生的素材捕捉能力、习作创新能力。 3、通过研究推动教师习作教学研究的能力发展,习作教学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的敏感性,培养教师生活即教育的意识,提高教师教学的创新能力。能找到教的轻松,教的有效的途径与策略。四、本课题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本课题实践意义:1.丰富习作教学资源,拓宽

7、学生的视野,激发学生的习作兴趣,培养学生敏锐的发现力和捕捉力,在习作中能做到言为心声,写真事,吐真情,转变假大空的作文现状。2.通过课题研究,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创新学习和终身学习的意识和能力,提高语文综合素养,建立生活即课堂的意识,激起学生对生活的关注和热爱。3、引导教师找到自主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的途径和方法,建立有本土特色的习作教学资源库,推动校本研修的发展,提升教师开发与利用资源的能力。4.通过课题研究,更新教师的教育资源观念,使教师真正成长为新课程改革中课程资料的设计者与开发者,有效提高教学质量,优化教育模式,提高教师的科研水平。五、本课题的理论依据1、课程标准理念。课程标准关于写作的

8、基本理念是:“写作是运用书面语言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的过程。”本着“我手写我口”的精神,不同的学段目标中提出“写出想说的话”“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见闻、感受和想象”“养成留心观察事物的习惯,有意识地丰富自己的见闻,多角度地观察生活,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捕捉事物的特征,力求有创意地表达。”2、写作理论。写作理论告诉我们:创作来源于生活,作文是生活的再现、反映和创造。学生生活的内容是学生作文的基础,没有丰富的生活,就没有内容充实的作文。因此,我们确立了“语文的外延就是生活的外延”的观念,创设良好的作文训练环境,探索在实践活动中练笔育人的方法。3、陶行知提出“生活即

9、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人合一”为中心内容的生活教育理论。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主张一开始不让学生写记忆性的命题作文,而是写观察作文,进行“实物写生”,他认为观察作文能够使学生产生鲜明的思想,活生生的语言和创造精神。日本教育家芦田惠之助在生活作文教育中提出的“随意选题”思想。均是本课题研究的理论基础。这些论述对课题的研究具有极大的理论指导意义。引导我们充分利用生活教育资源,把学生置于广阔的学习环境(物质环境、文化环境、人际环境等),进行作文教学。六、本课题研究的内容研究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现有习作教学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分析(实地调查为主来了解情况)包括教师、学生对教学资源的了解

10、及拥有,教学资源的开发途径与利用情况分析。(二)课堂教学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研究(与课堂教学紧密结合来研究)研究内容包括:怎样挖掘教材、教学挂图等教学资源,如何利用读、写结合,把教学资源充分利用起来,做到阅读与习作的高度融合,寻找到课堂教学资源的利用途径与方法;如何利用其它学科的教学资源为习作教学增添内容,拓宽学生的思维与认识。(三)课外生活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是研究的重点)具体研究内容:1、如何利用影视资源、学生活动资源、本土的自然风光、民俗文化等社会资源指导学生习作,让学生把习作融入生活,学会观察生活,体验生活,积累丰富多彩的习作素材,促进每一个个体记忆仓库的开启,习作热情的激发,创新想像的启动

11、,生活个性的表达。2、如何在利用好现有资源的基础上,开发学生生活中生成性的资源和社会资源,拓展习作教学内容,培养学生留心观察生活,及时捕捉习作素材的能力,培养学生热爱生活、关注生活、创造生活的能力。3、如何根据学生年龄特点及习作的阶段性目标,充分利用开发的资源,建立完整的习作教学体系,完善习作教学资源库。七、课题的研究思路 1 小组合作,建立研究区域 本组20个研究教师分成四个组,同一内容分年段研究,一月一次交流,创造竞争与协作的良好研究环境。同时也可以借课题研究小组的骨干力量推动各学校区域内的研究联动。2、突出重点,构建学习团队一学期一个研究重点,围绕重点内容,读一本书,集中两次课例研修活动

12、,课例研修在于实证资源的价值,同时借课例来建构不同内容的习作指导课的教学基本模式;集中活动后,每人一篇反思。一月一期一次网络研讨,研讨前定好主题,研讨后及时总结,每个小组主持一次活动。在活动中练兵,提高教师的综合素养。3、各尽其能,搭建活动平台这20名研究教师,各有优势,因地域、能力、爱好等不同,在他们的身边有许多资源可用,因此,在研究中,我们明确分工,阶段性任务到人,集中活动时提供舞台让教师充分发挥其才能,让所有研究者动起来。同时也利用网站、杂志等媒体及时发布研究成果,把教师推出去。4、及时总结,依靠典型推动 利用发展性评价量表鼓励教师积极研究,每个学期对所有研究教师进行一次评价,及时反馈结

13、果。每学期一个重点内容研究清楚后进行小结,及时将课题研究工作中好的做法进行推广,并进行表彰;对存在的问题及时进行分析,加以纠正,保证课题稳妥地开展并达到预期的目标。八、课题的研究方法主要采取实践研究法,辅之以个案研究法、文献研究法、调查研究法、课堂观察法 主要运用实践研究法从“回顾诊断筛选问题分析原因优选理论拟定设计实施行动效果监控审查反思”螺旋式循环,着重围绕教学资源的整合开发与利用,教学过程和学习方式的优化与高效。根据学生年龄特点及习作的阶段性目标,充分利用开发的资源,建立较完整的习作教学体系,完善习作教学资源库。九、研究的主要步骤本课题研究是在2013年9开始,到2015年9月结束,历时

14、两年,分以下三个阶段: 1、课题准备、立项阶段(2013年9月-2013年12月)。完成课题研究方案的设计、论证工作。在这个阶段里主要完成以下工作:成立课题组,收集相当的研究资料。组织课题组进行系列的学习活动。起草课题方案。对本课题工作进行校内外的宣传,让更多的人了解这项工作。对研究对象的挑选工作。准备好课题实施所需要的硬件设施。 2、课题研究实施阶段(2014年1月2015年7月)。这是课题研究的主要阶段。按照研究方案全面实施研究工作。主要完成的工作有:每个学期分年级开发一组习作教学资源,实验教师探索教学资源在教学中的有效运用,课题组集中开展两次习作教学课例研究,通过课例来寻找习作资源的利用途径,达到教学优化。根据各年段、各年级习作教学目标分解目标,建立具体的子目标,并利用有效资源进行有针对性的训练,对开发的资源通过实践的甄别后建立资源库,逐步建立一个具体目标下多种资源的配置和案例示范。每个研究对象在每个学期进行二至三次的课例改进工作,收集优秀课例,将其中的优秀课例在研究网站上公开发表。实验教师每学期针对学生习作情况进行一个对比分析,优化资源,及时调整研究策略。 3、课题总结鉴定阶段(2015年8月2015年12月)。课题组对课题研究情况和所取得的成果进行全面的总结,完成研究成果的整理、总结等工作,撰写课题研究报告,形成课题研究资料,接受结题鉴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